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内…………○…………装…………○…………订…………○…………线…………○…………
绝密★启用前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镇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
中数学试题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题号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1=表示的曲线是(
)
A .一条射线
B .双曲线
C .双曲线的左支
D .双曲线的右支
2.已知a R ∈,则“1a >”是“1
1a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即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相思》诗,在这4句诗中,可作为命题的是()
A .红豆生南国
B .春来发几枝
C .愿君多采撷
D .此物最相思
4.已知m ,n 表示两条不同直线,α,β表示两个不同的平面,以下能判定m ⊥α的是()
A .α⊥β且m ⊂β
B .α⊥β且m ∥β
C .α∥β且m ⊥β
D .m ⊥n 且n ∥α
5.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中,O 为坐标原点,若点P (1,﹣2,3)在平面xOz 上的投影为点B ,则线段OB 的长度为()A B C D .6.下列有关命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外…………○…………装…………○…………订…………○…………线…………○…………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内…………○…………装…………○…………订…………○…………线…………○…………
B .命题“函数f (x )=(a ﹣1)x 是R 上的增函数”的否定是“函数f (x )=(a ﹣1)
x 是
R 上的减函数”
C .命题“在△ABC 中,若sin A =sin B ,则A =B ”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
D .命题“若x =2,则x 2﹣3x +2=0”的逆命题为真命题
7.
已知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点E 为平面BCC 1B 1的中心,则直线DE 与平面ACD 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A .
14B .
13
C .
3
D .
3
8.设双曲线()22
22100y x a b a b
-=>,>的上焦点为F ,过点F 作与y 轴垂直的直线交两
渐近线于A ,B 两点,且与双曲线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P ,设O 为坐标原点,若
OP OA OB λμ=+ ,()22
59
R λμλμ+=∈,则双曲线的离心率e 的值是(
)
A .3
B .
355
C .
324
D .
32
9.设抛物线y 2=8x 的焦点为F ,经过定点P (a ,0)(a >0)的直线l 与抛物线交于A ,B 两点,且2BP PA =
,|AF |+2|BF |=9,则a =()
A .1
B .2
C .3
D .4
10.四棱锥P ﹣ABCD 中,已知3
PAB PAD BAD π
∠=∠=∠=,|AB |=|AD |=a ,|AP |=b ,|PC |=1,则b 的最大值为()
A B .
62C .
63
D .
33
第II 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 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11.双曲线2
2
13
y x -=的渐近线方程为_____,焦点坐标为_____.
12.已知()3211a λ=- ,,()102b μμ=+ ,.若a b ⊥ ,则μ=_____;若//a b r r ,则λ+μ
=_____.
○…………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内…………○…………装…………○…………订…………○…………线…………○…………
另一组基底,若向量p 在基底a ,b ,c 下的坐标为(2,1,3),p 在基底a b + ,a b - ,c
下的坐标为(x ,y ,z )
,则x ﹣y =_____,z =_____.14.若动点P 到点F (0,1)的距离比它到直线y =﹣2的距离少1,则动点P 的轨迹C 的方程为_____,若过点(2,1)作该曲线C 的切线l ,则切线l 的方程为_____15.在四面体ABCD 中,△ABD 和△BCD 均为等边三角形,AB =2,AC =,则二
面角B ﹣AD ﹣C 的余弦值为_____.
16.四边形ABCD 的各个顶点依次位于抛物线y =x 2上,∠BAD =60°,对角线AC 平行x 轴,且AC 平分∠BAD ,若BD =
,则ABCD 的面积为_____.
17.已知椭圆E :()22
2210x y a b a b
+=>>,点A ,B 分别是椭圆E 的左顶点和上顶点,
直线AB 与圆C :x 2+y 2=c 2相离,其中c 是椭圆的半焦距,P 是直线AB 上一动点,过点P 作圆C 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M ,N ,若存在点P 使得△PMN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椭圆离心率平方e 2的取值范围是_____.评卷人
得分
三、解答题
18.已知a >0,且a ≠1.命题P :函数f (x )=log a x 在(0,+∞)上为增函数;命题Q :函数g (x )=x 2﹣2ax +4有零点.
