生理学2
1.人体内O2,CO2进出细胞膜是通过: [单选题] *
A.单纯扩散
(正确答案) |
B.易化扩散 |
C.主动转运 |
D.入胞作用 |
E.出胞作用( ) |
2.以神经和肌细胞为例,正常时膜外的Na+浓度约为膜内浓度的 [单选题] *
A.2倍 |
B.5倍 |
C.10倍 |
D.15倍 |
E.30倍 ( )(正确答案) |
3.下述哪项不属于经载体易化扩散的特点 [单选题] *
A. 结构特异性 |
B. 具有饱和性 |
C. 有浓度依赖性 |
D. 有竞争性抑制 |
E. 与膜蛋白质无关( )(正确答案) |
4.以神经和肌细胞为例,正常时膜内K+浓度约为膜外浓度的 [单选题] *
A.12倍 |
B.30倍(正确答案) |
C.50倍 |
D.70倍 |
E.90倍 ( ) |
5.安静时细胞膜内K+向膜外移动是通过 [单选题] *
A. 单纯扩散 |
B. 经通道易化扩散(正确答案) |
C. 出胞. |
D.经载体易化扩散 |
E.入胞 ( ) |
6.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常用的简便指标是: [单选题] *
A.阈电位 |
B.时值 |
C.阈强度(正确答案) |
D.刺激强度的变化率 |
E.刺激的频率( ) |
7.阈电位是指 [单选题] *
A.造成膜对K+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
B.造成膜对K+通透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 |
C.超极化到刚能引起动作电位时的膜电位 |
D.造成膜对Na+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正确答案) |
E.造成膜对Na+通透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 ) |
8.在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去极相,通透性最大的离子是: [单选题] *
A.K+ |
B.Na+(正确答案) |
C.Cl- |
D.Ca2+ |
E.Mg2+( ) |
9.静息电位的大小接近于 [单选题] *
A.钠的平衡电位 |
B.钾的平衡电位(正确答案) |
C.钠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和 |
D.钠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差 |
E.锋电位与超射之差( ) |
10.静息电位的实测值同K+平衡电位的理论值相比 [单选题] *
A.前者绝对值大 |
B.前者绝对值小(正确答案) |
C.两者绝对值相等 |
D.前者绝对值约大10% |
E.以上都不对( ) |
11.关于终板电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
A.是去极化电位
(正确答案) |
B.终板电位的大小与ACh的释放量无关 |
C.终板电位是由Ca2+内流产生的 |
D.有不应期 |
E.是全或无的 ( ) |
12.对于单根神经纤维来说,在阈强度的基础上将刺激强度增大一倍时,动作电位的幅度有何变化 [单选题] *
A.增加一倍 |
B.减少一倍 |
C.增加二倍 |
D.减少二倍 |
E.保持不变 ( )(正确答案) |
13.神经纤维中相邻两个锋电位的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其 [单选题] *
A. 相对不应期 |
B. 绝对不应期(正确答案) |
C. 超常期 |
D. 低常期 |
E. 相对不应期和绝对不应期之和 ( ) |
14.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上升支是由于 [单选题] *
A. K+内流 |
B. K+外流 |
C. Na+内流(正确答案) |
D. Na+外流 |
E. Cl-外流 ( ) |
15.安静时,细胞膜外正内负的稳定状态称为 [单选题] *
A. 极化
(正确答案) |
B. 超极化 |
C. 反极化 |
D. 复极化 |
E. 去极化 ( ) |
16.通常用作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 [单选题] *
A. 阈电位 |
B. 阈强度(正确答案) |
C. 基强度 |
D. 刺激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
E. 动作电位的幅度 ( ) |
17.下列关于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描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
A.刺激强度小于阈值时,出现低幅度的动作电位 |
B.刺激强度达到阈值时,再增加刺激强度,则动作电位的幅度随之增大 |
C.动作电位一旦产生,可沿细胞膜作电紧张传播 |
D.动作电位的大小随着传导距离的增加而变小 |
E.不同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和持续时间可以不一样 ( )(正确答案) |
