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什幺工作都要考虑的5W3H1S
5W--why 目的 3H--how 方法 what 标准 how much 数量 where 地点 how much cost 成本 who 责任人 1S--safety 安全 when 进度 6S大脚印方法 6S含义: 整理:留下必要的,其它都清除掉 整顿:有必要留下的,依规定摆整齐,加以标识 清扫:工作场所看得见看不见的地方全清扫干净 清洁:维持整理、清扫的结果,保持干净亮丽 素养:每位员工养成良好习惯遵守规则,有美誉度 安全:一切工作均以安全为前提 6S大脚印:什幺叫"6S大脚印"? "6S大脚印"是海尔在加强生产现场管理方面独创的一种方法。 "6S大脚印"在什幺地方用? "6S大脚印"的位置在生产现场。 "6S大脚印"怎幺使用? "6S大脚印"的使用方法是:站在"6S大脚印"上,对当天的工作进行小结。如果有突出成绩的可以站在"6S大脚印"上,把自己的体会与大家分享;如果有失误的地方,也与大家沟通,以期得到同伴的帮助,更快地提高。 |
一、6S的定义
1、整理(Seiri)把用和不用的物品分开来,并把不用的 物品舍去。
目的:提高工作效率。
2、整顿(Seiton)把物品摆放位置时显标识出来。
目的:消除‘‘寻找”现象。
3、清扫(Seisu)将环境、设备清扫,擦拭干净。
目的:提 升作业品质。
4、清洁(Seiketsu)经常保持环境在美观的状态。
目的:创造明朗现场。
5、素养(Shitsuke)养成好习惯、好风度、遵守规定。
目的:命令、纪律 贯彻执行。
6、安全(Safety)发现安全隐患并予以及时消除或争取有效预防措施。
目的:前面“5S”的实施的前提。
二、实施6S的目的
1、运用“6S”的作法,彻底消除资源 的的浪费。
2、现场合理化,提高生产效率。
3、不良率的降低,提高品质水平。
4、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
三、生产间几个不良现象的分析
1、仪 容 不 整 或 衣 着 不 整 的 工 作 人 员 。
a、 有 碍 难观 瞻 , 影 响 工 作 场 面所 的 气 势 。
b、 缺乏一致 性,不易塑造团队精神。
c 、不易识别,妨碍沟 协调,对于一些特种作业,易发生安全事故。
2、机器设备摆 放不当,保养不良
a、增加 搬运距离,使作业流程不顺畅。
b、不整洁的机器,影响工作士气。
c 、机器保养不良,使用寿命及机器精度直接影响生产效率,品法无法提升。
d、故障多,减少开机时间,而且导致修理成本上升。
3、原料半成品、成品、返修品、报废品随意摆放。
a、容易混料—浪费品质挑选工时问题 。
b、要花时间去找要用的东西—效率问题 。
c、管理人员看不出物品有多少—计划与控制问题 。
d、容易造成积压—浪费场所与资金问题 。
4、工作人员座 座位或坐姿不当。
a、易产生疲劳—降低生产效率,增加 品质变异之机遇。
b、工作的场所不流畅,工作场所秩序不好。
以上种种不良现象,综合起 来造成的浪费有:
1、资金浪费 2、场所浪费 3、人员浪费
4、效率浪费 5、品质浪费 6、成本浪费
如何成为一个有效率、高品质、低成本的企业,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重视“6S”的工作,并彻底把它做好。
如何推行“6S”
一、成立推行组织、明确责任
二、规划
三、宣传,利用各种宣传手段,首先消除人员意识上的障碍
这些意识表现在:
1、“6S”太简单,芝麻小事,没有什幺意义。
2、虽然工作问题 多多,但一“6S”无关。
3、工作够忙了,哪有时间做“6S”。
4、现在比以前好多了,有必要吗?
5、“6S”劳师动众有必要吗?
6、就是我想做,别人呢?做好有什幺好处?
7、事事关己,高高挂起?
