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共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暂时(zàn) 解剖(pōu) 言简意赅(ɡāi)
B.比较(jiào) 猝然(cù) 迥然不同(jǒnɡ)
C.允许(yǔn) 字帖(tiě) 随声附和(hè)
D.联袂(jué) 教诲(huì) 载歌载舞(zài)
2.对横线处选填汉字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封 (锁,琐)
判断:“锁”有“幽闭”的意思,而“琐”有“连环”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琐”。
B.阴 (晦,诲)
判断:“晦”,有“昏暗不明”的意思,而“诲”有“明示”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诲”。
C. 竽充数(烂,滥)
判断:“烂”有“东西腐坏”的意思,而“滥”有“浮泛不合实际”的意思,所以横线处“烂”
D.各行其 (是,事)
判断:“是”有“认为对”的意思,而“事”有“事业”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是”。
3.结合语境,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学会修理电视机,你就会__ __,也可以修理电脑显示器了。
②观察和分析形势必须善于抓住关键性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只有这样才能___ _,因势利导,夺取战争和的胜利。
A.①句填“触类旁通” ②句填“高屋建瓴”
B.①句填“举一反三” ②句填“远瞩”
C.①句填“举一反三” ②句填“高屋建瓴”
D.①句填“触类旁通” ②句填“远瞩”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经过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使这个城市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
B.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发展和身强体壮。
C.每个中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有用人才。
D.越来越多的人懂得了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5.下列句子使用修辞方法有误的一项是
A.夺取全国的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理解:这句话使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地写出了夺取全国胜利在整个无产阶级历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B.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理解:这句话使用拟人的修辞,以“低唱”和“弹琴”生动形象的写油蛉和蟋蟀的叫声。
C.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理解:这句话使用了拟人的修辞,生动的突出了春花的鲜艳美丽。
D.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理解:运用比喻、对偶、拟人,赋予寂静的大自然以旺盛的生命力,突出了无畏的气概和敢于斗争的精神。
6.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A.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B.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盘子罩住弯下腰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
C.这年月咬人可不行,逮住他,哎哟,哎哟。
D.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二、填空(共8分)
7.默写(5分)
(1)_______ ,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1分)
(2)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1分)
(3)山河破碎风飘絮,__ 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1分)
(4)《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的两句是:_____,____。(2分)
8.名著阅读(3分)
《战国策》属__①_ 体史书,全书分为西周、东周等十三策。主要记录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_ ②__。不仅有史料价值,而且有文学价值。汉代_③__在原《国策》《短书》《长书》《事语》等书基础上整理改编而成。
三、综合性学习(共10分)
北京堪称是全球堵车情况最严重的城市。北京几乎没有一天是不堵车的,而且市区堵车时间已经增加到每天5_6个小时。学生会组织同学开展“我为首都献计策”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9.请你根据下面材料提供的信息,分析北京市堵车的原因。(4分)
【材料】2010年上半年北京市机动车增加了34.5万辆,每月增长近6万辆机动车,每天增长近2000辆,北京机动车总量已达近440万辆。同样是国际大都市的中国,基本不堵车。的交通要道主要是高架桥公路,大部分高架桥定为单行道,走半圆和圆形的路线对车实行分流,高架桥的规划经过了精准的交通测算,填补了地面窄路交通的不足。
答:
10.为缓解北京堵车的现状,出台了多项包括单双号,摇号购车等。请你也为解决北京堵车问题提出建议。(2分)
建议一
建议二
11.根据下面两则材料,请你写出一段号召市民“绿色出行”的话语。(最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不超过一百字。)(4分)
【材料一】1986年自行车出行在北京市民的出行方式中占62.7%。近年来,由于小汽车、出租车等机动车增加,小汽车的出行比重由1986年的5.0%增加到2007年的32.6%,而自行车出行到2007年则降到23%。
【材料二】汽车尾气污染物主要包括: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烟尘微粒(某些重金属化合物、铅化合物、黑烟及油雾)、臭气(甲醛等)。据统计,每千辆汽车每天排出一氧化碳约3000kg,碳氢化合物200—400kg,氮氧化合物50—150kg;美国洛杉矶市汽车等流动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已占大气污染物总量的90%。汽车尾气可谓大气污染的“元凶”。
答:
四、阅读文言文,完成12—15题。(共10分)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2.下列词语中“良”字与“良多趣味”中“良”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良辰美景 B.用心良苦 C.良药苦口 D.除暴安良
1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不见曦月 曦:
(2)虽乘奔御风 虽: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文:
(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文:
15.请你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夏季和秋季的特点。(2分)
答:
五、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感恩的心》,完成第16-18题。(共14分)
感恩的心
王丽萍
记忆里清晰地浮现出这样的画面:早晨,姐姐光着脚在房间里冲来冲去,激动地嗓门响遍家中每寸空间:“今天我发工资啦!今天是我第一次领工资啦!你们统统等我回来啊!”