18.用直流电刺激神经干,通电时的兴奋是发生在 [单选题] *
A.阴极下方
(正确答案) |
B.阳极下方 |
C.阴极下方或阳极下方均可 |
D.阴极或阳极之间 |
E.阴极或阳极以外的地方 ( ) |
19.骨胳肌细胞中横管的功能是: [单选题] *
A.Ca2+的贮存库 |
B.Ca2+进出肌纤维的通道 |
C.营养物质进出肌细胞的通道 |
D.将兴奋传向肌细胞深部(正确答案) |
E.使Ca2+和肌钙蛋白结合( ) |
20.肌张力最大的收缩是 [单选题] *
A.等长收缩 |
B.等张收缩 |
C.单收缩 |
D.不完全强直收缩 |
E.完全强直收缩 ( )(正确答案) |
21.关于后负荷的描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
A.在肌肉开始收缩前遇到的负荷 |
B.能增加肌肉的初长度 |
C.不阻碍收缩时肌肉的缩短 |
D.后负荷与肌肉缩短速度呈正比关系 |
E.适度后负荷作功最佳 ( )(正确答案) |
22.关于前负荷的描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
A.指肌肉收缩前已存在的负荷 |
B.使肌肉在收缩前就处于某种被拉长的状态 |
C.达到最适前负荷后再增加负荷,肌肉收缩力不变(正确答案) |
D.最适前负荷使肌肉能产生最大的张力 |
E.是影响骨骼肌收缩的主要因素 ( ) |
23.关于骨骼肌收缩机制,下列哪条是错误的 [单选题] *
A. 引起兴奋-收缩耦联的离子是Ca2+ |
B. 细肌丝向M线方向滑行 |
C. Ca2+与肌钙蛋白结合 |
D. 横桥与原肌球蛋白结合(正确答案) |
E. 肌小节缩短 ( ) |
24.神经-骨骼肌接头处兴奋传递的特点不包括 [单选题] *
A.双向传递
(正确答案) |
B.时间延搁 |
C.一对一的关系 |
D.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
E.易受药物的影响 ( ) |
25.兴奋通过神经-肌肉接头时,Ach与受体结合使终板膜 [单选题] *
A.对Na+、K+通透性增加,发生超极化 |
B.对Na+、K+通透性增加,发生去极化(正确答案) |
C.对Ca2+、K+通透性增加,发生超极化 |
D.对Ca2+、K+通透性增加, 发生去极化 |
E.对Ach通透性增加,发生超极化 ( ) |
26.在肌丝滑行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离子是 [单选题] *
A. Na+ |
B. K+ |
C. Ca2+(正确答案) |
D. Cl- |
E. Mg2+ ( ) |
1.能在多个环节调节红细胞生成的主要体液因素是 [单选题] *
A.甲状腺激素 |
B.雌激素 |
C.红细胞提取物 |
D.促红细胞生成素(正确答案) |
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 |
2.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 [单选题] *
A.红细胞上的受体类型 |
B.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素的类型 |
C.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原的类型(正确答案) |
D.血浆中特异凝集素的类型 |
E.血浆中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 |
3.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 [单选题] *
A.纤维蛋白原 |
B.α1-球蛋白 |
C.α2-球蛋白 |
D.γ-球蛋白 |
E.血浆白蛋白( )(正确答案) |
4.某人的血细胞与B型的血浆凝集,而其血浆与B型的血细胞不凝集,此人血型可能是: [单选题] *
A.A型 |
B.B型 |
C.O型 |
D.AB型(正确答案) |
E.以上都不是( ) |
5.下列血小板功能的描述中哪一点是不妥当的: [单选题] *
A.参与凝血过程 |
B.具有止血作用 |
C.具有携带氧和二氧化碳的作用(正确答案) |
D.保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或修复作用 |
E.血小板减少时,出血后不易止血( ) |
6.引起血块回缩的因素是 ( ) [单选题] *
A.纤维蛋白 |
B.血小板收缩蛋白 (正确答案) |
C.凝血酶 |
D.肝素 |
E 钙离子( ) |
7.肾性贫血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 [单选题] *
A.缺乏铁质 |
B.缺乏维生素B12 |
C.缺乏叶酸 |
D.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正确答案) |
E 缺乏钙( ) |
8.冰库中储存较久的血液,血浆中哪种离子浓度较高? [单选题] *
A. Cl- |
B. Ca2+ |
C. K+(正确答案) |
D. Na+ |
E. 有机负离子 ( ) |
9.下述哪种因子不存在于血浆中? [单选题] *
A.Ⅴ因子 |
B.Ⅲ因子(正确答案) |
C.Ⅹ因子 |
D.Ⅻ因子 |
E.Ⅶ因子 ( ) |
