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学科素养综合提升期末试卷
2025-09-27 16:01:31 责编:小OO
文档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学科素养综合提升期末

试卷

一、文化素养(40分)(共5题;共40分)

1.(10分)看拼音,写词语。

guīzéfúzhuāng zhǔn bèi bǎo guìgǎn shòu

2.(6分)给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读音。

(1)(2分)放假了,同学们都舍.(shěshè)不得离开宿舍.(shěshè)。

(2)(2分)这几.(jījǐ)张旧茶几.(jījǐ)快要散架了。

(3)(2分)教导处.(chǔchù)正在处.(chǔchù)理这个问题。

3.(9分)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填序号)。

(1)(2分)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①嘴舌②提吊③五十

④静⑤懒⑥闹

(2)(2分)西沙群岛一带海水,瑰丽无比。

(3)(2.5分)因为听了那个可怕的故事,他总是的。

(4)(2.5分)放学了,同学们都回家了,校园里的。

4.(6分)照样子,按要求写句子。

(1)(2分)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仿写拟人句)

(2)(2分)爱迪生经过多次实验,终于发现了电灯。(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3)(2分)赛场上,小明奋力疾驰,跑得.比兔子还快,一不小心摔在了跑道上。王老师在旁边急得,马上把他送到医院去了。(仿照画线部分,补充完整句子)

5.(9分)根据情境补充完整名言、诗句。

(1)(2分)一时强弱在于力。

(2)(2分)我和哥哥一起参加双人跳绳比赛,哥哥告诉我:“,其利断金。”最后,我们取得了胜利。

(3)(2.5分)秋天的夜晚,孩子们提着灯在篱笆下斗蟋蟀。面对此情此景,我不禁想起了诗人叶绍翁的《夜书所见》中的名句:。

(4)(2.5分)祖国,我爱您,爱您“天门中断楚江开,”的波澜壮阔;我爱您,爱您“,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和谐淡雅;我爱您,爱您“,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洒脱飘逸;我爱您,爱您“仁者爱人,”的文明礼仪;我爱您,爱您“泰山移”的同心协力……

二、综合智能(30分)(共9题;共30分)

6.(4分)想一想,选一选,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如:、机智勇敢的司马光;《灰雀》中、诚实守信的男孩;《父亲、树林和鸟》中熟悉鸟儿、的父亲;还有对待工作极其负责,把自己的生命安危的白求恩大夫。

A.热爱自然

B.知错就改

C.置之度外

D.临危不惧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金色的草地(节选)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了,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7.(2.5分)从文中找出一组反义词,摘抄下来。

——

8.(2.5分)你发现草地变色的秘密了吗?结合选文,观察下面的图片,试着分析一下吧。

草地的颜色:;时间:

草地的颜色:;时间:

9.(3分)从文中可知,吸引“我”观察蒲公英花的变化的原因是()(填序号)

A.草地的颜色发生了变化。

B.蒲公英的花像手掌。

C.“我”要路过草地去钓鱼。

10.(3分)你从选文中的“我”身上学到了什么?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猴子吃西瓜猴王不知道怎么吃西瓜,他想请教别人,但觉得那会显得自己太无知了。很快,猴王想出了一个妙计。他把一大群猴子召集到一块儿,说:“今天我请你们吃西瓜。可是我要先考考你们这西瓜的吃法,谁说对了就多吃一份,谁要是说错了,就要受罚。”

小毛猴听了,搔(sāo)了搔腮(sāi)想了好一会说:“我知道,我知道,西瓜是吃瓤(ráng)儿!”

“不对!”一只短尾巴猴说,“上次我在姑姑家吃过甜瓜,甜瓜是吃皮的。甜瓜是瓜,西瓜也是瓜,根据我的经验,瓜是吃皮啦!”

“这……”猴王不知谁是谁非,就把目光转到了年龄最大的老猴身上。老猴一看,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到自己身上,为了面子它只能胡编乱造,于是它就哆(duō)哆嗦(suō)嗦地站起来说:“这……

西瓜当然……是吃皮的啦!我之所以长寿,就是吃了西瓜皮的缘故

..!”

听老猴这么一说,其他猴子们都喊起来:“对,吃西瓜吃皮!吃西瓜吃皮!

