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5-09-27 16:17:54 责编:小OO
文档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6分)

1.(6分)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问题。

ㅤㅤ语文天地,走进便是风景。我们【甲】_____翻阅着每一页,美好人生的礼赞是风景:白求恩的纯粹【乙】_____,让人肃然起敬;动物的真性情是风景:被误认为“畏罪潜①逃”的小猫勾起了无数人的悲楚;童话、寓言的世界也是风景:《皇帝的新装》中人物的滑稽②,《赫尔墨斯和雕像者》中商人庇③护神的可笑,忍俊不禁④的同时又发人深省。

阅读,可以让我们【丁】_____,让我们的精神家园丰盈生动。

(1)上面文段①②③④处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①qiǎn

②jī

③bì

④jìn

B.①qiǎn

②jí

③bì

④jīn

C.①qián

②jí

③pì

④jīn

D.①qián

②jī

③bì

④jīn

(2)上面文段【甲】【乙】【丙】【丁】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迫不及待

热忱慷慨神采奕奕
B.迫不急待

热枕慷慨神采奕奕
C.迫不及待

热忱慷概神彩奕奕
D.迫不急待

热枕慷概神彩奕奕
2.(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李明在讲台上模仿老师讲课时的语气和神态,逗得大家直乐,老师却不以为然。    

B.有网友评论,抖音、快手这些平台发布的小视频制作水平参差不齐。    

C.同学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都能勤于请教老师,这真是一种不耻下问的精神。    

D.课堂上,他回答问题常常能语出惊人、怪诞不经,深得老师赞赏。

3.(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镇咳祛痰片的成分是由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    

B.听到他的声音,我想起了当年我们一起玩耍、一起学习。    

C.为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各班都召开了交通安全主题班会。    

D.据统计,每年有超过100颗以上的人造卫星发射升空。

4.(4分)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在横线上仿写两个句子。

ㅤㅤ读日出,自然会在日出的喷薄中感受向上的力量;读大海;      ,     ,     ,     。

二、古诗词阅读。(36分)

5.(9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诫子书

诸葛亮

ㅤㅤ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意与日去,遂成枯落,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非淡泊无以明志

明:明确、坚定
B.非学无以广才

广:广大
C.淫慢则不能励精

励:振奋
D.险躁则不能治性

险:轻薄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夫君子之行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B.险躁则不能治性

寓言四则

C.非宁静无以致远

盖以诱敌

B.将复何及

白雪纷纷何所似

(3)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全文先从反面论述“不静”之害,又从正面说“静”之理,晓之以理

B本文以议论为主,论述了修身治学的道理,强调了淡泊宁静的价值。

C.诸葛亮在信中告诫儿子成才必须具备立志、学习、惜时三个条件。

D.诸葛亮指出“静”是学习的前提,只有“静”才可以摒除杂念和干扰。

6.(8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陈谏议教子

ㅤㅤ宋陈谏议①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②,蹄啮③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④矣。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谏议遽召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⑤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之风。

【注释】①陈谏议:姓陈,谏议是官名。②驭:驾驭马匹。③啮:咬。④贾(gǔ)人:商人。⑤左右:这里指家人。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

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

(3)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谈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7.(7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问题。

战城南①

【唐】杨炯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

幡旗如鸟翼,甲胄②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寸心③明白日④,千里暗黄尘。

【注释】①乐府旧题,此诗是诗人早年在渴求功业的心态支配下所作的。②甲胄:铠甲和头盔。③寸心:即心中。④白日:喻指君主。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四联全用对偶,慷慨激昂

B.诗歌以征战者的口吻讲述戍边生活,表达了将士们对战事的不满,内心的低落与哀怨。

C.首联开门见山交代战争地点,“辽远”二字,表现出塞北的广阔无际。

D.“千里暗黄尘”,借景抒情,既描绘大漠黄沙飞的自然景色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的妙处。

8.(3分)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垂”可用作敬辞,例如:垂问、垂询、垂爱等。    

B.古人往往用“书”表示信件,内容或寄语子女弟侄,予以教诲与劝勉。    

C.女娲,神话传说中造人、补天的神。    

D.夜阑,指夜将近。

9.(9分)根据原文默写。

(1)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夜雨寄北》)

(2)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终古高云簇此城,     。(谭嗣同《潼关》)

(5)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十二章》)

(6)刘禹锡《秋词》中借明丽秋景,引出豪迈诗情的诗句是:“     ,     。”

(7)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表现在梦中为国征战的诗句是:“     ,     。”

三、名著阅读。(7分)