10.红细胞的渗透脆性是指: [单选题] *
A 红细胞对高渗溶液的抵抗力 |
B 红细胞对低渗溶液的抵抗力(正确答案) |
C 红细胞在生理盐溶液中破裂的特性 |
D 红细胞耐受机械撞击的能力 |
E 红细胞相互撞击破裂的特性 ( ) |
11.输血时应主要考虑供血者的: [单选题] *
A 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红细胞所凝集 |
B 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血浆所凝集(正确答案) |
C 红细胞不发生叠连 |
D 血浆不被受血者的血浆所凝集 |
E 血浆不被受血者的红细胞所凝集 ( ) |
12.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的主要区别是: [单选题] *
A. 前者需要血小板磷脂表面,后者不需要 |
B. 前者发生在血管内,后者发生在血管外(正确答案) |
C. 前者只需体内因子,后者还需外加因子 |
D. 前者只需血浆因子,后者还需组织因子 |
E. 前者需要Ca2+,后者不需要Ca2+ ( ) |
1.浦肯野细胞和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的主要区别是: [单选题] *
A.0期除极速度不同 |
B.1期形成的机制不同 |
C.平台期持续时间相差特别悬殊 |
D.3期复极速度不同 |
E.4期自动去极化( )(正确答案) |
2.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充盈主要是由于 [单选题] *
A.血液依赖地心引力而回流 |
B.骨骼肌的挤压作用加速静脉回流 |
C.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 |
D.心室舒张的抽吸作用(正确答案) |
E.胸内负压促进静脉回流( ) |
3.室性期前收缩之后出现代偿间歇的原因是: [单选题] *
A.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延迟发放 |
B.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少发放一次 |
C.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传出速度大大减慢 |
D.窦房结的一次节律性兴奋落在室性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中(正确答案) |
E.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落在室性期前收缩的相对不应期中( ) |
4.房室瓣开放起始于 [单选题] *
A.等容收缩期末 |
B.心室收缩期初 |
C.等容舒张期初 |
D.等容收缩期初 |
E.等容舒张期末( )(正确答案) |
5.异长自身调节是指心脏的每搏输出量取决于: [单选题] *
A.平均动脉压 |
B.心率贮备 |
C.心力贮备 |
D.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
E.心室收缩末期容积( )(正确答案) |
6.心肌不发生强直收缩的主要原因是: [单选题] *
A.窦房结的自动节律性较低 |
B.房室结传导延搁 |
C.心肌的有效不应期较长(正确答案) |
D.心肌的传导速度较慢 |
E.心肌的兴奋性较低( ) |
7.心动周期中,在下列哪个时期左心室容积最大? [单选题] *
A.等容舒张期末 |
B.快速充盈期末 |
C.快速射血期末 |
D.心房收缩期末(正确答案) |
E.减慢充盈期末( ) |
8.形成心室肌动作电位平台期的离子流包括 [单选题] *
A.Na+内流,K+内流 |
B.Ca2+内流,K+外流(正确答案) |
C.K+内流,Ca2+外流 |
D.Ca2+、Na+内流 ,K+外流 |
E.Ca2+外流,Na+内流 ( ) |
9.引起舒张压升高的主要因素是: [单选题] *
A.前负荷增加 |
B.后负荷增加 |
C.心泵功能加强 |
D.全身血管紧张性增加(正确答案) |
E.静脉收缩( ) |
10.从心房收缩期开始后的心室活动周期有:1.快速射血期 2.减慢射血期 3.等容舒张期 4.快速充盈期 5.减慢充盈期 6.等容收缩期,各时期的顺序是: [单选题] *
A.2.3.4.5.6.1 |
B.3.4.5.6.1.2 |
C.4.5.6.1.2.3 |
D.5.6.1.2.3.4. |
E.6.1.2.3.4.5.( )(正确答案) |
11.心室肌的后负荷是指: [单选题] *
A.心房压力 |
B.快速射血期心室内压 |
C.减慢射血期心室内压 |
D.等容收缩期初心室内压 |
E.大动脉血压( )(正确答案) |
12.在一次心动周期中,室内压升高速度最快的是 [单选题] *
A.心房收缩期 |
B.等容收缩期(正确答案) |
C.快速射血期 |
D.减慢射血期 |
E.等容舒张期 ( ) |
13.在心肌的前负荷和收缩能力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后负荷可使 [单选题] *
A.等容收缩期延长
(正确答案) |
B.射血期延长 |
C.等容舒张期延长 |
D.心室充盈期延长 |
E.每搏输出量不变 ( ) |