猴王一看大家都说西瓜是吃皮,他就对大家说:“你们说得对,吃西瓜是吃皮。只有小毛猴说错了,那就让它吃瓤儿,我们大家都吃西瓜皮。”说着,他就拿起刀“扑”地一下把西瓜剖(pōu)开。吃着吃着,一只小猴子觉得味道不对,碰了碰旁边的猴子说:“哎,我说,这西瓜怎么不好吃呀?”“那是你吃不惯。我过去常吃西瓜,西瓜嘛,就是这个味儿。”

11.(3.5分)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猴王遇到的难题是,于是,它就想出了这样一个妙计:。经过大家的争论,最终得出结论:吃西瓜应该吃。

12.(3.5分)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妙计:

②缘故:

13.(4分)短文中小毛猴、短尾巴猴、老猴、其他猴子们对“吃西瓜吃什么”都有自己的论断,它们的结论分别是怎么得来的?选一选。(填序号)

A.为了面子胡编乱造

B.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

C.动脑筋思考

D.认为谁年纪大谁就说得对

①小毛猴说吃西瓜吃瓤儿是它得出的结论。

②短尾巴猴说吃西瓜吃皮是它得出的结论。

③老猴说吃西瓜吃皮是它得出的结论。

④其他猴子们说吃西瓜吃皮是它们得出的结论。

14.(4分)读了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三、习作(30分)(共1题;共30分)

15.(30分)放学了,教室里开始热闹起来,课桌、椅子、粉笔、黑板开始争论着谁的功劳……请你想象一下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编一个童话故事。

要求:大胆展开想象,把故事写完整,语句要通顺,连贯;自拟题目;250字左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规则;服装;准备;宝贵;感受

【知识点】拼音;词形

【解析】【分析】书写时要注意“规则”的“规”不要写成同音字“归”,“服装”的“服”不要写成形近字“报”,“准备”的“准”不要写成形近字“堆”。书写时还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故答案为:规则、服装、准备、宝贵、感受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2.【答案】(1)shě;shè

(2)jǐ;jī

(3)chù;chǔ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1)舍:shě舍弃:舍不得。shè,房屋:宿舍,校舍。

(2)几:[jǐ]询问数量多少(估计不太大)的疑问词:几个人。[jī]小或矮的桌子:茶~儿。

(3)处:[chù]地方:教导处。[chǔ]决定,决断:处理。

故答案为:(1)shě、shè;(2)jǐ、jī;(3)chù、chǔ

【点评】考查了多音字,多音字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一般读音不同时,字的含义不同,用法也不同。

3.【答案】(1)七;八;心;胆;光;色;寂;惰;腾

(2)③

(3)②

(4)④

【知识点】词形;成语;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1)结合日常学习和积累作答即可。书写时注意“吊、寂、懒惰”等字词的写法。(2)五光十色:意思是形容色泽鲜艳,花样繁多。意思是形容色泽鲜艳,花样繁多。符合语境;(3)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害怕。符合语境;

(4)静寂:非常安静,一点声音也没有。符合语境。

故答案为:(1)①七、八②心、胆③光、色④寂⑤惰⑥腾(2)③(3)②(4)④【点评】考查补写词语及运用,补写词语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4.【答案】(1)清风徐徐吹来,明月追赶晚霞,早早爬过山头。

(2)爱迪生经过多次实验,终于发明了电灯。

(3)直跺脚

【知识点】修改病句;句子排序、仿写

【解析】【分析】(1)例句“美丽的菊花”电脑工作人来描写,赋予它人的动作“在秋雨里频频点头”是拟人,仿写时应注意。

(2)用词不当,把“发现”改为“发明”。

(3)考查了句子的补充,补充句子词和词组按一定的规律组合在一起,成为能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话,这就是句子。用“……得……”的形式,补充补语。示例:赛场上,小明奋力疾驰,跑得比免子还快,一不小心痒在了跑道上。王老师在旁边急得直跺脚,马上把他送到医院去了。

故答案为:(1)清风徐徐吹来,明月追赶晚霞,早早爬过山头。(2)爱迪生经过多次实验,终于发明了电灯。(3)直跺脚

【点评】(1)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注意句子的病因。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

(3)本题考查了学生进行句子仿写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所给例句的结构特点,用词特点等,然后根据特点进行仿写。

5.【答案】(1)万古胜负在于理

(2)二人同心

(3)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4)碧水东流至此回;停车坐爱枫林晚;两岸猿声啼不住;有礼者敬人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格言、名言

