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与理解及答案(完美版)
2025-09-27 16:13:18 责编:小OO
文档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与理解及答案(完美版)

一、 阅读下面的短文,做一做后面的练习。

童话王国——丹麦

①丹麦是举世闻名的“童话王国”,面积约为4.3万平方千米,是北欧最小的国家,位于欧洲北部波罗的海至北海的出口处。由于靠近海洋,丹麦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湿润温和,全年有雨。

②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是丹麦最大的城市,人口约为77.5万。这里最初是个渔村,到公元1 2世纪发展成为一个商业城镇,1 443年成为丹麦首都,发展成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主要交通枢纽。这座城市有著名的哥本哈根大学,还有北欧最大的动物园以及植物园、国家博物馆、艺术画廊等。以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为灵感创作的关人鱼铜像,是哥本哈根的代表性景点。

③欧登塞是丹麦的第三大城市,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1805年4月2日诞坐于此,他的故居现为丹麦最著名的旅游景点。此外,城市内还有建于14世纪的大教堂,吸引着无数游客。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枢纽:_______________

(2)举世闻名:_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丹麦被称为“童话王国”,它的国土面积是4.3万平方千米。    (________)

(2)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在1805年4月2日出生于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    (________)

(3)短文中使用的很多数字都能够帮助我们更加真实具体地了解丹麦。    (________)

3.短文介绍了丹麦的两个著名城市,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4.结合短文内容,简单说说丹麦被称为“童话王国”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第②段中的画线句子是按照(    )叙述的。

A.事情发展的顺序       B.时间顺序    C.不同方面     D.空间顺序

6.《海的女儿》这篇童话故事里,小美人鱼最后的结局是(    )。

A.变成了泡沫  B.与王子结婚  C.变回了人鱼,回到了大海  D.变成了人

7.小明放寒假时想去丹麦旅游,收拾行李的时候,他觉得反正冬天不会下雨,就不想带伞了。你觉得他的想法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课外阅读。

五月的田野

麦子熟的时候,豆荚也长大了。麦子是黄黄的,豆荚是青青的。黄黄的麦子和青青的豆英在五月的和风中,娴(xián)静地微笑。于是,空旷的田野上,洋溢着熟了的麦子和熟了的豆荚那(      )的清香。

那时侯,麦子和豆荚诱惑着我们,我们忙碌起来。湿湿的,长长的田埂上,通常会出现我们握着镰刀、挎着竹篮的身影。

五月的风暖暖的,赤足走在油光光的泥土上,软软的,冷不丁地,泥土会从我们的脚趾缝里冒出来,真是舒服。折一根柔韧的柳条,削一节直直的竹管,柳条做鞭子,竹管做笛子。竹笛吹一声,鞭子挥一挥,鸭子蹒珊地迈着步子前进了,羊儿撒着欢儿向前跑着…

我们把鸭子赶到刚翻过的地里,把羊儿牵到河边去,我们也不闲着,家里的兔子还等着我们带回鲜嫩的青草呢!我们(     )地从田埂上、豆地里,扯一小捧青草,放进竹篮里。累了,我们便往地上一躺,让五月的阳光在我们圆滚滚的肚子上画出漂亮的图案。当我们一觉醒来,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麦子和豆荚,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英…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无与伦比    小心翼翼

2.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并仿写一句话。

                                                  

3.这篇短文主要回忆了乡村五月          和孩子们         的田园生活。全文洋溢着作者         的心情和对麦子、豆英的             之情。

4.大自然就是一顿色香味俱全的丰盛的午餐,文中描写“色”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五月的田野带给”“我们”的快乐有(多选)                  (      )

