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外墙保模一体化板施工方案
2025-09-27 16:13:20 责编:小OO
文档
外墙保模一体化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11

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14

1.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 162-2008

1.4《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JGJ146-2004

1.5《现浇混凝土免拆保温外模板体系建筑构造》           DBJT 04-36-2014

1.6《非承重砌块墙体自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第二版     DBJ/T305-2014

1.7恒大城小井峪城中村改造项目3-3号楼工程结构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等。

2、工程概况

3、施工准备

3.1 机具准备

保模一体板切割锯(精密裁板锯)、双桶布袋吸尘机、手电钻、冲击钻、手提锯(石材锯片)、吊装带、墨斗、2m靠尺等。

3.2 技术准备

3.2.1施工人员熟悉图纸及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图集、施工工艺标准、施工验收规范。

3.2.2施工前,根据排版方案提供实际操作和细部节点做法的现场培训视频及安全技术交底。

3.2.3了解熟悉保模一体化板的具体构造,详见图3.1;图中1:内侧粘结砂浆层+耐碱网格布(粘结加强层)厚度为5mm;图中2:3楼保温芯板(保温层)为65mm厚模塑聚苯板;图中3:加强肋作用为加强保温层与砂浆层粘结力;图中4:外侧粘结砂浆层+耐碱网格布(粘结层)厚度为2mm;图中5:保温锚栓为锚固件,锚入混凝土墙内;图中6:保温过渡层为25mm厚保温砂浆;图中7:抗裂砂浆层+耐碱网格布(外层粘结加强层)厚度为3mm;3楼保模一体化板总厚度为100m厚;

图3.1   保模一体化板构造

3.3 材料存放

进场的自保温砌块、保模一体化板及配套材料均应附有出厂合格证、产品出厂检验报告和型式检验报告,填写验收记录并按规定取样复验。各种材料应分类贮存平放码垛,堆置高度不宜超过2m,且不宜露天存放。对在露天存放的材料,应有防雨、防曝晒、防潮、防水、防火等保护措施; 在平整干燥的场地,最高不超过20层。

4、工艺流程及施工工艺

4.1工艺流程

保模一体化板排版→弹线→裁割→安装连接件→绑扎钢筋及垫块→安装内侧模板→吊运保模一体化板→安装保模一体化板→安装对拉螺栓及预埋管件→安装模板次背楞→安装模板主背楞 →调整固定模板位置→浇筑混凝土→内模板及主、次楞拆除→拼缝及阴阳角处抗裂处理→抗裂抹面砂浆施工。

4.2施工工艺

4.2.1排版分格方案:根据外墙尺寸确定排版分格方案并绘制安装排版图,尽量使用主规格保模一体化板(标准板尺寸600*2950mm),减少切割量。

4.2.2 弹线:保模一体化板安装前应根据设计图纸和排版图复核尺寸,并设置安装控制线,弹出每块板的安装控制线。

4.2.3 裁割:对于无法用主规格安装的边角部位,在现场依据排版图并结合工作面的实际放样,进行裁割下料,切割板最小宽度不宜小于150mm,如强度不能满足安装要求时,还应依据使用情况实际调整。

4.2.4 安装连接件:保模一体化板在出厂前已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在板上预留连接件孔,保模一体化板就位后要按孔将所有连接件(保温钉长180mm)安装到位,每平方米应不少于8个。安装孔距保模一体化板边沿应不少于50mm。门窗洞口处可增设连接件。

4.2.5 绑扎钢筋及垫块:外墙、柱、梁、楼板等构件的钢筋绑扎合格经验收后,在钢筋内外两侧绑扎C20水泥砂浆垫块(4~6块/㎡)。在保模一体化板拼缝处,沿缝隙与主背楞相交处两侧交替布置1块C20水泥砂浆垫块。

4.2.6 内侧模板安装采用清水木模板,具体要求参照《木模板施工方案》。

4.2.7吊运保模一体化板:保模一体化板进场后要分型号堆码整齐,吊装时采用专用吊装架进行吊装,避免捆绑吊装而损坏保模一体化板。

4.2.8安装保模一体化板:根据保温模板排版图的分割方案安装保模一体化板

4.2.8.1非标层时保模一体化板采用塔吊调运至该层顶板,人工配合安装就位,并用12号铁丝将连接件与Φ12钢筋绑扎定位。先安装外墙阴阳角处板,后安装主墙板。每层保模一体化板比混凝土现浇面低出50mm,使外模板与混凝土形成上下错口(企口)。即在保模一体化板上口与次楞相互配合,安装与固定50mm厚且通长的矩形管或放置一圈木方并加固。

4.2.8.2标准层时,按墙体实际长度制作方钢整体架体(单面墙体长度小于600mm的直接将保温板安装就位,竖向次龙骨方木加固),在平面上将保模板拼装至架体上并进行固定(背面上下各用Φ12通长钢筋12号铁丝与架体连接,下口采用架体上焊接角钢承重),保温板拼装好后用塔吊吊起人工配合就位安装。墙面长度小于0.6米及窗洞口上下非标准尺寸板人工散拼就位,外面用方木间距200加固。

