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压强
1.压力:压力的作用点在受力物体表面.方向垂直于受力物体表面.
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两个因素有关,故在叙述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结论时,“在××相同(一定)时”这个前提条件不可省略.
3.从使用目的的角度去分析,增大压强一般是为了使某一物体能够更方便地“进入”或破坏另一物体,加大对另一物体的作用效果;而减小压强一般是为了防止被压物体遭到破坏,减小对被压物体的作用效果.
在应用压强公式p=进行相关计算时,对于人、动物或汽车来说,一定要分清“汽车有几个轮子,桌子有几个腿,人和动物行走时有几只脚着地”来确定接触面积.
(株洲中考)如图所示的是同一个梯形铁块,第一次如甲图放置,第二次如乙图放置,则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和压强p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F甲=F乙 B.F甲 【提示】 同一个铁块放在水平面上,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大小,所以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相等.又因为甲的受力面积大于乙的受力面积,所以甲受到的压强小于乙受到的压强.【答案】 A 01 知识要点 知识点1 压强 1.压强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力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在物理学中,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比叫做压强.压强在数值上等于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 3.压强的计算公式是压强=__________________,用符号表示为p=________. 4.压强的单位是__________,它有一个专门名称叫________,简称______,用符号______表示. 知识点2 压强的改变 5.增大压强的方法有增大________和减小__________. 02 基础训练 1.关于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重力 B.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C.压力就是重力 D.压力总是垂直于接触面 2.(泰州中考)对于下列物品的指定部件,设计时需要考虑增大压强这一因素的是( ) A.旅行包的背带 B.电钻的钻头 C.运动鞋的鞋底 D.汽车的轮子 3.(怀化中考)如图所示,一只“火烈鸟”在湖边觅食,开始时,鸟的两只脚站立在沙滩上,当它把一只脚抬离沙面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它对沙面的压强变大了B.它对沙面的压强变小了 C.它对沙面的压强不变 D.不知道鸟的质量,无法判断 4.(玉林中考)书包用宽的背带,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________受力面积来________压强.(填“增大”或“减小”) 5.(菏泽中考)滑雪板长1.5 m、宽12 cm,滑雪者与滑雪板总重为720 N,当滑雪者站立在水平雪地上时,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强为________Pa. 6.(株洲中考)湾鳄锥状的牙齿有利于增大其啃噬猎物时的________,经测试,成年湾鳄1 cm2的咬合力高达4.2×104 N,合__________Pa.(1 cm2=10-4 m2) 03 巩固提高 7.(威海中考)如图1表示体重大致相同的滑雪者和步行者在雪地里行走的情景,为了探究他们对雪地压力的作用效果,现利用海绵、小桌、砝码进行模拟研究,应选择图2中的哪几种情形( ) 图1 图2 A.甲与乙 B.乙与丙 C.甲与丙 D.以上都不对 8.(济南中考)下图所示的各种做法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9.(河南中考)如图所示,图钉尖的面积是10-7 m2,图钉帽的面积是10-4 m2,墙壁表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4×106 P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指必须用大于0.4 N的压力,图钉尖才能进入墙壁 B.手指必须用大于400 N的压力,图钉尖才能进入墙壁 C.图钉静止时,手对钉帽的压力大于墙对钉尖的支持力 D.图钉静止时,手对钉帽的压力小于墙对钉尖的支持力 10.(长沙中考)周末,小红和爸爸来到浏阳赤马湖的滑雪场,开始他们的滑雪之旅,到了雪地,小红脱下运动鞋换上了滑雪鞋,这时她对地面的压强会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小红的体重较轻,她和爸爸在水平雪地上滑行时滑板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1和F2,则F1______(填“>”“<”或“=”)F2. 11.(青海中考)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利用了三个相同的瓶子、水和海绵,如图所示. (1)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比较________两图可知,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比较a、c两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中用到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有____________和转换法. 12.(长春中考)水平桌面上放一本书,书的质量为0.25 kg,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0.05 m2.(g取10 N/kg)求: (1)书受到的重力.(2)书对桌面的压强. 13.(泰安中考)如图所示,a、b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均匀圆柱体,已知底面积Sa=3Sb,高度hb=2ha,对地面的压强pa=pb,圆柱体密度分别为ρa和ρb,对地面的压力分别Fa和F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ρa=ρb,Fa=Fb B.ρa=2ρb,Fa=3Fb C.ρa=ρb,Fa=Fb D.ρa=ρb,Fa=3Fb 第2节 液体的压强 第1课时 液体压强的特点 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在同种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4)液体密度一定时,深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5)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向上也有压强. 2.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不能说成“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高度有关”. 小明利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如图所示的是当时的实验情景,你认为小明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在改变液体密度的同时,应控制除液体密度以外的其他所有因素均保持相同. 【答案】 应控制压强计的橡皮膜在水和盐水中的深度相同 01 知识要点 知识点1 液体压强的产生原因 1.由于液体受到______力作用,且液体具有______性,所以液体内部存在压强. 知识点2 液体压强的产生特点 2.液体对容器______和________都有压强. 3.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种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方向的压强______. 4.同种液体内部,深度增大,液体的压强________. 5.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________. 02 基础训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内部没有压强 B.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对容器侧壁没有压强 C.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压强相等 D.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跟液体密度无关 2.(宜昌中考)如图是三峡水电站的拦河大坝,决定大坝坝底所受水的压强大小的是( ) A.大坝的高度 B.水库中水的体积 C.水库中水的质量 D.水库中水的深度 3.如图所示的“帕斯卡裂桶实验”表明,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是液体的( ) A.质量 B.深度 C.密度 D.体积 4.(丽水中考)压强计的结构如图所示,在“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中,用大拇指轻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可观察到压强计U形管左管液面比右管液面________.