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屋面防水分类及设计特点
2025-09-27 16:12:20 责编:小OO
文档
屋面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

 

屋面工程根据建筑物的性质、重要程度和使用功能的要求,将建筑屋面防水等级分为I级、Ⅱ级、Ⅲ级和Ⅳ级,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分别规定为25年、l5年、l0年和5年,并根据不同的防水等级规定防水层的材料选用及设防要求。屋面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见表。一道防水设防是具有单独防水能力的一道防水层。屋面防水层多道设防时,可采用同种卷材叠层或不同卷材复合,也可采用卷材、涂膜复合,刚性防水和卷材或涂膜复合等! 

   屋面防水等级

   项目

   Ⅰ

   Ⅱ

   Ⅲ

   Ⅳ

建筑物类别特别重要或

对防水有特殊

要求的建筑

重要的建筑

和高层建筑

一般的建筑非永久性的建筑
防水层合理

’使用年限

   25年

   15年

   10年

   5年

防水层

选用材料

宜选用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金属板材、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细石混凝土等材料宜选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金属板材、合成高分子防水 涂料、高聚物改性

沥青防水涂料、细石混凝土、平瓦、油毡瓦等材

宜选用三毡四油沥青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金属板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细石混凝土、平瓦、油毡瓦等材料可选用二毡三油沥青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等材料
设防要求三道或三道

以上防水设防

二道防水设防一道防水设防一道防水设防
防水设计要点

3.0.1 屋面防水等级为1级时,可采用三道卷材设防;为Ⅱ时,可采用二道卷材设防;为Ⅲ级时,可采用一道卷材设防。屋面防水等级为Ⅰ、Ⅱ级时,亦可采用卷材与其它材料防水层构成多道设防,刚性防水层宜放在卷材防水层上面,涂膜防水层宜放在卷材防水层下面。

3.0.2 屋面防水等级为Ⅰ级时,卷材厚度不应小于1.5mm;Ⅱ、Ⅲ级时,不应小于1.2mm;Ⅲ级复合使用时,不应小于1.0mm。

3.0.3 卷材防水屋面应根据建筑物性质、重要程度、结构特点、使用功能、环境条件、设防要求等进行防水构造设计,内容应包括保护层、防水层、找平层、保温层、隔汽层=隔离层、架空隔热层及基层处理等构造层次的设计以及防水节点构造。

3.0.4 屋面结构层应有较大的刚度和整体性。当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板时,应用强度等级不小于C20的细石混凝土嵌缝密实,细石混凝土宜掺微膨胀剂;当板缝宽度大于40mm或上窄下宽时,板缝内必须设置构造钢筋。

找平层可采用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其厚度和技术要求应遵守《屋面工程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找平层应留设分隔缝,分隔缝应设在板端缝处、屋面转折处、防水层与突出屋面结构交接处。其纵横最大间距不宜大于6m,缝宽宜为20mm,并嵌填密封材料。分隔缝兼作排汽道时,可适当加宽,并应与保温层连通。

3.0.5 在北纬40ºC以北地区且室内空气湿度大于75%,或其它地区空气湿度常年大于80%时,保温屋面应在结构层上、保温层下、设置隔汽层。

隔汽层可采用1.0mm厚的单层卷材空铺施工,卷材搭接宽度不应小于70mm。

设置的隔汽层卷材,在屋面与墙面连接处,高出保温层上表面不应小于150mm。

3.0.6 保温层厚度设计应遵守《屋面工程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

保温层设置在卷材防水层上部时,应采用憎水性或吸水率低的保温材料;设置在防水层下部时,应在保温层上做找平层。屋面坡度较大时,保温层应采取防滑措施。

3.0.7 在卷材上设置刚性防水层时,卷材与刚性防水层之间应设隔离层。

隔离层可采用纸筋灰、麻刀灰、低强度等级的砂浆、塑料薄膜、无纺布、粉砂、石灰浆、滑石粉等。

3.0.8 坡度大于18m的屋面应采用结构找坡。平屋面宜采用结构找坡,排水坡度宜为3%;当采用材料找坡时宜为2%。

天沟、檐沟的纵向坡度不应小于1%,沟底水落差不得超过200mm。

3.0.9 水落管内径不应小于75mm,一根水落管的最大汇水面积宜小于200m2。水落管距离墙面不应小于20mm,其排水口距散水坡的高度不应大于200mm。

在结构构件(如柱)内埋设水落管时,其内径不应小于100mm,但弯管不应暗埋;水平水落管的坡度宜为3%~10%。

3.0.10 在非寒冷地区通风较好的建筑物上采用架空隔热屋面时,架空板支座与卷材接触处宜设附加层。附加层可采用卷材或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