姐姐长我7岁,初中一毕业就当了学徒工,工作的第一天已经打听得清清楚楚,学徒工资是15块钱。那是上世纪70年代,15块钱,也是令人振奋的数字。
下午放学后,我跟小哥哥已经蹲在家门口了;到了黄昏,妈妈拉着我们的手两眼紧紧盯住公交车站;晚上8时多,爸爸带着我,穿过南山路的一条小巷,姐姐工作的整流管厂就在那里。
传达室,姐姐闷头坐着,一声不吭,边上她的师傅说,她呀不知怎的把工资给弄丢了……从厂里到家那三站路,她来来回回找了20多趟!说到这里,姐姐突然“哇”地哭了!
深夜,姐姐痛心疾首地对我说:我本来想的好好的!10块钱交给爸爸妈妈!,5块钱给我们兄弟姐妹买东西!现在都没有啦!你一定要记住!将来拿了工资,第一个月的工资,一定要给父母的!一定一定!
嗯,我很很点头:我一定!
1981年冬天,我来到了皖南山区的当兵,小战士么,发的第一个月的钱,叫“津贴费”,是7块5角钱,这5角钱么,当然是女兵的卫生费哦……星期天的早晨,我请了假,去附近的县城邮局。
冬天的早晨,冻僵了一夜的泥土,还未被阳光晒得松软,踩上去,生脆生脆的;风,冷飕飕地往裤腿里、袖口里灌,一张嘴,吸进心口的凉气,钻进了骨子......邮局,我在汇款单右边的“耳朵”上写“爸爸妈妈,这是我发的第一个月的钱,我给你们寄5块,我自己留2块5角。”
多年后,爸爸常常是哈哈大笑地说起这个事,“5块钱,小萍给我们寄的第一个月的钱是5块。”
妈妈“扑哧”地笑出了声,我们去邮局取的时候,笑了一路呢!爸爸伸出一掌:5块!
现在的我,常常也对家中的小孩子们调侃这个事情,我说:“钱多钱少不要紧,但是,等你们长大了工作了,第一个月的工资,一定要给父母啊!这是孝心!是礼仪!是道德!是传统!”
姐姐的孩子慷慷从澳门来上海读大学,很会接口令:“小姨,等我拿工资了,我一定给你寄5块钱的!”
在这个9月的午后,一份包裹快递到家,哗!好大的礼盒,轰轰烈烈的样子,左一圈右一圈地打开,6只胖乎乎、圆润润的月饼,笑嘻嘻地“睡”在礼盒的。慷慷的卡片展开来,他这样写:“小姨,我发工作后用第一个月的工资给你买了澳门万豪轩的月饼,感谢你4年来对我的照顾!”