在探究同一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压强特点时,改变液体中金属盒橡皮膜朝向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所示,装有水的容器静止在斜面上,其底部a、b、c三处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a、pb、pc,则pa、pb、pc的关系为____________. 03 巩固提高 6.(盐城中考)如图所示.小明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某一深度处,记下U形管中两液面的高度差h.下列操作能够使高度差h增大的是( ) A.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B.将探头水平向左移动一段距离 C.将探头放在酒精中的同样深度处D.将探头在原深度处向其他方向任意转动一个角度 7.(泰州中考)如图所示,A、B、C是三个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水或酒精(ρ酒精<ρ水),A、C两容器中液体深度相同,B、C两容器的底面积相同,三个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A、pB、pC,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A>pB>pC B.pC<pA=pB C.pA>pB=pC D.pC<pA<pB 8.(广州中考)如图所示玻璃管两端开口处蒙的橡皮膜绷紧程度相同,将此装置置于水中,下列哪幅图能反映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后的凹凸情况( ) 9.无论汽车落水还是遇雨被淹,乘客都应立刻开门逃生,越迟疑车门越难推开,因为车辆被淹越深,车门下部O处受到水的压强越________. 10.由于黄河上游的植被受到破坏,造成水土流失,使得黄河水中的泥沙含量增加,这相当于黄河水的密度________了,在深度相同时,河水对堤坝的压强________,从而使堤坝更容易损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1.潜水运动员穿坚固的潜水服才能潜入深水中,这是因为水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如果潜水员穿着某种型号的潜水服在淡水里作业时允许下潜的最大深度是200 m,则他穿着同样的潜水服在海水里作业时,下潜深度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00 m. 12.一个正立放置的装有水的矿泉水瓶,如果把它倒立放置(水未流出),发现水对底部的压强变大了,则瓶中的水__________(填“装满了”“没有装满”或“满和没有满都可以”). 13.(青岛中考)因为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拦河坝上部受到水的压强比下部小,所以拦河坝设计成上窄下宽的形状. 14.装满水的容器壁上开有三个小孔,请画出水从小孔中流出并落到地面的大概轨迹.并回答两个问题. 问题1:水从小孔中流出最终都落到地面是因为水受到________的原因. 问题2:请说出你这样画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题快递 15.(巴中中考)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实验中,探究液体压强的工具是__________. (2)由丙、丁两图进行实验对比,得出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______(填“有关”或“无关”). (3)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______的关系,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选用______两图进行对比. (5)在图乙中,固定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时,两玻璃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了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________. 第2课时 液体压强的大小 连通器 1.对液体内部压强计算公式p=ρgh的理解:(1)公式中“ρ”指液体的密度;“h”不是高度,是深度,是指液面到被研究点的垂直距离.(2)当“ρ”的单位用“kg/m3”、“g”的单位用“N/kg”、“h”的单位用“m”时,压强的单位才是“Pa”. 2.连通器的特征:上端开口,下端连通;连通器的原理:连通器中盛入的同种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平的. 1.利用液体压强公式计算时,注意深度是某点到液面的竖直高度. 2.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液体的重力是不同的.只有对于“柱形”液体,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才等于液体的重力. 3.不是简单地认为几个容器底部相连,就构成了连通器,需注意的是它们必须都是开口的. (成都中考)如图所示,三峡大坝的正常蓄水位为175 m,则深度为20 m的某处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____Pa.轮船在通过三峡大坝时,需经过五级船闸才能完成“跳大坝”的壮举,船闸利用了________原理.(ρ水=1×103 kg/m3,g=10 N/kg) 【提示】 水对坝底的压强为p=ρgh=1.0×103 kg/m3×10 N/kg×20 m=2×105 Pa;据船闸的结构特点可知,其在工作时,上端开口,下部连同,即符合连通器的定义,所以船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工作的.【答案】 2×105 连通器 01 知识要点 知识点1 液体压强的大小 1.液体压强的公式:p=________,公式中,ρ的单位是________;h的单位是______;p的单位是______. 知识点2 连通器 2.上端开口、底部________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3.当连通器中只有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________. 4.茶壶、锅炉水位计、船闸等,都是利用________原理来工作的. 02 基础训练 1.(崇左中考)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客船在湖北监利县遭遇强台风翻沉.潜水员潜入12 m深水里搜救落水乘客,此时潜水员受到水的压强是(已知ρ水=1.0×103 kg/m3)( ) A.0 B.12 Pa C.83.33 Pa D.1.2×105 Pa 2.(泉州中考)装有一定量水的细玻璃管斜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则此时水对玻璃管底部的压强为( ) A.8×102 Pa B.1×103 Pa C.8×104 Pa D.1×105 Pa 3.(凉山中考)在下列底部相通的容器中装有同种液体,当静止时液面位置正确的是( ) 4.(铜仁中考)饮茶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如图所示是一把装有水的茶壶,壶嘴与壶身构成________,茶壶的底部受到水产生的压强为__________Pa.若茶壶内部底面积为18 cm2,则茶壶内底部受到水的压力为________N.(g=10 N/kg) 5.如图所示,是乳牛自动喂水器,其中A和B由中间的细管C组成一个________.容器A和B的水面在水不流动时保持________.乳牛饮水,使B的水面下降,A中的水会经C________,此时A中的浮球会随水面________,从而将阀门D向________顶开,使水流下来补充. 6.塑料桶里装有20 cm深的某种液体,液体对桶底的压强为1 600 Pa,则这种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g=10 N/kg) 03 巩固提高 7.2014年1月13日,我国“饱和潜水”首次突破300米,成功抵达深海313.15米处,居世界领先地位.在海水300米深处,海水产生的压强约为(海水密度取ρ=1.0×103 kg/m3,g取10 N/kg)( ) A.3×104 Pa B.3×105 Pa C.3×106 Pa D.3×107 Pa 8.把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下方用一薄塑料片托住(塑料片重量不计),放入水面下16 cm处,然后向管内缓慢倒入密度为0.8×103 kg/m3的煤油,当塑料片开始下沉时,煤油在管内的高度是( ) A.12.8 cm B.8 cm C.20 cm D.16 cm 9.(多选)(青岛中考)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两个相同容器中分别放有深度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液体密度关系为ρ甲<ρ乙,则液体的质量m、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底、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桌等关系,正确的是( ) A.m甲>m乙 B.p底甲<p底乙 C.F甲<F乙 D.p桌甲=p桌乙 10.如图是一种嵌于厨房或卫生间地面的地漏的结构示意图.如果地面有足够的水进入存水杯中,那么当水不再流动时,水面能到达的最高高度是( ) A.位置1 B.位置2 C.位置3 D.任意位置 11.(镇江中考)如图所示是一辆不慎驶入水中汽车的车门,随着水位升高,车门上A处受到水的压强将________.