10.(7分)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ㅤㅤ“这可绝不是件容易的事。一年,二年,至少有三四年,两滴汗,不知道多少万滴汗,从饭里茶里的自苦,才赚出那辆车。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他从早到晚,由东到西,象被人家抽着转的陀螺;他没有自己。可是在这种旋转之中,心并没有乱,他老想着远远的一辆车,,像自己的手脚的那么一辆车。有了自己的车,也无须敷衍别人;有自己的力气与洋车

(1)以上文段出自      (作者)的小说《     》,文中“他”此时的梦想是      。

(2)请结合小说情节,说说“虎妞和小福子”给主人公的人生带来的影响。

四、现代文阅读。(31分)

11.(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杜鹃花一样绽放

徐光惠

ㅤㅤ①多年前的那个春天,是我生命中最难熬也最难忘却的一段记忆。

ㅤㅤ②那年,我所在的单位改制裁员,我成了下岗工人。半月后

ㅤㅤ③朋友说:“小惠,咱们去金佛山走走吧!”我却提不起兴致,她们不由分说

ㅤㅤ④车子进入南川境内,在狭窄的山路上蜿蜒前行,一路颠簸,造型奇特,规模庞大,根须深深扎进石头缝顽强地生长。“树缠石、石抱树”,树与石相依相存,分不清是林海还是石海,冰冷的石头变得温情灵动

ㅤㅤ⑤暮春的金佛山,风有些凉,太阳光斑驳地洒在小路上。山间雾气氤氲,耳边不时传来小鸟“啾啾”的欢叫。走着走着,不经意地抬头,刹那间迷了双眼。

ㅤㅤ⑥家乡的杜鹃花为灌木,这里一丛那里一簇,而金佛山的杜鹃花则灌木与乔木并存,错落有致。低处的杜鹃于草丛间温婉绽放,高处的杜鹃冲破丛林傲然挺立。一朵朵花儿缤纷多姿,密密匝匝地缀满枝头,层层叠叠,有的热烈绽放,洁白若雪,红艳如霞。站在山巅,云海缭绕起伏,山间苍峦叠翠,摄人心魄。

ㅤㅤ⑦我们在山脚下一处“如霞人家”的小院住下,房间不大,用木头修葺而成,她说:“我叫如霞,有事就叫我

ㅤㅤ⑧四周很静,厨房顶上炊烟袅袅。院子墙角处,一大簇杜鹃花开得正艳,无拘无束热烈奔放。一朵朵花儿铆足了劲儿,争先恐后向上攀爬,交头接耳,显现出自然、朴素的美。

ㅤㅤ⑨“这花开得真艳,好养活吗?”我问如霞。“金佛山的杜鹃花生命力特别旺盛,年年常开不败,默默开在山间、角落,顽强生长,给人们带来爱与幸福,一股暖流在心中充溢。

ㅤㅤ⑩晚饭后,我们散步回来,如霞邀我们去她的小屋坐坐,喝下后顿觉暖了许多。“就你一个人打理这个旅店吗?”我问她。

ㅤㅤ⑪“我家在山上,丈夫瘫痪在床,家里有个儿子五岁,每年旺季我就来这里挣点钱,冬天就回山上。”

ㅤㅤ⑫“一个人忙得过来吗?”“小旅店挣不了多少钱,不敢请人帮忙,不过我还扛得住,儿子大了,我想让他走出大山,我相信一切会好起来的。”她笑着说,看不到半点忧伤。

ㅤㅤ⑬我点点头:“嗯,会好起来的,一定会。”我对她说

ㅤㅤ⑭第二天一早,我又来到那簇杜鹃花跟前,每朵花儿都昂着头,散发出淡淡芬芳。

ㅤㅤ⑮我们向如霞告别,车子开动,我回头,依旧一脸笑容,自然、淳朴,让人心生温暖与感动。

ㅤㅤ⑯愿做一株杜鹃花,坦然面对人生中的苦难。我的心中已是春意融融,温暖而明亮。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将故事情节和“我”的心情补充完整。

“我”受到双重打击,憔悴不堪——①     ——“我”遇到杜鹃般的店主,心生温暖与感动——②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⑥段画线句。

一朵朵花儿缤纷多姿,密密匝匝地缀满枝头,层层叠叠,有的热烈绽放,洁白若雪,红艳如霞。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如霞是个怎样的人。

12.(1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我也是偶然成为你父亲

ㅤㅤ①薯片和牛肉干是儿子所喜欢的,他百吃不厌,经常藏起来,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他说,他喜欢自个儿吃,他依然不改。正好那阵子他换牙,我告诉他一句老话:众人吃;一人吃,烂牙床。把他掉牙与吃独食联系起来,因为他觉得牙齿掉了很难看。