(1)若命题P ,Q 满足P 真Q 假,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2)命题S :函数y =f (g (x ))在区间[2,+∞)上值恒为正数.若命题S 为真命题,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19.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四边形ABCD 是菱形,AB =
,BD =2.
(1)若点E ,F 分别为线段PD ,BC 上的中点,求证:EF ∥平面PAB ;
(2)若平面PBD ⊥平面ABCD ,且PD ⊥PB ,PD =PB ,求平面PAB 与平面PBC 所成
○…………外…………○…………装…………○…………订…………○…………线…………○…………
※※请※※不※※要※※在
※※装※※订※※线※※内※※答※※题※※
○…………内…………○…………装…………○
…………订…………○…………线…………○…………
的锐二面角的余弦值.
20.如图,已知椭圆2
213
x C y +=:,过动点M (0,m )的直线交x 轴于点N ,交椭圆
C 于A ,P (其中P 在第一象限,N 在椭圆内)
,且M 是线段PN 的中点,点P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Q ,延长QM 交C 于点B ,记直线PM ,QM 的斜率分别为k 1,k 2.
(1)当11
3
k =
时,求k 2的值;(2)当1213
k k =-时,求直线AB 斜率的最小值.21.如图,△ABC 为正三角形,且BC =CD =2,CD ⊥BC ,将△ABC 沿BC 翻折.
(1)当AD =2时,求证:平面ABD ⊥平面BCD ;
(2)若点A 的射影在△BCD 内,且直线AB 与平面ACD 所成角为60°,求AD 的长.22.已知抛物线C :x 2=2py (p >0)的焦点到直线l :2x ﹣y ﹣1=0的距离为5
4
.(1)求抛物线的方程;
(2)过点P (0,t )(t >0)的直线l 与抛物线C 交于A ,B 两点,交x 轴于点Q ,若抛物线C 上总存在点M (异于原点O ),使得∠PMQ =∠AMB =90°,求实数t 的取值范围.
参
1.D 【解析】【分析】
根据方程表示点(),P x y 到点()11,0F -和点()21,0F 的距离之差为1,得到答案.【详解】
1=表示点(),P x y 到点()11,0F -和点()21,0F 的距离
之差为1,1221F F =>,故表示的是双曲线的右支.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方程表示的曲线,转化为几何意义是解题的关键.2.A 【解析】【分析】先求得不等式1
1a
<的解集为0a <或1a >,再结合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判定,即可求解.【详解】
由题意,不等式11a <,等价与1110a a a --=<,即10a a ->,解得0a <或1a >,所以“1a >”是“1
1a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定,以及分式不等式的求解,其中解答中正确求解不等式的解集,合理利用充分、必要条件的判定方法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3.A 【解析】【分析】
利用命题的定义即可判断出答案.【详解】
由命题的定义可知:“红豆生南国”这一句可以判断红豆生在什么地方,因此可以作为一个命题.故选:A.【点睛】
正确理解命题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4.C 【解析】【分析】
ABD 选项均可得到m α⊂,//m α或m 与α相交,得到答案.
【详解】
A.α⊥β且m ⊂β,则m α⊂或//m α或m 与α相交,故排除;
B.α⊥β且m ∥β,则m α⊂或//m α或m 与α相交,故排除;
C.α∥β且m ⊥β,则m ⊥α,正确;
D.m ⊥n 且n ∥α,则m α⊂或//m α或m 与α相交,故排除;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意在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5.B 【解析】【分析】
计算得到()1,0,3B ,再计算长度得到答案.【详解】
点P (1,﹣2,3)在平面xOz 上的投影为点()1,0,3B ,故OB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空间中点的投影,距离的计算,意在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计算能力.6.C
【解析】
【分析】
根据否命题,逆命题,逆否命题,命题的否定的定义依次判断每个选项得到答案.