4.2.9安装对拉螺栓:根据模板每层墙、柱、梁厚度按常规模板施工方法确定对拉螺栓间距(拉杆间距450mm),用Φ22冲击钻头在保模一体化板和内侧模板相应位置开孔,开孔应保证螺杆穿入后垂直于内外墙,穿入对拉螺栓并初步调整螺栓。

4.2.10安装模板主次楞:外墙外侧竖向安装40*40mm方管(次楞),间距≤200mm(中心对中心),标准层首层拼装时采取次龙骨散拼,排版准确无误后,次龙骨背面焊三道40Χ40方钢固定,上部焊2个Φ16吊环,将横向背楞与竖向次背楞全部满焊固定成为方架。在架体底部内侧焊接同架体长度的40*40角钢托撑,方便塔吊吊装就位;标准层外墙横向6道横向主背楞,起步第一道距楼板面为225mm,以上间距450mm一道(根据木模的背楞设计≤500mm一道)确定,根据每层墙、柱、梁高度按常规模板施工方法确定对拉螺栓间距,用手钻在保模一体化板板和内侧模板相应位置开孔,穿入对拉螺栓并初步调整螺栓。固定内外模板、主次背楞,调整模板位置和垂直度,使之达到质量规范要求。

4.2.11保模一体化板安装后,在板材上钻孔或者保温钉上,再用铁丝一端绑扎钉子一端绑扎在钢筋上将保模一体化板加以固定。

4.2.12内模板及主、次楞拆除:内模板、主次楞的拆除时间和具体要求参见《模板施工方案》。

4.2.13拼缝及阴阳角处抗裂处理:保模一体化板竖向拼缝处布置一根竖向次背楞(或加翼板)盖住缝隙。保模一体化板拼缝处、阴阳角以及与后续自保温砌体相交处,用聚合物砂浆抹压补缝找平,并铺设200mm宽耐碱玻纤网格布,加强抗裂措施。(详见图4.1)

图4.1  拼缝及阴阳角处加强措施

4.2.14抗裂抹面砂浆施工:保模一体化板外侧应整体分层抹压专用抹面砂浆,使外立面平整,符合验收要求。

4.2.15穿墙螺栓孔封堵: 外墙外侧使用发泡胶封堵后,用聚氨酯涂膜防水刷在对拉螺栓孔处,第一遍采用红色涂刷,在穿墙孔上粘贴4mm*4mm方形无纺布,干燥后涂刷第二遍红色聚氨酯涂料,形状为直径100mm的圆形。

5、质量控制措施

5.1 一般规定

5.1.1保模一体化板体系工程应同主体结构一同验收,施工过程中应及时进行质量检查、隐蔽工程验收和检验批验收。

5.1.2保模一体化板体系验收时应提供该系统的建筑节能技术认定证书和保模一体化板的检验报告。

5.1.3保模一体化板复合保温系统应对下列部位或内容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应有详细的文字记录和必要的图像资料:

5.1.3.1保模一体化板连接件数量及锚固位置;

5.1.3.2保模一体化板拼缝、阴阳角、门窗洞口及不同材料间交界处等特殊部位防止开裂和破坏的加强措施;

5.1.3.3女儿墙、封闭阳台以及出挑构件等墙体特殊热桥部位处理;

5.1.3.4保模一体化板保温层厚度。

5.1.4保模一体化板保温系统工程检验批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5.1.4.1每500—1000㎡面积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500㎡也为一个检验批。

5.1.4.2检验批的划分也可根据方便施工与验收的原则,由施工单位与监理(建设)单位共同商定。

5.1.5保模一体化板系统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5.1.5.1检验批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收;

5.1.5.2主控项目应全部合格;

5.1.5.3一般项目应合格;当采用计数检验时,至少应有90%以上的检查点合格,且其余检查点不得有严重缺陷;

5.1.5.4应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和质量检查记录;

5.1.6建筑节能分项工程质量判定:

5.1.6.1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均应合格;

5.1.6.2分项工程所含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

5.2 主控项目

保模一体化板专用抹面砂浆等配套材料的品种、规格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核查质量证明文件;

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每批随机抽取3个试样进行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应按照其出厂检验批进行核查;

5.3 一般项目

5.3.1保模一体化板外观和包装应完整无破损,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标准的规定。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5.3.2保模一体化板的拼缝、阴阳角、门窗洞口及不同材料基体的交接处等特殊部位,应采取防止开裂和破损的加强措施。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核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检查数量:按不同部位,每类抽查10%,并不少于5处。

5.3.3验收

5.3.3.1保模一体化板保温系统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主控项目应全部合格;

(2)一般项目应合格;当采用计数检验时,至少应有90%以上的检查点合格,且其余检查点不得有严重缺陷;

