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四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质量分析报告
根据教育局《关于对全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进行抽测的通知》和石狮中心学校《关于做好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全县期末教学质量抽测的通知》,我校于2013年1月8日上午对所辖9所完全小学四年级语文进行了统一质量检测,现将本次质量检测情况浅析如下:
一、总体情况
年初人数 | 报考人数 | 巩固率% | 实考人数 | 参考率% | 总分 | 均分 |
591 | 591 | 100.0 | 591 | 100.0 | 37814.5 | .0 |
及格人数 | 及格率% | 优秀数 | 优秀率% | 最高分 | 最低分 | 缺考 |
397 | 67.2 | 85 | 14.4 | 95.5 | 1.5 | 0 |
本次检测试卷由教育局统一命题,试卷的难度适中,试卷满分100分。全校平均分为.0分,仅高于及格线4.0分。其中最高分为满春小学的81.14分,最低分为沙沿小学的52.33分,平均分相差28.81分,差距很大。本次检测中满春、余梁、惠安、闽宁、砚台5所小学的均分高于全校均分,黑套、兴隆、沙嘴城、沙沿4所小学低于全校平均。
2、优秀率(80分以上)情况分析
本次检测中全校优秀率达14.4%。其中优秀率较高的学校有满春、余梁小学,优秀率较低的学校有沙嘴城、沙沿小学。优秀率的差距过大是导致本次检测均分差距较大的最主要原因。这也再次提醒了我们在关注补差的同时,需要重视提优教学。
3、合格率(60分以上)情况分析
本次检测中全校合格率达到67.2%,共有194名学生不合格。其中合格率较高的学校有满春、惠安、余梁小学,合格率较低的有黑套、沙沿等小学。合格率差距较大,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补差。
4、低分率(40分以下)情况分析
本次检测中全校共有49名学生低分,低分率为8.3%,其中惠安小学低分人数仅有4人,沙嘴城小学达12人。作为教师,必须正视低分学生,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给予这部分学生更多的关注与关爱,帮助他们提高,努力减少低分学生人数。
从统计表中还可以看出,我校语文最高分95.5分,最低分1.5分,“”不均,教师对后进学生的关注度缺失。
二、试题特点
本次检测,满分为100分,涉及到积累与运用32分(看拼音写汉字8分、比一比再组词4分、仿照例子写词语6分、补充句子6分、按要求写句子8分)、阅读与理解38分(阅读一12分,阅读二26分)和习作与表达(30分)三个方面。 有效地检测了小学四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的达成情况。试题形式上,除传统题型外,还编排了查字典题和选择题,少了机械抄写,减轻了学生的考试负担,但是考试的密度增加了,更有效地检测学生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本试卷内容上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基础性。积累是学生学好语文的根本。本卷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点多,涵盖了拼音、字词、句等,重视检测学生牢固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情况。如“看拼音写词语”、“比一比再组词”、“补充句子”等,这些试题在于考查学生掌握生字、积累词语及背诵课文的基本情况。
(二)梯度性。为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考试内容的选择、编排都体现了能力要求的梯度,如“积累与运用”、“阅读与理解”和“习作表达”三个板块的有序排列,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考查的知识难度螺旋上升,有效地检测了各个学习层面的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三)生活性。俗话说,“三分课堂,七分课外”。学好语文不能仅限于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努力架设课内与生活的桥梁,帮助学生实现课内与生活的融会贯通,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也是每个语文教师的应有职责。本卷积极关注语文生活化,如阅读题中的问题设计就体现了这一点,试卷要求学生写出自己对老麻雀的行为的理解等,延伸到伟大的母爱。习作与表达题让学生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写下来,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
总的来说,该试卷涵盖了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的主要内容,既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又适当考查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过程,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目标体系。内容贴近生活、注重实践,为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组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
三、答题情况分析
本次检测学生平均丢分36分。
1、基础知识方面的情况
从分析抽样的试卷来看,大部分学生对拼音、汉字掌握得比较牢固,能根据拼音正确书写汉字、词语等,反映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能落实字词教学,并注意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有效识字学词。句子的积累尤其是古诗文的诵记多数同学基本能够掌握。但是仍存在以下问题:
(1)在“1、看拼音写汉字”中,学生对音序查字法掌握不够,出现问题较多。有些学生卷面空白,不知道如何下手;有些学生在空白处填写拼音;有的虽填写汉字但也是错误居多。
(2)在“2、比一比,再组词”中,学生汉字字形不清,字义不明。有的学生把“瑶”和“摇”混淆;有的学生对“瑶”字如何组词不知晓。
(3)在“4、补充句子”中,学生积累诵读有待落实。本题设计的题目如“雾锁山头山锁雾,______________”等,均为积累诵读的内容,很多学生存在张冠李戴或不能正确书写的现象。