【解析】【分析】(1)结合题干中的“一时强弱在于力”,可知填写的是“万古胜负在于理”。意思是短时间的强弱在于力气大小,长时间的胜负在于道理。

(2)结合题干中的“其利断金”,可知填写的是“二人同心”。意思是只要两个人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泛指团结合作。

(3)结合题干中的“秋天的夜晚,孩子们提着灯在篱笆下斗蟋蟀。面对此情此景,我不禁想起了诗人叶绍翁的《夜书所见》中的名句”,可知填写的诗句是“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4)出自唐李白的《望天门山》结合题干中的“天门中断楚江开”,可知填写的诗句是“碧水东流至此回”。出自唐代杜牧的《山行》结合题干中的“霜叶红于二月花”,可知填写的诗句是“停车坐爱

枫林晚”。出自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早发白帝城》结合题干中的“轻舟已过万重山”。可知填写的诗句是“两岸猿声啼不住两岸猿声啼不住”。结合题干中的“仁者爱人”。可知填写的是“有礼者敬人”。句意仁慈的人爱人,有礼貌的人尊敬人。仁慈的人爱人,有礼貌的人尊敬人。书写时要注意“坐”不要写成形近字“座”。“啼”不要写成形近字“嘀”。

故答案为:(1)万古胜负在于理(2)二人同心(3)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4)碧水东流至此回、停车坐爱枫林晚、两岸猿声啼不住、有礼者敬人

【点评】考查了古诗文、名句的默写。诗歌、名句的默写要求熟读熟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从中明白道理,受到教育。

6.【答案】D;B;A;C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A.热爱自然:特别地喜爱大自然。

B.知错就改:比输人知道了错误就改正。

C.极端热忱:非常地热情。

D.临危不惧:遇到危难毫不畏惧。

依据意思结合语境依次填入:临危不惧、知错就改、热爱自然、置之度外

故答案为:D、B、A、C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词语释义及词语搭配。另外,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课文原文,深刻理解原文内容,理解文章中每个人物的特点,学会归纳总结。

【答案】7.张开;合拢

8.金色;中午;绿色;早晨、傍晚

9.A

10.大自然中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动物,经常亲近它们,仔细观察它们,就会有独特的发现,也能得到更多的惊喜和快乐。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认真阅读选文内容,抓住关键句子,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选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7.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合拢”、“张开”互为反义词

故答案为:合拢、张开

8.考查了内容的理解。结合图片联系上下文理解,从“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可知,图1草地的颜色∶金色,时间:中午;图2草地的颜色:绿色,时间∶早晨、傍晚。

故答案为:金色;中午;绿色;早晨、傍晚

9.考查了内容的理解。结合图片联系上下文理解,从“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可知,吸引“我"观察蒲公英花的变化的原因是草地的颜色发生了变化。故选A。

故答案为:A

10.考查了思维拓展。结合内容联系实际即可,例∶大自然中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动物,经常亲近它们,仔细观察它们,就会有独特的发现,也能得到更多的惊喜和快乐。

故答案为:大自然中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动物,经常亲近它们,仔细观察它们,就会有独特的发现,也能得到更多的惊喜和快乐。

【答案】11.不知道西瓜的吃法,又不好意思请教别人。;召集猴子吃西瓜,吃前考大家这西瓜的吃法;皮

12.巧妙的计策。;原故、原因。

13.C;B;A;D

14.不懂的事情不能不懂装懂,更不能盲目从众。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2)理解词语的意思时,我们要先找到词语所在的句子,再读一读这个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3)解答此题要从文中找到相关的内容,再读一读这个给出的选项,然后分析判断。

(4)此题主要考查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11.由第1自然段可知,猴王不知道怎么吃西瓜,他想请教别人,但觉得那会显得自己太无知了。很快,猴王想出了一个妙计。召集猴子吃西瓜,吃前考大家这西瓜的吃法。大多数猴子说西瓜应该吃皮,所以猴王就认同了大多数猴子的说法。

故答案为:不知道西瓜的吃法,又不好意思请教别人。;召集猴子吃西瓜,吃前考大家这西瓜的吃法;皮。

12.考查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结合文中语句“很快,猴王想出了一个妙计。”可知“妙计”:巧妙的计策。结合文中语句“我之所以长寿,就是吃了西瓜皮的缘故!”可知“缘故”:一般是指原故、原因。