A.提着镰刀、挎着篮子收麦子、豆荚。

B.赤着脚在软软的泥土上走,很舒服。

C.柳条做鞭子,竹管做笛子。

D.赶着鸭子,放着羊儿,扯鲜嫩的青草喂兔子。

E.在田野里睡觉。

三、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恰到好处的掌声

一位父亲带着9岁的儿子来到北京,寻找他们的音乐梦。为了能够留在北京,父亲费尽周折,勉强将儿子送进了一所小学。

儿子的特长是弹钢琴,父亲联系了一位有名的钢琴老师给儿子上课。第一天,钢琴老师只教了儿子一段简单的乐谱,就摇起了脑袋:“这孩子的反应慢,肯定上不了音乐学院,趁早改行吧!”结果,性格倔强的儿子当场就和老师吵了起来,父亲怎么也劝不住,师生俩闹得不欢而散。看着不争气的儿子,父亲由失望变成绝望,决定带儿子离开北京。

在父子俩准备动身的当天,接到了一个意外的通知:儿子所在的学校办晚会,老师们指定要儿子弹奏钢琴。儿子显然还在气头上:“我不弹了,不弹了,连钢琴老师都说我反应慢,我再也不摸琴了!”(  )老师怎么做工作,儿子(  )表示再也不摸琴了。

他们的争执引来了一群好奇的观众,那就是儿子班上的同学。接下来,令儿子感动的一幕出现了,小朋友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帮着劝开了:“弹吧,我们都喜欢听你弹琴!在我们心中,你弹钢琴是最棒的!”

那天晚上,儿子流着泪,以从未有过的激情,弹奏了几支曲子。演出结束后,台下掌声四起,久久没有停下。儿子站起身来,一遍又一遍向着鼓励他的人们鞠躬,在那些连绵不绝的掌声中,儿子做出了一个改变自己一生的决定:我要学钢琴!我一定要学好!

凭着过人的自信加努力,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理想的学校。后来,他成了这所学校最年轻的客座教授,并且凭着一系列成功的演出技惊中外。

成名之后,很多人问起儿子成功的秘诀,他无一例外都会提及小学时那场特殊的晚会,提及激励自己的掌声。后来,一位记者在专访稿中动情地写道:感谢这些掌声,尽管它们不是出自名人,但却在关键时刻,以恰到好处的声音,拯救了一位音乐天才。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费尽周折: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欢而散: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为什么说同学们的掌声是“恰到好处”的掌声?(  )

A.因为掌声是连绵不绝的。

B.因为这是同学们发自内心的掌声。

C.因为儿子想放弃学钢琴的时候,同学们的掌声让他重拾信心。

4.读完这个故事,我们懂得了:当别人遇到挫折时,我们要__________他;当自己遇到挫折时,我们不应该__________,而是要_____________。

四、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夏天的旋律(节选)

春天还未来得及用花环打个句号,夏天就用滚滚的雷声另起一行了。这就是突如其来的夏天吗?

就像飘忽的柳絮一样,一切都那么突然和短暂。只一夜工夫,就“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不知青梅是何日变圆的?不知大麦是何日变香的?不知草莓是何日变红的?不知铜钱般大小的菱盘、荷叶是何日露出水面的?不知尺把长的豆藤,瓜藤是何日爬上竹篱的?

任何人都无法在一瞬间观赏和品尝这么多的鲜美!光是槐树花、樟树花和野蔷薇的清香,就把时间和空间挤得窄窄的了。

此时,只会用“绿色”二字来形容眼前的最观,肯定是为力的。那浓绿、深绿、墨绿、黛绿,已把远山近水染得严严实实的了。

孔雀正在开屏。大自然也在开屏。

快呀,快把儿歌唱起来,慢了,会合不上拍子的!

1.短文从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两个方面描写了夏天。

2.用“     ”画出短文第二自然段的关键句,围绕这个关键句,作者描了               等景物。

3.你是用____________方法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的,这个句子表现了什么?_________

4.作者把常见的景物描写得充满了诗情画意。请你也仿照短文,用一两句话写一写你眼中的“夏天的旋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去年的树(节选)

鸟儿向山谷里飞去。

山谷里有座很大的工厂,锯木头的声音沙沙地响着。

鸟儿落在工厂的大门上。她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大门回答说:“树嘛,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向村子里飞去。

在一盏煤油灯旁,坐着一个小女孩。鸟儿问女孩(   )小姑娘(   )请告诉我(   )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  

小女孩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1.在短文中的“(   )”内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根据选文,说出树的变化过程: 