轻轻尝一口,甜糯的,酥软的,香醇的……
(有删节)
16.通读选文,用简洁的语言把主要内容补充完整。(4分)
姐姐第一次发工资的经历。 |
17.阅读画线句子,结合文章内容,揣摩“笑”的原因和内容。(4分)
“笑”的原因: ①
“笑”的内容: ②
18.文章中姐姐发工资的经历部分写得精彩、感人,请你从文中自选一句,作简要赏析。(不超过150字)(6分)
答: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9~20题。(共8分)
①酸雨不仅对淡水生态系统造成危害,并危害植物根系和茎叶。植物是陆地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微生物是分解者。植物受到危害,动物和微生物相继受到影响,破坏陆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②科学家曾经试验给植物浇酸水,只要水的pH值低到3以下,水稻、松树、向日葵等叶子表面就会出现坏死斑点;显微镜下观察叶子表面的毛孔和气孔都受到损害,严重影响光合作用。而且酸水夺去了植物体内的钙镁等物质使植物逐渐衰弱。植物叶子变黄就是因为镁不足,叶绿素难以合成的缘故。松树等针叶树对酸雨特别敏感,针叶树全年不落叶,酸雨造成的损害会在针叶中逐年积累起来。酸雨还可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例如,冬小麦在pH为3.5的酸雨影响下将减产13.7%,pH为2.5时更减产34%。大豆和蔬菜也易受酸雨危害,使产量和质量(蛋白质含量)下降。在欧洲的最北部北极圈附近地区,许多地区的苔藓和地衣因酸雨而消失,所以出现了“地衣沙漠”的名词。可是苔藓地衣是当地驯鹿的冬季主要食物,这就影响到驯鹿的生存、数量、食物链和生态平衡。
③另外一个严重问题是,酸雨还使土壤中的铝、汞等十分有害的金属离子游离出来。这不仅对陆地植物,而且对水生的动植物都是十分有害的。欧洲和北美几千个湖泊鱼类灭绝成为死湖,这是一个重要原因。所以过去加拿大等国家曾试验在湖中和农田中加石灰中和酸性,但是湖中鱼仍不能存活,农田施用石灰有些情况下也不起作用,主要就是因为湖水和土壤中因酸化溶出的金属铝、铜、锌、镍等离子毒性并没有消失的缘故。现今欧洲已有30%的森林因酸雨而退化;酸雨造成美国75%的湖泊和大约一半的河流酸化;加拿大43%的土地已对酸雨高度敏感,有14000个湖泊是酸性的。
19.结合第②段画线句子的内容,说出“针叶树全年不落叶”这几个字不能删去的理由。(4分)
答:
20.根据选文内容,说出造成下面材料现象的原因。(4分)
【材料一】
酸雨能破坏农作物和森林,受到酸雨侵袭的农作物叶子萎缩和畸形,使产量下降。1982年6月重庆下了一场酸雨使2万亩水稻叶如火烤,几天后枯死。我国柳州地区因酸雨灾害严重,这几年出现了“下雨天浇菜”的怪事。
【材料二】
在酸性环境下,鱼卵不容易孵化,鱼苗数量减少;当湖水pH值低过5.0时,大多数鱼类死亡。另外一个导致水中动物死亡的原因,是水中的植物如藻类减少,也将使鱼虾难以生存。
材料一: ①
材料二: ②
(三)阅读《创新的快乐从哪里来》,完成第20~22题。(共8分)
国学应该是大国学
季羡林
①现在国学特别热,但是年轻人对国学的概念比较模糊,不太清楚。那么,什么是“国学”呢?简单地说,“国”就是中国,“国学”就是中国的学问,传统文化就是国学。
②现在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歧义很大。按我的观点,国学应该是“大国学”,不是狭义的国学。
③既然这样,那么国内各地域文化和56个民族的文化,就都包括在“国学”的范围之内。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又共同构成中国文化这一文化共同体。举个例子,比如齐文化和鲁文化也不一样。【甲】是鲁文化,【乙】是齐文化。就是说鲁文化着重讲内心,讲内在的;齐文化讲外在的,约束人的东西多。“孝悌忠信”是个人伦理的修养;“礼义廉耻”就必须用法律来规定。鲁国农业发达,鲁国人就很本分地在务农。齐国商业化,因为它靠海,所以姜太公到齐国就以商业来治国。具体的例子,如【丙】,这种提法就是沿海文化的。而【丁】,恐怕就代表鲁文化了。齐鲁文化互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齐鲁文化以外,其他地域文化也很重要。过去光讲黄河是中国文化的中心,我是不同意的。长江文化、其他地域文化,其实都应该包括在国学里边。
④咱们讲文化交流,文化交流有两种形式,一个是输出的,一个是进来的。敦煌是进来的代表,很多文明程度很高的国家的文化,都到过敦煌。佛教从国外进来,经过很长时间的演变,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佛教。敦煌里边有很多内容是佛教的,也有其他文化的,是古代中国吸收外来文化的最后一站,再往下就没了。吐火罗文的《弥勒会见记》剧本,是不是也算国学?当然算,因为吐火罗文最早是在中国发现的。另外,很多人以为国学就是汉族文化。我说中国文化,中国所有的民族都有一份,中国文化是中国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这56个民族创造的文化都属于国学的范围。而且后来融入到中国文化的外来文化,也都属于国学的范围。
