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号 | 实验课成绩 |
实验课程名称 | |
开 课 学 院 | |
指导教师姓名 | |
学 生 姓 名 | |
学生专业班级 |
200 | -- | 200 | 学年 | 第 | 学期 |
实验教学管理基本规范
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实验报告是反映实验教学水平与质量的重要依据。为加强实验过程管理,改革实验成绩考核方法,改善实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质量,特制定实验教学管理基本规范。
1、本规范适用于理工科类专业实验课程,文、经、管、计算机类实验课程可根据具体情况参照执行或暂不执行。
2、每门实验课程一般会包括许多实验项目,除非常简单的验证演示性实验项目可以不写实验报告外,其他实验项目均应按本格式完成实验报告。
3、实验报告应由实验预习、实验过程、结果分析三大部分组成。每部分均在实验成绩中占一定比例。各部分成绩的观测点、考核目标、所占比例可参考附表执行。各专业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
4、学生必须在完成实验预习内容的前提下进行实验。教师要在实验过程中抽查学生预习情况,在学生离开实验室前,检查学生实验操作和记录情况,并在实验报告第二部分教师签字栏签名,以确保实验记录的真实性。
5、教师应及时评阅学生的实验报告并给出各实验项目成绩,完整保存实验报告。在完成所有实验项目后,教师应按学生姓名将批改好的各实验项目实验报告装订成册,构成该实验课程总报告,按班级交课程承担单位(实验中心或实验室)保管存档。
6、实验课程成绩按其类型采取百分制或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评定。
附表:实验考核参考内容及标准
观测点 | 考核目标 | 成绩组成 | |
实验预习 | 1.预习报告 2.提问 3.对于设计型实验,着重考查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创新性 | 对实验目的和基本原理的认识程度,对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力 | 20% |
实验过程 | 1.是否按时参加实验 2.对实验过程的熟悉程度 3.对基本操作的规范程度 4.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5.实验原始记录的完整程度 6.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 着重考查学生的实验态度、基本操作技能;严谨的治学态度、团结协作精神 | 30% |
结果分析 | 1.所分析结果是否用原始记录数据 2.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3.实验结果分析是否合理 4.对于综合实验,各项内容之间是否有分析、比较与判断等 | 考查学生对实验数据处理和现象分析的能力;对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事实求实的精神 | 50% |
实验项目名称 | 实验成绩 | ||||
实 验 者 | 专业班级 | 组 别 | |||
同 组 者 | 实验日期 | 年 月 日 | |||
一部分:实验预习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意义,实验基本原理与方法,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实验方案与技术路线等) | |||||
第二部分:实验过程记录(可加页)(包括实验原始数据记录,实验现象记录,实验过程发现的问题等) 教师签字__________ | |||||
第三部分 结果与讨论(可加页) 一、实验结果分析(包括数据处理、实验现象分析、影响因素讨论、综合分析和结论等) 二、小结、建议及体会 三、思考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