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饥饿的郭素娥》的一种解读
鲁守广,马维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云南丽江 674100)
摘 要:路翎在此文中用“生活的触手”描写了一个女人和一个世界。郭素娥被父亲抛弃,之后嫁给了救她一命的大烟鬼。她瞒着丈夫与旷工张振山私通,最后被恶势力夺去了自己的生命。这是一个用劳动、人欲、饥饿、痛苦、嫉妒、欺骗、残酷、犯罪,但也有追求、反抗、友爱、梦想所组成的世界。笔者此文着重分析了人物形象,对他们的所思所感做了深入的挖掘。
关键词:情欲;苦难;郭素娥
《饥饿的郭素娥》是路翎19岁时的成名之作,那时他刚刚踏上造成他一生悲剧的文学道路,稚嫩却饱含激情,拙朴却震颤人心。倘若从艺术的层面上讲,《饥饿的郭素娥》并不是上乘的好作品。比如:在叙事上显得驳杂而头绪不清,阅读过程中时常有突兀的感觉;人物语言生硬刻板;在人物塑造上有脸谱化倾向,作品中的负面人物总是描写的丑陋恶心等等。但是,小说中蕴蓄着的强大的气势压过了上述缺陷,使之成为一部足以撼动人心的作品。它对人心的极大触动源于其所表现的真实生活,深刻揭示了人性的软弱和丑恶。本文将着重分析人物的心灵世界,直逼人物内心的最柔弱处,把他们的心肠掏出来晾出来,进而试图探讨生活和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人之大患,在我有身——郭素娥
郭素娥的命运是沉重和残酷的,是受苦、挣扎和死亡的命运。郭素娥的悲剧命运从他的父亲因为拼命保护他的几件金饰而弃她不顾开始。随之,被大她24岁的的化身刘寿春收留,做了他捡来的婆娘。而刘寿春是一个长年吸食鸦片的寄生虫,先前还算殷实的家底已经被他败坏干净。刘寿春在物质上和精神上以及在既非物质也非精神的肉体上均不能使郭素娥得到满足。饥饿的郭素娥承受的是多重的饥饿。正因为此,一个外省的军官才有机可乘,在峡谷中“引诱”了她。
孤独,在孤独中,人失掉了爱、温暖和友情;在孤独中,人的内心生长着兽性;在孤独中,人经历着向兽的演变。害怕孤独是人的天性,但无法忍受与自己厌恶并给自己带来痛苦的人呆在一起同样是人的天性,更不用说同床共枕了。同床共枕作为一个伦理问题,意味着两个人有相依为命,相濡以沫的需要。夫妻之乐枕席之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郭素娥晚上躺在刘寿春身边时,一定会感到异常的疲倦、烦躁和厌恶吧,一定会更加的孤独和寂寞吧,有不如无啊。无法抑制的情欲和苦闷使这个可怜的女人抛掉了矜持和羞愧。这怎么能责怪她呢?没有爱的哺育和滋润,没有人呵护,没有温暖,没有一个可以被包裹的臂腕,没有一个可以安心靠着的结实而有力的能够让她踏实幸福的胸膛,没有一个值得依靠和托付的能够抚慰内心寂寞的男人。她是如此的受罪,她活在地狱里。于是,她在厂区里摆起了香烟摊子,那里能看到她的心仪之人——张振山。张振山的生命力是强悍的,只有在他那里,郭素娥才能成为一个女人,体会到作为一个女人的幸福和快乐。遇到张振山之前的生活对她来讲像是一沟绝望的死水,只是生存过,却没有真正的活过。她作为一个女人,在张振山的怀里和身体下复活了。
一个女人遇到一个可以爱恋可以相许的男人是多么不易!更何况郭素娥一直陷溺在水深火热的无边苦海中,忍受着无法言说的难以遏制的压抑。所以,那怕一丁点儿希望,她也要用手绝望的紧紧拽住,用自己的生命去做赌注。名节在一个被情欲控制的痛苦绝望的女人眼里能有多少分量呢?她顾不了那么多了。她要疯狂了。她把自己的温情和肉体呈现给了张振山,希望以此能够感化他,得到她期待已久的幸福,到达梦想的彼岸。郭素娥对张振山是真心实意一往情深的。她曾经说她可以去城里的纱厂做女工,无非是想让张振山明白,她不会成为他的累赘,不会给他添麻烦。一个女人为一个男人做到这一步还不算真爱吗?所以,当一次他们两个亲热过后,张振山问她要不要钱时,她粗暴地怨恨地回答说她要。很明显,这是在生张振山的气,气她不懂她的心意,玷污了她的感情。她想要的并非是钱,而是张振山的真心,想要的是带她离开。“当她在窗洞前借着灰绿色的月光窥看着两张纸币的时候,她的牙齿在嘴唇间露出,激烈地磕响了起来。”由此可见,这两张纸币对她内心的锤击,使她感到了绝望。是的,郭素娥把纸币捏在手里之所以那么悲痛欲绝,是因为她此时恍惚间感觉到她和张振山之间是一种交换,是妓女和嫖客的关系。可是她心里一直以为张振山是可以托付余生的人,是可以给她希望给她生活下去的勇气的人啊!