14.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较长,一直持续到 [单选题] *
A.收缩早期结束 |
B.收缩期末 |
C.舒张早期结束(正确答案) |
D.舒张中期末 |
E.舒张期结束 ( ) |
15.心室肌动作电位与骨骼肌动作电位的主要区别是 [单选题] *
A.前者去极化速度快 |
B.前者有较大的幅度 |
C.前者复极化时间短暂 |
D.前者动作电位时间持续较长(正确答案) |
E.前者有超射现象 ( ) |
16.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是 [单选题] *
A.使心室肌动作电位幅度增加 |
B.使心肌有效不应期延长 |
C.使心室肌不会产生完全强直收缩 |
D.增强心室肌收缩能力 |
E.使心房和心室不会同时收缩 ( )(正确答案) |
17.心室肌的后负荷是指 [单选题] *
A.心房压力 |
B.快速射血期心室内压 |
C.减慢射血期心室内压 |
D.大动脉血压(正确答案) |
E.等容收缩期初心室内压 ( ) |
18.下列关于中心静脉压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单选题] *
A.是指胸腔大静脉和右心房的血压 |
B.其正常值变动范围为4-12mmHg(正确答案) |
C.可反映心脏的射血功能 |
D.可作为临床控制输液速度和量的参考指标 |
E.外周静脉广泛收缩时,中心静脉压升高( ) |
19.以下哪一项使静脉回心血量减少: [单选题] *
A.深吸气 |
B.深呼气(正确答案) |
C.骨骼肌的舒缩运动 |
D.阻力血管收缩 |
E.人体从立位转变为卧位( ) |
20.心脏收缩力增强时,静脉回心血量增加,这是因为 [单选题] *
A.动脉血压升高 |
B.血流速度加快 |
C.心输出量增加 |
D.舒张期室内压低(正确答案) |
E.以上都不是( ) |
21.关于外周阻力与舒张压的论述,以下哪点是错的 [单选题] *
A.外周阻力愈大,舒张压愈高 |
B.血液粘滞性愈大,血流阻力愈大 |
C.动脉血管口径变小,外周阻力将变大 |
D.毛细血管口径最小 ,它对舒张压影响最大(正确答案) |
E.小动脉、微动脉是构成外周阻力的最主要部位( ) |
22.构成循环血流阻力的主要因素是: [单选题] *
A.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 |
B.小动脉,微动脉口径(正确答案) |
C.小静脉,微静脉口径 |
D.血液粘滞性 |
E.大动脉弹性( ) |
23.患者的动脉血压降低、中心静脉压增高表示 [单选题] *
A.重度静脉回流障碍 |
B.轻度静脉回流障碍 |
C.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
D.左心功能不全 |
E.全心功能不全 ( )(正确答案) |
24.右心衰竭时,组织液生成增加而导致水肿主要原因是: [单选题] *
A.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
B.毛细血管内压力增加(正确答案) |
C.组织液静水压降低 |
D.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 |
E.静脉压力低( ) |
25.下列情况下,能使组织液生成减少的是: [单选题] *
A.大量血浆蛋白丢失 |
B.毛细血管前阻力减小 |
C.淋巴回流受阻 |
D.右心衰竭,静脉回流受阻 |
E.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 )(正确答案) |
26.右心衰竭时,组织液生成增多导致水肿的主要原因是: [单选题] *
A.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
B.组织液静水压降低 |
C.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 |
D.毛细血管血压升高(正确答案) |
E.淋巴回流受阻 ( ) |
27.生理情况下,影响组织液产生与吸收的主要因素是: [单选题] *
A.毛细血管压和血浆晶体渗透压 |
B.毛细血管压和组织液静水压 |
C.毛细血管血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正确答案) |
D.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和静水压 |
E.组织液静水压和血浆晶体渗透压 ( ) |
28.生成组织液的有效滤过压等于: [单选题] *
A.(毛细血管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正确答案) |
B.(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
C.(毛细血管压+组织液静水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
D.毛细血管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
E.毛细血管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 ) |