【详解】
A.命题“若a ⊥b ,则a •b = 0”的否命题为“若a 不垂直b ,则a •b ≠ 0”,故A 错误;
B.命题“函数f (x )=(a ﹣1)x 是R 上的增函数”的否定是“函数f (x )=(a ﹣1)x 不是R 上的增函数”,故B 错误;
C.命题“在△ABC 中,若sin A =sin B ,则A =B ”是真命题,故逆否命题为真命题,C 正确;
D.命题“若x =2,则x 2﹣3x +2=0”的逆命题为“若x 2﹣3x +2=0,则x =2”,为假命题,D 错误;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命题的否定,否命题,逆否命题,逆命题,意在考查学生对于命题的理解和掌握.7.B
【解析】
【分析】
如图所示,建立空间之间坐标系,设正方体边长为1,则()0,0,0D ,11,1,22E ⎛⎫ ⎪⎝⎭
.易知平面1ACD 的法向量为()1,1,1n = ,计算夹角得到答案.
【详解】
如图所示,建立空间之间坐标系,设正方体边长为1,则()0,0,0D ,11,1,22E ⎛⎫ ⎪⎝⎭
.根据1,n AC n AD ⊥⊥ 得到平面1ACD 的法向量为()1,1,1n = ,11,1,22DE ⎛⎫= ⎪⎝⎭
,
故cos 3n DE n DE α⋅==⋅ ,故1sin 3
α=,
直线DE 与平面ACD 1所成角θ,满足1cos sin 3
θα==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线面夹角,意在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计算能力.
8.C
【解析】
【分析】
根据,,A B P 三点共线得到1λμ+=,计算得到,3bc P c a ⎛⎫
⎪⎝⎭,代入双曲线方程,化简得到答案.
【详解】渐近线为:a y x b =±,取y c =,解得bc x a =±,则,,,bc bc A c B c a a ⎛⎫⎛⎫- ⎪ ⎪⎝⎭⎝⎭.OP OA OB λμ=+ ,且,,A B P 三点共线,故1λμ+=,2259
λμ+=,则1323λμ⎧=⎪⎪⎨⎪=⎪⎩或2313λμ⎧=⎪⎪⎨⎪=⎪⎩,不妨取1323λμ⎧=⎪⎪⎨⎪=⎪⎩,则,3bc P c a ⎛⎫ ⎪⎝⎭,
代入双曲线方程得到:222219c c a a -=,即28321,94
e e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双曲线的离心率,根据共线得到1λμ+=是解题的关键.
9.A
【解析】
【分析】
过A 作AC 垂直准线于C ,过点B 作BD 垂直准线于D ,连接CP 并延长与DB 的延长线交于E ,根据相似得到3NP =,得到答案.
【详解】
如图所示:过A 作AC 垂直准线于C ,过点B 作BD 垂直准线于D ,连接CP 并延长与DB 的延长线交于E .
2BP PA = ,则2AC BE =,29AF BF +=,即29DE =, 4.5DE =.根据三角形相似得到:23
NP DE =,故3NP =,1OP =,故1a =.故选:A .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直线和抛物线的位置关系,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转化能力.10.B
【解析】
【分析】
根据对称性知P 在平面ABCD 的投影在BAD ∠的角平分线上,设为F ,作FE AD ⊥于E ,
连接PE ,FC ,计算得到3
PA b =
,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得到答案.【详解】
根据对称性知P 在平面ABCD 的投影在BAD ∠的角平分线上,设为F ,作FE AD ⊥于E ,连接PE ,FC .AD EF ⊥,AD PF ⊥,故AD ⊥平面PEF ,故AD PE ⊥,故2b AE =,32PE b =.3
6EF b =,63
PA b ==.在PFC ∆中,222PC FC PF =+,即
222113b FC =-≤,故62b ≤.当F 和C 点重合时等号成立.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四棱锥中距离的最值问题,意在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计算能力.
11.
y =x
(±2,0)
【解析】
【分析】
直接利用渐近线方程公式和焦点公式得到答案.
【详解】双曲线2
2
13y x -=
的渐近线方程为:y =,焦点坐标为()2,0±.
故答案为:y =;()2,0±.