若车门在水下部分的面积为0.8 m2,受到水的平均压强为5×103 Pa,g=10 N/kg,此时车门所受水的压力为________N,相当于______kg水压在车门上,因此,建议汽车不慎驶入水中时,应立即设法从车内逃离,避免生命危险. 12.(内江中考)如图所示,是三峡船闸工作过程的示意图.它是利用________原理来工作的.当阀门A打开,阀门B关闭,水从________流向下游,当它的水面与下游相平时,下游闸门打开,船驶入闸室. 13.(永州中考)“东方之星”客轮突然遭遇强风袭击沉没在湖北监利县境内的长江水域后,当地立即派出大批潜水员下水搜救被困人员,潜水员在下潜过程中受到水的压强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潜水员下潜到15米深的水中时,受到水的压强是__________Pa.(取g=10 N/kg) 14.(南昌中考)如图所示,粗细相同、高矮不同的甲、乙两把水壶,且壶嘴等高,请问哪把水壶能装更多的水?为什么? 15.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底面积为0.01 m2的空玻璃杯,装入1 kg水后,水对杯底的压强为900 Pa,求水的深度;并通过计算推测出玻璃杯的大致形状是图中(a)、(b)、(c)的哪一种?(水的密度ρ=1.0×103 kg/m3,g取10 N/kg,杯壁的厚度可忽略) 第3节 大气压强 第1课时 大气压强及其测量 1.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1)空气受到重力作用;(2)空气具有流动性. 2.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转换法(或间接测量法). (1)托里拆利实验是利用大气压强等于玻璃管内水银柱的压强的原理来测量大气压强的. (2)在实验室里,我们常利用p=F/S的原理,利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和吸盘(或注射器)等器材粗略测量大气压. 不能利用公式p=ρ气gh气计算大气压强,这主要是因为大气的密度分布不均匀. 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的玻璃管越粗,管内水银柱越低 B.玻璃管倾斜后,管内水银柱变高 C.只有玻璃管竖直时才能测出大气压的值 D.如果管内混入少量空气,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会变小 【提示】 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当外界大气压保持不变时,无论玻璃管是变细、变粗、变弯、放斜都不会影响到玻璃管内水银柱的高度.若玻璃管内混入少量空气,则管内水根柱的高度将会变小.若玻璃管破裂,则管内水银柱上方和下方受到的大气压互相抵消,水银柱就会由于重力的作用而下降,最终,管内外水银面相平. 【答案】 D 【方法归纳】 在托里拆利实验中,若玻璃管内混入了少量的空气,则管内空气所产生的压强p气、管内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p液和大气压p0之间的关系是:p气+p液=p0. 01 知识要点 知识点1 大气压强及其产生原因 1.地球周围的空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做________压强. 2.由于空气具有______力,且空气具有______性,故大气内部存在压强. 知识点2 大气压强的测量 3.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是大气压托住了管内水银柱,若管内是真空的,则水银柱产生的压强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大气压强. 4.测出物体受到的大气压力F和相应的受力面积S,就可以利用公式________算出大气压强. 知识点3 大气压强的大小 5.(青海中考)意大利科学家__________最早测出大气压的数值.一个标准大气压p0=____________Pa. 02 基础训练 1.(成都中考)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存在大气压的是( ) A.火箭升空过程不断喷射高温燃气 B.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 C.医生推动活塞给病人注射药液 D.用吸管将杯中饮料吸入口中 2.(滨州中考)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规范操作过程.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有少量空气 B.是大气压支持玻璃管内这段水银柱不会落下 C.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D.玻璃管倾斜不影响实验测量结果 3.(泰州中考)如图,在易拉罐中注入少量的水,对易拉罐加热,待罐口出现白雾时,用橡皮泥堵住罐口,撤去酒精灯,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易拉罐变瘪了,这说明了__________存在,同时也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 4.(济宁中考)护士给病人输液时,药水瓶上插着两根管,一根给病人输液,另一根通过瓶盖扎进瓶内药水中,如图所示.这根“闲置”管是为了利用________.由于针头较细,为确保药液的流速,需要将药水袋提升到相对针管一般不低于1.3 m的高度,由此推算针管处受到的液体压强为__________Pa.(ρ药液=ρ水) 03 巩固提高 5.(兰州中考)下列实例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 A.用胶头滴管吸取药液 B.用力压打气筒的活塞,把气充进轮胎 C.用吸管喝饮料 D.活塞式抽水机 6.小华想用空易拉罐来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用手捏空易拉罐,易拉罐变瘪 B.将空易拉罐密封后置于深水中,易拉罐变瘪 C.让空易拉罐从高处下落撞击地面,易拉罐变瘪 D.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的空气,易拉罐变瘪 7.将一满罐纯净水(高约40 cm)开口朝下放在水中,如图所示,结果是( ) A.仍是满罐水 B.水将流出一部分 C.水将全部流出 D.以上都不对 8.(荆门中考)在教学创新展示活动中,王老师演示了如下实验,把一个吸盘用力按压在玻璃罩顶端,吸盘静止(如图),然后抽取密闭玻璃罩中的空气,过了一会儿吸盘掉落,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抽气前吸盘受到向上的力小于受到的重力 B.抽气前吸盘受到向上的力等于受到的重力 C.抽气后吸盘掉落是由于受到的重力增大 D.抽气后吸盘掉落是由于玻璃罩内气压减小 9.(临沂中考)如图所示为一种防滑拖鞋,鞋的底面有许多小吸盘,行走时吸盘被挤压到地面后排出部分空气,由于________的存在产生了更大的压力,从而达到了防滑的效果. 10.(常州中考)小明买来一满桶仙鹤牌酱油,他用小铁钉在密闭口A处扎了一个小洞,发现酱油倒不出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效的解决措施是__________. 11.在现代楼房的窗户上为了提高隔音、隔热效果,一般使用双层玻璃.但一般中空玻璃并不“空”,而是充入了惰性气体.因为如果“双层玻璃”夹层是真空的,如果外界大气压按照1×105 Pa计算,则一块0.5 m2的玻璃表面受到的大气压力为________N,巨大的大气压力会将玻璃压碎. 12.(佛山中考)晓宇设计了用吸盘测量大气压值的实验,请帮助晓宇做好以下工作 (1)请补充完整该实验相关步骤: ①如图所示,将蘸水的塑料吸盘压在光滑的水平板上,挤出里面的空气; ②让小桶通过细绳与吸盘挂钩相连接,向小桶中缓慢注入细沙,直到恰好脱离板面; ③用天平测出细沙和小桶的质量M; ④用刻度尺____________; ⑤大气压强表达式为:____________. (2)本实验存在误差的原因是(写出两个)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晓宇和同学决定对这个实验进行改进,找来约12 m长的透明细软橡胶管、水盆、足够长的卷尺、细绳、铁夹及足量的水,用这些器材测出了当天的大气压值,请你简述实验过程及所需测量的物理量来写出大气压强的表达式. 挑战自我 13.(宁波中考)如图所示的覆杯实验中 (1)硬纸片不会掉下的事实是________存在的证据; (2)有同学认为实验中是水粘住了纸片,老师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随着空气被抽出,纸片掉下了,排除了纸片是被水粘住的可能.若换用容积和高度均相同,而杯口更小的杯子进行实验,要使同一硬纸片掉下,相同情况下需要抽气的时间会________(填“变短”“变长”或“不变”). 第2课时 大气压强的变化及应用 1.大气压强不是固定不变的. (1)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高度越高,大气压越小. (2)大气压会随季节、天气、气候的变化而变化.冬季大气压比夏季大气压高,晴天大气压比阴天大气压高. 2.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一定时,体积变小(被压缩),压强变大. 用注射器吸药液利用了大气压,而用注射器给病人注射药液没有利用大气压. 取大气压强值为1.0×105 Pa,若一只手掌的面积为0.01 m2,则手掌承受的大气压力是________N.在海拔2 km以内,每升高10 m,大气压约减少111 Pa,若某处气压计示数是91 120 Pa,则该处海拔是________m,该处水的沸点________(填“>”“=”或“<”)100 ℃. 【提示】 已知大气压的值和手掌的面积,根据公式F=pS可求手掌承受的大气压力;在海拔2 000 m以内,每升高10 m大气压降低111 Pa,已知大气压的值和该处气压,二者之差就是降低的气压,看看降低了多少个111 Pa,该处就升高多少个10 m;随着气压的降低水的沸点也降低,所以在该处水的沸点小于100 ℃. 【答案】 103 800 < 01 知识要点 知识点1 大气压的变化 1.