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视频监控系统施工方案及工艺
2025-09-27 16:02:12 责编:小OO
文档
视频监控系统施工方案及工艺

一、摄像机及其它设备的安装技术要求

1、摄像机、监视器、录像机、视频切换器以及控制台的安装应符合技术说明书的要求。

2、摄像机的安装必须牢固,应装在不易振动,人们难以接近的场所,以便看到更多的东西。

3、鉴于安防工程的特殊要求,摄像机应一律加装防护罩。

4、在室外安装的摄像机要加防雷防拆装置。

5、控制箱的安装应符合技术说明书的要求。

6、控制箱的交流电应不经开关引入,如要用开关,则应安装在控制箱里面,交流电源线应单独穿管走线,严禁与其他导线穿在同一管内。

7、控制箱的引线,从控制箱至塔顶一段要求用铁管加以保护,铁管与控制箱要用双螺帽连接。

8、电源箱的安装要高于地面2米以上,要牢固、美观、保证安全。

9、监视器要求图像清晰,切换图像稳定。

二、设备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1、产品的型号规格、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设备说明书、产品的使用操作说明书等资料齐全。

2、摄像机电源线与视频线、信号线不得同管敷设,只有在电源线与控制线合用多芯时,多芯线与电缆可一起敷设;

3、应实际测算所用电缆长度,进行备料和敷设,避免不必要的接续;当必须进行接续时应采用专用接插件。

4、尽量采用电缆从机架、控制台底部引入设备,此时应将电缆顺着所盘方向理直,按电缆的排列次序放入槽内;拐弯处应符合电缆曲率半径要求,根据电缆的数量应每隔100~200mm空绑一次。

5、在摄像机标准照度下,监控图象质量和系统技术指标应满足下列要求;图象质量可按5级损伤制评定,图象质量不应低于4级。

6、摄像机的安装应牢靠、稳固。从摄像机引出的电缆宜留有1m的余量,不得影响摄像机的转动。

7、摄像机宜安装在监视目标附近不容易受外界损伤的地方,安装位置不应影响现场设备运行和人员的正常生活。

8、摄像机镜头应从光源方向对准监视目标,并应避免逆光安装;当需要逆光安装时,应降低监视区域的对比度。

9、监视器的安装位置应使荧幕不受外来光直射,当有不可避免的光时,应加遮光罩遮挡。

10、先对摄像机进行初步安装,经通电试看、细调、检查各项功能,观察监视区域的覆盖范围和图象质量,符合要求后方可固定。

11、机架安装应竖直平稳,垂直偏差不得超过1%。机架内的设备、部件安装,应在机架定位完毕后并加固后进行,安装在机架内的设备应牢固、端正。

12、系统图象清晰,系统功能符合设计要求,运行检修方便。

三、系统设备及系统调试

1、设备连接检查

1.1目测检查前端各位置摄像机的电源及视频线连线是否正确

1.2目测检查前端各位置云台的电源及控制线是否正确

1.3目测检查末端各设备之间的连线似的否正确

2、供电电源检测

2.1测量电源供电电压是否在正常范围之内

2.2检查各设备到电源的连接是否正确

2.3在确定供电电压正常及全部连线正确无误后给系统加电

3、单机测试

3.1依次将每一台摄像机的图象输入到指定的监视器上、

3.2观察图象状况,调整摄像机镜头达到最佳效果

3.3观察图象监视范围,调整摄像机角度达到最佳位置

3.4逐一测试云台及镜头的各项控制功能

4、程序设备与调试

4.1设置自动序列及停留时间

4.2设置分组切换序列

4.3其他特别要求设置

4.4系统联调

4.5手动顺序切换

4.6自动顺序切换

4.7云台全方位控制

4.8镜头控制

4.9多画面图象显示

4.10录象功能

四、安防工程图象质量检测

1、检测项目

系统水平清晰度、灰度等级、复合视频信号幅度。

2、系统技术指标

检测项目银行系统技术指标

(依据GB/T16676-96及设计文件)

民用工程设计指标

(依据GB/T50198-94及设计文件)

系统清晰度彩色系统:水平清晰度≥270TVL

黑白系统:水平清晰度≥350TVL

彩色系统:水平清晰度≥270TVL

黑白系统:水平清晰度≥400TVL

灰度等级≥8级≥8级
复合视频信号幅度(监视器输入端)(1+0.3或1-0.3)VP-P1VP-P+3dBVBS或1VP-P-3dBVBS
3、系统水平清晰度及灰度等级检测

3.1摄像机摄取标准测试卡图象并传输至监视器上显示的图象中可分辨的竖条纹线数即为系统水平清晰度。

3.2根据现场测试条件及摄像机型号,采用以下方法检测系统水平清晰度:

(1)将透射式综合测试卡装于标准箱,调整摄象头使其与测试卡正面垂直,两者尽量保持在同一中心轴线上,根据中控室监视器上显示图象情况,调整灯箱与摄象头间距并调整摄像机方位及角度,同时与中控室主机配合操作,使得综合测试卡图象在监视器上满屏显示(图象边缘刚好在监视器屏幕四周,特别注意不要超过屏幕四周),目视观察监视器图象中心梆上能分辨出最大线数。 

(2)保持摄像机及灯箱位置不变,将综合测试卡换为高分辨力卡,目视观察监视器上可分辨的竖条纹,将此竖条纹下端数值乘以80即为系统清晰度。

(3)保持摄像机及灯箱位置不变,将高分辨力卡换为灰度卡,目视观察监视器上可分辨的灰度等级。如在监视器上只观察到灰度卡图象中各灰度的轮廓,无层次感,则通过示波器在中控室观看灰度信号(阶梯波)的变化来判断是否达到灰度等级。

(4)受现场(如通讯不变,安装位置等)的摄像机系统清晰度检测断开摄像机信号输出端BNC接头,用一根长约3~5M的75Ω电缆将摄像机输出信号接至监视器(观察用的监视器水平清晰度应)400线)。

(5)用反射式分辨力测试卡(测试时该卡上照度应大于300LX如照度不够时应增加辅助灯光),调整方法同上。目视观察监视器上可分辨的竖条纹,将此竖条纹下端数值乘以80即为摄像机水平清晰度。

(6)将灰度卡装于标准箱,是摄像机的灰度卡图象在监视器上满屏显示,摄像机灰度等级。

(7)用投射式灰度卡装于标准箱,调整摄像机与测试卡位置,使得灰度卡图象在监视器上满屏显示,判断摄像机灰度等级。

(8)将视频图象信号发生器的多波群及灰度信号接至该摄象点的图象输入BNC接头,在中控室分别观看传输系统(电缆至监视器输入端)的清晰度及灰度等级。

(9)根据摄像机的清晰度、灰度等级及传输系统的清晰度及灰度等级,取低值为系统的清晰度及灰度等级。

(10)必要时将摄像机拆至环境条件适宜的房间进行测试。

4、图象质量主观评价

4.1技术指标

(1)金融系统:在摄像机正常工作条件下,图象质量应不低于4级。

(2)文博系统:在环境最恶劣条件下,图象质量应不低于4级。

(3)民用安防工程:在摄像机正常工作下,图象质量应不低于4级。在低照度使用时,图象质量应达可用图象(能够辨认画面物体轮廓)。

4.2评价步骤

(1)图象画面选择:根据监控的重点画面,选择3~5幅重点画面及有损伤的画面进行主观评价。

(2)图象质量主观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图象质量主观评价采用五级损伤制评定,五级损伤制评分分级按表1进行,图象质量的主观评价项目按表2规定。

表1五级损伤制评分分级

图象质量主观评价评分分级
图象上不觉察有损伤或干扰存在5
图象上稍有可觉察的损伤或干扰,但不令人感到讨厌4
图象上有明显的损失或干扰,令人感到讨厌3
图象上有损失或干扰较严重,令人相当讨厌2
图象上有损伤或干扰极严重,不能观看1
表2图象质量的主观评价项目

项目损伤的主观评价现象
随机信噪比噪波、即“雪花干扰”
单频干扰图象中纵、斜、人字形或波浪状的条纹,即“网纹”
电源干扰图象中上下移动的黑白间置的水平横条即“黑白滚道”
脉冲干扰图象中不规则的闪烁、黑白麻点或“跳动”
(3)统计所有评分人员的评价结果,与平均分数相差2分以上(不包括2分)的为无效评价,去掉无效评价,求出算术平均值作为最终的评价结果。

序号评价项目样品编号1#2#3#
评价等级543215432154321
1清晰度
2灰度
3几何失真
4“雪花干扰”:噪波

“网纹”:图象中纵、斜、人字形或波浪状的条纹

“黑白滚道”:图象中上下移动、黑白间置的水平横条

“跳动”:图象中不规则的闪烁

51、评分等级: 

5级  图象上不觉察有损伤或干扰存在

4级  图象上稍有可觉察的损伤或干扰,但不令人感到讨厌

3级  图象上有明显的损失或干扰,令人感到讨厌

2级  图象上有损失或干扰较严重,令人相当讨厌

1级  图象上有损伤或干扰极严重,不能观看

2、请在所选定的等级栏中写入“/”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