【点睛】
本题考查了渐近线和焦点,属于简单题.
12.3
5-710
【解析】
【分析】
根据垂直得到()31020a b μμ⋅=+++= ,根据平行得到a mb = ,计算得到答案.
【详解】
()31020a b μμ⋅=+++= ,故35
μ=-;//a b r r ,则a mb = ,即()()3211102m λμμ-=+,,,故()3121012m m μλμ⎧=+⎪-=⎨⎪=⎩,解得1215λμ⎧=⎪⎪⎨⎪=⎪⎩故710λμ+=
.故答案为:35-;710.【点睛】
本题考查根据向量的垂直平行求参数,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
13.1
3
【解析】
【分析】
化简得到()()p x y a x y b zc =++-+ ,对比系数得到答案.
【详解】
根据题意知:23p a b c =++ ,()()
()()p x a b y a b zc x y a x y b zc =++-+=++-+ .故1,3x y z -==;
故答案为:1;3.
【点睛】
本题考查了向量基本定理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
14.x 2=4y
y =x ﹣1.【解析】
【分析】
设动点P 的坐标为(x ,y ),代入化简得到答案,设过点(2,1)的直线方程为y =k (x ﹣2)+1,计算得到答案.
【详解】
设动点P 的坐标为(x ,y )21y =+-;∴x 2=4y ;动点P 的轨迹C 方程为x 2=4y ;
设过点(2,1)的直线方程为y =k (x ﹣2)+1;
①当k 不存在时,则直线方程为x =2,与曲线C 不相切;
②当k 存在时,联立()221
4y k x x y ⎧=-+⎨=⎩,
∴x 2﹣4kx +8k ﹣4=0.∵直线与曲线C 相切,∴△=16k 2﹣32k +16=0;解得k =1;切线l 的方程为y =x ﹣1.
故答案为:24x y =;1y x =-.
【点睛】
本题考查了轨迹方程,切线问题,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
15.5
【解析】
【分析】
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平面ABD 的法向量()11,0,0n =u r
,平面ACD
的法向量()
2n = ,利用夹角公式计算得到答案.【详解】
设BD 中点为O
,则AO CO ==
AC =,故AO CO ⊥,故,,OA OC OD 两两垂
直,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平面ABD 的法向量()11,0,0n =u r
,设平面ACD 的法向量为()2,,n x y z =
,
(
)(),,0,1,0A C D ,则220,0n CD n AD ⋅=⋅= ,
解得:()2n =
,则法向量夹角1212cos 5
n n n n θ⋅==⋅ .故二面角B ﹣AD ﹣C
故答案为:55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面角,意在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计算能力.
16.3
6
【解析】
【分析】
不妨设()()()()2222,,,,,,,A a a C a a B b b D d d -,计算得到33a b -=,33d a -=,计算得到24
a =,根据()12D B S AC y y =-计算得到答案.【详解】不妨设()()()()2222,,,,,,,A a a
C a a B b b
D d d -.
则)22a b a b +=-,故33a b -=;)22a d d a +=-,故33
d a -=.()()()()()222222212BD b d b d b d b d =-+-=-++=,即()241423a +=,24
a =.
()()22212236
D B S AC y y a d b a =-=-=⋅=.
故答案为:
6
.【点睛】本题考查了抛物线的内接四边形面积,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
17.[5174,352
-).【解析】
【分析】
根据直线和圆相离得到a 2b 2>c 2(a 2+b 2),根据等腰三角形得到2e 4﹣5e 2+1≤0,计算得到答案.
【详解】
AB 所在直线方程为1x y a b
+=-,即bx ﹣ay +ab =0,
又直线AB 与圆C :x 2+y 2=c 2
c ,
即a 2b 2>c 2(a 2+b 2),∴a 2(a 2﹣c 2)>c 2(2a 2﹣c 2),
整理得:e 4﹣3e 2+1>0,解得0<e 2352
-<;又存在点P 使得△PMN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则在Rt △OPN 中,OP =ON =,
≤,即a 2b 2≤2c 2(a 2+b 2),
∴a 2(a 2﹣c 2)≤2c 2(2a 2﹣c 2),
整理得2e 4﹣5e 2+1≤0,解得5174
≤e 2<1.∴e 2的取值范围是[5174-,352
).