树(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采用____的方式展开,表现出鸟儿对朋友的_______。

4.想象一下,鸟儿在想些什么?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她想:_______

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她想:_______

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自己的一个小故事。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犹豫——________          镇定——________

2.同学们一共给英子鼓了________次掌。第一次掌声是为________而响起,第二次是为________而再次响起。

3.英子为什么犹豫?又为什么流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学们前后两次掌声分别表达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燕子来时

我从小对燕子情有独钟。它美丽、优雅,傍人而居,小鸟依人。看到燕子,就看到了春天和希望,看到了播种和耕耘。因此,每年三月,我都会在绿草如茵的春色里,寻觅燕子的身影,聆听燕语呢喃,静观燕舞晴空,让冬眠的心灵尽早舒展开来,让暗淡的心情尽快明亮起来。

今年三月,我又看到了一场盛大的燕子舞会。那是一个天气晴朗的午后,我行走在一片绿意盎然的田陌间。当我来到一片苗圃旁时,我被一片啁啾(zhōu jiū)的燕语吸引住了。我停下脚步,一只熟人似的燕子,就停在离我不远处的花枝上,它有着玄黑色的背,乳白色的腹以及剪刀一样的尾巴。它那一双眼睛像宝石一样闪闪发亮,让人不忍惊扰它。

当我抬头向天空望去时,一幅群燕舞空的壮观景象,深深地震撼了我。只见一群燕子正在蓝天白云下,任意东西,往来穿梭,时聚时散,时停时飞,时高时低,时远时近。凝目处,如怀素狂草,项庄舞剑;纵目处,如离弦之箭,脱缰之马,十分壮观,异常美丽。我陶醉在这片美丽之中,久久地凝望着、伫立着,一动不动。

燕子是人类亲密的朋友,自古就与人们亲如一家,和睦相处。“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每年春天,它们都像那些出门在外的游子一样,不远千里万里,跋涉千山万水,为家乡引来百花满园,流水潺潺。小时候,老家的屋檐下,总有一个燕子窝,我天天看燕子觅食,听燕子闲谈,自然而惬意。

近年来,随着城市乡村高楼大厦的快速崛起,燕子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燕子也越来越少。燕子头顶绕的美丽,或许将成为一份美好的回忆,一缕淡淡的乡愁。

1.短文第__自然段写明“我”从小对燕子情有独钟的原因。

2.第2自然段画“    ”的句子是对燕子____的描写,描写燕子颜色的词语有:____、____。

3.“燕子头顶绕的美丽,或许将成为一份美好的回忆,一缕淡淡的乡愁。”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4.将描写“群燕舞空”景象的句子用“﹏﹏﹏”画出来。

5.下列对短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短文第4自然段中,作者回忆了在老家时与燕子和睦相处的情景,表现了燕子与人的亲密关系。

B.短文结尾表现出作者对时光匆匆而过的感叹。

C.群燕舞空的景象非常壮观。

八、 课外类文阅读。

启示

有位老太太请了一个油漆匠到家里粉刷墙壁。油漆匠一走进门,看到她丈夫双目失明,顿时_____(留 流) 露出怜悯的目光。因为男主人开朗、乐观,所以油漆匠在那里工作的几天,他们谈得很投机,油漆匠也从未提起男主人的缺陷。

工作完毕,油漆匠取出_____(账 帐) 单,老太太发现比原来谈妥的价钱少了许多。她问油漆匠:“怎么少算这么多钱呢?”油漆匠回答说:“我跟你先生在一起觉得很快乐,他对人生的态度,使我觉得自己的境况还不算最坏。_____减去那一部分,_____他使我不_____(在 再)把工作看得太苦!”