ㅤㅤ②可换牙继续,他委屈地说:“我没有偷吃啊!”看他可怜巴巴的样子,我就把换牙的告诉他了,说懂得分享的孩子人见人爱。

ㅤㅤ③有一天我在家里招待朋友;酒过三巡,儿子忽然跑进房间抱出来一瓶酒。那是一瓶放了近10年的酒,这瓶酒很珍贵。他把酒放在桌上说:“爸,这是瓶好酒吧?”我说:“是啊。”他说:“好东西要和朋友分享。”这让我有点脸红。朋友一开始不肯让我打开这酒,不再阻止……

ㅤㅤ④3岁之前,儿子一直和我们睡在一起。3岁前的一个月,我们开始给他做工作,他答应了。可生日那天晚上,他变卦了,还不依不饶,最后,决定我来陪他睡。他说,不许我半夜跑了。我答应了,好不容易哄着他睡着了,轻轻地给他压好被子,悄悄地离开,在凌晨5点钟再去陪他。他早晨醒来第一句话就问:“你一直都在这儿吧?”我说:“是啊。”

ㅤㅤ⑤这样持续了将近一个月,他好像慢慢适应了。元旦那天晚上,我问他有什么新年愿望。他说,这样半夜我就不会跑了。我笑了,他也笑了

ㅤㅤ⑥家里的下水道堵了,我用了各种法子都没有通好。后来就去菜市场买了几条泥鳅,准备派它们去疏通下水道。儿子见了泥鳅,先让泥鳅去办事,等它们把水管弄通了,答应了。后来,下水道通了,等泥鳅出来。他问我:“爸爸,泥鳅还没有下班?”我说:“没呢。”他说:“几点下班?”我说:“7点。”他想了想,他一下就冲到下水道那里,说:“泥鳅下班了!”等了很久,他就哭了,说:“天黑了

ㅤㅤ⑦我的心就那么一动。我知道泥鳅去了哪里,可我没有像他一样关心泥鳅的命运。后来我告诉他这些泥鳅的确切去处,他问:“那你为什么不爱惜?它们是有生命的啊!”我无言以对。

ㅤㅤ⑧孩子一天天长大,问题也一天天多了。有一回,放在桌子上的50块钱不见了,就问儿子是不是把钱拿走了。他吞吞吐吐地说偷偷拿过一次钱,是5块的,但桌子上的那50块绝对没拿。我当然不相信,朝着他的屁股来了几巴掌,真的没拿。虽然他没再遭皮肉之苦,但我心里想

ㅤㅤ⑨没几天,却在狗窝里找到了50块钱,这让我不安。于是,向他道歉。他说:“光道歉是不行的,我得打你的屁股啊。”我想了想,让他打。这让他高兴坏了,打一巴掌

ㅤㅤ⑩那一刻,他的情绪得到了释放。在他眼里,爸爸是个庞然大物,也许这就是平等。一个人成为另一个人的父亲,是那样的偶然他死心塌地像石头铺在地上那样,垫起孩子愿望的脚尖。

ㅤㅤ⑪我们陪伴孩子、滋养孩子,他们也同样陪伴、滋养我们。

(原文有删减)

(1)通读全文,根据提示,从“我”的角度简要概括“我”和儿子之间的故事。

①“我”教育儿子要学会分享,后来被儿子“教育”要与朋友分享好酒;

②     

③“我”买了泥鳅疏通下水道,看到儿子关心泥鳅的命运后告诉他;

④     

(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

①结合语境,赏析第⑥段中加点词语。

晚上新闻联播开始时,他一下就冲到下水道那里,说:“泥鳅下班了!”

②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⑪段画线句。

他死心塌地像石头铺在地上那样,垫起孩子愿望的脚尖。

(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⑫段画线句“我们陪伴孩子、滋养孩子,他们也同样陪伴、滋养我们”的理解。

(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第①段的作用。

五、作文。(60分)

13.(60分)按要求作文。

ㅤㅤ董卿在《朗读者》中说:“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就有了岁月;而我遇见了你

ㅤㅤ请以“真好,我在年少遇见你!”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ㅤㅤ要求:

①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否则扣分;

③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参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16分)

1.(6分)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问题。

ㅤㅤ语文天地,走进便是风景。我们【甲】_____翻阅着每一页,美好人生的礼赞是风景:白求恩的纯粹【乙】_____,让人肃然起敬;动物的真性情是风景:被误认为“畏罪潜①逃”的小猫勾起了无数人的悲楚;童话、寓言的世界也是风景:《皇帝的新装》中人物的滑稽②,《赫尔墨斯和雕像者》中商人庇③护神的可笑,忍俊不禁④的同时又发人深省。