大气压是变化的,同一地点的不同时刻大气压不同;同一时刻的不同地点大气压不同,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________. 知识点2 大气压的测量工具 2.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常见的气压计有______气压计和________气压计. 知识点3 大气压的应用 3.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都是利用________来工作的. 4.高压锅就是通过提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提高液体的沸点,从而达到更易煮熟食物的目的. 02 基础训练 1.如果把笼罩着地球的大气层比作浩瀚的海洋,人类就生活在这“大气海洋”的底部,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B.标准大气压的数值约为1.01×105帕 C.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高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越大 D.人的心情通常跟晴天和阴雨天大气压的高低变化有关 2.如图所示,是小强同学自制的气压计,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当外界大气压减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管内液柱高度上升 B.细管内液柱高度不变 C.细管内液柱高度下降 D.瓶子对桌面的压力减小 甲 乙 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 3.有一种用塑料或橡皮制造的挂衣钩,中间是一个空的“皮碗”,如图所示,可以把它按在光滑的墙或玻璃上,在钩上再挂上几件衣服也不会掉下来,这是因为( ) A.墙对它有吸力 B.玻璃对它有吸力 C.衣钉对墙或玻璃有附着力 D.大气压的作用 4.图甲是一把阴阳壶,壶把上开有两孔,可同时盛装两种液体,图乙为该壶的结构示意图,使用时,若捂住甲孔,则倒出的是______液体,这是由于________的作用. 5.(梅州中考)如图所示,在装有适量水的盘子,固定一支点燃的蜡烛,然后将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此时杯内外水面相平.过一会儿,蜡烛火焰熄灭,杯外的水在________的作用下进入杯中.这一过程中,杯中水柱产生的压强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03 巩固提高 6.下列关于大气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个标准大气压能支持10 m高水柱 B.山顶上的大气压比山脚下的大气压高 C.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 D.同一地区大气压也是变化的 7.宋代文豪范成大到峨眉山旅游时,发现在山顶“米煮不成饭”,这是由于山顶( ) A.气压大沸点高 B.气压大沸点低 C.气压小沸点高 D.气压小沸点低 8.(无锡中考)如图为玻璃厂搬运平板玻璃时使用的真空吸盘起重机的示意图,起重机上有若干个相同的真空吸盘,下列关于真空吸盘起重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吸盘起重机在使用时必须排尽吸盘内的空气 B.当玻璃板静止在空中时,其所受重力等于吸盘对它的压力 C.若要吊起更重的玻璃板,则应增加吸盘个数 D.吸盘起重机不可以搬运表面粗糙的木板 第8题图 第9题图 9.(广州中考)如图所示,往装满CO2的软矿泉水瓶加水,迅速拧紧瓶盖,震荡后CO2溶于水中,生成碳酸,矿泉水瓶变瘪,瓶变瘪表明瓶内气体压强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瓶外气体压强,而瓶外的气体压强________,因此推测瓶内气体压强与反应前相比________(后两空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0.(厦门中考)一根有刻度的细玻璃管两端开口,通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溶液的玻璃瓶,制成一个简易气压计,如图所示,细玻璃管内的液柱是由于瓶内的气压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瓶外的大气压而形成的.把气压计从山下拿到山上,细玻璃管内的液柱高度会______. 11.(昆明中考)在海拔2千米以内,可以近似地认为海拔每升高12米,大气压变化1毫米汞柱.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压强______(填“降低”“不变”或“升高”).若海平面处的大气压为p0,则海拔为h(h<2 000 m)处的大气压px=__________(只写解析式,不要求带单位). 12.小丽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发现菜刀上有两种孔,如图所示,她了解到孔①是挂刀孔,用此孔把菜刀挂在墙(或支架)上,但她不了解孔②的作用,请你帮她解释. 13.在研究大气压强的实验中,某小组将一根1米长的透明硬质细管装满水,管子上端封闭,下端浸在水槽中,发现管中的水不会流出,如图(a)所示;换用较长的细管,重复实验,管中的水仍不会流出,如图(b)所示;换用更长的细管,重复实验,管内水面静止后的位置分别如图(c)、(d)所示.观察上述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由图(a)[或(b)或(c)或(d)]可知:________________. (2)由图(b)与(c)与(d)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来抽水的,如图所示为活塞式抽水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请完成下列填空. 甲图:提起活塞时,阀门______关闭,大气压迫使水推开阀门,进入圆筒. 乙图:压下活塞时,阀门B________,活塞下面的水推开阀门A,涌入活塞上面. 丙图:再提起活塞时,阀门A关闭,它上面的水从出水管流出,大气压迫使水推开阀门B,水就进入圆筒. 第4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流体压强规律: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2.导致物体流速大的原因有以下四种:(1)外力导致流体流速变快,如用力吹气;(2)高速运动的物体带动流体流速变快,如列车周围的气体流速变快;(3)同一流体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较大的路程处流速大;(4)同一流体流经不同的横截面时,流过横截面小的位置流速大,如河道狭窄处水的流速大. 运用流体压强规律推测相关现象时,要警惕生活经验的影响,因为结果往往与生活经验相反.如教材中的“吹纸”现象. 如图所示,用电吹风吹机翼模型,机翼模型上升.图中A、B、C三点,气体流速最快的是________,气体压强最大的是________.若增大风力,机翼模型获得的升力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提示】 因为机翼模型上表面弯曲,下表面平直,所以用电吹风吹机翼模型时,相同时间内,空气经过上方的路程比下方路程长,流速大,压强小,即B点空气流速最快、压强小,C点次之,A点空气流速最小,压强最大;若增大风力,通过机翼模型上下的空气流速差将增大,压强差也随之增大,机翼模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产生向上的升力也将增大.【答案】 B A 增大 【方法归纳】 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题时,关键是弄清哪个位置流速大,哪个位置流速小,从而找到压强的大小关系,进而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和将会发生的现象. 01 知识要点 知识点1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物理学中把具有流动性的________和________统称为流体. 2.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______. 知识点2 飞机的升力 3.飞机机翼的形状特征是:底______上______. 4.当气流通过机翼时,被分成上下两部分,通过机翼上方的气体流速大,对机翼的压强______;通过机翼下方的气体流速小,对机翼的压强________,使机翼受到向上的压强、压力差,这就是飞机的升力. 02 基础训练 1.(贵港中考)在平南高铁站,离站台边缘一定距离的地方标有一条安全线,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区域候车,以免产生危险,这主要是因为高速列车经过时,列车与人之间的( ) A.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 B.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减小 C.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增大 D.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增大 2.(江西中考)如图所示,用细线悬挂着的轻质塑料汤勺靠近水流,汤勺和水流会______(填“靠拢”或“远离”),这是因为汤勺和水流之间空气流速大,压强______. 3.(扬州中考)如图所示,将乒乓球放在漏斗的下面紧贴漏斗,从漏斗口向上吸气,乒乓球不掉下来,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漏斗口向下吹气,乒乓球也不会掉下来,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黔西南中考)如图所示,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上方铺放一张白纸,两物体间隙中间用吹风机水平吹风,白纸会下凹,简述白纸下凹的原理. 