油漆匠对老太太的丈夫的推崇,使她流下了眼泪。因为这位慷慨的油漆匠,自己只有一只手。

这件事告诉我们:_____我们无法改变人生,_____我们可以改变人生观;_____我们无法改变环_____(境 镜),_____我们可以改变心境,改变态度。

1.选择正确的字。

顿时________(留 流) 露出怜悯的目光。

油漆匠取出________(账 帐) 单

他使我不________(在 再) 把工作看得太苦

我们无法改变环________(境 镜)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怜悯—________    缺陷—________

3.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文中括号里。

虽然……但是    之所以……是因为

________减去那一部分,________他使我不再把工作看得太苦!

________我们无法改变人生,________我们可以改变人生观;________我们无法改变环境,________我们可以改变心境,改变态度。

4.男主人对人生的态度是:________。

5.油漆匠用________的方式来表示对男主人的谢意,他感谢男主人的原因是:________。

6.女主人流下眼泪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7.这篇短文要表达的中心是_____

A.告诉我们双目失明的男主人是个开朗、乐观的人。

B.告诉我们只有一只手的油漆匠是个慷慨大方的人。

C.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人生观、心境及态度的改变,不仅可以改变生活方式,而且可以提高生活质量。

D.告诉我们在身体残疾的情况下,不能悲观失望。

九、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蚂蚁和蜜蜂

人们喜爱蜜蜂,赞美蜜蜂的辛勤劳动,画家画了不少蜜蜂采蜜图,诗人写了不少赞蜂诗,甚至连刚学会说话的孩子也唱着:“小蜜蜂,嗡嗡嗡,飞到东,飞到西……”

蚂蚁很忌妒蜜蜂,心里一直搁着一个疑团,蜜蜂一早出工,我们也一早出工;蜜蜂天黑回窝,我们也天黑回窝,我们干的活也不比蜜蜂少,也不比蜜蜂慢,可人们只夸蜜蜂,不称赞我们,这不是太偏心了吗?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

有一天,蚂蚁爬到花枝上觅食,见到一只小蜜蜂“嗡嗡”地飞来采蜜,就抬头气呼呼地说:“喂,蜜蜂,我问你一个问题。”

“啥问题?你说吧!”小蜜蜂回答说。

“你说我们蚂蚁勤劳不勤劳?”

“你们和我们一样,整天忙个不停,当然勤劳啦!”

“那人们为什么只夸奖你们从来不称赞我们呢?”

是啊  人们为什么只夸奖我们而不称赞你们呢  小蜜蜂沉思了一会又说   那是因为你们的勤劳是为了自己  我们的勤劳却是为了他人

蚂蚁听了,口服心服,再也不忌妒蜜蜂了。

1.把“可人们只夸蜜蜂,不称赞我们,这不是太偏心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为什么只夸奖蜜蜂而不称赞蚂蚁,是不是太偏心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自然段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语气来朗读。

4.整篇文章中,先写(____________________),再写(_______________),最后写蚂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第8自然段加标点。

6.读了这个童话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 阅读下面的短文,并完成问题。

              

一只小蚂蚁,因为人民都称它为“大力士”,所以它总以为自己很了不起!

有一天,小蚂蚁来到森林里,遇到了鸭子,就傲慢地对鸭子说:“你这个大嘴巴的家伙,给我先过去。”鸭子低头看了看,没说什么,让小蚂蚁先过去了。小蚂蚁继续往前走,碰到一只兔子在采蘑菇,就讥笑它说:“我能驮起比你身体重几百倍的东西,你能做什么?”小兔子瞅了蚂蚁一眼,没理它就走了。小蚂蚁更神气了□它在草地上遇到了一只狼□毫不客气地说□你又是什么东西□连鸭子和兔子都被我打败了□你还不给我让路□难道也想试试我的拳头□狼根本不理它,只是摇了摇头说:“你这小鬼,竟然这样和我说话。”

狼正想走,小蚂蚁突然咬狼一口。这下可把狼惹火了,一脚踩了下去……

1.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标题,写在上面的横线上。

2.小蚂蚁在森里遇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在□里填上正确的标点。

4.“神气”在文中的意思是(        )。(写序号)