阅读,可以让我们【丁】_____,让我们的精神家园丰盈生动。

(1)上面文段①②③④处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D 

A.①qiǎn

②jī

③bì

④jìn

B.①qiǎn

②jí

③bì

④jīn

C.①qián

②jí

③pì

④jīn

D.①qián

②jī

③bì

④jīn

(2)上面文段【甲】【乙】【丙】【丁】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A.迫不及待

热忱慷慨神采奕奕
B.迫不急待

热枕慷慨神采奕奕
C.迫不及待

热忱慷概神彩奕奕
D.迫不急待

热枕慷概神彩奕奕
【解答】答案:

(1)D

(2)A

2.(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李明在讲台上模仿老师讲课时的语气和神态,逗得大家直乐,老师却不以为然。    

B.有网友评论,抖音、快手这些平台发布的小视频制作水平参差不齐。    

C.同学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都能勤于请教老师,这真是一种不耻下问的精神。    

D.课堂上,他回答问题常常能语出惊人、怪诞不经,深得老师赞赏。

【解答】A.使用有误,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这里应该用“不以为意”。

B.使用正确,参差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

C.使用有误,不耻下问:不把向学问。形容谦虚。该成语用错对象。

D.使用有误,怪诞不经:古怪荒唐。该成语褒贬误用。

故选:B。

3.(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镇咳祛痰片的成分是由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    

B.听到他的声音,我想起了当年我们一起玩耍、一起学习。    

C.为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各班都召开了交通安全主题班会。    

D.据统计,每年有超过100颗以上的人造卫星发射升空。

【解答】A.有误,句式杂糅、桔梗、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或“镇咳祛痰片的成分是远志、贝母。

B.有误,成分残缺。

C.正确。

D.有误,重复啰嗦。

故选:C。

4.(4分)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在横线上仿写两个句子。

ㅤㅤ读日出,自然会在日出的喷薄中感受向上的力量;读大海;  读草原 , 自然会在草原的葱绿中欣赏无限的壮美 , 读高山 , 自然会在高山的巍峨中感悟理想的崇高 。

【解答】可采用“读——自然会在——中(动词)——”的句式仿写,语气上要与前两句连贯。

答案:

示例:读草原,自然会在草原的葱绿中欣赏无限的壮美,自然会在高山的巍峨中感悟理想的崇高。

二、古诗词阅读。(36分)

5.(9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诫子书

诸葛亮

ㅤㅤ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意与日去,遂成枯落,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A.非淡泊无以明志

明:明确、坚定
B.非学无以广才

广:广大
C.淫慢则不能励精

励:振奋
D.险躁则不能治性

险:轻薄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A.夫君子之行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B.险躁则不能治性

寓言四则

C.非宁静无以致远

盖以诱敌

B.将复何及

白雪纷纷何所似

(3)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A.全文先从反面论述“不静”之害,又从正面说“静”之理,晓之以理

B本文以议论为主,论述了修身治学的道理,强调了淡泊宁静的价值。

C.诸葛亮在信中告诫儿子成才必须具备立志、学习、惜时三个条件。

D.诸葛亮指出“静”是学习的前提,只有“静”才可以摒除杂念和干扰。

【解答】(1)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ACD.正确。

B.有误,此句译为: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广。

故选:B。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不同,结构助词“的”/代词。

B.不同,就/篇目。

C.相同,都是“达到”的意思。

D.不同,怎么/什么。

故选:C。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A.有误,先从正面论述无论做人还是学习都要注重“静”。

BCD.正确。

故选:A。

答案:

(1)B

(2)C

(3)A

6.(8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陈谏议教子

ㅤㅤ宋陈谏议①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②,蹄啮③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④矣。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谏议遽召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⑤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之风。

【注释】①陈谏议:姓陈,谏议是官名。②驭:驾驭马匹。③啮:咬。④贾(gǔ)人:商人。⑤左右:这里指家人。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

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

(3)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谈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此句句意为:陈尧咨是陈谏议的儿子。

(2)本题考查翻译句子。

重点词语:贾人,商人;偿。此句译为:陈谏议赶紧命人去追商人牵回马。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阅读感悟。陈谏议知道自己家的马“性暴,蹄啮伤人”,他叫人追回来,并且告诫仆人把那匹马养到老死。谈看法谈启示,抓住要点加以发挥,家中左右尚不能制?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不能做祸害他人之事,意对即可。

答案:

