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彩泥社团教学设计
2025-09-27 16:11:51 责编:小OO
文档
董家镇中心小学

彩 泥 社 团 活 动

教学设计

*****  *

第一课《回顾制作常识准备工具》

教学目标:     

1.通过做橡皮泥造型,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掌握各种捏制技巧。     

2.通过橡皮泥造型,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及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探究橡皮泥造型的技巧。 

教学难点: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培养。 

学具准备:橡皮泥、小棒、剪刀。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橡皮泥。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二、讲授复习制作橡皮泥作品的要点和步骤

1.捏、粘、卷、揉、搓等技能的复习。

2.每次上课应准备的工具。  

橡皮泥、牙签、硬木板、纸板等:

三、总结:

1、动物的捏制方法

2、植物的捏制方法

四、小结  

1.学生谈想法或感受。 

第二课《进一步回顾制作常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做橡皮泥造型,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掌握各种捏制技巧。  

2.通过橡皮泥造型,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及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探究橡皮泥造型的技巧。 

教学难点: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培养。 

学具准备:作业纸、彩笔、 美术书、小玩具、橡皮泥、大头针、剪刀。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小玩具。 

教学过程: 

一、引导制作 

1.感知橡皮泥。 

2.教师示范。  

3.学生思考准备做什么,怎样去做? 

4.汇报讨论结果。  给学生一个直观认识。让学生感知技法,激发创作欲。明确目标,确定制作思路。培养学生计划性操作的好习惯。  

二、动手创作  

1.学生分组,捏制玩具。 

2.教师到学生中间巡回辅导。  ( 给学生一个充分的动手操作空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  (以小组形式进行创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三、鉴赏作品 

1. 学生作品展示:  ①学生拿着作品到实物投影前来展示,可讲解作品名称,制作方法及创作意图、颜色配置等。  ②把学生作品放到一起集中展示,自由交流。 

2.生生、师生鉴赏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  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自信心。充分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同时让学生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四、小结  

1.学生谈想法或感受。

 2.小结  通过交流,拓展学生思维,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课下能自觉,主动地进行创作

第三课《美味汉堡的制作》

教学目标:  

1.通过做橡皮泥造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各种捏制技巧。 

2.通过橡皮泥造型,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及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激发学生养成用心观察生活及善于发现美,表现美。 

教学重点:  

探究橡皮泥造型的技巧,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

  1、课件-图片:汉堡包2、动画片:我的美味三明治3、各种颜色的橡皮泥若干份。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汉堡包,调动学生兴趣1、教师:小朋友,看一看这是什么?你们吃过汉堡包吗?

  问:哪个小朋友来说一说,汉堡包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

  (圆圆的,里面有好多好吃的东西)2、你们知道汉堡包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面包、肉,菜)

二、探索汉堡包的制作方法。

  1、动画片:我的美味三明治请小朋友们看看动画片里小动物们是怎样制作汉堡包的。

  2、讨论:

  汉堡包有几层呢?都有那些东西包在里面?

  (汉堡包里面有面包、肉、生菜,里面还有沙拉酱)3、你们想不想看看老师怎样制作一个汉堡包呢?

  三、教师制作示范1、重点演示双手团泥。

  2、将泥团圆后放在手心进行按压、压扁。

  3、选两块做最外层的面包,里面放两层:

  一层做生菜,一层做奶酪,最里面的防疫曾作为鸡块。

  4、一层一层的包起来,一个美味可口的汉堡包就做好了。

  四、学生制作美味可口的汉堡包。

  制作前,教师带领学生边做团、搓、捏等动作表演,加深学生对基本动作的理解。

  五、展示并交流自己的作品及制作的方法。

  1、请学生介绍自己制作汉堡包的方法。

2、引导学生相互评价作品,分享制作美食的乐趣。

 第四课《可爱的小猴》

教学目标:  

1.通过做橡皮泥造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各种捏制技巧。 

2.通过橡皮泥造型,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及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激发学生养成用心观察生活及善于发现美,表现美。 

小猴的制作过程

 二、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1.作业要求:用彩泥贴画方法制作可爱的小猴。

2.学生创作

三、展示作业评议

1、学生作业展示

2、学生互评:同桌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

3、教师点评

第五课《漂亮的蜻蜓》

教学目标:

