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龙山中学 桑猛
一.题目预练:
1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7.7 ℃,用两支这样的体温计给两个病人测体温,如果两个病人的体温分别是37.5 ℃和38.8 ℃,则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将分别是多少?
2冬季大雪后,市政工作人员会在积雪的道路上撒盐,以方便除雪。根据这一现象,你能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针对提出的问题做出的合理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夏天,买来的蔬菜一次吃不完的,可以摊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洒些凉水。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
4今年我省遭遇特大冬旱,为缓解旱情,济南军区实施了人工增雨,即通过在空中喷洒“干冰”或碘化银进行人工降雨。你知道“干冰”的作用是什么吗?
5.0℃的水放入0℃的冰中,能否凝固?沸腾的水继续加热,温度是否升高?
二.知识梳理:
(一)温度 温度计
1.定义: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的物理量.温度的常用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
2.摄氏温度的规定:以一个大气压下________的温度为0 ℃,________的温度为100 ℃,在0 ℃到100 ℃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摄氏度.
3.温度计的测温原理:________
4.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观察温度计的________和________
(2)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________或________
(3)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稍候一会儿,待示数________后再读数;
(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体的上表面________.
5.体温计的量程为________,主要是根据人体的温度变化范围来确定的,分度值为________,提高了测量的准确程度.体温计有一特殊结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很细的细管,所以温度计可________读数.每次使用前,都应把水银________
(二)熔化 凝固
6.物质由________变为________的过程叫熔化,物质由________变为________的过程中叫凝固.熔化过程要________热,凝固过程要________热.
7.固体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类.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________,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如冰、海波、石英、水晶及各种金属.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________,没有熔点,如蜡、松香、玻璃、沥青.
8.同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________
9.晶体熔化条件:温度达到________;能继续________;
晶体凝固条件:温度达到________;能继续________
(三)
10.物质由________变为________的过程叫汽化,物质由________变为________的过程叫液化.汽化过程要________热,液化过程要________热.
11.汽化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方式.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只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只在________下,在液体________和________同时进行的________的汽化现象.
12.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________,其高低与大气压有关.气压越高,________
1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________的高低;(2)液体________的大小;(3)液面上方________的快慢.蒸发有________作用.
14.沸腾的条件:(1)温度到达________
(2)能继续________
沸腾的特点: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
15.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1) ________
(2) ________
(四)
16.物质由________直接变为________叫升华,物质由________直接变为________叫凝华.升华过程要________热,凝华过程要________热.
17.常见的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灯丝变细,冰冻的衣服变干.
常见的凝华现象:霜、雪、冰花、雾凇.
物态变化关系:
三.自我评价:
1.关于温度计和体温计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常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可以像体温计一样,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B.用常用温度计和体温计都能直接测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C.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物体的热胀冷缩
D.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平
2.把冰水混合物移到0 ℃的房间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可以熔化,因为冰的熔点是0 ℃
B.水可以凝固,因为水的凝固点是0 ℃
C.冰不能熔化,水也不能结冰
D.不能确定
3.(2010·宜昌)南极科考队员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使用水银温度计,是因为酒精的( )
A.沸点低 B.凝固点低
C.密度小 D.比热容大
4冰的质量一定增加的是( )
A.-10 ℃的冰投入1 ℃水中
B.-10 ℃的冰投入1 ℃空气中
C.-2 ℃的冰放进0 ℃的水中
D.0 ℃的冰放进0 ℃的空气中
5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
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熔化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液化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干了——汽化
D.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华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B.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C.电冰箱是利用制冷物质迅速蒸发放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
D.高压锅是利用液体沸点随气压升高而升高,使食物容易被煮熟
7.生活中常把碗放在大锅内蒸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当锅内水沸腾后,碗中汤将( )
A.同时沸腾
B.稍后沸腾
C.不会沸腾,汤的温度总低于水的沸点
D.不会沸腾,汤的温度能达到水的沸点
8.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
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生成的
C.“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D.“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9.下面哪项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减慢水的蒸发( )
A.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
B.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C.将湿衣服撑开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
10下列各种现象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冬天,紧闭的玻璃窗内壁出现冰花
B.冰箱内取出的西红柿“冒汗”
C.衣柜内的卫生球逐渐变小
D.用铁水浇铸工件
11.下表为小英同学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1)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
(2)该物质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加热1 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态;(选填:“固”或“液”)
(4)数据表明开始2 min升温快,最后2 min升温慢,这是因为该物质处于液态时的________比处于固态时大(选填字母序号).
A.质量 B.密度 C.比热容 D.体积
12.用图甲的实验装置探究烧杯内的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烧杯内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此刻杯内物质温度是________.
(2)根据实验数据描出加热过程中杯内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乙,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
(3)t2时刻,该物质处于________态(选填“固”“液”或“固、液混合”).
(4)t2与t3相比,哪一时刻杯内物体内能较大?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
13.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他的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__℃,说明此时气压________(选填“<”“>”或“=”)1个标准大气压.
(3)分析图丙所示图象,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________.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