(1)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

(2)陈谏议赶紧命人去追商人牵回马,并把买马的钱退给商人。

(3)启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事要考虑后果。

7.(7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问题。

战城南①

【唐】杨炯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

幡旗如鸟翼,甲胄②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寸心③明白日④,千里暗黄尘。

【注释】①乐府旧题,此诗是诗人早年在渴求功业的心态支配下所作的。②甲胄:铠甲和头盔。③寸心:即心中。④白日:喻指君主。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B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四联全用对偶,慷慨激昂

B.诗歌以征战者的口吻讲述戍边生活,表达了将士们对战事的不满,内心的低落与哀怨。

C.首联开门见山交代战争地点,“辽远”二字,表现出塞北的广阔无际。

D.“千里暗黄尘”,借景抒情,既描绘大漠黄沙飞的自然景色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的妙处。

【解答】(1)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

ACD.正确。

B.有误,《战城南》首联描绘寥廓的塞外战争背景、侧面描写的手法衬托战斗的艰苦、自信。这首诗格调雄浑高昂,是刚健清新之作,内心的低落与哀怨”理解有误。

故选:B。

(2)本题考查诗句的赏析。“幡旗如鸟翼,此句意思是旌旗飘舞如鸟的彩翼。此二句全用比喻、生动。这是以象征的“幡旗”“甲胄”。

答案:

(1)B

(2)运用了比喻,旌旗迎风猎猎;盔甲映日闪闪。表现唐军将士与敌人顽强搏斗的精神和艰苦作战的场面。

译文:

       塞北的征途十分遥远。旌旗飘舞如鸟的彩翼。冽冽寒水冻伤了骏马。方寸心里充满了阳光。

8.(3分)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垂”可用作敬辞,例如:垂问、垂询、垂爱等。    

B.古人往往用“书”表示信件,内容或寄语子女弟侄,予以教诲与劝勉。    

C.女娲,神话传说中造人、补天的神。    

D.夜阑,指夜将近。

【解答】ABC.正确。

D.有误,夜阑,不是“夜将近”。

故选:D。

9.(9分)根据原文默写。

(1)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

(2)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终古高云簇此城, 秋风吹散马蹄声 。(谭嗣同《潼关》)

(5)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二章》)

(6)刘禹锡《秋词》中借明丽秋景,引出豪迈诗情的诗句是:“ 晴空一鹤排云上 , 便引诗情到碧霄 。”

(7)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表现在梦中为国征战的诗句是:“ 夜阑卧听风吹雨 , 铁马冰河入梦来 。”

【解答】答案:

(1)巴山夜雨涨秋池 (注意“涨”的书写)

(2)海日生残夜

(3)不知何处吹芦管

(4)秋风吹散马蹄声 (注意“蹄”的书写)

(5)思而不学则殆 (注意“殆”的书写)

(6)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7)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注意“阑”的书写)

三、名著阅读。(7分)

10.(7分)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ㅤㅤ“这可绝不是件容易的事。一年,二年,至少有三四年,两滴汗,不知道多少万滴汗,从饭里茶里的自苦,才赚出那辆车。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他从早到晚,由东到西,象被人家抽着转的陀螺;他没有自己。可是在这种旋转之中,心并没有乱,他老想着远远的一辆车,,像自己的手脚的那么一辆车。有了自己的车,也无须敷衍别人;有自己的力气与洋车

(1)以上文段出自  老舍 (作者)的小说《 骆驼祥子 》,文中“他”此时的梦想是  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

(2)请结合小说情节,说说“虎妞和小福子”给主人公的人生带来的影响。

【解答】(1)本题考查选文出处、名著常识和名著内容的把握,可知以上文段出自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

(2)本题考查对名著中人物形象的分析。结合情节说说“虎妞和小福子”给主人公的人生带来的影响即可。无论从性格,还是从阶级,虎妞跟祥子都不是一个重量级的选手,稳操胜券,祥子在她跟前就像个纯良的小绵羊、生闷气和傻笑之外。祥子也得到她的关心——一种虎妞式的;而更多的、祥子所接受不了的性的纠缠与索取,甚至也可以说,她害了祥子,而她介入祥子的生活。虎妞是祥子向上进取的阻力和障碍。②祥子对小福子有明显的同情和怜悯之意,危难时刻竭诚相助,小福子对祥子有情有义,可以说。小福子被卖进了妓院。她的死给祥子,使祥子心中最后一丝希望彻底毁灭,从上进好强变的自甘堕落。

答案:

(1)老舍  骆驼祥子 

(2)虎妞喜欢祥子,设法让祥子跟自己结婚;虎妞难产而死,祥子被迫卖掉车。祥子真心喜欢小福子,拒绝了小福子,祥子彻底绝望。

四、现代文阅读。(31分)

