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精)
2025-09-27 16:04:42 责编:小OO
文档
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培养高科学素质的人才,教育部提出了“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响亮口号与明确要求。信息技术教育在教育领域的地位愈来愈显重要,但如何有效地开设这门课程,即应选用何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也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于一体的多媒体技术,近年来得到飞速发展,处理信息能力越来越强,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提供了更加广泛的发展前景。

人们在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中,一般以人体自身的感觉器官来感知事物的表象,然后经过大脑进行加工形成判断并做出相应的反映,从而形成知识能力,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是这个道理。多媒体教学内容具有直观性、新颖性、多样性和趣味性,形象生动,既使学生主管语言数理分析的大脑左半球抽象思维和主管视角、空间的大脑右半球形象思维相互作用,提高学习效率;又能为教师控制学生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提供有效工具。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不同感官在学习中的作用,使学习确立鲜明、完整的形象,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的对象上,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和运用语言知识的要求,这种强烈的求知要求正是学生学习知识技能所必须具备的内驱动力。如果我们能将多媒体教学内容的这些优势与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结合起来,考虑该课程教学目标的特殊性,就可对达到教学目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技术之所以推广如此迅速、应用如此广泛,是因为它对现代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和作用。实现感观交互,提高学习效率。多媒体技术利用人机交互、立即反馈这一计算机独有的特点,进一步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而且可以立即反馈的教学环境。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化的信息满足了思维的化。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作过一个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的实验,最后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学生的各种感观都被激活,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另外,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抽象逻辑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也共同参与学习过程,这突破传统教学中重抽象思维轻形象思维的弊端。

全方位的多媒体信息网有利于实现个性化、多层次、创造性的学习目标。多媒体教学环境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多媒体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使得多媒体教学软件越来越人性化,使得个性化学习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变得现实。

友好的界面,简便的操作,有利于激发学习情趣和动机。面向用户的软件技术使得多媒体教学环境具有及其良好的用户界面,不管是用户操作还是系统反馈都友善易懂,这使学习者完全不必要有如何心理障碍和负担,而且通过多种感观方式的提示和应答,培养学习者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发和维护其学习兴趣。

多媒体信息量大、传输速度快、质量高、应用范围广。多媒体技术结合了计算机的高速数据传输功能,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向学习者展示图、文、声并茂的学习信息,并通过各种剪辑和特效处理使得这些信息对学习起到全方位的引导作用。

虚拟现实、身临其境。这是多媒体计算机所营造的交互式虚拟世界,使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形象逼真的感觉,加以一些接口操作设备,学习者就可以低成本的进行各种特殊学习。

多媒体教学环境模式的应用多种多样下面我就举几种说明: (一)演示型多媒体教学环境

演示型多媒体教学环境主要是以一台多媒体计算机为中心,安装上大屏幕电视,配上录音机、投影仪等常规教学媒体,有机地组成一个多媒体系统。如将多媒体计算机联接上网络,还可获得更丰富的教学资料。

演示型多媒体教学环境具备如下功能:

1、 显示教学书籍、图片、幻灯片等;

2、 播放录音、录像、CD、影碟;

3、 播放多媒体软件、计算机教学课件及各种计算机光盘;

4、 调用网络系统中的各种资料。

演示型多媒体教学环境将教学内容以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影视等多种形式展现出来,将信息技术教育中一些抽象、枯燥的内容演化成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复制”一课时,可把复制功能的过程和后果作成动画,形象地展示出来,有助于学生们理解这一功能的具体涵义。

(二)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由服务器和一定数量的微机(其中一台作教师用机工作站,其他作为学生用机工作站)连成的局域网络、多媒体网络教学支持系统、应用软件等三个部分组成。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通常具备以下功能:

