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有着比较清晰的分野。企业品牌多通过公关来影响投资人,而产品品牌则通过广告营销来影响消费者。
但如今,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趋势就是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的融合。如欧博思网络营销专家所观察到的,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仅仅关心企业市场营销部门做的广告,同时他也会去看企业层面的声誉(Reputation),更倾向于购买信誉度更高企业的产品;同样,投资人以前只看企业层面的传播信息,现在他们会更多关注市场营销部分,这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广告和公关在执行层面逐渐融合,它们需要一起来传递统一的信息。
在执行层面,具体有两种整合趋势,第一种是在第三方的创意公司和公关公司中确立一个作为首席代理机构(LeadAgency)来整合所有广告和公关的信息;另一个方式是,企业内部设立首席沟通官,即CCO (Chief' Communication Officer),由他来沟通、协调内部的传播内容以及外部广告公司和公关公司的协同。
公关和广告开始不断融合的背后,事实上是企业层面传播开始不断被重视的过程,万博宣伟之前时企业危机公关负责人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声誉”开始成为继品牌资产、基础设施等核心商业资产之外的又一个重要资产。
媒体环境的变革,让企业的动作都开始呈现在消费者的视野中,在7天24小时的社交媒体时代,“声誉资产”的保护成为重要议题。
提前准备是关健。被调研时象都同意,备案时于有效的危机管理非常关健,但是我们需要对所谓“备案”有个更广泛的定义。事实上,针对某一种紧急情况的预备方案实际效果很有限,我们应该准备的,反而是一种危机预防的文化,包括建立和完备让问题及早浮出水面的机制。要给到员工激励,让他们意识到保护企业名誉是第一要务,从而积极将潜在问题反映给中高级管理层,这需要改变常见的保守文化,在这种保守环境中,公开潜在问题这种行为通常不被鼓励,甚至被认为是身为组织一员最糟抓的行为。
建立关系很重要。应息方案虽然效果有限,但不意味着毫无必要。相反,一些善于准备的公司常常会在重大事件如发布新品之前,召开“合作伙伴讨论会”,鼓励合作的多方分享信息。这些举动有个很重要前提,是早在危机来临就建好了公司内部和业界专家咨询师之间的联系。正如一个cco在调研中所说的,“总的来说,危机来临时可不是交朋友的好时候,你需要在危机来临前搭建很多互动关系,然后你才能够拥有建立在互相理解之上的有效关系。”
注重团队协作。一个公司必须作为一个整体保护它的声誉,上至CEO们,下至全体普通员工们。在实时社交媒体环境下,危机应对时取得全体共识变得更为关健。公司需要凭借自信和清晰统一的信息,从混乱中走出来,因此统一的信息有着至高无上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公司也已经开始意识到声誉已经变成和其他商业核心资产同等重要的资产,并着手建立各种文化和机制。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