11.(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杜鹃花一样绽放

徐光惠

ㅤㅤ①多年前的那个春天,是我生命中最难熬也最难忘却的一段记忆。

ㅤㅤ②那年,我所在的单位改制裁员,我成了下岗工人。半月后

ㅤㅤ③朋友说:“小惠,咱们去金佛山走走吧!”我却提不起兴致,她们不由分说

ㅤㅤ④车子进入南川境内,在狭窄的山路上蜿蜒前行,一路颠簸,造型奇特,规模庞大,根须深深扎进石头缝顽强地生长。“树缠石、石抱树”,树与石相依相存,分不清是林海还是石海,冰冷的石头变得温情灵动

ㅤㅤ⑤暮春的金佛山,风有些凉,太阳光斑驳地洒在小路上。山间雾气氤氲,耳边不时传来小鸟“啾啾”的欢叫。走着走着,不经意地抬头,刹那间迷了双眼。

ㅤㅤ⑥家乡的杜鹃花为灌木,这里一丛那里一簇,而金佛山的杜鹃花则灌木与乔木并存,错落有致。低处的杜鹃于草丛间温婉绽放,高处的杜鹃冲破丛林傲然挺立。一朵朵花儿缤纷多姿,密密匝匝地缀满枝头,层层叠叠,有的热烈绽放,洁白若雪,红艳如霞。站在山巅,云海缭绕起伏,山间苍峦叠翠,摄人心魄。

ㅤㅤ⑦我们在山脚下一处“如霞人家”的小院住下,房间不大,用木头修葺而成,她说:“我叫如霞,有事就叫我

ㅤㅤ⑧四周很静,厨房顶上炊烟袅袅。院子墙角处,一大簇杜鹃花开得正艳,无拘无束热烈奔放。一朵朵花儿铆足了劲儿,争先恐后向上攀爬,交头接耳,显现出自然、朴素的美。

ㅤㅤ⑨“这花开得真艳,好养活吗?”我问如霞。“金佛山的杜鹃花生命力特别旺盛,年年常开不败,默默开在山间、角落,顽强生长,给人们带来爱与幸福,一股暖流在心中充溢。

ㅤㅤ⑩晚饭后,我们散步回来,如霞邀我们去她的小屋坐坐,喝下后顿觉暖了许多。“就你一个人打理这个旅店吗?”我问她。

ㅤㅤ⑪“我家在山上,丈夫瘫痪在床,家里有个儿子五岁,每年旺季我就来这里挣点钱,冬天就回山上。”

ㅤㅤ⑫“一个人忙得过来吗?”“小旅店挣不了多少钱,不敢请人帮忙,不过我还扛得住,儿子大了,我想让他走出大山,我相信一切会好起来的。”她笑着说,看不到半点忧伤。

ㅤㅤ⑬我点点头:“嗯,会好起来的,一定会。”我对她说

ㅤㅤ⑭第二天一早,我又来到那簇杜鹃花跟前,每朵花儿都昂着头,散发出淡淡芬芳。

ㅤㅤ⑮我们向如霞告别,车子开动,我回头,依旧一脸笑容,自然、淳朴,让人心生温暖与感动。

ㅤㅤ⑯愿做一株杜鹃花,坦然面对人生中的苦难。我的心中已是春意融融,温暖而明亮。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将故事情节和“我”的心情补充完整。

“我”受到双重打击,憔悴不堪——① “我”被友人拉去金佛山,看到杜鹃,心中无比震撼 ——“我”遇到杜鹃般的店主,心生温暖与感动——② “我”告别如霞店主,心已坦然坚强,温暖明亮。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⑥段画线句。

一朵朵花儿缤纷多姿,密密匝匝地缀满枝头,层层叠叠,有的热烈绽放,洁白若雪,红艳如霞。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如霞是个怎样的人。

【解答】(1)本题考查筛选并提取信息的能力。从“那年,我成了下岗工人,父亲又突患疾病猝然离世”可知,从“意外的双重打击折磨得我憔悴不堪”可知;从“站在山巅,山间苍峦叠翠,摄人心魄”可知作者看到杜鹃花海;第⑨段写到如霞向我介绍杜鹃花,一股暖流在心中充溢”体现了“我”当时的心理感受。从⑩到⑯段可知作者被如霞的乐观打动。可据此作答。