03 巩固提高 5.(嘉兴中考)如图所示,将乒乓球放置于吹风机出风口的正上方,球会悬在空中,若将乒乓球稍微右移,放手后乒乓球将会( ) A.停在右边 B.回到正上方 C.往下掉落 D.往右移动 6.(株洲中考)如图,水平桌面上并排靠近放置两个相同的小木块,当用细管沿水平方向对着木块间的狭缝快速吹气时( ) A.两木块都不受摩擦力 B.两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C.两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等,方向相同D.两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7.(吉林中考)家用水龙头在水流较小且稳定流动时的形状应该是图中的( ) 8.(黄冈中考)地效翼船(如图)是一种经济、安全的飞行器,其工作原理是:在贴近水面或地面飞行时,离地表很近的带有翼刀或隔断端板的机翼下方,就会形成气流的堵塞,空气流速减小,压强________,使机翼上下表面间的压力差增大,从而产生一个________(填“向上”或“向下”)的力. 9.在飞机设计、制造过程中,要进行风洞实验,用来搜集分析有关数据.在江苏省科学宫内,有一个风洞实验室,一架飞机模型固定在托盘测力计上,如图所示.当无风时托盘测力计的示数为15 N;当迎面吹着飞机的风速达到20 m/s时,托盘测力计的示数为7 N.托盘测力计示数减小的原因是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________;此时飞机模型受到的升力为________N. 10.(济南中考)如图所示是喷雾器工作时的示意图.当推动活塞时,管口的空气速度增大,管口处的压强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瓶中的液体就在________的作用下被压上去,随流动的空气而喷成雾状. 11.夏天,小明的妈妈为了躲避热辣的阳光,自行车的前把上安装了遮阳伞,可自从安装了这把伞后,妈妈骑车时总感觉车把像被人向上提起,这是为什么呢?为探究这个问题,小明制作了一个模型,并把它穿在一根铁丝上,在铁丝的上下各挂一只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然后用电吹风对着模型吹气,结果发现:上面的测力计示数变小,下面的测力计示数变大. (1)经过发现,小明认为模型上方空气流速______下方的空气流速;模型上方的大气压强________下方的大气压强. (2)小明根据自己的实验给妈妈解释了为什么骑车时感觉车把被向上提起,小明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流量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横截面的流体的体积,用字母Q表示,定义式为Q=V/t. (1)如图甲所示,水流在粗细均匀的水平管道内向右匀速流动,设水流速度为v,管内通道的横截面积为S.取一段管道AB,水从A端流到B端所用时间为t,则AB间水柱的体积V=______(要求用S、v、t表示),据定义可导出流量又可表示为Q=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打开阀门K,待水流稳定后,比较C、D玻璃管中的水面高度,______管中的水面较高. 13.(锦州中考)小明家装修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屋内开着的门,在一阵风吹过后,(如图所示)门会关上,为什么? 14.(常州中考)为改善地铁地下车站的通风状况,小明设计了抽气管道,利用地面横风实现自动抽气.为提高抽气效果,管道上方遮雨盖的形状应设计成下列图中的( ) 第九章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小波同学去超市购物,双手常被较重的塑料袋勒得发痛,为此发明了塑料袋小提手,如图所示从物理角度认为使用这种小提手提塑料袋能( ) A.增大对手的压强 B.减小对手的压力 C.减小对手的压强 D.增大对手的压力 2.(宜昌中考)一张报纸平放在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强为p1;将这张报纸对折后平放时对桌面的压强为p2;将这张报纸撕去一半后平放时对桌面的压强为p3,则p1、p2、p3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A.p1=2p2 B.p1=p2 C.p1=p3 D.p1=p3 3.(茂名中考)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图所示的现象进行讨论,其中错误的是( ) A.图甲帕斯卡裂桶实验说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B.图乙对沸腾的水停止加热,抽气减压,水再次沸腾,说明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C.图丙用吸管喝饮料时,瓶里的饮料是被“吸”上来的 D.图丁洗手盘下方弯管的水密封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4.(中考)为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用隔板将一容器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橡皮膜封闭(如图所示),当左右两侧各注入适当的液体后,图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5.(温州中考)如图,往浴缸中匀速注水直至注满,下列表示此过程中浴缸底部受到水的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中合理的是( ) 6.下列设备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 A.茶壶 B.船闸 C.活塞式抽水机 D.热水壶的水位计 7.如图所示,桌面上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平底杯子,里面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A、B两点到杯子底部的距离相等.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 kg/m3,酒精的密度ρ酒精=0.8×103 kg/m3,则A、B两点的压强pA、pB的大小关系是( ) A.pA>pB B.pA<pB C.pA=pB D.无法确定 8.(齐齐哈尔中考)塑料吸盘是家庭常用的小工具,小明做了如图的实验,在实验中吸盘都保持静止,但所挂钩码已是吸盘所能提起的最大重物,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如果将塑料吸盘戳个小孔,吸盘仍能吸在墙面上 B.甲图中大气对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码的重力 C.利用乙图的实验可以粗略测量大气压强的值 D.利用乙图的实验在海拔更高的地区仍能提起该重物 9.如图是家用煤气灶灶头的示意图.使用时打开煤气阀门,拧动点火装置,煤气和空气在进口处混合流向燃烧头被点燃,而煤气不会从进口处向空气中泄漏,其原因是( ) A.进口处煤气流速小,压强小于大气压强 B.进口处煤气流速大,压强小于大气压强 C.进口处煤气流速小,压强大于大气压强 D.进口处煤气流速大,压强大于大气压强 10.(德州中考)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量液体的密度,将一个带有阀门的三通U形管倒置在两个装有液体的容器中,用抽气机对U形管向外抽气,再关闭阀门K,已知左边液体的密度为ρ1,左右两边液柱高度差分别为h1、h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必须将U形管内抽成真空 B.若将U形管倾斜,左右两边液柱高度差会增大 C.右边液体的密度ρ2= D.右边液体的密度ρ2=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1.为了方便盲人行走,在马路两旁的人行道上铺设了有凸棱的盲道,如图所示.李刚在盲道上行走,感觉到脚有些不舒服.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这是因为:走在盲道上,脚与地面的__________减小了,从而增大了________. 12.如图所示的PVC管是一种合成材料,许多家庭中的自来水管用了这种材料.某自来水管上标有“1.35 MPa”字样,它表示此自来水管可承受的最大压强是____________Pa,为了防止水管被“撑破”,此水管所在位置与水塔水面的竖直高度不能超过________m.(g取10 N/kg) 13.小明做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当地的大气压,如图所示,当时的大气压等于________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若屋顶的面积为S0,大气对屋顶的压力为__________.(已知水银密度为ρ0) 14.如图所示,是轿车车顶的外掀式天窗,若将天窗的前面关闭,后面微微向上打开,轿车行驶时,就能使车内污浊的空气被自动“抽出”,从而保持车内空气清新.这种能够自动向外“抽气”的现象可以用我们学到的物理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来解释. 15.如图所示,某型号挖掘机的实物图其质量为5.1 t,每条履带跟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75 m2,则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____________Pa.(取g=10 N/kg) 16.