29.阻断颈总动脉可使 [单选题] *
A.动脉血压升高
(正确答案) |
B.心率减慢 |
C.窦神经传入冲动增多 |
D.缩血管中枢活动减弱 |
E.以上都不是( ) |
30.在正常情况下,维持动脉血压相对恒定主要依靠: [单选题] *
A.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
(正确答案) |
B.颈动脉体,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 |
C.容量感受性反射 |
D.心肺压力感受器反射 |
E.以上都不是( ) |
31.在下述哪一种情况下,心交感神经活动会减弱 [单选题] *
A.动脉血压降低时 |
B.肌肉运动时 |
C.血容量减少时 |
D.情绪兴奋时 |
E.由直立变为平卧时( )(正确答案) |
32.迷走神经副交感纤维对心血管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使: [单选题] *
A.心率减慢,传导加速 |
B.心率减慢,传导减慢(正确答案) |
C.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升高 |
D.心室肌收缩力增强,搏出量增加 |
E.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 ) |
33.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动加强时: [单选题] *
A.醛固酮释放减少 |
B.肾脏排出钠量减少(正确答案) |
C.肾脏排出钾量减少 |
D.动脉血压降低 |
E.肾脏排水增多 ( ) |
1.如呼吸频率为16次/min,潮气量为450ml,无效腔容积150ml,则 [单选题] *
A.肺通气量为5000ml/min |
B.肺通气量为9000ml/min |
C.肺泡通气量为4800ml/min(正确答案) |
D.肺泡通气量为2000ml/min |
E.肺通气量为7000ml/min( ) |
2.气道阻力增加时 [单选题] *
A.肺活量和时间肺活量都不变 |
B.肺活量和时间肺活量都必然增加 |
C.肺活量和时间肺活量都必然减少 |
D.肺活量必然减少,时间肺活量可能正常 |
E.肺活量可能正常,时间肺活量必然减少( )(正确答案) |
3.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单选题] *
A.能增加肺泡表面张力 |
B.使肺顺应性增加(正确答案) |
C.由肺泡I型细胞所分泌 |
D.主要成分是二硬脂酰卵磷脂 |
E.覆盖在肺泡内层液泡与肺泡上皮之间( ) |
4.形成胸膜腔内压的因素是 [单选题] *
A.大气压-非弹性阻力 |
B.大气压+跨肺压 |
C.肺内压+跨胸壁压 |
D.大气压-肺弹性回缩力(正确答案) |
E.大气压+肺弹性回缩力( ) |
5.维持胸内负压的必要条件是: [单选题] *
A.呼吸道存在一定阻力 |
B.胸膜腔密闭(正确答案) |
C.呼气肌收缩 |
D.吸气肌收缩 |
E.肺内压低于大气压( ) |
6.呼吸频率从12次/分增加到24次/分,潮气量从500毫升减少到250毫升,则 [单选题] *
A.肺通气量增加 |
B.肺泡通气量增加 |
C.肺泡通气量不变 |
D.肺通气量减少 |
E.肺泡通气量减少( )(正确答案) |
7.关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
A.维持肺泡的扩张状态 |
B.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
C.稳定肺泡容积 |
D.使肺的顺应性增加 |
E.由肺泡I型细胞所分泌( )(正确答案) |
8.平静呼吸过程中,胸膜腔负压最大值(绝对值)出现在 [单选题] *
A.呼气中 |
B.呼气末 |
C.吸气中 |
D.吸气末(正确答案) |
E.吸气初 ( ) |
9.人工呼吸的原理是人为地造成 [单选题] *
A.肺内压与胸内压的压力差 |
B.肺内压与大气压的压力差(正确答案) |
C.腹内压与大气压的压力差 |
D.胸内压与大气压的压力差 |
E.肺内压与腹内压的压力差 ( ) |
10.肺泡与周围毛细血管的气体交换的动力是 [单选题] *
A.肺泡膜的通透性 |
B.肺泡膜的总面积 |
C.肺泡膜的厚度 |
D.气体的分压差(正确答案) |
E.气体的分压差与温度( ) |
11.关于通气/血流比值的描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
A.安静时正常值是0.84,即Q/V=0.84 |
B.通气/血流比值减少,反映功能性动静脉短路 |
C.通气/血流比值增大,反映生理无效腔增大 |
D.肺尖部的通气/血流比值增大 |
E.肺动脉栓塞时,比值减小( )(正确答案) |
12.贫血患者Hb浓度降低,但一般并不出现呼吸加强,这是因为 [单选题] *
A.颈动脉体血流量代偿性增加 |
B.动脉血Hb氧饱和度正常 |
C.动脉血氧含量正常 |
D.动脉血PO2正常(正确答案) |
E.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发生适应 ( ) |
13.氧离曲线右移是因为 [单选题] *
A.体温升高
(正确答案) |
B.血液pH升高 |
C.血液PCO2降低 |