(2)本题考查赏析语言的能力。题目没有指定赏析的角度,修辞的运用。示例一:多用叠词,写出花开得繁密茂盛,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拟人。比如“洁白若雪,红艳如霞”、排比的修辞方法,流露作者的喜爱赞美之情,高处的杜鹃冲破从林傲然挺立”,赋予杜鹃以人的情态。

(3)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如霞从第⑦段开始出现,并泡上温热的金佛山蜂蜜茶”;第⑪⑫段如霞的语言和“笑着说,表现了她对家人的关爱,乐观坦然。

答案:

(1)①“我”被友人拉去金佛山,看到杜鹃;②“我”告别如霞店主,温暖明亮。

(2)运用比喻和排比修辞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杜鹃花开得多、密、艳,展示其情态各异、生机勃勃的特点。

(3)淳朴热情。文中如霞邀“我们”去他的小屋坐坐。坚强自信、婆婆。乐观坦然,坦然面对苦难。如霞努力照顾好家中的每个人。

12.(1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我也是偶然成为你父亲

ㅤㅤ①薯片和牛肉干是儿子所喜欢的,他百吃不厌,经常藏起来,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他说,他喜欢自个儿吃,他依然不改。正好那阵子他换牙,我告诉他一句老话:众人吃;一人吃,烂牙床。把他掉牙与吃独食联系起来,因为他觉得牙齿掉了很难看。

ㅤㅤ②可换牙继续,他委屈地说:“我没有偷吃啊!”看他可怜巴巴的样子,我就把换牙的告诉他了,说懂得分享的孩子人见人爱。

ㅤㅤ③有一天我在家里招待朋友;酒过三巡,儿子忽然跑进房间抱出来一瓶酒。那是一瓶放了近10年的酒,这瓶酒很珍贵。他把酒放在桌上说:“爸,这是瓶好酒吧?”我说:“是啊。”他说:“好东西要和朋友分享。”这让我有点脸红。朋友一开始不肯让我打开这酒,不再阻止……

ㅤㅤ④3岁之前,儿子一直和我们睡在一起。3岁前的一个月,我们开始给他做工作,他答应了。可生日那天晚上,他变卦了,还不依不饶,最后,决定我来陪他睡。他说,不许我半夜跑了。我答应了,好不容易哄着他睡着了,轻轻地给他压好被子,悄悄地离开,在凌晨5点钟再去陪他。他早晨醒来第一句话就问:“你一直都在这儿吧?”我说:“是啊。”

ㅤㅤ⑤这样持续了将近一个月,他好像慢慢适应了。元旦那天晚上,我问他有什么新年愿望。他说,这样半夜我就不会跑了。我笑了,他也笑了

ㅤㅤ⑥家里的下水道堵了,我用了各种法子都没有通好。后来就去菜市场买了几条泥鳅,准备派它们去疏通下水道。儿子见了泥鳅,先让泥鳅去办事,等它们把水管弄通了,答应了。后来,下水道通了,等泥鳅出来。他问我:“爸爸,泥鳅还没有下班?”我说:“没呢。”他说:“几点下班?”我说:“7点。”他想了想,他一下就冲到下水道那里,说:“泥鳅下班了!”等了很久,他就哭了,说:“天黑了

ㅤㅤ⑦我的心就那么一动。我知道泥鳅去了哪里,可我没有像他一样关心泥鳅的命运。后来我告诉他这些泥鳅的确切去处,他问:“那你为什么不爱惜?它们是有生命的啊!”我无言以对。

ㅤㅤ⑧孩子一天天长大,问题也一天天多了。有一回,放在桌子上的50块钱不见了,就问儿子是不是把钱拿走了。他吞吞吐吐地说偷偷拿过一次钱,是5块的,但桌子上的那50块绝对没拿。我当然不相信,朝着他的屁股来了几巴掌,真的没拿。虽然他没再遭皮肉之苦,但我心里想

ㅤㅤ⑨没几天,却在狗窝里找到了50块钱,这让我不安。于是,向他道歉。他说:“光道歉是不行的,我得打你的屁股啊。”我想了想,让他打。这让他高兴坏了,打一巴掌

ㅤㅤ⑩那一刻,他的情绪得到了释放。在他眼里,爸爸是个庞然大物,也许这就是平等。一个人成为另一个人的父亲,是那样的偶然他死心塌地像石头铺在地上那样,垫起孩子愿望的脚尖。

ㅤㅤ⑪我们陪伴孩子、滋养孩子,他们也同样陪伴、滋养我们。

(原文有删减)

(1)通读全文,根据提示,从“我”的角度简要概括“我”和儿子之间的故事。

①“我”教育儿子要学会分享,后来被儿子“教育”要与朋友分享好酒;

② “我”想和3岁的儿子分床睡,因儿子反悔而妥协; 

③“我”买了泥鳅疏通下水道,看到儿子关心泥鳅的命运后告诉他;

④ “我”冤枉儿子偷拿了桌上的50块钱,在狗窝找到钱后给儿子平反。 

(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

①结合语境,赏析第⑥段中加点词语。

晚上新闻联播开始时,他一下就冲到下水道那里,说:“泥鳅下班了!”