(4)在“5、按要求写句子”中,学生对仿写比喻句、选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和“把”字句、“被”字句的改写掌握不够好。有的学生仿写比喻句,不知道本体、喻体,所写的比喻句语序混乱,不形象、不生动;有的学生搞不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不能巧用关联词语;有的学生把“把字句”改为“被字句”,句子的意思完全改变了,如“当人们把我从井口拽上来时,我已经冻僵了”改为“当人们把我从井口拽上来时,我已经被冻僵了”。
2、阅读短文的情况
从抽样样卷的答题可以看出,学生能在一定的时间里读懂短文,获取短文中正确的信息,利用部首查字法知识、联系上下文选词填空、理解词语意思、学习评判短文主人公的行为,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但同时也反映了学生如下语文阅读能力比较薄弱:
(1)学生整体感知能力较差。很多学生对语段理解不够,语段的整体叙述顺序、分段及每段的主要内容不能正确作答,出现错误较多。
(2)学生理解的能力较差。试卷要求学生从文中的语句体会感情,学生理解肤浅,只能从简单的字面做出解释,而不能从具体的语境体会感情作答,丢分较多。
(3)作出评价的能力。试卷要求学生对老麻雀的行为进行评价,学生的评价较简单,没有陈述具体理由。
3、习作的情况
本卷要求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写下来,题目自拟,可以说选材范围非常广,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学生基本上能按要求写作,有一定的故事情节,表达自己对未来的憧憬。但许多学生语言表达不够规范,句与句之间衔接显得啰嗦,表达不清,标点书写也不够规范,格式不正确等。
4、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评价情况
从答卷看,学生基本上能认真审题,保持卷面整洁,反映了学生对语文学习有着较为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态度。但是整体书写水平较差,反映出老师平时对写字教学教学指导不到位,训练不扎实。
(1)审题不够认真。受养成习惯的影响,有的学生审题粗心,做题马虎,表现为审题出错、答题不完整、凭经验做题等,直接影响着学生答题的情况。
(2)书写不够规范。从答卷来看,许多学生喜欢涂改,甚至使用更改液,字体大小不一,笔画不够规范,卷面不整洁。
四、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试卷总分出现错误,满分100分实为98分。
试卷分为三大块,每大块的分值分别为32分、36分和30分,总计98分。
2、“阅读与理解”语段中出现以下失误:
(1)语段格式错误。首行空两字或首行缩进两字符这是行文的固定格式,试卷中多为两个半字的距离,文章格式显得凌乱。
(2)语段(二)中出现“阅读语段一。完成文后问题”的错误,应该是“阅读语段二,完成文后问题”。
(3)“它”“她”不分。在老麻雀和小麻雀的描述中,把“它”写成“她”,连续出现两次。后边却全部为“它”。
建议:加强试卷的审稿、校对工作。
3、语段二中,第3小题给文章分层的分值为“9分”,分值过大。学生理解稍微不到位,就会丢失9分。不利于了解学生的整体水平。
建议:降低分段、分层类题目的分值。
5、改进措施
针对我校四年级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制定如下改进措施:
1.加强校本研训,促进教师对语文新课标和教材的领悟
各校要通过抓常规教学管理,促学生的习惯养成。结合校本培训、教师岗位练兵,开展丰富多样的教材研读活动,对教材的内容编排、主题情境、提示对话、练习设置等作深入研究,做到读懂读透,并通过“一课多上”的同课异构活动,引导教师深入研读教材,准确领悟文本意图,把握、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2.改进教学方式,把握语文学科的特色
一是阅读教学要遵循“初读感知——研读感悟——领会表达——学习运用”的规律,让学生读准字词,理解意思,有效积累,学习练笔等。二是习作教学要克服重指导轻习作的弊端,课堂时间多让位给学生练写,争取在课堂上当堂完成,指导学生互动评改,老师给予有效的当面指导等。评阅习作要多鼓励,多指点,而不能以简单的“阅”或等级评价来评价学生的劳动。三是写字教学要有计划,统筹安排,每周一节写字内容有重点、有步骤的安排。在改进教学方式时并非完全摒弃传统教学方式,也就是说要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继承与突破,落实语言文字训练,该识记的仍要指导学生牢牢记住,该写好的字仍要指导学生一笔一画地书写,做到“字字过关、人人会写”。四要注重指导学生课外积累。上好每周的阅读指导课,用好图书室的图书,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写好周记等。
3.积极评价,关注后进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于教师的积极、有效的评价。教师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宽容学生,发现学生的优点,善于表扬学生,能用发现、欣赏的眼光去放大学生的优点,扬长避短,树立孩子学习的自信心,特别是后进学生。课堂评价,定位要准,根据每个教学环节的目的要求肯定学生的进步;作业评价,应肯定学生的良好书写习惯;习作评价,要肯定其习作的优点,善意提出修改方向与方法。多用鼓励性语言,少一些不痛不痒的话语或是没有任何感情色彩的评价语言。
4、注重习惯养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好习惯要从小培养,日常课堂教学中应培养学生以下习惯养成:(1)良好的读书习惯:姿势正确(捧书朗读,字正腔圆),勤于思考,勤于动笔,做到做到有声(朗读)、有心(阅读目标)、有疑(发现问题)、有益(有收获、有所得,如解决了什么问题,完成了什么任务等);(2)认真倾听的习惯:专心听老师讲解,专心听同学的发言,积极思考,听完后再发表自己的看法;发言做到:细聆听,明问题,抓关键,精整理。有头尾,语通畅,口齿清,声宏亮。(3)良好的书写习惯:①坐姿端正,做到“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眼离本子一尺,手指离笔尖一寸),字要工整、规范(不写错别字)比例协调;②不涂改(文面清洁)。③书写要匀称。④文字安排要美观大方;(4)良好的作业习惯:完成,认真思考,格式美观,老师批阅后及时订正等等。在习惯养成上,应反复抓,抓反复,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5、加大教学过程监督力度,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学校要强化语文学科教学的过程性管理,从教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平时测验等方面入手,努力在40分钟课堂上下功夫,求效益,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继续通过学期末教学质量统测的方式检测教师、学生的工作情况和学习情况,并把检测结果作为评价教师的一种重要方式。
二0一三年元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