D.2,3-磷酸甘油酸减少 |
E.H+浓度下降 ( ) |
14.氧离曲线是 [单选题] *
A.PO2与血氧容量间关系的曲线 |
B.PO2与血氧含量间关系的曲线 |
C.PO2与血氧饱和度间关系的曲线(正确答案) |
D.PO2与血液pH间关系的曲线 |
E. PO2与PCO2间关系的曲线 ( ) |
15.下列缺O2对呼吸影响的叙述, 正确的是 [单选题] *
A.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 |
B.直接兴奋脑桥呼吸中枢 |
C.主要通过中枢化学感受器 |
D.主要通过颈动脉窦感受器 |
E.主要通过颈动脉体感受器( )(正确答案) |
16.慢性肺心病患者经常有CO2潴留,若吸入纯O2可致呼吸暂停,因为这种病人呼吸中枢兴奋性的维持主要靠 [单选题] *
A.高CO2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 |
B.高CO2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 |
C.缺O2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 |
D.缺O2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正确答案) |
E.缺O2直接刺激呼吸中枢 ( ) |
17.支气管哮喘时 [单选题] *
A.小气道管径增加,阻力亦增加 |
B.小气道管径减小,阻力亦减小 |
C.支气管平滑肌紧张性增加,吸气困难 |
D.支气管平滑肌紧张性减小,呼气困难 |
E.呼气比吸气更困难( )(正确答案) |
1.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是指 [单选题] *
A.动脉血压在80-180mmHg范围,肾血流量保持相对稳定
(正确答案) |
B.动脉血压在40-150mmHg范围,肾血流量保持相对稳定 |
C.肾血流量不随动脉压改变而变动 |
D.肾髓质血流量不随动脉压的改变而变动 |
E.肾皮质血流量不随血压的改变而变动( ) |
2.关于致密斑的描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
A.可感受入球小动脉血压的变化 |
B.可感受血液中NaCl含量的变化 |
C.感受小管液中NaCl含量的变化(正确答案) |
D.可调节血管升压素的分泌 |
E.可感受肾血流量的变化 ( ) |
3.各段肾小管对Na+重吸收量最大的部位是 [单选题] *
A.近曲小管
(正确答案) |
B.远曲小管 |
C.髓袢升段 |
D.髓袢降段 |
E.集合管( ) |
4.生成原尿的有效滤过压等于: [单选题] *
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
B.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正确答案) |
C.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
D.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
E.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 |
5.葡萄糖重吸收与哪项密切相关: [单选题] *
A.K+的重吸收 |
B.Na+的重吸收(正确答案) |
C.Cl-的重吸收 |
D.HCO3-的重吸收 |
E.与上述各项无关( ) |
6.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的因素是 [单选题] *
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
(正确答案) |
B.血浆蛋白减少 |
C.肾小球的血浆流量增加 |
D.近端小管重吸收量增加 |
E.肾小囊内压降低 ( ) |
7.关于肾小球滤过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
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是促进滤过的力量 |
B.血浆胶体渗透压是阻止滤过的力量 |
C.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毛细血管的全长均有滤过(正确答案) |
D.肾小囊内压升高时滤过减少 |
E.血压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时肾小球滤过率维持相对稳定 ( ) |
8.构成内髓质部渗透压梯度的主要溶质是 [单选题] *
A.碳酸盐和NaCl |
B.尿素和NaCl(正确答案) |
C.尿素和葡萄糖 |
D.NaCl和KCl |
E.KCl和尿素 ( ) |
9.剧烈运动时,少尿的原因是 [单选题] *
A.醛固酮分泌增加 |
B.血管升压素分泌增加 |
C.肾动脉收缩,肾血流量减少(正确答案) |
D.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
E.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小 ( ) |