A.精神饱满。    B.自以为优越而表现出得意或傲慢的样子。

5.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 阅读下面的短文,做一做后面的练习。

雕花弓

从前有个猎人,射箭的技巧非常精湛,每次村里的年轻人一同出外打猎,他猎到的动物都最多,大伙儿便封了他一个头衔,叫“猎王”。

猎王原来用的那把弓,外表平实,很不起眼,有了猎王的头衔之后,他心想:“我的身价已经跟以前大不相同了,如果再用这把难看的弓,一定会遭人笑话。”于是便把旧弓丢弃了,另外找人制造了一把新弓,上面雕刻了非常精致的花纹,每个人见了都忍不住要摸一摸,称赞几句。猎王更得意了。

有一天,村子里举行射箭比赛,猎王带着美丽的新弓,很神气地到达比赛地点。等轮到猎王出场时,大伙儿都鼓掌喝采,准备看他一显身手。见猎王拈弓搭箭,才将弦一拉紧,那美丽的雕花弓竟然当场折断了。在场的人个个哄堂大笑,猎王面红耳赤,一时羞窘地说不出话来。

1.读读第一自然段,填一填:猎人因为射箭的技巧非常精湛,所以_____________,因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猎人的新弓是什么样的?请在第二自然段中用“_____”画出句子。

3.“猎王”为什么要制造一把新弓呢?请在最准确的一句后面打“√”。

(1)有两把弓可以打更多的猎物。     (    )

(2)难看的弓打不到猎物。         (    )

(3)他觉得猎王应该用漂亮的弓。   (    )

4.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问题。

两棵树

有两棵树,是那么友好。一棵长得高大,一棵长得矮小。

春天来了,它们一起盛放鲜花。一到冬天,它们的枝头又落满雪花。像所有的树一样,它们比赛谁最先回到春天,比赛谁的叶子长得更绿、更多。它们还比赛谁的枝上鸟儿更多、更会唱歌。为了分出胜负,它们有时互不相让。

有一天,花园被人买走了,中间砌(qì)起了一道高墙,高墙挡住了两棵树彼此的目光。大树感到好孤独,它的叶子渐渐枯黄。小树在墙那边安慰它说:“                                     ” 

它们共同经历了一段长长的孤独的时光。终于有一天,大树看见一片绿叶,从高墙那边攀伸过来,就像小树的问候一样。“等一会儿,我快来了!”大树兴奋地对小树说。它在春天结束前也长高了许多。它盼着早日能和小树会合。它们幸福地重逢了。大树比以前更加高大,小树也不再是那么矮小。

它们又在比赛谁的枝上绿叶更多、鸟儿更多。它们是多么珍惜这重逢的快乐。它们都在努力地把手臂伸向对方,只为了那友爱的会合。

1.我能从短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高墙挡住了两棵树彼此的目光时,为什么大树会感到很孤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想想小树是怎样安慰大树的?请写在文中的横线处。

4.两棵树重逢之后又开始比赛了,但与之前的比赛相比发生了些许变化,用“     ”画出两棵树前后比赛变化的句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5.本文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友情是珍贵的,我们要珍惜与朋友之间的友谊。(______)

(2)相互竞争有利于彼此成长。(______)

(3)真正的友情必须经受时间的考验。(______)

十三、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狐狸和山羊

一天,狸不小心掉进了井里。井不是很深,可是井壁平滑,両且长满青苔,狐狸爬了几次,也没有爬上来。

这时,有只山羊经过,看见狐狸在井里,便好奇地问:“狐狸,你到井里去做什么?”

狐狸一见山羊,知道逃出去的机会来了,就故弄玄虚地说:“你是不是一个人?我可不想社大家都知道,这井里的水真是好极了,我简直喝不够、快下来尝尝吧,你会觉得这水比你以前喝过的任何东西的味道都好。”

山羊一听,便不假思索地跳进井里,低头大喝起来。过了一会儿,喝饱了,这才抬起头来,看看井的四周,想着怎样出去。

“没问题,亲爱的伙伴,你用后腿站着,让我爬到你的背上,只要我在你的角

上站稳我就能爬上去,然后我再拉你出去。”狐狸说。

山羊按照狐狸说的,用后腿站着,狐狸踩着山羊的角,很快爬了上去。上去之后,狐狸在离开前转身对井里的山羊说:

“我亲爱的朋友,如果你脑袋里的见识跟你的胡须一样多就好了,那样你就会在确实有从井里出来的把握时,才会往井里跳。”

1.解释词语。

(1)故弄玄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假思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伙伴--------(________)           确实--------(________)

3.找出第4自然段中的动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羊为什么会上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怎样评价狐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想一想,山羊听了狐狸的话会怎祥想?请你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四、 课内阅读。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年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    )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1.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画“__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介绍了赵州桥。

4.赵州桥的设计是“创举”,具体指(  )

A.它有四个拱形的小桥洞。

B.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C.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

D.拱形设计。

5.用“______”画出选文中点明这种设计优点的句子。

十五、 现代文阅读。

小蝴蝶花

①小蝴蝶花生长在草丛里,从紫色的花瓣里不时地飘散出一丝淡淡清香。它看看左右,不过是些平凡的小草,有的不开花,有的开出一朵半朵的花,也很不惹眼,更没有什么清香。它骄傲地说:“看来,我是百花中最了不起的花,可惜被埋没在这里,和这些平凡的小草、小花为伍,几时才有出头之日呀!”

②不久,小蝴蝶花被移植到一个万紫千红的花园里。初到这里,它有些头昏目眩。那白玉栏杆里的牡丹,开得那么富丽堂皇;那怒放的碧桃,开得比朝霞还要鲜艳。数不尽的名花在争艳斗芳,说不清的花香在空气中迂回流荡。小蝴蝶花一下子变得自馁(něi)了:“看来,我是百花中最寒碜的花了!”

③小蝴蝶花正惭愧的时候,想不到一批孩子观看了牡丹、碧桃之后,又来访问它了。有一个孩子大嚷:“来看哪,这是什么花呀?”

④“它叫小蝴蝶花。”另一个孩子答。

⑤“多么好看的小蝴蝶花呀!”孩子们都蹲在小蝴蝶花的跟前……

⑥小蝴蝶花心情平静了。它这才知道,过去自己在小花、小草中间骄傲起来固然不对,现在在牡丹、碧桃中间感到自馁也是没有理由的。

⑦骄傲和自馁是亲生兄弟,都是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客观的幼稚表现。

1.用横线画出小蝴蝶花在小花、小草中间时的想法;用波浪线画出小蝴蝶花在牡丹、碧桃中间时的想法。

2.读第⑥段,说说小蝴蝶花的心态变化:在小花、小草中间—________;在牡丹、碧桃中间—________;听了孩子们的话后—________。

3.骄傲和自馁是相反的两个方面,为什么结尾说它们是“亲生兄弟”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人应该怎样看待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 

1.    事物相互联系的中心环节。文中指哥本哈根是丹麦主要的交通中心。    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文中指丹麦是非常著名的“童话王国”。    

2.    ×    ×    √    

3.    哥本哈根    欧登塞    

4.因为丹麦是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祖国,而且丹麦的城市里有很多和童话有关的景点,比如美人鱼铜像和安徒生故居等。

5.B

6.A

7.找觉得他的想法不对。因为丹麦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湿润温和,全年有雨,所以丹麦的冬天也有可能下雨,还是应该带伞。

二、 

1.无与伦比     小心翼翼

2.示例:累了,我们便往地上一躺,让五月的阳光在我们圆滚滚的胜子上画出漂亮的图案。     我们躺在嫩草地上,任雨水在我们的脸上跳舞。

3.田野的美丽    快乐    愉快    喜爱

4.黄黄的、青青的    空旷的田野上,洋溢着熟了的麦子和熟了的豆荚那无与伦比的清香    

5.ABCDE

三、 

1.父亲为了让儿子留在北京,接受更好的教育,付出了很多努力。    儿子和老师吵架后,二人不愉快地分开了。    

2.无论 都

3.C

4.鼓励    放弃    定信心、勇往直前

四、 

1.    植物的变化    颜色    

2.就像飘忽的柳絮一样,一切都那么突然和短暂。   青梅   大麦  草莓   菱盘  荷叶   豆藤  瓜藤

3.    联系上文    孔雀开屏很漂亮,在绽放自己的美丽。大自然也一样,在夏天也同样在用自己的景物,给人们看到它最美的一刻。    

4.夏天来了,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五、 

1.: “ , , ? ”