倒入空矿泉水瓶内一些热水,摇晃后倒出并立即盖紧瓶盖,过一会儿发现瓶子慢慢向内凹陷,此现象可以证明 __________的存在,制药时为了在不超过80 ℃的温度下从溶液中除去水分而提取抗生素,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 三、作图题(4分) 17.(东莞中考)如图所示,一木块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该木块所受重力以及木块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22分) 18.(10分)(达州中考)小李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甲 乙 丙 (1)小李检查压强计的气密性时,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________(填“大”或“小”),表明其气密性差.小李调节好压强计后,U形管两边液面相平. (2)小李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甲、乙图中的两种液体(水和酒精)中,发现图甲中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较小,他判断图甲中的液体是酒精,其结论不可靠,原因是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__________;他改变图乙中金属盒的深度,其探究情况如图丙所示. (3)小李应该比较图________,得出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大,表示液体的压强就越________. (4)小李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所处深度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不变,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2分)(郑州二模)通过以下两个现象:A.制作“自制气压计”时,从吸管中往里吹气,放开后水在吸管中升高.B.自行车放在太阳下暴晒,充足气的轮胎可能会爆裂.晓周猜想:当气体的体积一定时,气体压强可能与气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晓周进行了下列实验: (1)把细玻璃管插入装有半瓶水的密闭烧瓶中,如图所示.从细管上端往烧瓶里吹气,瓶内气体压强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观察到细玻璃管内的水柱上升到a处静止. (2)用一块浸过酒精的纱布覆盖在烧瓶外部,过一会儿水柱高度将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如果把实验(1)中的烧瓶拿到山顶上,则管内水柱将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a处位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设温度不变) 五、解答题(14分) 20.如图所示,水平桌面的放着一个重为20 N的平底鱼缸,其容积为6×10-3 m3,底面积为250 cm2,鱼缸内装有0.2 m深的水,水的质量为5.5 kg.已知水的密度ρ水=1×103 kg/m3,g取10 N/kg,求: (1)鱼缸底部受到水的压强.(2)鱼缸对桌面产生的压强. (3)将质量为1千克的假山浸没在鱼缸内,水面刚好和鱼缸口相平(水没有溢出),求假山的体积和密度. 第九章练习题(第1~2节)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营口中考)小华利用带钉的木块、沙土、钩码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分析比较如图,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通过比较钉子陷入沙土中的深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B.由图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C.本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D.由图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2.(南通中考)重2 N的文具盒,放在今年中考物理化学答题卡上,用相机正对它们拍摄的全景图片如图.请估测文具盒对答题卡的压强最接近于( ) A.100 Pa B.200 Pa C.300 Pa D.400 Pa 3.一般水桶的形状如图所示.水桶做成上大下小的形状,是为了减小( ) A.水面的振动 B.桶对手的压强C.水对桶底的压力 D.水对桶底的压强 4.图钉的前端做得很尖,而图钉帽做得较大,对此,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前端很尖可增大压力 B.图钉帽较大可减小压力 C.前端很尖可增大压强 D.图钉帽较大可增大压强 5.如图所示几种不同渠道的截面图,其中最安全可靠的设计是( ) 6.关于图中液体a、b、c三点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盐水的密度为1.03×103 kg/m3)( ) A.a点向下压强比向上压强大 B.a、b两点的压强相等 C.b点压强比c点压强小 D.b、c两点的压强相等 7.(苏州中考)两个用同一种材料制成且完全相同的密闭圆台形容器一正一反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同的液体,如图所示.若它们分别在水平方向拉力F1和F2的作用下沿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分别为v和2v,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p1=p2 F1=F2 B.p1>p2 F1<F2 C.p1>p2 F1=F2 D.p1<p2 F1>F2 8.关于“井水不犯河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井水不会流到河水中去 B.井水一定会流到河水中去 C.井水和河水有流通,取决于哪个水位高 D.河水流到井水里去 9.如图所示的薄壁容器,底面积为100平方厘米,装了重24.5牛的水后,水面距容器底部20厘米,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 A.2.45×103帕 B.0.245帕 C.2.0×103帕 D.2.0×105帕 10.(多选)(莱芜中考)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A、B放在水平地面上,高度相同,A的底面积大于B的底面积,A对地面的压力小于B对地面的压力.若在两物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厚度,mA′、mB′分别表示A、B剩余部分的质量,pA′、pB′,分别表示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mA′>mB′ B.mA′<mB′ C.pA′>pB′ D.pA′<pB′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1.如图所示,是一种登冰山用的冰爪,冰爪底部做的非常锋利,这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来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变小”)压强,使冰爪很容易插入冰雪中. 12.(兰州中考)如图甲所示,将一块质地均匀的长木板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向右缓慢推动木板,使其右端渐渐露出桌面,如图乙所示.在推动木板,使其右端渐渐离开桌面边缘至木板中心到达桌面边缘的过程中,长木板对桌面的压力________,压强________,如果水平推力F一直保持不变,则木板受到的合力将会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3.(常德中考)水平桌面上放一本书,书的质量为300 g,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5×10-2 m2,则书所受的重力为______N,书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_Pa.(g=10 N/kg) 14.(青海中考)如图,A、B为两容器,用一带阀门的管子相连,装有同一种液体,液面相平,则a、b两处的压强pa______(填“>”“<”或“=”)pb.当打开阀门时,液体________(填“流动”或“不流动”). 15.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研究液体压强时,绘制的甲、乙两种液体的压强与深度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为ρ甲______(填“>”“<”或“=”)ρ乙,其中______种液体是水. 16.(株洲中考)将两端开口的薄壁玻璃管竖直插入水槽中,从玻璃管上端缓慢注入某种不溶于水的液体,稳定后测得这种液体长度为l,管内水面下降h,如图,忽略水槽中水面的升降,则该液体密度为__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ρ) 三、实验探究题(共12分) 17.(6分)(张家界中考)小明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的实验中,做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组实验: (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形变程度来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实验方法叫________. (2)分析________两组实验可得到结论: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控制________不变. 18.