10.超滤液中葡萄糖含量 [单选题] *
A.高于血浆 |
B.低于血浆 |
C.与血浆相同(正确答案) |
D.与小管液相同 |
E.与终尿相同 ( ) |
11.当肾动脉压由120mmHg(16kpa)上升到150mmHg(20kpa)时,肾血流量的变化是 [单选题] *
A.明显增加 |
B.明显减少 |
C.无明显改变(正确答案) |
D.先增加后减少 |
E.先减少后增加 ( ) |
12.营养不良的老人尿量增多的可能原因是 [单选题] *
A.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
B.动脉血压升高 |
C.直小血管血流加快 |
D.尿素生成量减少(正确答案) |
E.血管升压素分泌减少 ( ) |
13.若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1%,尿量将增加 [单选题] *
A.1% |
B.2% |
C.10% |
D.100%(正确答案) |
E.200% ( ) |
14.下述哪种情况下尿量增多与血管升压素无关? [单选题] *
A.大量饮水 |
B.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 |
C.循环血量增加 |
D.静脉输入低渗液体 |
E.静脉输入甘露醇 ( )(正确答案) |
15.在肾脏,水容易通透而Na+不容易通透的部位是 [单选题] *
A.近端小管 |
B.髓袢降支细段(正确答案) |
C.髓袢升支细段 |
D.远曲小管 |
E.内髓集合管 ( ) |
16.能够影响集合管对水通透性的激素是: [单选题] *
A.肾素 |
B.血管紧张素 |
C.醛固酮 |
D.血管升压素(正确答案) |
E.前列腺素 ( ) |
17.糖尿病人尿量增多的原因是 [单选题] *
A.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
B.渗透性利尿(正确答案) |
C.水利尿 |
D.血管升压素分泌减少 |
E.醛固酮分泌减少 ( ) |
18.醛固酮促进Na+重吸收和K+分泌的部位是 [单选题] *
A.近球小管 |
B.髓袢降支 |
C.髓袢升支 |
D.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正确答案) |
E.输尿管 ( ) |
19.下列哪种情况醛固酮分泌将增多? [单选题] *
A.血Na+升高、血K+降低 |
B.血Na+降低、血K+升高(正确答案) |
C.血Ca2+升高 |
D.血Cl-升高 |
E.血中葡萄糖浓度升高 ( ) |
20.在正常情况下不能通过滤过膜的物质是? [单选题] *
A.氨基酸 |
B.Na+、K+、Cl-等电解质 |
C.血浆白蛋白(正确答案) |
D.葡萄糖 |
E.肌酐 ( ) |
21.肾小球滤过率是指 [单选题] *
A.一侧肾脏每分钟生成的超滤液量 |
B.两侧肾脏每分钟生成的超滤液量(正确答案) |
C.两侧肾脏每分钟生成的尿量 |
D.一侧肾脏每分钟生成的尿量 |
E.两侧肾脏每分钟的血浆流量 ( ) |
22.下列因素中哪种不引起血管升压素分泌增多? [单选题] *
A.循环血量减少 |
B.大量出汗 |
C.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正确答案) |
D.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
E,数日内饮水量严重不足 ( ) |
23.列因素中,哪种不引起醛固酮分泌增多? [单选题] *
A.循环血量减少 |
B.血钠浓度降低,血钾浓度升高 |
C.肾交感神经兴奋 |
D.肾素分泌减少(正确答案) |
E.血管紧张素增加 ( ) |
24.正常情况下近端小管的重吸收率与肾小球滤过率的关系是 [单选题] *
A.重吸收率固定,不随滤过率的变动而变动 |
B.重吸收率一般占滤过率的65~70%(正确答案) |
C.两者成反比 |
D.肾小球滤过率增多少,近端小管重吸收率就增多少 |
E.近端小管重吸收率随液体成分而改变,与滤过率无关 ( ) |
25.大量出汗时尿量的减少主要是由于 [单选题] *
A.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引起的血管升压素分泌增多
(正确答案) |
B.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引起的血管升压素分泌增多 |
C. 血容量减少导致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
D.血容量减少引起的醛固酮分泌增多 |
E.交感神经兴奋所致血管升压素增多 ( ) |
26.大量饮清水后,尿量增多主要是由于 [单选题] *
A.循环血量增加,血压升高 |
B.醛固酮分泌减少 |
C.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
D.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正确答案) |
E.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 ) |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