⑤我们现在的国学研究还很粗糙,很多应该包括的内容还没有挖掘出来。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21.根据文意,将下面内容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丁】处(只填序号)(4分)。
A.刻舟求剑 B.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C.礼义廉耻 D.孝悌忠信
【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 【丁】处应填:
22.文章第②段所说的“大国学”应如何理解。(2分)
答:
23.请你简要分析④段的论证过程。(2分)
答:
六、作文(50分)
24.题目:_________飘香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抄写在答题卡上。(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3)字数在600-800之间。(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参
1.A 2.D 3.D 4.D 5.C 6.A
7.(1)山气日夕佳 (2)到乡翻似烂柯人(3)身世浮沉雨打萍(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8.①国别 ②言行 ③刘向
9.示例:①北京汽车增长过快,汽车太多。②规划设计不合理。
10.示例:①提高停车收费②限时进入市区③调整上下班时间
11.示例:汽车尾气破坏环境,对人们危害巨大。它恶魔一样,正在一步步吞噬我们的家园。为了自己,也为了他人尽量减少开车出行。原本,我国就是自行车大国,我们有优良的传统,让自行车出行成为一种时尚吧。
12.A
13.(1)日光,这里指太阳(2)即使
14.(1)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乐趣。(2)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15.示例:夏季水势大,水流急;秋季则显示出凄婉之美。
16.示例:“我”把第一个月的津贴寄给父母。 在“我”的影响下,慷慷用第一月的工资给“我”买礼物。
17.示例:①体会到孩子的孝心,幸福而笑。②孩子寄的钱只有5块,却饱含着浓浓的孝心。
18.示例:“到了黄昏,妈妈拉着我们的手两眼紧紧盯住公交车站”,文中的“紧紧”,“盯”生动的表现出,我们盼望着姐姐拿到工资后,赶快回家的急切心情。“紧紧”写出了,我们目视车站,不敢放松,写出了当时大家的急迫心情。“盯”是指目不转睛地看,强调了看的程度,这个动词充分表现当时的心情。
19.示例:如果删去“针叶树全年不落叶”,其一,就不知道“松树等针叶树对酸雨特别敏感”的原因 ;其二,是“逐年积累起来”的前提,否则没有依据。
20.示例:①酸雨使植物叶子表面的毛孔和气孔都受到损害,而且夺去钙镁等物质,叶子变黄就是因为镁不足,叶绿素难以合成的缘故。②酸雨污染湖水,使之变成酸性;使土壤中的铝、汞等有害的金属离子游离出来,危害水生动植物。
21.【甲】D 【乙】C 【丙】A 【丁】B
22.示例:国内各地域文化和56个民族的文化,融入到中国文化的外来文化和输出的文化,都包括在“国学”的范围之内。
23.示例:首先,提出文化交流的两种形式;然后列举敦煌和吐火罗文的《弥勒会见记》剧本的事实加以印证,最后总结中国文化的范畴。
21.作文评分标准
等级 | 要 求 |
一类文 50—46 | 符合题意,内容充实,中心明确,条理清楚,结构合理, 语言通顺,有1-2语病。字迹工整,标点正确,有1—2个错别字。格式规范。 |
二类文 45—41 | 比较符合题意,内容比较充实,中心比较明确,条理比较清楚,结构比较合理,语言比较通顺,有3-4语病。字迹工整,标点大体正确,有3—4个错别字。格式规范。 |
三类文 40—36 | 基本符合题意,内容尚充实,中心基本明确,条理基本清楚, 结构基本合理,语言基本通顺,有5-6语病。字迹不够清楚,标点错误较多,有5—7个错别字。格式大体规范。 |
四类文 35-0 | 不符合题意,内容空洞,中心不明确,条理不清楚,结构不合理,语言不通顺,有7处以上语病。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标点错误很多,有8—10个错别字。格式不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