在预感到张振山要带她离开的晚上,她做了一系列的精心准备。她想有一个全新的开始,向布置新房一样使这个生霉的穷苦的屋子产生些许生机,添了几分敞亮。这无非想让张振山的心情好一些,看着舒适一些。她并不知道,在她收拾房间时,巨大的恐怖阴影正笼罩过来,并将她不讲人道的吞噬掉。在惨无人性的面前,她像一只毫无反抗能力的待宰的羔羊,是多么渺小无助啊!我不知道19岁的路翎是如何写出郭素娥的死亡过程的。“可怕”,“残酷”,“残忍”……这些词太无力了。对郭素娥的死亡描写超过了我的心理承受的限度,无法接受,喘不过气,异常的压抑,胸闷,绝望。莫言的《檀香刑》确实够狠,但却只让人感到恶心,更多的是厌恶而不是恐惧。那个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夜晚之后的第三天,郭素娥竟然惊人的醒了过来,而且还向殿门外摸索走去,依然认为张振山还在等着她。身以至此,而心犹未死,这是何等强悍的生命力啊!
伸冤在我,我必报应——魏海清
生活如此的艰难,如此的残酷。做牛做马的魏海清想反抗,却不知如何反抗,或者根本不具备反抗的能力。他只能把对生活的失望,把自己的怨毒之气撒在他那丑陋的极能忍受的强壮女人身上,这是中国传统农民典型的“在外做奴隶,在家当皇帝”。妻子死了以后,他连雇农也没得做了,只能靠出卖肌肉养活自己和小儿子了,成为一个被疯狂榨取血肉的无产者。他一直爱恋着郭素娥,妻子死了以后,更加如此。就盼着刘寿春早点死掉,那么他和郭素娥之间就没有障碍了。可怜的人总是谋划着美好的明天,而天公又很少做美,所以世间才会有如此多的悲剧发生。魏海清的生活非常穷苦,能养活自己和儿子已经是很不容易了。所以家徒四壁的他向郭素娥表露心迹需要多么大的决心和勇气啊!可是,郭素娥狠心的拒绝了。当然,这也并不能怪罪郭素娥,她不满足魏海清是显然的。在极度苦闷之下,一个女人渴求更为刺激的东西。这个原因使她选择了张振山而非老实巴交的没有什么用处的魏海清。换一个角度看,即便没有张振山,魏海清和郭素娥也很难走到一起去。的刘寿春不死,他们便没有丝毫的希望。张振山敢于和郭素娥偷情,魏海清敢吗?他的胆怯的内心只寄希望于刘寿春的死。就算魏海清敢于去偷情,被刘寿春发现后,能放过他吗?刘寿春不敢对张振山怎么样,是因为张振山比刘寿春更加魔鬼。所以说魏海清与郭素娥之间的障碍无法逾越。
当郭素娥对魏海清的爱意和劝说置之不理的时候,他才念起亡妻的好,后悔当初不该对逆来顺受的妻子那么暴虐。当一个人受到不公正的冷遇时,当自己的爱不被接受时,很可能这种爱会转化为恨吧。魏海清向刘寿春告发了张振山和郭素娥,他的恶念想毁掉他得不到的美好。在他的内心,善念也经历着挣扎。他是个痛苦并承受着煎熬的人。当刘寿春和几个下三烂准备对郭素娥痛下杀手时,魏海清决定向郭素娥告发。然而,迟了一步。他对降临在郭素娥身上的灾难为力,眼睁睁地看着恶魔小鬼们把郭素娥带走。郭素娥在走出门外时失望仇恨的眼神烙在了他懦弱的心上,再也抹不去了。魏海清示爱被拒,这当然是令他痛苦万分的创伤。但是这跟郭素娥的死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因为魏海清一次表白没有得到郭素娥的心,并不能说明他以后就没有得到的可能了,只要有明天有将来就还有一线希望的。而郭素娥的死是无法挽回的,郭素娥的死彻底浇灭了他心中的希望之火,郭素娥的死成了无法改变的没有回旋余地的既成事实的过去。
了无牵挂的在路上者——张振山
张振山自幼父母双亡,无亲无故。一个孩子在那样一个黑暗的年代里能够生存下来要经过多少摸爬滚打,又有多少酸甜苦辣呀!一个孩子从小就不知道什么是爱,因为他没有被爱过,有的只是饥饿、欺侮和摧残。他知道的恐怕只有世态炎凉,只有这个社会的现实、残酷和恶毒,也是一个可怜的人!然而,他也渴望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和温暖。“对待这个人,最适宜的莫过于偶然地安排一个充满着友情地真挚和深的粗暴的玩笑。处在这种温暖的气氛里,他便会短促地显露出他底已经被埋葬的另一面,——就像他在这世界上也需要一个家。”人活在世上,怎么能不渴望爱与被爱呢?人总归是有感情的,需要温情的,因为这些是世上最宝贵最值得珍惜的东西。他对郭素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无非是只有身体的欲求。他不敢相爱,也不相信爱。张振山的社会经验使他如此。柔能克刚,张振山还是或多或少地被她打动了。尤其是郭素娥真心诚意地想跟他一起走,把自己的将来交付给他,还有对他的爱和依恋。这些还是使他不得不有所触动,不得不对郭素娥有所同情和怜爱。做爱,做爱,做了那么多的爱怎么会没有点点的爱意呢?做爱并不是身体的有节奏的机械运动的一次次的重复,也是灵与灵的一次次的撞击。在次次的撞击中,他们发现了“我”。