(3)分项工程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

5.3.3.2保模一体化板保温系统竣工验收应提供下列文件、资料:

(1)设计文件、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和洽商记录;

(2)有效期内保模一体化保温系统的型式检验报告和建筑节能技术产品备案证书;

(3)主要组成材料的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复验报告和进场核查记录;

(4)施工技术方案、施工技术交底;

(5)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和相关图像资料;

(6)其他对工程质量有影响的重要技术资料。

6、保模一体化板材质要求

6.1保模一体化板必须经检测满足下表性能要求:

试验项目单位性能指标试验方法
面密度kg/m2

XPSEPS(039级)EPS(033级)JG/T 159
≤48≤45
拉伸粘结强度原强度MPa≥0.15≥0.10≥0.10JGJ144
耐水强度≥0.15≥0.10≥0.10
耐冻融强度≥0.15≥0.10≥0.10
外侧抗冲击性J10
抗弯荷载N≥2000JC/T 829
剥离性能(剥离面粘贴面积)%≥85GB/T 23932
吸水量g/m2

≤500JG/T 287
湿度变形%≤0.07JG/T 396
6.2保模一体化板尺寸允许偏差:

项目允许偏差(mm)
长度+3     0
宽度+2     0
厚度+1     0
对角线差≤5
板侧面平直度≤L/750
板面平整度≤2
6.3保模一体化板的外观质量:表面平整,无夹杂物,颜色均匀。不应有明显影响使用的可见缺陷,如缺棱、掉角、裂纹、变形等。

6.4材料进场后应分类贮存,平放码垛,且不易露天存放。对在露天存放的材料,应有防雨、防暴晒措施;贮存期及条件应符合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

7、施工控制要点及操作注意事项

7.1首层预埋底托螺栓和上面各层预留的底托螺栓孔尽可能靠上,使托底主楞靠近模板底边,使模板底边紧固有效。

7.2安装找平支托时要准确找平,既保持标高准确又控制水平度。

7.3保模一体化外模板大角板提前固定,应在安装前提前安装连接件。

7.4排版时要严格按排版图次序进行,不得倒乱,安放时要保证35mm厚砂浆面朝外侧,放入时要采取防止损坏复合保温板的措施,不得损坏板子。

7.5连接件(保温钉)要按要求保证数量,在距板的边缘应不少于50mm,遇有洞口处要适当增设连接件。连接件要拧紧使塑料垫片紧靠保温板。

7.6外保模安装后要在先前打孔位置安装保温钉,保温钉规格为φ8,锚入墙内长度≥50mm,压入保模内,每平米不少于8个保温钉。

7.7保模一体化外模板与钢筋绑扎固定:

7.7.1要严格控制板间间距,使板缝均匀布置,不可任意调大或调小,更要杜绝误差累积。

7.7.2在保模一体化外模板对缝处的两侧,放置两列预制水泥控制块,保证复合保温外模板对缝处的平整,同时保证剪力墙的截面尺寸。间距依照剪力墙水平钢筋的行数,从上到下隔行设置。

7.8在对拉紧固前,必须对内、外模板进行一次认真的复核,检查其就位、垂直、墙面通直及墙面平整情况,进行准确的精调校正,避免紧固后返工。边校正边紧固,依次完成。

7.9企口方管的三重作用:

7.9.1使复合保温外模板与混凝土的接缝错开,避免或减少上层混凝土浇筑时的漏浆;

7.9.2有利上层复合保温外模板的安装定位;

7.9.3保护复合保温外模板在混凝土浇筑时免遭振捣棒等对其损坏。

企口方管的安装,要措施到位、固定牢固,防止混凝土外涨,影响后续外模板安不进去。企口方管在安装之前要涂刷模板脱模剂,防止拆模时损坏混凝土边角。

8、安全文明环保施工措施

8.1工人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帽带,在脚手架上作业必须佩带安全带,将保险钩挂在大横杆上后方可进行施工。严禁酒后上架施工,在外脚手架上的操作人员需穿防滑鞋。

8.2支模前必须搭好相关操作脚手架。

8.3在使用塔吊安拆墙体模板时必须有信号工配合;划定安全区域和安全通道,并挂“禁止通行”安全标志。

8.4浇筑混凝土前必须检查支撑是否可靠、连接件、紧固件及扣件有无松动。浇筑混凝土时必须由模板支设班组设专人看模,随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8.5木工机械必须严格使用开关和专用开关箱,外壳接保护零线,且绝缘良好。

8.6现场模板加工垃圾及时清理,并放进指定垃圾站,做到活完场清。

8.7现场做好防火措施,防止火灾。

8.8不得在保模一体化板上部放置易燃及溶剂性化学物品。不应在已施工完的保温墙体上面加工作业电气焊。

8.9施工区域严禁吸烟。

8.10进场的一体化保温板应做好防雨防火工作。

8.11做好成品保护。

9、具体施工部位及配筋参照保模一体化软模深化图

附保模一体化软模深化图一张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