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一1-3章测试题
2025-09-27 16:00:17 责编:小OO
文档
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一1-3章测试题

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一1-3章测试题

一、单选题

1.2019年12月8日在重庆举行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人们在运动过程中,机体会发生一系列生理活动以维持内环境稳态。以下与此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中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

B。运动过程中,线粒体内的葡萄糖氧化分解加快,体温略有升高。

C。剧烈运动时会产生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与血浆中缓冲物质H2CO3发生中和,血浆pH保持相对稳定。

D。大量流汗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2.夏天气候炎热,户外工作人员会经常“中暑”。人“中暑”的原因最可能是:

A。酶促反应速率加快。

B。病原体感染。

C。渗透压下降。

D。细胞代谢紊乱。

3.下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若②为肝脏细胞,则①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④处。

B。④是人体内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C。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环境是③④⑤。

D。③④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

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内环境是人体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组织液和血浆成分相似,只是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

C。肺泡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参与有氧呼吸,共通过11层生物膜。

D。内环境稳态就是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和pH等保持不变。

5.下图所示为哺乳动物的某组织,判断其中的①—⑤分别是什么结构或体液,并据图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肌肉细胞缺氧时,③的pH会降低,但由于Na2CO3的调节作用,③的pH会维持相对恒定。

B。②呼吸作用的终产物乳酸不会引起③pH的变化。

C。②中的氧气到达④需要经过6层膜,②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④处。

D。③与⑤相比,③中含有蛋白质而⑤中不含蛋白质。

6.研究发现,将胃泌素释放肽注射到小鼠脊髓后,小鼠立刻会有抓痒行为;若在小鼠的脊髓里杀死表达胃泌素释放肽受体的神经元,不论向这些小鼠身上注射何种致痒物,小鼠都不抓痒。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胃泌素释放肽在突触间隙中通过协助扩散到达后膜完成信息传递。

B。胃泌素释放肽与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上的Na+通道打开,Na+内流。

C。将胃泌素释放肽注射到脊髓后,小鼠出现抓痒行为,属于非条件反射。

D。促进胃泌素释放肽受体基因的表达,可缓解或治疗瘙痒。

7.2008年,我国的科学家成功地解决了神经元“沉默突触”的谜团。这种突触只有突触结构,没有信息传递功能。在下图所示的反射弧中,存在“沉默突触”,其中-O-<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正确的说法是:A。如果③是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那么神经中枢内一定存在“沉默突触”;B。如果神经元内无法合成神经递质或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就可能形成“沉默突触”;C。该反射弧的信息传递途径一定是①一②一③一④一⑤;D。如果该图中的③是沉默突触,那么刺激①不能引起电位变化,同时,检测不到⑤的反应。

8.《自然神经科学》刊登的一篇文章指出:当人们挠痒时,会刺激同一皮肤部位的各种疼痛和触觉感受器,痛觉和触觉感受器会产生一种“周围抑制”效应,从而短暂地“关闭”瘙痒感。因此,抗组胺药、类阿片拮抗药等能够暂时减轻瘙痒感的原理最可能是:A。阻止瘙痒感受器发出瘙痒信号;B。激活瘙痒部位的痛觉和触觉感受器;C。降低传递瘙痒的神经细胞的兴奋性;D。抑制大脑皮层产生感觉。

9.蜘蛛毒液的主要毒性成分是多肽类神经毒素,其作用部位包括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在该神经毒素的作用下,双重地阻断了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使骨骼肌呈舒张状态。某兴趣小组为探究该神经毒素对兴奋的传递和传导的影响,他们提出了以下假设,其中不合理的是:A。该神经毒素可能会抑制突触前膜对乙酰胆碱的释放;B。该神经毒素可能会影响感受器的功能;C。该神经毒素可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D。该神经毒素可能会阻断突触后膜上的钠离子通道。

10.下图展示了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b点(b点为电表②两接线端之间的中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正确的说法是:A。电表②的指针不会发生偏转,说明该刺激并没有引起神经冲动的产生;B。肌肉收缩时,①不会偏转,这可以说明兴奋在突触间是单向传递的;C。刺激b点会引起肌肉的收缩,说明反射无需完整的反射弧就能完成;D。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由b传递到c,进而引起了肌肉收缩。

11.在实验中,将完整的某动物神经元浸泡在任氏液(模拟细胞外液)中。A、B为神经元膜外侧的两处位置,如图所示。正确的说法是:A。静息状态下,A、B两处的电位不相同;B。静息状态下,细胞内的Na+浓度高于任氏液;C。B处兴奋时,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D。往任氏液中加入Na+内流阻断剂,A处将不能产生兴奋。

