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第二学期生物教研组活动记录 (1)
2025-09-27 16:12:21 责编:小OO
文档
教研组活动记录表

时间9.12周次3地点办公室记录人王桂珍
参加人员

全体老师

活动内容讨论新学期教研工作计划

1、制定落实教研活动计划

2、加强备课组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集体备课的内容为:(1)分析研究教材和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热点;(2)分析交流所教班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学习情况;(3)交流教学体会和有关新近信息;(4)教材后面的思考与练习怎样处理。由备课组长提前将备课专题分配给中心发言人,由中心发言人交流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对课堂教学框架的构想,其他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利用集体备课,丰富课堂教学,是本学期教研活动的一个重要工作。认真组织备课,分解教学过程,从细节处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3、抓好常规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4、落实单元过关检测制度,做好成绩分析 

   (1)认真组织每一单元过关检测,备课组集体研究,精选试题,突出重点,难易适度。 

   (2)认真批改、认真分析、认真评讲,做好单元过关检测分析。找出学生学习的薄弱之处,完善课堂教学。 

5、扎实做好复习,提高复习课的针对性、实效性。

6、制定教师个人发展计划

2010年

教研组活动记录表

时间10.10周次8地点办公室记录人王桂珍
参加人员

全体老师

活动内容讨论本学期生本教育教学模式

生物教研组召开了教研组会议。

会上对生本教育教学模式设计提出了要求: 1、先学——前置布置2、小组合作(以4—6为一组为宜)3、学生展示(班级交流)4、达标训练: 

会议对上课也提出如下要求:1.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2.要留出时间给学生回顾复习。3.要渗透环境教育的思想。

最后,教研组的老师还对高阳中学生物教学的情况进行了研讨。

2010年

教研组活动记录表

时间11.14周次11

地点办公室记录人王桂珍
参加人员

全体老师

活动内容课堂高效教学

1.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施,上好每一节课,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方式受到学生的喜爱。 

2.认真批改作业,及时收到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 

3.加强辅导力度,尽量在保证下线的基础上,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4.利用学校名师导教的优势,提高每一个教师业务水平。 

  要求教研组的全体老师安排时间听课学习,让老师们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2010年

教研组活动记录表

时间12.19周次17地点办公室记录人王桂珍
参加人员

全体老师

活动内容本学期教研活动总结

一、教研组长总结工作成绩

    1、教研组建设有了基本规划2、生本教学实验初见成效3、教师的个人发展进入新阶段4、、初步形成了符合我校特点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二、教研组长指出了存在得问题    

1、教研形式缺乏多样性

2、应试理念制约了教研的方向。其他老师提出了整改建议

3、优化教研工作程序,避免教研活动的盲目无效

4、丰富教研活动内容,激发教师的教研兴趣

5、要积极争取领导的支持,积极利用外部条件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2010年

教研组活动记录表

时间11.28周次14

地点办公室记录人张 涛

参加人员

全体老师

活动内容教学案一体化教学模式初探

一、学案的设计 

学案的设计要以教案为依据,体现出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它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一)学习目标。 (二)重点难点。(三)知识构成。(四)学习方法。(五)技能训练。

二、先学后教的操作流程

环节一、学生自学。环节二、课堂导入。环节三、自学检测。环节四、重难点突破。环节五、课堂总结。环节六、课堂巩固

三、先学后教法的作用 

(一)以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为根本目的,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教师“导”的技能,增加学生“学”的活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巧妙点拨、指导。 

(二)能够提高学生上课的效率,提高课堂利用率,减少学生分思走神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要不断地听、读、记、思、答,可谓多种感官齐参与,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三)便于学生记笔记,便于学生查阅和复习,这等于给学生了一份历史学习活动提纲。学生透过学案,就可以清晰地回忆上课时的情景。 

(四)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促进发展,克服了旧模式中学习的机械性和盲目性,它使学生主动学习,掌握学习技巧,培养了历史思维能力。实现了基础知识与能力培养的结合。实现了教与学的有机统一,也达到了创新思维的训练,有利于素质教育。

需要注意的问题:

1. 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还需要进一步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技艺尚需进一步提高。 

2. 教师的教育研究、创新能力尚待提高。 

3. 三维课程目标如何实现有机结合至今不得要领;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如何更好进行活动探究和如何使小组合作交流更有效?至今还在探索之中。

2010年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