经历过流浪、战争、刑场和杀戮的张振山身上带有极强的兽性和复仇清洁。他憎恨着世界,这个世界给了他太多的痛苦和伤害。他对美好的东西不抱幻想,或者说,他就是要杀死美好的东西,他要复仇。当张振山听到流言说魏海清跟郭素娥不明不白时,心里很可能以为郭素娥在欺骗他,对他有二心而并非死心塌地。这是一个多么善于保护自己的人啊!又是一个多么脆弱的心理变态者呀!张振山只有25岁,他或许觉得跟这样一个女人生活一辈子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张振山并不想把自己拴在这样一个女人身上,家不就是枷吗?他害怕!恐惧!绝望!不甘心!还想去闯一闯,去跟那些猪狗豺狼虎豹斗一斗,看看是否能成就些什么。倘若身边缠着一个女人,接着再有个孩子,他还敢拿命去拼吗?还敢在万恶的社会中以死相搏吗?假如他不幸或是有幸被社会吃掉了,妻儿怎么办呢?他能放得下吗?有了一个女人,一个家以后,对他来讲,唯一能做的就是隐忍苟活了吧?但是这不是他所想要的生活。人心太过复杂。张振山最终在犹疑中还是下定决心要带上郭素娥离开。他不愿看到郭素娥在这个地方忍受着风言风语和别人的调笑侮辱,这表明他对郭素娥也有了很深的感情。此时,他有了冲破世俗的罗网和别人眼光的看法,想负起一个男人的责任,承担起自己行为所带来的后果。但他的这个想法又未必是坚定不移的。他下决心时,内心恐怕是悲壮而痛苦不堪的。在一个两难境地里要做出一个选择,而不管怎么选择,总会有人要去承担起无法逃避的苦难,多么让人悲悯!
小结——黑暗的人心,黑暗的生活,黑暗的世界
不用等到死后才下地狱,作品中的人物一直都生活在人间的地狱里。他们都是为了最低层次的需要——生存和生殖——而整日整年的劳作着。他们是被伤害者和伤害者,是吃人者和被吃者。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产生不了善良的人,他们靠压榨别人的血肉生存,或者靠出卖自己的血肉生存。这个世界容不得弱小者,只有强悍的拥有力量的人才能活下去。郭素娥和魏海清死掉了,而刘寿春和张振山却依然活着。作者是否要告诉我们这么一条法则:这个社会只有魔鬼和比人比魔鬼更有力量的的亦人亦魔者才可以生存,或者说,才可以像个人一样的生存。还是不问的好,生活怎么禁得起追问呢?一追问就漏洞百出,就会恐慌,继而绝望崩溃。然而笔者又不愿不去追问,不愿麻木肤浅的存在着。修成正果断不敢奢望,走火入魔也未尝没有可能,唯一不可忍受的是无根的轻浮。
参考文献:
[1] 钱理群. 探索者的得与失——路翎小说创作漫谈[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1(3).
[2] 中华中篇小说百年精华[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Nowhere to put Lust -An Interpretation of Hunger Su E Guo
Abstract: Lu Ling's Hunger Su E Guo with "life tentacle" depicts a woman and a world. Heroine Su E Guo abandoned by his father, then married to Liushou Chun. Long life and trouble, mourning her husband all the ability, but also on her possessor. She absenteeism without telling her husband with Zhang Shan, a fornication, the last being evil forces had taken her life. This is a labor, human desire, hunger, pain, jealousy, deceit, cruelty, crime, but there are also pursuing, revolt, love, dreams, composed of the world.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text characters, their thoughts and feelings depth of the excavation.
Keywords: Passion; Suffering; Su E Guo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