(6分)(邵阳中考)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芳猜想: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深度等因素有关. (1)要探究液体的压强与某个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这种实验探究方法称作__________法. (2)如图是小芳同学设计的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因素的三个实验装置: ①要探究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是否有关,应选取装置甲和装置______(填“乙”或“丙”)来进行研究. 四、计算题(共24分) 19.(12分)(永州中考)我市燕子快递公司为了更加方便、快捷、 环保地服务于广大客户,创新了无人机快递服务.该公司的无人机的相关信息如下表.求: (1)无人机送货时最大能装载多少kg的货物?(取g=10 N/kg) (2)现要将货物送到27 km的地方,最快需要多少min? (3)当无人机载着40 N货物降落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产生的压强是多大? 20.(12分)(眉山中考)如图所示,有一种圆柱形薄壁烧杯,它的底面积为50 cm2,烧杯自重1.2 N,置于水平桌面上,在烧杯内倒入200 mL的盐水时,杯底所受盐水的压强为440 Pa(g=10 N/kg).求: (1)烧杯内盐水的密度;(2)烧杯对桌面的压强. 第九章练习题(二)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下列物理量的单位,属于压强单位的是( ) A.m/s B.kg/m3 C.N/kg D.N/m2 2.(扬州中考)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图钉尖很尖锐 B.书包背带较宽 C.铁轨下铺设枕木 D.穿滑雪板滑雪 3.(深圳中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压力相同,接触面积越大,压强越大 B.乙:同一液体,深度相同时,各个方向压强相等 C.丙:马德保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D.丁:托里拆利实验测量了大气压强的大小 4.(赤峰中考)关于液体和气体压强及相关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液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因而液体只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 B.三峡船闸是最大的人造连通器 C.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D.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水的沸点升高 5.(张家界中考)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 A.马德堡半球实验 B.用注射器注射药液 C.用吸管吸饮料盒中的牛奶 D.吸盘可以压在光滑的墙上 6.(郴州中考)下列选项中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的是( ) A.正在升空的“飞机” B.地面刮起的“龙卷风” C.漂浮在水面上的“橡皮艇” D.乒乓球运动员拉起的“弧旋球” 7.如图,我们用吸管喝饮料时,可以使饮料流入嘴中,小明发现吸管一端扁平,另一端稍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饮料可以流入嘴中,是因为我们有较强的吸力 B.饮料可以流入嘴中,是因为大气压产生的吸力 C.吸管一端稍尖,可以增大压强,方便我们将吸管插入饮料瓶中 D.吸管一端稍尖,可以减小压强,方便我们将吸管插入饮料瓶中 第7题图 第8题图 8.在无风的天气,汽车在公路上快速驶过以后,路两边的树叶会随之飘动.如图所示,汽车快速向左行驶,车后方路两边的树叶会( )A.向A方向飘动 B.向B方向飘动 C.向C方向飘动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9.(内江中考)大气压是由于空气受到重力而产生的.如果地球的表面约为5×1014 m2,那么,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地球周围的空气质量约为(标准大气压取1.0×105 Pa,g=10 N/kg)( ) A.5×1012 kg B.5×1018 kg C.1×1018 kg D.1×1012 kg 10.(咸宁中考)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V甲<V乙)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将乙放在甲的上表面,甲对地面增加的压强为Δp甲,若将甲放在乙的上表面,乙队地面增加的压强为Δp乙,则:( ) 甲 乙 A.Δp甲>Δp乙 B.Δp甲<Δp乙 C.Δp甲=Δp乙 D.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1.(兰州中考)某同学测得8张同样报纸的总重为1.6 N,则平均每张报纸重________N.把1张报纸平铺在水平地面上,测得它的长为66 cm,宽为55 cm,则这张报纸对地面的压强是________Pa(结果精确到0.01). 12.如图,某校同学用底面积为500 cm2的平底压力锅代替铜半球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在山底比在山顶拉开锅的最小拉力要______(山底与山顶气温相同),在山底,当锅两边受到的拉力均为4 000 N时,锅恰好被拉开,此时锅内空气的压强约为________Pa(大气压取105 Pa). 13.(黔西南中考)如图所示的平底容器,其质量为0.2 kg,底面积为3×10-3 m2,内装有1 kg的水,测得容器中水的深度为20 cm,若将该容器放在面积为1.5 m2的水平桌,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_Pa,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________Pa.(g取10 N/kg) 14.(南昌中考)如图所示,将一根试管由空气慢慢压入水中,试管越往下压,水对试管内空气的________越大,试管中空气的体积会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小红把气球悬挂起来,向气球的A侧吹气(如图所示),会看到气球向______(填“A”或“B”)侧运动,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8分) 16.(8分)(邵阳中考)一摞物理作业本共有n(n约为50)本,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要测出这摞作业本对桌面的压强,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这摞作业本重约为______(填序号); A.2 N B.20 N C.100 N (2)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 (3)简要叙述你测量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业本对桌面的压强是________(可用公式或文字表述). 17.(10分)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水的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 (1)小明在实验中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道压强大小的变化. (2)如果把压强计放入水中一定深度,若U形管中两液柱没有高度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探究,小明得出了液体压强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小红想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小红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甲和乙所示.他发现图乙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乙杯子中盛的是盐水.你认为,小红的结论是__________(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0分)(金华中考)科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往往隐含着科学道理,学习科学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 【生活发现】①自行车在烈日下暴晒,车胎容易发生爆炸; ②压缩一段封闭在注射器内的空气,发现越压缩越费力. 