2.    细条    火柴    灯火    

3.    对话    深厚情谊    

4.    树朋友,我终于找到你了,我来给你唱歌。    树朋友,我唱的歌你听见了吗?再见了。

六、 

1.    果断    紧张    

2.    两    鼓励    赞赏    

3.犹豫是怕自己的残疾引起同学的嘲笑。流泪是她没想到同学们能给予自己鼓励,她的内心充满了感动与惊喜。

4.第一次掌声是同学们对英子无声的鼓励和支持。第二次掌声是对英子的肯定和喝彩。

七、 

1.1

2.    外形    玄黑色    乳白色    

3.近年来,随着城市乡村高楼大厦的快速崛起,燕子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燕子也越来越少

4.只见一群燕子正在蓝天白云下,任意东西,往来穿梭,时聚时散,时停时飞,时高时低,时远时近。凝目处,如怀素狂草,项庄舞剑;纵目处,如离弦之箭,脱缰之马,十分壮观,异常美丽。

5.B

八、 

1.流√ 账√ 再√ 境√

2.怜惜 缺点 

3.之所以……是因为…… 虽然……但是…… 虽然……但是…… 

4.开朗、乐观 

5.减少工钱 男主人的生活态度,使他觉得自己的境况还不算最坏,并且使他不再把工作看得太苦 

6.①油漆匠对自己丈夫的崇敬而减少了工钱 ②油漆匠自己也是一位只有一只手的残疾人 

7.C

九、 

1.可人们只夸蜜蜂,不称赞我们,这太偏心。

2.不偏心。因为蚂蚁的勤劳是为了自己,蜜蜂的勤劳却是为了他人。

3.嫉妒、生气、埋怨

4.    蚂蚁嫉妒蜜蜂    蚂蚁弄明白了人们只赞扬蜜蜂的原因了    不再嫉妒蜜蜂,而是心服口服    

5.“ , ?” ,“  , 。”

6.我明白了为他人服务比为自己服务更能受到他人的尊敬。

十、 

1.自大的小蚂蚁

2. 鸭子    兔子    狼    

3. , ,  :“   ,  , , ?”

4.B

5.做人不能自大,要谦虚。

十一、 

1.    每次村里的年轻人一同出外打猎,他猎到的动物都最多,    大伙儿便封了他一个头衔,叫“猎王”。    

2.上面雕刻了非常精致的花纹

3.(3)√

4.使用用具,最重要的不是外表好不好看,而在于它是不是能发挥实用的价值。

十二、 

1.    高大    矮小    

2.因为大树与小树分离了,没有了好朋友的陪伴。

3.示例:振作点!我们一定会长得超过高墙!

4.为了分出胜负,它们有时互不相让。

它们都在努力地把手臂伸向对方,只为了那友爱的会合。

经过这次分离,它们都懂得了友情的可贵,更加珍惜彼此的友情。

5.    √    ×    × 

十三、 

1.故弄玄虚:说的高深不着边际,或行事莫名其妙,使人难以理解。

不假思索:不用考虑。形容办事速度快,反应敏捷。

2.朋友 的确

3.听 跳 喝 抬 看看 想 出去

4.轻信了狐狸的话。

5.做事要动脑思考,考虑好了再去做,不要轻信别人的话。

6.狡猾、会见风使舵。

7.“我”的确是错了,“我”要多动脑思考事情的后果,要认清人的真面目啊。

十四、 

1.既  又

2.    列数字    说明了赵州桥的雄伟    

3.    赵州桥非常雄伟    长度    宽度    建筑材料    形状特点    

4.B

5.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十五、 

1.看来,我是百花中最了不起的花,可惜被埋没在这里,和这些平凡的小草、小花为伍,几时才有出头之日呀!

看来,我是百花中最寒碜的花了!

2.    骄傲    自馁    平静    

3.因为它们都是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客观的幼稚表现,都是不对的心态。

4.既不能骄傲自满,也不能妄自菲薄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