四、教育训练一旦员工能够认知厂场整洁及美化的必要性,就要针对以物料设备人 员、方法、环境为对象进行培训教育。
以上都是准备阶段
五、规划执行 :将物料、设备、方法、环境及人员详加分析、观察,将问题 具体化,把各责任区和有负责人公布在看板上,并规划可行三对策,才能付诸施行
六、检查评估
(一)整理的推行方法:
1、深切体会建立共识。
2、工作场所,全盘点检。
3、订定“需要”与“不需要”标准。
4、不需要物品“红牌 作战”(大扫除)。
5、不需物品之处置。
6、需要物品之使用频度调查。
(二)整顿的推广方法:
1、落实整理工作。
2、决定置放场所。
3、决定置放方法。
4、划线定位。
5、标示
(三)清扫的推行方法:
1、落实整理工作
2、执行例行扫除清理污秽。
3、调查排污的来源 ,彻底根除。
4、废弃物置放区之规划。
5、废弃物之处置 。
6、建立清扫基 准,共同遵守。
(四)清洁的推行方法:
1、落实前“3S”工作。
2、设法养成要干净的习惯。
3、建立视觉 化的管制 方式。
4、设定“责任者”制度 加强执行。
5、配合每日清扫做设备清洁点检。
6、主管随时巡查,纠正带动气氛。
(五)素养的推行方法:
1、落实持续推动前“4S”活动。
2、建立共同遵守的规则或约束。
3、将各种规划或约束目视化。
4、实施各种教育训练。
5、违反规则一约束应予纠正。
6、接受指责纠正,立即改正。
(六)安全的推行方法:
1、常检查工作环境
2、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作业。
五 常 法
引言: 5-S五常法是什么?
在各组织里,5-S是用来维持环境品质的一种技术。五常法的名称-5-S代表
下列五个日本词的意义: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和常自律[Osada ,1991]。
下表展示了对等5-S之五个词的英文词:
日语 英语 意义 例子
Seiri Structurise 常组织 把垃圾扔掉
Seiton Systematise 常整顿 30秒内就可找到要找的文件
Seiso Sanitise 常清洁 个人清洁卫生责任
Seiketsu Standardise 常规范 贮藏的透明度
Shitsuke Self-discipline 常自律 每天运用五常法
5-S五常法在日常工作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在日本,绝大多数实践过五常法的
人都认为它不仅有助于改善现有的物质环境,而且还有助改善他们的思维过程。很
明显,五常法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可发挥作用。日常的许多问题都可以通过五常法
来解决。很可惜,五常法与其它品质工具和技术不一样,西方世界还不很了解这套
品质改善技术。下一章将会更详细地讨论5-S五常法。
日本工厂以其干净整齐而闻名于世。这应归功于日本人历来对工人(特别是制造
工厂的工人)不断地灌输责任感和纪律的结果。5-S五常法的逻辑是:工作现场的常组
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是生产高品质产品、提供高品质服务、杜绝或减少浪
费和提高生产力的最根本的要求。
什么是常组织(Organization) ?
常组织的涵义是:判断出完成工作所必需的物品并把它与非必需的物品分开;将
必需品的数量降低到最低程度并用把它放在一个方便的地方。
在以往的年代,土地贫脊,货物的供应自然不够充分。即使是最小的东西,人
们也会将它保留。因为人们觉得扔掉它是一种浪费。然而今天货物的供应充足、服
务及信息多种多样,把这些东西进行挑拣分类几乎变成了一种艺术。单以信息来说,
现在已有一种叫做信息管理的全新的职业。该种职业的工作范围只负责把信息进行
挑拣和分类,然后再进行组织。保存东西和扔掉东西同样重要。最重要的是要知道
哪些东西该扔掉,哪些东西应该保存以及怎样恰当地保存以便将来很容易就能找到。
什么是常整顿(Neatness) ?
常整顿是研究提高效率方面的学科。旨在研究你多快就可以取得需要的东西,
以及要多久才可以把它储放好。任意决定东西的存放处并不会使你的工作速度加快。
相反,你必须思考分析为什么拿出东西和把它储放好需要这么久。对人们经常使用
的东西和很少使用的东西都必须作这方面的思考。你必须设计一套人人都能理解的
系统。
什么是常清洁(Cleaning) ?
「每人都应该清洁地方」-常清洁应该由整个组织所有成员,上至执行董事,
下至清洁工人,一起来完成。这就是日本的住宅区不需要街道清洁工人的原因。每
个家庭都会负责清扫房屋前面的巷道。所以,他们需要的仅仅是垃圾收集者。日本
人相信,他们在进行清洁工作的同时,也在清理他们自己的头脑。如果在新年来临
之前,做完岁末大扫除,你头脑中也会有一种新鲜、清洁的感觉。
什么是常规范(Standardisation) ?
常规范就是连续地、反复不断地坚持常组织、常整顿和常清洁活动。确切而言,
常规范活动还包括利用创意和「全面视觉管理法」从而获得和坚持规范化的条件从
而提高办事效率。
什么是常自律(Self-Discipline) ?
常自律就是向每一个人灌输按照规定方式做事的能力。此处所强调的是创造一
个具有良好习惯的工作场所。教导每个人应该做事的方式并让他们付诸实践,那么
我们就可以拋弃坏的习惯而养成良好的习惯。此过程有助人们养成制定和遵守规章
制度的习惯。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