②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⑪段画线句。

他死心塌地像石头铺在地上那样,垫起孩子愿望的脚尖。

(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⑫段画线句“我们陪伴孩子、滋养孩子,他们也同样陪伴、滋养我们”的理解。

(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第①段的作用。

【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梳理。通读文章可知,结合“他把酒放在桌上说:‘爸。朋友一开始不肯让我打开这酒,不再阻止”可以概括出:“我”教育儿子要学会分享;结合“3岁之前。3岁前的一个月,说生日那天要和他分床睡”“他仍然不依不饶,我们妥协了。他说,因儿子反悔而妥协,我用了各种法子都没有通好,准备派它们去疏通下水道,要我把它们养起来,先让泥鳅去办事,就给他养着”“的心就那么一动,可我没有像他一样关心泥鳅的命运”可以概括出:“我”买了泥鳅疏通下水道;结合“他吞吞吐吐地说偷偷拿过一次钱,买零食吃了。我当然不相信,再向他是不是拿了,真的没拿,但我心里想,却在狗窝里找到了50块钱。于是,向他道歉”可以概括出:“我”冤枉儿子偷拿了桌上的50块钱。

(2)本题考查句子赏析。

①由“冲到”等可知其运用了动作描写,由“泥鳅下班了”“天黑了。“泥鳅下班了”“天黑了。

②“他死心塌地像石头铺在地上那样”运用比喻修辞,把父亲比作铺在地上的石头,生动形象地表明了父亲的无私与大爱。

(3)本题考查句子理解。文章不仅用大量笔墨写了“我”滋养儿子的事情,引导儿子分床睡;还写了很多儿子滋养“我”的事情,关注弱小生命的命运。这些共同体现出父母和孩子之间是互相滋养的。

(4)本题考查段落作用分析。“薯片和牛肉干是儿子所喜欢的,经常藏起来。我跟他说,揭示了文章主旨,总领全文。“把他掉牙与吃独食联系起来,因为他觉得牙齿掉了很难看”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答案:

(1)②“我”想和5岁的儿子分床睡,因儿子反悔而妥协,在狗窝找到钱后给儿子平反。

(2)①采用了动作、语言描写;“哭”表明儿子看不到泥鳅的失望,表现了儿子心灵的纯真与美丽。

②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父亲为了孩子的理想的实现而甘愿奉献自己。

(3)“我”滋养儿子,教育儿子要学会分享,学会生活,让“我”分享好酒给朋友,让“我”意识到孩子和父母之间是平等的。

(4)交代了文章的写作对象,揭示了文章主旨,引起下文。

五、作文。(60分)

13.(60分)按要求作文。

ㅤㅤ董卿在《朗读者》中说:“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就有了岁月;而我遇见了你

ㅤㅤ请以“真好,我在年少遇见你!”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ㅤㅤ要求:

①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否则扣分;

③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

【解答】

真好,我在年少遇见你!

       我仍忘不了第一次遇见你的情景。

       那是一个细雨霏霏的午后。刚从书店出来的我撑着一柄宛若荷叶的小伞,恰好遇见被雨淋成落汤鸡的你,嘴唇青紫,明明是初次见面。看着你狼狈的样子,脱下外套正准备给你披上,未免唐突了。

       过了一会儿,这外套你先披着。”你诧异地看着我。显然。我尴尬极了,你可能是真的冻得无法忍受,小声地说了句:“谢谢。”

       过了一会儿。上了车,我突然想起外套还在你身上呢,一边抱怨着你也不提醒我一下,这样至少还有理由再次相见。

       据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如果真是这样。

       白驹过隙。升入初一,我走进新教室,我有点儿心慌,竟看到了你,我看着你、尴尬写得满脸都是?”直截了当,亦没有客套,从书包里扯出一个袋子,哎哟。我一脸嫌弃地说:“我的外套你还随身带着呀?”

       你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然后小声地说道:“没,我只是觉得……今天应该能遇见你。”

       看着你小心翼翼的样子,便伸出手:“认识一下吧!”

       时光似水,你我早已成了好朋友,形影不离,学习中互帮互助。

       人生便是一次又一次的遇见,是我少年时期最美丽的遇见!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