回忆蜻蜓外形及动态特征。复习巩固泥工制作的基本技法,学会用

彩泥贴出蜻蜓的各种姿态。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抓住特征,用彩泥贴出蜻蜓。

难点:大胆想象,表现出蜻蜓的各种姿态。

教学过程:  

一、欣赏揭示课题

(一)欣赏图片,了解蜻蜓

蜻蜓像一架灵活的小直升飞机,它有两对平展透明的翅膀,好似飞机的机翼,它那挺直修长的后腹,犹如飞机的机身,这种体形很适合飞行,最快时每小时能飞100多千米,蜻蜓不仅飞得快,飞得高,而且能飞出许多高难度的飞行动作,随心所欲。

(二)揭示课题,明确任务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用彩泥做蜻蜓。

二、探究动态表现

(一)泥工基本方法复习

1.试一试:回忆泥塑的基本方法?(集体练习)

团、压、搓、捏(板书依次出示)

2.考一考:在这幅泥画中哪些部分用了压?

蜻蜓的眼睛和身体用了“压”,尾巴用了“搓”

蜻蜓的翅膀是先“搓”后“压”

3.蜻蜓的尾巴末端的凹陷处是怎么出来的?

剪 (板书依次出示)

4.如何把蜻蜓的翅膀和身体部位加以组合?

贴 (板书依次出示)

(二)探究蜻蜓贴画的制作步骤

1.蜻蜓的眼睛:圆形(团、压)。

2.蜻蜓的身体:椭圆形(团、压)

3.蜻蜓的翅膀:扁圆形(搓、压)

4.蜻蜓的尾巴:长条形(搓、压)

要求:泥片厚薄适中,翅膀的长度至少和蜻蜓的身体一样长

(三)探究蜻蜓的多种动态

1.创设情境:一只可爱的蜻蜓在天空中悠闲地飞舞。当它发现前面有一只小昆虫,蜻蜓急忙改变方向朝前方飞去。吃得饱饱之后,它高兴地绕着天空跳了一个圆圈舞

2.学生根据情境,自行拼摆蜻蜓飞舞时的动态

学生创作(仔细观察蜻蜓的动态变化)

身体在上,尾巴在下;身体在左,尾巴在右;身体在右,尾巴在左。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1.作业要求:用彩泥贴画方法制作一只可爱的蜻蜓,并让你的小蜻蜓“飞舞”

起来。

2.学生创作

五、展示作业评议

(一)学生作业展示

(二)学生互评:同桌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

(三)教师点评

六、小结拓展方舟

蜻蜓是一种非常可爱的动物,我们要去爱护它们,做它们的好朋友。

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两张立体蜻蜓的照片。说说看了立体的蜻蜓后你有怎样的感受?让我们在下节课也来感受立体泥工的乐趣。

第六课《七星瓢虫》

教学目标:

1、七星瓢虫是益虫  

2.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用橡皮泥制作七星瓢虫。 

教学过程:     

一、橡皮泥制作——七星瓢虫

二、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1.作业要求:用彩泥贴画方法制作一只七星瓢虫。

2.学生创作

三、展示作业评议

1、学生作业展示

2、学生互评:同桌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

3、教师点评

第七课《电子琴》

教学目标:

1.通过做橡皮泥造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各种捏制技巧。 

2.通过橡皮泥造型,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及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激发学生养成用心观察生活及善于发现美,表现美。 

教学重点:  

探究橡皮泥造型的技巧,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培养。 

制作过程:

一、看视频学制作方法    

1、将蓝泥压扁并切成长方体。

2、将白泥压扁切成长方形,用尺子压出纹路。

3、将黑泥压扁切成黑键。

4、将彩泥搓成圆片,做成电子琴按钮。

二、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1.作业要求:用彩泥贴画方法制作一只可爱的蜻蜓,并让你的小蜻蜓“飞舞”

起来。

2.学生创作

三、展示作业评议

1、学生作业展示

2、学生互评:同桌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

3、教师点评

第八课《可爱的小象》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双手将橡皮泥搓成椭圆

2、发展手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橡皮泥、牙签

制作过程

1.

用浅蓝色彩泥与粉色彩泥制作小象的耳朵。

2.

