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试题
总分:100分 时间:75分钟
第一卷(选择题 共5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Al 27 Mg 24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以节能减排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是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下列做法违背发展低碳经济的是
A.塑料制品的使用,防止白色污染的产生
B.在工业生产中,尽量使用纯液态有机物代替水作溶剂
C.应用高效洁净的能源转换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
D.利用CO2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或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石油的分馏、煤的干馏都属于物理变化
B.溶于水并能电离出离子的物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C.蛋白质溶于水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D.所有双糖、多糖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达中,正确的是
A.甲醛的电子式: B.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CH2CH2
C.次氯酸分子的结构式:H-Cl-O D.Cl-的结构示意图:
4.下列物质中,不满足“既能和酸(H+)反应,又能和碱(OH—)反应”的是
A.Na2CO3 B.Al(OH)3 C.(NH4)2SO3 D.
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1 mol Na2O2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是0.2 NA
B.1L 1mol·L-1的醋酸溶液中含醋酸分子数为NA
C.1.7g 羟基(-OH)含有的电子数为0.9 NA
D.常温常压下,2.24 L乙烯含有的极性键数为0.4 NA
6.A、B、C三种醇与足量的金属钠完全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相同体积的氢气,消耗这三种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6∶2,则A、B、C三种醇分子里羟基数之比是
A.3∶2∶1 B.2∶1∶3 C.3∶1∶2 D.2∶6∶3
7.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1.0 mol·L-1的KNO3溶液中:H+、Fe2+、Cl-、SO42-
B.滴入酚酞显红色的溶液中:NH4+、Mg2+、AlO2-、NO3-
C.澄清透明的无色溶液中:Cu2+、K+、NO3-、OH-
D.滴加新制氯水后的溶液中:Fe3+、Al3+、Cl-、SO42-
8.下列有关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用醋酸除去水垢:CaCO3+2H+=Ca2++H2O+CO2↑
B.玻璃试剂瓶被烧碱溶液腐蚀:SiO2+2Na++2OH-=Na2SiO3↓+H2O
C.苯酚浊液中加入NaOH溶液变澄清:
D.溴乙烷中滴入AgNO3溶液:Br-+Ag+=AgBr↓
9.按下列方案进行有关实验,一定能成功的是
A.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FeCl3:加入过量Fe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B.分离乙酸乙酯与乙酸: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振荡、过滤
C.区分甲酸和乙醛:分别加入新制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D.制取少量溴苯:向试管中加入5 mL 溴水、2 mL苯,微热
10.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C的原子序数的差为8,A、B、C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C<D
B.单质B制作的容器可用来盛放浓
C.A、C形成的物质属于两性氧化物
D.元素D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ⅥA族
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至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正确的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11.下表各组物质中,不能满足右图所示一步转化关系的是
选项 | X | Y | Z | |
A | Na | NaOH | NaCl | |
B | Fe2O3 | FeCl3 | Fe(OH)3 | |
C | CH3CHO | CH3COOH | CH3COOCH2CH3 | |
D | CH2=CH2 | CH3CH2Br | CH3CH2OH |
甲 乙 丙 丁
A.甲装置:向混有苯酚的苯中加入NaOH溶液,除去其中的苯酚
B.乙装置:在乙醇与乙酸的混合液中加入足量生石灰,分离出乙醇
C.丙装置:加热浓硫酸和乙醇(其体积为比3∶1)混合液,制取乙烯
D.丁装置:A中为乙醇、醋酸,B为饱和碳酸钠溶液,制取乙酸乙酯
13.下列有关颜色的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潮湿的氯气使有色布条褪色
B.苯酚遇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呈紫色
C.向乙醇中滴加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紫红色褪去
D.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检验醛基时,产生红色沉淀
14.格氏试剂(其通式为R′MgX,R′表示烃基,X表示卤素原子)在有机物合成上有重要用途。格氏试剂能与醛、酮(,R、R′为烃基或氢原子)发生加成反应,例如:
若用上述方法制取,可选用的试剂是
A.CH3COCH3和CH3CH2MgBr B.CH3CHO和(CH3)2CHMgCl
C.CH3MgBr和 D.CH3CHO和CH3CH2MgBr
15.物质C是合成一种物的中间体,其合成过程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A的分子式是C8H10O2