12.正确选项为A。图1展示了膝跳反射的示意图,当给予伸肌感受器适宜刺激时,会引起伸肌舒张、屈肌收缩,完成膝跳反射。图2展示了动作电位在神经元上传导的示意图,抑制性中间神经元D上没有动作电位的产生。

13.错误选项为B。引起甲神经元膜上Ca2+通道打开的原因是Ca2+浓度的变化,而不是膜电位的变化。若适度增加细胞外液Na+浓度,甲神经元兴奋时,乙神经元膜电位变化幅度不会增大。图中乙神经元兴奋不会引起丙神经元抑制。对甲神经元施加钙离子通道阻断剂会引起乙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

14.正确选项为B。轴突1、2释放的递质均可改变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轴突1释放的递质不能直接引起Na+快速流出神经元M,轴突2释放的递质也不能直接抑制神经元M产生兴奋。轴突1释放的递质不能与轴突2和神经元M的受体结合。

15.正确选项为B。方式1中的Na+经过通道进入细胞内的,不需要消耗ATP,是产生静息电位的生理基础。方式1中的K+经过通道排出细胞外的,需要消耗ATP,是产生动作电位的生理基础。

16.正确选项为D。摄取过多过咸的食物时,体内抗利尿激素升高;受到惊吓时,体内肾上腺素升高;体内血糖升高时,体内胰高血糖素升高;体温低于正常体温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升高;促甲状腺激素低于正常水平时,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升高。

17.错误选项为A。下丘脑既能接受神经信号的刺激,也能接受激素信号的刺激,从而调节体内的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

感受器兴奋的同时,肌肉活动产生的热量增加,体温升高

C.在极端寒冷的环境下,人体通过产生大量汗液来降低体温

D.高海拔环境下,人体呼吸加深加快,以增加氧气摄入量来适应缺氧环境

改写:

23.滑雪作为冬奥会的重要比赛项目,以下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A.运动前,皮肤冷觉感受器被刺激,导致皮肤血管扩张,减少散热。

B.运动开始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被刺激,同时肌肉活动产生的热量增加,导致体温升高。

C.在极端寒冷的环境下,人体会产生大量汗液来降低体温。

D.在高海拔环境下,人体会加快呼吸,以增加氧气摄入量来适应缺氧环境。

18.下图①~④表示甲刺激所引起的调节过程,乙表示参与调节的重要器官,以下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A.图中的乙表示下丘脑,②过程主要通过神经调节实现。

B.如果甲刺激是血糖浓度升高,则“甲刺激→乙→胰岛”过程属于体液调节。

C.如果甲刺激是寒冷条件,则“甲刺激→乙→垂体→甲状腺”过程中存在分级调节。

D.如果甲刺激是食物过咸,则在乙处下丘脑会产生渴觉,同时垂体会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

改写:

18.下图①~④表示甲刺激所引起的调节过程,乙表示参与调节的重要器官,以下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A.图中的乙表示下丘脑,②过程主要通过神经调节实现。

B.如果甲刺激是血糖浓度升高,则“甲刺激→乙→胰岛”过程属于体液调节。

C.如果甲刺激是寒冷条件,则“甲刺激→乙→垂体→甲状腺”过程中存在分级调节。

D.如果甲刺激是食物过咸,则在乙处下丘脑会产生渴觉,同时垂体会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

20.将某种体温为37℃的哺乳动物在室温(25℃)环境中饲养一段时间,然后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放入℃环境中1h(实验组),另一组仍置于室温环境中作为对照组。期间连续观察发现,实验初期实验组动物全身颤栗。以下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A.实验组动物的皮肤血管收缩。

B.实验组动物的平均产热量小于对照组的平均产热量。

C.实验组动物的耗氧量上升,有机物氧化分解加快。

D.参与调节的内分泌腺包括肾上腺、甲状腺等。

改写:

20.将某种体温为37℃的哺乳动物在室温(25℃)环境中饲养一段时间,然后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放入℃环境中1h(实验组),另一组仍置于室温环境中作为对照组。期间连续观察发现,实验初期实验组动物全身颤栗。以下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A.实验组动物的皮肤血管收缩。

B.实验组动物的平均产热量小于对照组的平均产热量。

C.实验组动物的耗氧量上升,有机物氧化分解加快。

D.参与调节的内分泌腺包括肾上腺、甲状腺等。

22.出现持续性糖尿的原因可能是①一次性摄入的糖过多②胰岛A细胞受损,分泌的激素过少③胰岛B细胞受损,分泌激素过少④肾小球病变,通透性增强⑤肾小管病变,重吸收功能下降。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A.①或②