用浅蓝色彩泥揉成球形制作小象的头,再搓一个柱形制作小象的鼻子。

3.将小象的鼻子和耳朵划上如图所示线条,并把它们粘合在一起。

4.用白色彩泥揉成两个圆,压扁,用黑色彩泥做成两个圆片粘在上面做成眼睛。

5.给小象粘上眼睛,顺便用白色彩泥搓两个一头尖的长条形做为象牙粘在鼻子两侧,并用深蓝色彩泥做成头发粘在头顶,小象的头部就做好了。

6.浅蓝色彩泥揉成球形,再用桔黄色彩泥做成圆片粘在球形上,制成小象的身子。

7.把头部和身体粘合在一起。

8.把浅蓝色彩泥揉成水滴形,做为小象的两条前腿。

9.再用浅蓝色彩泥和桔黄色彩泥制成小象的两条后腿。

10.粘合好小象的四肢。

11.用浅蓝色彩泥搓成一个小细长条,这是小象的尾巴。

12.给小象粘上尾巴。

  三、学生来做老师指导

  四、大家一起欣赏作品

 

第九课《大白鹅》

学习目标:  

1、欣赏大白鹅的外形特征,学习观察的方法。  

2、运用橡皮泥制作太阳花,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力。  

3、体验成功的喜悦。 

学习准备: 棉签;橡皮泥; 

一:学习过程: 二、 学生创做 学生尝试,老师巡回指导。

三、欣赏并评价学生橡皮泥作品。    

1、学生互相欣赏同伴制作的橡皮泥作品。   

2、橡皮泥作品展:评选作品。

第十课《小海豚》

学习目标:  

1、欣赏小海豚的外形特征,学习观察的方法。  

2、运用橡皮泥制作小海豚,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3、体验成功的喜悦。

制作过程:

 一、

 

  二、 学生创做 学生尝试,老师巡回指导,将有代表的作品让学生标上自己的代号上交展评。

  三、欣赏并评价学生橡皮泥作品。   

1、学生互相欣赏同伴制作的橡皮泥作品。   

2、橡皮泥作品展:评选作品

第十一课《圣诞树》

课前准备

1、教师用的教具:橡皮泥 牙签 卡纸

2、学生用的材料:橡皮泥 牙签

制作过程

一、创设情境:圣诞节快到了,我们一起做棵圣诞树吧

技术指导

1、 树身

(圆锥形)

用橡皮泥搓、捏一个偏长的圆锥形。

2、 树叶

水滴形,从下往上一根根的往上贴。

3、 做一些简单的小挂件

小铃铛、小袜子、小礼物盒……

4、做一个花盆,用牙签把圣诞树固定在花盆里。

二、 学生创做 学生尝试,老师巡回指导,将有代表的作品让学生标上自己的代号上交展评。

三、欣赏并评价学生橡皮泥作品。   

1、学生互相欣赏同伴制作的橡皮泥作品。   

2、橡皮泥作品展:评选作品

第十二课《七彩棒棒糖》

教学目标: 

1. 了解和认识橡皮泥的基本特性。 

2. 认识具体的七彩棒棒糖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1. 掌握做泥塑过程中捏、粘、卷、揉、搓、揉等技能。 

2. 激发学生的情感与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1. 掌握橡皮泥的制作方法。 2. 了解制作对象的具体特征。 

教学过程:

步骤一:用着不同颜色的橡皮泥捏制出来细细的长条。

步骤二:颜色不同的长条交叉在一起,绕城螺旋形状。

步骤三:搓出来一个长条,和螺旋形状连在一起,一个彩色的棒棒糖就完成了。

 二、 学生创做 学生尝试,老师巡回指导,将有代表的作品让学生标上自己的代号上交展评。 

三、 自评互评 

第十三课《可爱的粉红小猪》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可爱的粉红小猪的形象图,掌握基本特征。  

2.在捏制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的能力。  

3.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与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准备:橡皮泥,牙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 用红色製作一个半圆.

2 用粉红製作上方, 变成一个扭蛋形.

3 用粉红製作鼻子, 眼及鼻孔用圆头工具定位.

4 加上耳朵, 用工具压出耳心.

5 好了, 用粉红土製作出四肢.

6 做尾巴.

7 用黑色填眼及鼻孔.米黄色做猪蹄.

8 製作大小不一的米黄色正方形,贴卡身上作为花纹.