故答案为:①巧妙的计策。②原故、原因。

13.①结合“小毛猴听了,搔(sāo)了搔腮(sāi)想了好一会说:‘我知道,我知道,西瓜是吃瓤(ráng)儿!’”可知小毛猴说吃西瓜吃瓤儿是它动脑筋思考得出的结论。选C。②结合“上次我在姑姑家吃过甜瓜,甜瓜是吃皮的。甜瓜是瓜,西瓜也是瓜,根据我的经验,瓜是吃皮啦!”可知短尾巴猴说吃西瓜吃皮是它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得出的结论。选B。

③结合“老猴一看,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到自己身上,为了面子它只能胡编乱造,于是它就哆(duō)哆嗦(suō)嗦地站起来说:‘这……西瓜当然……是吃皮的啦!我之所以长寿,就是吃了西瓜皮的缘故!’”可知老猴说吃西瓜吃皮是它为了面子胡编乱造得出的结论。选A。④结合“听老猴这么一说,其他猴子们都喊起来:‘对,吃西瓜吃皮!吃西瓜吃皮!’”可知其他猴子们说吃西瓜吃皮是它们认为谁年纪大谁就说得对得出的结论。选。

故答案为:①C;②B;③A;④D

14.猴子吃西瓜的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是不要不懂装懂,不要过分相信经验主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懂装懂,只会徒增笑柄,要从实践的角度去证明问题。

故答案为:启发:不懂的事情不能不懂装懂,更不能盲目从众。

15.【答案】范文:

教室里的故事

夜幕降临,教室里空无一人。忽然,从教室的角落里传来一阵轻微的说话声,原来是那些平时从不开口的小精灵们!

黑板,粉笔,橡皮,尺子,桌子它们正在争谁的功劳大。黑板说:“我的功劳最大,如果没有我老师就写不成字。”粉笔说:“我的功劳最大,如果没有我老师也写不成字。”橡皮说:“我的功劳最大,如果没有我错字就没法改。”尺子说:“我的功劳最大,如果没有我就画不了直线。”桌子说:“我的功劳最大,如果没有我,铅笔就写不成字。”它们都说自己的功劳最大,到底谁的功劳最大呢?

忽然,站在门口的扫帚开口说话了:“你们组成了我们的学习队伍,在这个良好的队伍中,少了哪一个都不行,你们都有功劳,分不清哪个功劳大,哪个功劳小,你们要互相帮助才能组成美好的学习环境。”

【知识点】童话类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为自命题的童话作文,要求根据题目中所给材料进行合理的想象,编一个有趣的故事,结合题目中所给的场景进行合理的想象编故事,想想大家在议论什么,为什么议论?当时的情景怎样?然后编故事。写童话故事要注意进行合理而丰富的想象,不能天马行空,胡编乱造,要符合生活实际。写童话作文或想象作文应和写记叙文一样,在写法上也要写“实”,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想象作文也要重视语言文字的表达,章法结构,使人读起来能感到文通句顺,条理清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点评】小作者根据题目中所给的材料进行了合理的想象编写了一个童话故事,故事生动有趣,说明了“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语句通顺,语言优美,是一篇很不错的习作。

试题分析部分

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100分

客观题(占比)14.0(14.0%)分值分布

主观题(占比)86.0(86.0%)

客观题(占比)2(13.3%)题量分布

主观题(占比)7(46.7%)

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大题题型题目量(占比)分值(占比)

综合智能(30分)3(20.0%)30.0(30.0%)

文化素养(40分)5(33.3%)40.0(40.0%)习作(30分)1(6.7%)30.0(30.0%)

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

序号难易度占比

1普通(33.3%)

2容易(13.3%)

3困难(13.3%)

4、试卷知识点分析

序号知识点(认知水平)分值(占比)对应题号1成语9.0(9.0%)32童话类作文30.0(30.0%)15

3词形19.0(19.0%)1,3

4句子排序、仿写 6.0(6.0%)4

5格言、名言9.0(9.0%)5

6记叙文阅读15.0(15.0%)11,12,13,14 7词汇运用9.0(9.0%)3

8诗文朗读、默写、翻译9.0(9.0%)5

9拼音16.0(16.0%)1,2

10修改病句 6.0(6.0%)4

11课文内容理解 4.0(4.0%)6

12语段阅读11.0(11.0%)7,8,9,10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