B.LiAlH4在反应中作为氧化剂
C.由A合成B发生了加成和消去反应
D.物质C分子中含有3个手性碳原子
第二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16.(12分)乙醛溶液久置会产生分层现象,上层为无色油状液体,下层为乙醛溶液。据测定,油状液体的主要成分为(C2H4O)n,其沸点比水高。
Ⅰ.若n=3时,(C2H4O)3的结构可能是和中的一种,科研上可用物理方法区分之,该物理方法可能是 ▲ 。
A.质谱 B.核磁共振谱 C.红外光谱
Ⅱ.从变质的乙醛中提取乙醛(仍得到溶液),可利用如下原理:
(C2H4O)nn CH3CHO
实验步骤如下:
⑴ 分离出上层油状液体(C2H4O)n,该步骤所用主要玻璃仪器的名称是 ▲ 。
⑵ 将(C2H4O)n放入右图装置的烧瓶中,加入10 mL 6 mol·L-1的H2SO4,加热混合液至沸腾,分解生成的乙醛气体导入锥形瓶内的水中。
① 使用冷凝管的目的是 ▲ ,冷凝水由 ▲ (填“A”或“B”)口进入。
② 当观察到右侧导管口气泡很少时,反应已近结束,为防止倒吸,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
③ 检验锥形瓶内含乙醛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17.(8分)镁元素的单质、合金及其化合物在航空、医药、建筑等方面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⑴ 海水中含有的镁通过加入石灰乳富集后,再与盐酸反应转化为MgCl2,再由MgCl2制单质镁。写出其中生成MgCl2的离子方程式: ▲ 。
⑵ 在医疗上MgSO4具有镇静、抗痉挛等功效。以菱镁矿(主要成份是MgCO3)为主要原料制备MgSO4晶体的流程如下:
① 步骤②所得气体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② 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填名称)。
③ 操作X包括 ▲ 、 ▲ 、过滤和洗涤等。
18.(10分)已知:① 200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罗伯特·格拉布等3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作出的贡献”。烯烃分子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可表示如下:
CH2=CHR1+CH2=CHR2CH2=CH2+R1CH=CHR2
② R-CH2-CH=CH2+Cl2R-CHCl-CH=CH2+HCl
下面物质A~I之间的转化关系图中:B是由乙醇发生消去反应获得;F是油脂水解产物之一,能与水任意比互溶;K是一种名称为聚丙烯的塑料;I的化学式为C9H14O6。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物质A的名称是 ▲ ,A的同分异构体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共平面的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 。
⑵ E→F的反应条件是 ▲ 。
⑶ H+F→I的方程式是 ▲ 。
⑷ 聚丙烯塑料K的相对分子质量可达6.3×105,则其聚合度是 ▲ 。
19.(12分)Ⅰ.苯佐卡因是一种局部麻醉剂,它的工业合成有如下所示的两种途径,其中途径I已逐渐淘汰。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反应①的方程式是 ▲ 。
⑵ 苯佐卡因分子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 。
⑶ 根据途径Ⅰ所设计③、⑤两步的目的分析,途经II中⑥和⑦能否互换,说明理由: ▲ 。
Ⅱ.丁烯二酸(HOOCCH=CHCOOH)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有机合成中间体。
⑴ 反式丁烯二酸又叫富马酸,其结构简式是 ▲ 。
⑵ 下面是用石油裂解产品1,3-丁二烯合成丁烯二酸的流程图,请写出方框内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20.(8分)汽油(假设其成分以辛烷计)中加入一定比例的乙醇能提高汽油的燃烧效率,节约能源、减少污染。
⑴ 加入一定比例乙醇的汽油完全燃烧,比等质量的未加乙醇的汽油完全燃烧,所消耗O2的物质的量 ▲ (选填“大”、“小”、“相等”)。
⑵ 若取22.8 g未加乙醇的汽油,使之完全燃烧,产生的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 。
⑶ 若取50.2 g掺入乙醇的汽油,与足量O2反应,测得生成CO2的质量为149.6 g。计算所取汽油中乙醇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高一化学期末调研
参及评分标准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B 2.C 3.D 4.A 5.C 6.B 7.D 8.C 9.A 10.B
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至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正确的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11.C 12.AB 13.B 14.AC 15.CD
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50分)
16.Ⅰ.BC
Ⅱ.⑴ 分液漏斗 ⑵ ① 使未分解的(C2H4O)n冷凝回流,提高转化率 B
② 把导管撤离锥形瓶后再熄灭酒精灯
③ CH3CHO+2Ag(NH3)2OHCH3COONH4+3NH3+2Ag↓+H2O
或:NaOH+CH3CHO+2Cu(OH)2CH3COONa+Cu2O↓+3H2O
(每空2分,共12分)
17.⑴ Mg(OH)2+2H+=Mg2++2H2O
⑵ ① 2NH3+H2SO4=(NH4)2SO4
② 硫酸铵
③ 蒸发浓缩 冷却结晶
(除第⑵小题③中每空1分外,其余每空2分,共8分)
18.⑴ 2-丁烯 ⑵ NaOH水溶液、加热
⑶ ⑷ 15 000
(每空2分,共10分)
19.Ⅰ.⑴ ⑵ 氨基、酯基
⑶ 不能。若步骤⑥和⑦互换,则生成的氨基将被氧化
Ⅱ.⑴
⑵
(除第Ⅱ⑵题每空1分外,其余每空2分,共12分)
20.⑴ 小
⑵ 35.84 L
⑶ 设所取汽油中乙醇和辛烷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
46x+114y=50.2
(2x+8y)×44=149.6
x=0.1 mol,y=0.4 mol
答:所取汽油中乙醇的物质的量0.1 mol。
(除第⑶题4分外,其余每空2分,共8分)
说明:非选择题部分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