二、学生操作可爱的粉红小猪制作,师巡视指导。

三、课堂小结  

(1)学生互相欣赏作品,谈谈想法或感受 

(2)教师全课小结

  

第十四课《可爱的粉红猪》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粉红猪形象图,掌握基本特征。  

2.在捏制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的能力。  

3.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及表现美,创造美得能力。  

教学准备:橡皮泥,牙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粉红猪     

(1)出示粉红猪图片    

(2)学生进行操作揉出脸各部位,一个大圆、两个小水滴、一个小椭圆。在小水滴胖的一边用工具压凹。 组合脸各部位,小椭圆重叠粘于大圆后,用牙签搓洞。揉一胖水滴,在胖的一端用手指压出波浪。揉一圆形轻压扁后,捏于波浪下方。 头与身体插入一根牙签进行组合。揉四长条形,在一端贴上小圆形。 组合四肢。揉二小白圆贴在脸上,并揉二小黑圆贴上做眼睛,即完成。  

 2.课堂小结  

(1)学生谈谈想法或感受 

(2)教师全课小结 

第十五课《小丑雪人》

教学目标:

 1、通过做橡皮泥造型,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掌握各种捏制技巧。

   2、 通过橡皮泥造型,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及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探究橡皮泥造型的能力。 教学难点: 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1.教学过程:

首先,我要先选取雪人的主色调,一盒白色珍珠粘土。然后,将它用手掌心搓成俩个一大一小的小雪球状。如下图所示

2.接着,将小雪球当头,轻轻地叠压在大雪球的上面。再取一根完整的牙签,将它们牢牢的固定住。如下图所示

3.然后,取出少量的橘色珍珠粘土,将它们搓成俩个绿豆大小的小圆,这是在粘雪人的眼睛。如下图所示

4.紧接着,再取出适量的大红色珍珠粘土,搓成小长条,将它轻轻压弯成小月亮状。你看,小雪人它那微笑的嘴巴,就粘好啦。如下图示

5.第五步,你会发现,之前一根完整的牙签,直入小雪人的身体中,在它的头部上方,很明显还有多出来的尖尖部分裸露在外。别着急,这是用来固定小雪人帽子的地方。如下图所示,我接着会从大红色珍珠粘土中,取出一小部分,将它捏成三角形的圣诞帽形状,再将它借助牙签的情况下,稳稳地固定在小雪人的头顶上。

6.第六步,取出绿色珍珠粘土,将它搓成长条状,如下图所示

7.接着,将它围绕着,小雪人的脖子一圈,轻轻地固定好。没错,这是它绿色的围巾。如下图所示

8.第八步,再搓几个白色小雪球,按在小雪人胖呼呼的大肚子上,竖着均匀排列。这是它的小扣子。如下图所示

9.第九步,再将之前搓好的白色小长条,围绕着雪人的大红色帽檐,绕上一圈粘好。如下图所示,粘上白色帽檐的红帽子,是不是更有喜庆的年味啦。

10.然后,我将一根完整的牙签,用手轻轻地一分为二的掰开。接着,将它们分别插在雪人身体的俩边,当手。如下图所示

。 三、鉴赏作品 学生作品展示,师生鉴赏交流。

 四、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 1、让学生自己制作想做的东西。 2、讲解作品名称、制作方法。

 五、小结 1、学生谈想法或感受

第十六课《鹦鹉》

教学目标:

 1、通过做橡皮泥造型,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掌握各种捏制技巧。

   2、 通过橡皮泥造型,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及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探究橡皮泥造型的能力。 教学难点: 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一、

步骤一:用着橡皮泥捏制出来一个蓝色的芒果的样子。

步骤二:黄色和白色的橡皮泥装饰鹦鹉的身体。

步骤三:在鹦鹉的身上粘上嘴巴还有眼睛的部分。

步骤四:用着粉色的彩泥捏制出来翅膀,然后在翅膀的刻上羽翼的划痕。

步骤五:绿色的彩泥捏制出来尾巴,在尾巴上面刻上唯一的划痕。

步骤六:粘上脚还有白色的装饰,小鹦鹉就完成了。

二、学生制作,老师巡视指导。

三、鉴赏作品 学生作品展示,师生鉴赏交流。

四、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 1、让学生自己制作想做的东西。 2、讲解作品名称、制作方法。

五、小结 1、学生谈想法或感受

[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