1、 屏幕及语音广播功能。教师可将教师机屏幕上的画面(包括文字、图形、影片、动画等)或声卡的音源(包括任何声音、音乐及音效等)实时广播给全体、部分或单个学生,画面广播完毕后可自动还原,学生可继续对自己的计算机进行自主的操作。利用此功能,教师可以进行示范教学,学生在自己的屏幕前观看教师对计算机的全部操作过程。在讲解Windows98操作系统一些操作步骤,例如如何建立文件夹和快捷方式时,可先用此项功能,向学生演示广播,再由学生自由操作,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

2、 远端遥控。教师可以在教师机上操作任意一台学生机,进行手把手式的教学。若教师发现某些学生未按指定要求操作时,还可以利用自己的计算机强迫该学生机重新启动。

3、 分组管理。教师可将学生依实际需要进行编组,以方便教师进行屏幕广播、屏幕监看及语音监听,从而可进行分组教学,分组后还可进行分组讨论,每组学生可以相互交谈,协同完成学习任务。

4、 语音双向对讲。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可通过耳机、麦克风实现双向通话。

运用多媒体教学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基于中学教育的特点和多媒体技术的突出优点,将多媒体技术全面引入到中学教育中来是有利而必要的。

多媒体进课堂。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师决定。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即处于被灌输的状态。而在多媒体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则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如果教学软件编得更好,连教学模式也可以选择,比如说,可以用个别化教学模式,也可以用协商讨论的模式。使计算机象学习伙伴一样和你进行讨论交流。也就是说,学生在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而不是一切都由教师安排好,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按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的认识不是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产生的,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获得有效的认知,这种主动参与性就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即能真正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电子课件进课堂。根据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将课堂的整体教学过程,制作成授课软件,在计算机环境中因材施教,这既能指导学生个性化学习,又能增进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这对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等都有很大的帮助,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如果将电子课件和课本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那将会有更好的效果。这方面最典型的应用是电子板书,即教师将板书事先转化为电子文档在进行教学。

情景教学。这尤其适应文科类教学。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创造思维十分重要,情景教学就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将情景教学的内容用文、声、图像同时刺激学生的感观,认知的效果会产生飞跃,从多层次、多方面作用于学生的大脑,必然产生高强度的创造思维的动机。

抽象教学。这尤其适应理科类,特别是带有实验的科目的多媒体教学。理科课堂抽象、微观的知识多,而中学生对这方面的理解和想像能力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培养出来,故而应用多媒体技术将这些知识用软件的方式实现并进行动态模拟就可以帮助学生较快的建立起抽象思维体系。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多媒体技术也不例外,当然这里指的是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学教育中的应用,这种负面影响不是多媒体技术所固有的,而是我们在应用是如果控制不当就会产生的。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我们仍强调要以教师为主导,媒体是教学的一种辅助工具,教师在教学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将多媒体信息用于教学所需要,并有所侧重,有所增删。另外,由于学生控制能力的影响,在多媒体信息的冲击下易失去学习重点,这也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和指点。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应该以学生为主动,教师为辅助。这时教师应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帮助学生利用多媒体信息,并适时的解答学生的困惑,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正确掌握。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信息技术教育事业提供了很好的前景,但它同任何教学改革一样,关键在于人,即教师。教师必须抓住机遇,积极提高自身素质,才能胜任新的教学环境下的教学工作。

1、 更新教育,树立现代化教育意识。教学观念的更新是教师能够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的根本保障。现代化教育意识是教师运用媒体教学的心理基础,良好而稳定的现代教育技术意识是基础教育现代化对未来教师的现代素质要求,同时也是未来教育教育者更新教育观念的时代需要。

2、 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可以保证教师在知识传递中,将信息的损耗减到最少,达到最佳教育效益。

3、 有良好的信息能力。处于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要求教师从“守摊型”向“开拓型”发展,教师应当具有开拓能力及主动接受新科学技术挑战的精神。作为教师,就应当具有良好的信息能力,经常深入系统地学习,获取新的知识,注重更新知识结构和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探寻创建新的教学方法。

我相信只要有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 

,会使更多的学生`教师和从事教育工作者更好的工作和学习。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