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1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专题精选复习题20
2025-09-27 16:01:53 责编:小OO
文档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课时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2009年肇庆二模)若甲、乙两图均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则以下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细胞2、细胞4依靠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蛋白来识别信息 

B.信息从细胞3传递到细胞4的速度比从细胞1传送到细胞2快 

C.与甲图信息传递有关的体液环境依次为: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 

D.乙图中细胞4可以是:神经细胞、肌肉细胞、腺体细胞 

2.(2009年湛江一模)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内或细胞间的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当e被切断时,刺激a,机体将没有感觉 

B.如果该图中的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对a分泌d、b分泌e都具有抑制作用 

C.如果该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则d过程只能发生于细胞核中 

D.如果该图为细胞免疫过程,则a为吞噬细胞,b为浆细胞,c为靶细胞 

3.(2009年肇庆二模)下列关于甲状腺、垂体和下丘脑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甲状腺的活动受下丘脑和垂体的控制 

B.血液中甲状腺激素过多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 

C.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减少时,会促进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

D.下丘脑和垂体能控制甲状腺的活动,但甲状腺不会影响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 

4.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5.(2010年北海一中模拟)下列关于脑和脊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脑外包有骨骼,脊髓外无骨骼 

B.脑和脊髓都与反射有关 

C.反射仅与脊髓有关 

D.神经元细胞体位于脑和脊髓表面 

6.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

刺激

部位反应
破坏前破坏后
左后肢左后肢收缩右后肢收缩左后肢不收缩右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左后肢收缩右后肢收缩左后肢不收缩右后肢收缩
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被破坏部分可能是(  ) 

A.感受器                    B.感受器和传入神经 

C.传入神经和效应器          D.效应器 

二、双项选择题 

7.(2009年广州一模)下列生理活动不能体现神经系统调节机能的是(  ) 

A.含羞草受刺激后叶片合拢  

B.草履虫逃避有害的刺激  

C.成年人憋尿  

D.“植物人”的体温相对稳定  

8.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下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  ) 

A.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 

B.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 

C.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 

D.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 

三、非选择题 

9.(2009年湛江一模)下图一表示人体内ADH(一种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图中a、b、c表示促进(+)或抑制(-)。图二是正常人一次性饮入1000 mL清水后的排尿率变化曲线。分析回答: 

 (1)ADH表示            激素。血浆渗透压升高,引起ADH合成、分泌量发生变化,这种调节方式属于            。 

(2)在a、b、c所示的变化过程中,请用“+”或“-”表示其调节状态(促进或抑制):

a:            、b:            、c:            。 

(3)根据图一提供的信息,描述引起图二中A→B结果的调节途径                                                                             。

(4)若正常人一次性饮入1000 mL生理盐水,请绘制出排尿率最可能的变化曲线。     

10.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           形式向前传导。 

(2)兴奋在突触的传递过程是:突触前神经元兴奋传至            ,引起其中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到            ,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导致突触后神经元            。 

(3)神经细胞与肌细胞接触点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肌细胞收缩,乙酰胆碱很快被胆碱酯酶分解,肌细胞恢复舒张状态。美洲箭毒有与乙酰胆碱争夺受体的作用,若美洲箭毒进入人体,其效应是            。 

(4)一位右侧脑溢血患者由于压迫了发自大脑皮层的           而造成左侧肢体瘫痪。 

(5)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雄性激素与动物性行为的关系,用尚未发育成熟的仔公鸡为材料,进行了摘除睾丸试验,发现阉割的仔公鸡长大后,不出现啼鸣,鸡冠不发育和无求偶行为,因此得出雄性激素能促进和维持公鸡第二性征和求偶行为的结论。科学工作者认为该试验有不严谨之处,请给予补充:                                                    。

11.已知神经细胞膜两侧离子分布不平衡是一种常态现象。细胞不受刺激时,膜外有较多正电荷,而膜内则相反(如下图所示)。 

 (1)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是,膜的主要成分是               分子层,使离子很难以          的方式通过,但更主要的原因是膜依靠          以           的方式控制离子出入。这证明膜具有          性的重要功能特征。所以,细胞维持这种状态是要以消耗      为代价,与细胞器                 有关。 