B.②或④

C.③或⑤

D.①或⑤

改写:

22.出现持续性糖尿的原因可能是①一次性摄入的糖过多②胰岛A细胞受损,分泌的激素过少③胰岛B细胞受损,分泌激素过少④肾小球病变,通透性增强⑤肾小管病变,重吸收功能下降。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A.①或②。

B.②或④。

C.③或⑤。

D.①或⑤。

是一种常用的心血管药物,其作用机理是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下列有关甘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甘油可以通过激活肾上腺素能β受体来扩张血管

B.甘油在体内可以被代谢为一氧化氮,从而扩张血管

C.甘油可以促进心肌细胞的收缩,增加心输出量

D.甘油可以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的含量,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在医药上,甘油被用作血管扩张药,可预防和紧急治疗心绞痛。正确的使用方法是舌下含服,而不是吞服。舌下黏膜薄且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甘油在舌下溶于水后立即被吸收,最终到达心脏血管壁外的平滑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并释放NO,使平滑肌舒张,扩张血管,从而在几分钟内缓解心绞痛。

正确的叙述是:患者舌下含服甘油片时,应尽可能坐好,因为甘油会使某些人的血压急剧下降,可能会造成跌倒危险。

NO作为一种神经递质,在神经调节中由突触前膜胞吐至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这个叙述与甘油的作用过程无关。

在惊恐等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能够加快呼吸、加速心跳与血液流速,可见NO和肾上腺素对心脏血管壁外的平滑肌收缩状态的调节结果一致。这个叙述与甘油的作用过程无关。

心肌供血不足是心绞痛的直接发病原因,推测心肌缺血时疼痛的发生,可能是心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物酒精刺激心脏神经导致的。这个叙述与甘油的作用过程无关。

30.下列对图示曲线的描述,错误的是:饱餐半小时后,X代表肝细胞中糖原的含量,Y代表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这个描述与图示曲线无关。

1)图甲中,a表示呼吸系统,c表示循环系统。

2)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降低,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碳酸氢根离子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3)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神经内分泌的调节网络下进行。

4)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内共穿过三层生物膜。

5)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因为CO2不能直接穿过细胞膜。

6)图乙中,B液为血浆,其pH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碳酸氢根离子等离子有关。

7)图甲表明:各系统之间通过神经内分泌的调节网络协调活动,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XXX in the given text。so no XXX。here are some possible rephrasings for each n:

1) If the stimulus in the diagram is high blood glucose。hormone A secreted by the pancreas is ___________。its n is to _____________。its target cells are _____________。and this signal can also directly stimulate _____________。If the stimulus is low blood glucose。hormone A mainly targets _____________。

2) Gland A is called _____________。the hormone that acts on it is _____________。In terms of temperature n。hormone B and _____________ have a synergistic nship。while in blood glucose n。hormone B and _____________ have a XXX → pituitary gland → gland A regulates hormone B n is called _____________ n。

3) After a person with XXX。the n of hormone C will _____________。its n is to _____________。and at the same time。_____________ produces thirst。XXX。

For the XXX:

1) In image A。primarily the _____________ of the neuron can be seen。while in image B。primarily the _____________ and their terminal swellings can be seen。which can complete the signal n mode of _____________。

2) The diagram shows three neurons and their ns。The group placed the three XXX a strong stimulus is given at point e。the ammeter pointer will _____________ (fill in "move" or "not move")。if the Na+ XXX appropriately lowered。the resting potential at point b will _____________ (fill in "not change"。"increase"。or "decrease")。if a strong stimulus is given at point b。the n potential will _____________ (fill in "not change"。"increase"。or "decrease")。

3) The group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a drug on neural XXX。If this drug is placed in the synaptic gap een points e and d in the diagram of n (2)。and point b is stimulated。it is expected that the neuron where d is located will _____________。

4) The group XXX's ankle joint。XXX but still be able to move。The structure that the local anesthetic may act on is XXX be _____________.

31.泌尿系统和皮肤有助于降低缓冲物质(如NaHCO3)的浓度。神经、体液和免疫系统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组织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和血浆中的HCO3-和HPO42-。

32.胰岛素可以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胰岛B细胞、肝细胞、甲状腺和肾上腺素都可以促进血糖水平的升高。肾小管和集合管可以重吸收水分。大脑皮层也参与了这个过程。

33.细胞体和树突轴突的电信号可以转变为化学信号。持续性的兴奋或抑制可以通过感受器或传入神经来实现。这个过程不会一直保持不变或减小。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