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备人: 审核人签字:
授课年级 | 六年级 | 学科 | 数学 | 课题 | 扇形统计图 整理和复习 | 任课教师 | |||||||
课型 | 综合解决课 | 课时 | 1课时 | 授课时间 | 2015年 月 日 | ||||||||
教材 分析 | 有关统计图的认识,小学阶段主要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本节课是一节复习课,旨在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作用及区别。课堂主要通过熟悉的事例使学生体会到统计的实用价值,再结合百分数有关知识,使学生能利用统计图及百分数的相关知识,进行简单的计算、分析、和推理,结合生活常识及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 ||||||||||||
学生分析 | 学生对三种统计图的基本特点已经基本掌握, 能从统计图中读出相应的信息,具有了一定的概括、分析能力并能做出相应的判断,但是由部分信息进行计算、推断,还是有许多错误出现,不够熟练,需要进一步的练习和指导。 | ||||||||||||
教学目标 | 1.进一步加深对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联系及区别的认识。 2.通过练习,更清楚地认识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部分量占总量的百分比,提高从扇形统计图读出必要信息的能力,并能结合百分数进行准确的计算。 2.让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增强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并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自信。 | ||||||||||||
重点难点 | 教学重点:巩固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 教学难点:从扇形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并且正确地获取信息、利用数据进行分析、作 出判断。 | ||||||||||||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 |||||||||||||
教学 环节 | 时间 | 教 师 行 为 | 期望的学生行为 | ||||||||||
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 5分钟 | 我们学过的统计图有哪些?每种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 1.回顾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 | ||||||||||
思考 自主探索 | 10分钟 | 填空 1.如果只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可以选用( )统计图表示;如果想要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可以选用( )统计图表示;如果要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 )统计图表示。 2.扇形统计图中的圆表示( ),扇形表示( ) | 1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2.理解扇形统计图的各部分关系。 | ||||||||||
合作讨论交流展示 | 15分钟 | 1.某校数学期末考试成绩中,优:25%,良35%,刚及格:30% (1)得优学生有25人,参加考试学生共有()人。 (2)不及格学生占总人数的()%,有()人。 (3)刚及格人数比得优人数多()%,得良学生比得优学生多()% (4)这次考试的及格率是()%。 (5)刚及格人数是不及格人数的()倍。 2.六(1)班学生喜欢的球类运动扇形统计图中,乒乓球30%,足球36%,篮球12%,排球20%, (1)喜欢足球的有18人,六(1)班有多少人? (2)喜欢乒乓球、篮球和排球的学生各有多少人? (3)喜欢乒乓球的人数比喜欢足球的少百分之几? (4)如果你是班委会成员,你会组织学生观看哪种球赛?为什么? (5)你能尝试着绘制出扇形统计图吗? | 1.能利用百分数与统计的知识进行简单计算。 2.通计算,能做出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3.简单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 ||||||||||
课堂总结 提升能力 | 2分钟 |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 畅谈收获 | ||||||||||
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