【提出问题】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建立假设】假设一: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温度有关; 假设二: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______有关; 【实验检验】为验证假设一,逬行如下操作: 步骤一:取一根长度约为1米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在室温(20 ℃)下用水银密封一段空气柱,将玻璃管竖直固定,并在玻璃管上标出水银柱下表面的位置,如图所示; 步骤二:将空气柱浸入50 ℃的水中,待水银柱不再上升后,往玻璃管内注入水银,直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止; 步骤三:将空气柱浸入80 ℃的水中,重复实验. 【现象描述】空气柱的温度越高,上方的水银柱也越长. 【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交流】科学猜想往往需要一定的事实作为依据,请为猜想“气体产生的压强还可能与气体的质量有关”,列举一种事实作为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12分) 19.(通辽中考)如图所示,铁桶重为20 N,桶的底面积为100 cm2,往桶里倒入8 kg的水,水的深度为15 cm,平放在面积为1 m2的水平台面上(g取10 N/kg).求: (1)水对桶底的压强; (2)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3)台面受到桶的压强. 周周练(第九章) 1.D 2.A 3.A 4.B 5.B 6.C 7.C 8.A 9.B 10.A 11.0.2 0.55 12.大 2×104 13.4×103 2×103 14.压强 变小 15.A 气体流速越快的位置,压强越小 16.(1)B (2)天平、刻度尺 (3)用天平测出作业本的质量m,用刻度尺测出作业本的长度L与宽度d (4) 17.(1)U形管中两液柱高度差的变化 (2)橡皮管或橡皮膜漏气 不可靠的 没有控制深度相同 18.体积 水银柱下表面到达标记处 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越高,其压强越大 越接近地球表面,空气越稠密,相同体积空气质量越大,气压越大(或越往高空空气越稀薄,相同体积的空气质量越小,气压越小) 19.(1)水对桶底的压强:p=ρgh=1.0×103 kg/m3×10 N/kg×0.15 m=1 500 Pa (2)S=100 cm2=1.0×10-2 m2 由p=得桶底受到水的压力:F=pS=1 500 Pa×1.0×10-2 m2=15 N (3)台面受到的压力:F=G桶+G水=G桶+m水g =20 N+8 kg×10 N/kg=20 N+80 N=100 N 台面受到的压强:p′===10 000 Pa 周周练(第1~2节) 1.B 2.A 3.C 4.C 5.D 6.C 7.C 8.C 9.C 10.BD 11.减小受力面积 增大 12.不变 变大 不变 13.3 60 14.< 不流动 15.> 乙 16.ρ 17.(1)转换法 (2)乙、丙 (3)受力面积 18.(1)控制变量 (2)①乙 ②丙 19.(1)无人机上货物的最大重力G=F-G机=260 N-160 N=100 N 根据G=mg得,无人机送货时最大能装载的货物为:m===10 kg (2)根据v=得,t===0.5 h=30 min (3)无人机对地面的压力F′=G机+G货=160 N+40 N=200 N 地面受到的压强为:p===2×104 Pa 20.(1)根据V=Sh,烧杯盐水深度:h===4 cm=0.04 m 根据p=ρgh,盐水密度为:ρ===1.1×103 kg/m3 (2)烧杯为圆柱形且置于水平桌面上,盐水对烧杯底部压力等于盐水重力,由p=得盐水重力:G盐水=F=pS=440 Pa×50×10-4 m2=2.2 N 烧杯对桌面的压强:p′====680 Pa 单元测试(三) 压强 1.C 2.D 3.C 4.B 5.B 6.C 7.B 8.C 9.B 10.C 11.受力面积 压强 12.1.35×106 135 13.h2 ρ0gh2S0 14.流体压强与流速 15.3.4×104 16.大气压 降低 17. 18.(1)小 (2)深度相同 (3)乙、丙 大 (4)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或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19.温度 质量 (1)增大 (2)降低 (3)高于 山顶上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20.(1)鱼缸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ρgh=1.0×103 kg/m3×10 N/kg×0.2 m=2 000 Pa (2)鱼缸和水的总重:G总=G鱼缸+m水g=20 N+5.5 kg×10 N/kg=75 N 鱼缸对桌面的压力:F=G总=75 N 鱼缸对桌面的压强:p′===3 000 Pa (3)由ρ=得,水的体积V水===5.5×10-3 m3 假山的体积V=6×10-3 m3-5.5×10-3 m3=5×10-4 m3 则假山的密度:ρ山===2×103 kg/m3 第4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知识要点 1.液体 气体 2.小 3.平 凸 4.小 大 基础训练 1.A 2.靠拢 小 3.乒乓球下方空气压强大于上方空气压强 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4.当吹风机从白纸下方吹风时,白纸下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白纸上方空气流速慢,压强大,形成一向下的压力差,故白纸下凹. 巩固提高 5.B 6.D 7.A 8.增大 向上 9.小 8 10.减小 大气压 11.(1)大于 小于 (2)骑车时,伞上部的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下部的空气流动慢,压强大,因此伞受到一个向上的升力 12.(1)Svt Sv (2)C 13.风从门前吹过,门前空气流速大于门后空气流速,门前受到空气压强小于门后受到的空气压强,门后受到空气压力大于门前受到空气压力,所以门关上. 14.B 第3节 大气压强 第1课时 大气压强及其测量 知识要点 1.大气 2.重 流动 3.等于 4.p=F/S 5.托里拆利 1.013×105 基础训练 1.D 2.A 3.大气压强 形状 4.大气压 1.3×104 巩固提高 5.B 6.D 7.A 8.D 9.大气压 10.酱油受到大气压强的作用 打开瓶盖 11.5×104 12.测量塑料吸盘的半径r p= (2)①吸盘内有空气 ②测量塑料吸盘的半径r有误差 (3)①将橡胶管注满水,用两个铁夹夹紧橡胶管的两端,一端浸没于装有水的水盆中,另一端用细绳提至10 m以上高处;②松开橡皮管底部的铁夹,待橡皮管内水面下降至静止时,用卷尺测出水盆内水面至水柱上表面的竖直高度,记为h;③表达式:p=ρ水gh. 13.(1)大气压 (2)变短 第2课时 大气压强的变化及应用 知识要点 1.减小 2.水银 金属盒 3.大气压 4.液面上方气体的压强 基础训练 1.C 2.A 3.D 4.乙 大气压 5.大气压 变大 巩固提高 6.B 7.D 8.B 9.小于 不变 变小 10.大于 增大 11.降低 p0- 12.孔②为透气孔,在切菜的时候,透气孔中的空气会在菜片和菜刀之间形成一隔层,避免大气压将菜片直接压紧在菜刀上而增大切菜阻力;同时菜片和菜刀之间的空气可使菜片脱落而不粘刀. 13.(1)大气存在压强 (2)(同一地点)大气压强值很大且是一定值 14.A B 关闭 第2节 液体的压强 第1课时 液体压强的特点 知识要点 1.重 流动 2.底 侧壁 3.相等 4.增大 5.越大 基础训练 1.C 2.D 3.B 4.低 旋转旋钮改变金属盒的朝向 5.pa>pb>pc 巩固提高6.A 7.D 8.B 9.大 10.变大 变大 11.增大 小于 12.没有装满 13.增大 14. 重力 密度一定时,深度越深,压强越大,水流喷射距离越远 15.(1)U形压强计 (2)无关 (3)深度 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乙、丙 (5)相等 第2课时 液体压强的大小 连通器 知识要点 1.ρgh kg/m3 m Pa 2.连通 3.静止 4.连通器 基础训练 1.D 2.A 3.A 4.连通器 1.5×103 2.7 5.连通器 相平 流向B 下降 上 6.0.8×103 kg/m3 巩固提高 7.C 8.C 9.BC 10.B 11.增大 4×103 400 12.连通器 闸室 13.增大 1.5×105 14.两把壶能装的水一样多.因为水壶的壶嘴与壶身构成连通器,连通器中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平的,由于两把壶的粗细相同、且壶嘴等高,所以最多都能装水到与壶嘴相平的位置,即装水一样多. 15.由p=ρgh得:水的深度h===0.09 m 假设杯壁是竖直的,装入1 kg的水后杯中水的深度为:h′===0.10 m 因为h′>h,所以玻璃杯是底小、口大,大致形状是图(a). 第九章 压强 第1节 压强 知识要点 1.压力的大小 受力面积的大小 2.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 单位面积所受的压力 3.压力/受力面积 F/S 4.牛/平方米 帕斯卡 帕 Pa 5.压力 受力面积 基础训练 1.D 2.B 3.A 4.增大 减小 5.2 000 6.压强 4.2×108 巩固提高 7.B 8.B 9.A 10.减小 < 11.(1)海绵的凹陷程度 (2)a、b (3)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控制变量法 12.(1)书受到的重力:G=mg=0.25 kg×10 N/kg=2.5 N (2)书放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书对桌面的压力是本身重力产生的,即:F=G=2.5 N 书对桌面的压强为:p===50 Pa 13.B下载本文
②要探究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应选取装置乙和装置______(填“甲”或“丙”)来进行研究.无人机自重(含电池)G 160 N 最大升力F 260 N 最大飞行速度v 54 km/h 脚架与水平地面接触面积S 10-2 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