(2)如上图所示,如果在电极a的左侧给一适当刺激,能使受刺激部位瞬间变得易于膜外阳离子通过,此时a~b之间会产生电流,其方向是                 ,同时,相应的膜内侧电流方向是                 。 

12.(2009年深圳二模)下图为人体神经元细胞模式图,据图回答:

 

 (1)[④]                 的形成主要由[   ]                 (细胞器)完成,⑤的释放方式是                。 

(2)此神经元细胞核中有无胰岛素基因?                。理由是                                              。  

(3)若刺激A点,图中电流计将偏转        次。 

(4)与兴奋传递相关的耗能过程包括             、              、                 。

(5)药物麻醉的原理可能是:抑制                 的分泌或抑制                 。 

(6)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一段时间后,发现神经纤维在一次兴奋后,其细胞膜不能再恢复到外正内负的状态,这说明神经元在恢复到静息状态时,带电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为                 。

1.解析:细胞内液不是细胞生活的环境。该细胞分泌出的物质,经组织液进入血浆。 

答案:C

2.解析:切断e,结果是不能完成传出,但有感觉,故A错误;线粒体和叶绿体也有DNA,也可发生类似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故C错误;浆细胞属于体液免疫,产生抗体,与抗原结合。 

答案:B

3.解析: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活动。当血液中合成的甲状腺激素过多时,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 

答案:D

4.解析:此题考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B项应是恢复为静息状态的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C项应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D项应是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A项的局部电流在神经纤维内的流动方向是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的。 

答案:A

5.解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脑和脊髓中均有神经中枢,所以脑和脊髓均与反射有关;脑外有脑颅骨,脊髓外有脊椎骨;位于脑处的神经元细胞体多集中于大脑皮层,而位于脊髓的神经元细胞体则多集中于脊髓内部的灰质。 

答案:B

6.解析:①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五个环节“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组成。 ②根 据实验过程与结果可知,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后,刺激左后肢,左、右后肢都不收缩;刺激右后肢,左后肢不收缩,右后肢能收缩。说明所破坏的是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传入神经和效应器。 

答案:C 

7.解析:含羞草是植物,无神经系统;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也不可能有神经系统,因此这二者不可能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机能。成年人憋尿明显是神经调节;体温相对稳定是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共同结果,而“植物人”能维持体温相对稳定,肯定存在神经调节。 

答案:AB

8.解析:某种药物可阻断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使用某药物后,其刺激点与效应器之间必须有突触存在,实验方能有效,所以刺激A点的做法都不符合实验要求。 

答案:AC

9.(1)抗利尿  神经-体液调节(或反馈调节)  (2)+  +  -  (3)大量饮水,血浆渗透压下降,通过神经调节引起抗利尿激素合成、释放量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排尿量增加  (4)(与下图类似趋势) 

10.解析:人体各项生命活动受到神经—体液的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以电信号或生物电的方式进行的,且是双向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这一结构,通过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而单向传递。乙酰胆碱作为神经递质作用于受体,其效应是肌肉收缩。美洲箭毒有与乙酰胆碱争夺受体的作用,故美洲箭毒进入人体的即时效应是肌肉细胞不能收缩或持续舒张。右侧脑血管破裂,血块压迫发自大脑皮层的传出神经纤维,可造成左侧肢体瘫痪。摘除幼年公鸡的睾丸,长大后不出现公鸡的第二特征,但这不足以说明雄性激素的作用,应设置正常对照组和再饲喂雄性激素的饲料给摘除睾丸的公鸡一段时间,观察其出现的变化情况,这才能说明问题。 

答案:(1)局部电流  (2)突触小体  突触间隙  兴奋或抑制  (3)肌肉持续舒张  (4)传出神经纤维  (5)①设正常对照组,观察并记录第二性征和行为的变化;②给摘除睾丸的公鸡注射雄性激素,观察并记录第二性征和行为的变化

11.(1)磷脂  自由扩散  载体  主动运输  选择透过  能量  线粒体  (2)b→a  a→ b

12.(1)突触小泡  ②  高尔基体  胞吐 (2)有  所有体细胞都是由同一受精卵经有丝产生的  (3)2 (4)神经递质的合成  神经递质的分泌  神经电位的改变  (5)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  (6)主动运输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