3.0.11 卷材铺贴可采用空铺法、点粘法、条粘法、满粘法。

当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优先采用空铺法、点粘法、条粘法;

屋面卷材防水层上有重物覆盖;

屋面卷材防水层上有刚性保护层压埋;

屋面基层变形较大;

地下工程平面卷材外防水。

采用空铺法、点粘法、条粘法时,距屋面或地下工程平面周边800mm内应满粘,卷材与卷材之间亦应满粘。

当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采用满粘法;

基层坡度大于25%或立面上铺贴;

经常承受动载作用的地下工程平面或坡面卷材防水;

多道卷材设防时,卷材与卷材之间的粘贴。

3.0.12 节点设计应充分考虑结构变形、温差变形、干缩变形、振动等因素,使节点设防能够适应基层变形的需要;按照增强设防的原则,采用附加增强、柔性密封、多种防水材料互补并用的多道设防、材料防水与构造防水相结合的作法;按照防排结合的原则,保证排水通畅。

3.0.13 天沟、檐沟、泛水、变形缝、水落口、水平和垂直出入口、伸出屋面的管道周围等节点处应设附加层。附加层可采用一层卷材满粘或防水涂膜。屋面板与檐沟的交接部位,无保温层屋面的板端缝等处的附加层宜采用一层卷材空铺,宽度宜为200~300mm。

3.0.14 高低跨屋面的高跨屋面为无组织排水时,低跨屋面受水冲刷的部位应加铺一层整幅卷材,再铺设300~500mm宽的板材加强保护;有组织排水时,水落管下应加设钢筋混凝土水簸箕或冲水墩。

高低跨变形缝处应有适应变形的防水构造措施。

3.0.15 采用排汽屋面时,找平层设置的分格缝可兼作排汽道。排汽道应纵横设置,间距宜为6m,并同与大气连通的排汽孔相通。排汽孔可设在檐口下或排汽道交叉处。排汽孔以不大于36m2设置一个为宜,排汽孔必须做好防水处理。

3.0.16 卷材屋面宜做保护层。保护层宜采用与卷材性相容的浅色涂料或块材、20mm厚水泥砂浆、30mm厚细石混凝土。刚性保护层与卷材防水层之间应做隔离层。

3.0.17 上人屋面应根据使用功能选用块材或细石混凝土面层,并按要求确定其厚度。

3.0.18 倒置式屋面的保温层可采用干铺,宜可采用与卷材材性相容的胶粘剂或水泥砂粘贴。保温层上可用混凝土板材、水泥砂礓2或卵石做保护层。卵石保护层与保温层间应铺纤维织物,混凝土板材可干铺,亦可用砂浆铺砌。

3.0.19 卷材防水屋面上放置的设施基座与结构层相连时,防水层宜包裹至设施基座的上部,并在地脚螺栓周围做密封处理。

当在防水层上放置设施时,设施下部的防水层应做附加增强层,必要时在其上浇筑厚度为50mm以上的细石混凝土。

3.0.20 卷材用于地下防水工程时,可采用外防外贴或外防内贴方案。设计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地下工程的类型和使用要求以及施工条件选择。

3.0.21 对一层地下结构或地下水位低于地下结构底标高时,应设一道卷材防水;对二层地下结构或低于地下水位的地下结构,以及有特殊设防要求的一层地下结构,宜设二道卷材防水。卷材厚度不应小于1.2mm。

3.0.22 地下工程卷材防水层的基层应找平。平面防水层应设置厚度不小于40mm的细石混凝土,立面外防水可采用厚度不大于10mm泡沫塑料或砖砌保护层。

3.0.23 地下工程的变形缝、出入口、排水沟、集水坑、侧壁洞口或突出构件等节点处,地下结构高低错层处,立面与平面、立面与立面交接处应设附加增强层,附加增强层应采用一层卷材满贴。地下防水工程的阴角、阳角应设涂膜或金属附加增强层。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