故答案为:[54-,32
).
【点睛】
本题考查了椭圆的离心率问题,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18.
(1)(1,2);(2)(1,
74
).【解析】
【分析】
(1)根据命题P ,Q 满足P 真Q 假,计算得到答案.
(2)首先保证g (x )=x 2﹣2ax +4在[2,+∞)上恒大于0,再讨论0<a <1和1<a <2两种情况,分别计算得到答案.
【详解】
(1)由命题P :函数f (x )=log a x 在(0,+∞)上为增函数是真,得a >1;由命题Q :函数g (x )=x 2﹣2ax +4有零点为假,得△=4a 2﹣16<0,得﹣2<a <2.∴使命题P 真Q 假的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1,2);
(2)若函数y =f (g (x ))在区间[2,+∞)上值恒为正数,
则首先保证g (x )=x 2﹣2ax +4在[2,+∞)上恒大于0,
则△=4a 2
﹣16<0或()2840a g a a ≤⎧⎨=-⎩>,得﹣2<a <2.又a >0且a ≠1,∴0<a <2且a ≠1.
当0<a <1时,外层函数f (x )单调递减,而内层函数g (x )当x →+∞时,g (x )→+∞,此时y =f (g (x ))<0,不合题意;
当1<a <2时,外层函数f (x )单调递增,要使y =f (g (x ))>0在区间[2,+∞)上恒成立,
则g (x )=x 2﹣2ax +4在[2,+∞)上的最小值大于1.
即g (2)=8﹣4a >1,得a 74<
.∴1<a 74<.即使命题S 为真命题的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1,
74).【点睛】
本题考查了根据命题的真假求参数,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转化能力.
19.(1)见解析(2)
79
.【解析】
【分析】
(1)取AP 的中点为H ,连接EH ,HB ,证明四边形BFEH 为平行四边形得到答案.(2)过A 作AN ⊥PB 于点N ,连接NC ,AC ,BD ,设AC 交BD 于点O ,确定则∠ANC 为
(1)取AP的中点为H,连接EH,HB;
由E,H分别为PD,PA的中点,则EH∥AD且
1
2
EH AD
=;
又F为BC的中点,则BF∥AD且
1
2
BF AD
=;
所以EH∥BF且EH=BF,则四边形BFEH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EF∥BH,又HB⊂平面PAB;
所以EF∥平面PAB;
(2)过A作AN⊥PB于点N,连接NC,AC,BD,设AC交BD于点O,
在△PBD中O为AC的中点,PD=PB,则PO⊥BD;
又平面PBD⊥平面ABCD,所以PO⊥平面ABCD;
在△PBD中,PD⊥PB,BD=2.则PD=PB=;
由题意有PA =
PC =,AO =2
,AB =
,在等腰三角形APB
中,2
AN ==;由△PAB ≌△PCB ,则CN ⊥PB ;CN =AN
在△ACN 中,222
99167222922AN NC AC cos ANC AN CN +-+-∠===-⋅;故平面PAB 与平面PBC 所成的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79.【点睛】
本题考查了线面平行和二面角,意在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计算能力.
20.
(1)k 2=1(2)最小值为1.【解析】
【分析】
(1)设P (x 0,y 0),(x 0>0,y 0>0),M (0,m ),计算得到21
3k k =-,得到答案.(2)设A (x 1,y 1),B (x 2,y 2),直线PA 的方程为y =kx +m ,(k >0),联立方程计算得到1212
AB y y k x x -=-,代入数据利用均值不等式计算得到答案.【详解】
(1)设P (x 0,y 0),(x 0>0,y 0>0),M (0,m ),可得P (x 0,2m ),Q (x 0,﹣2m ).所以直线PM 的斜率1002m m m k x x -==;直线QM 的斜率200
23m m m k x x --==-;此时213k k =-.当113
k =-时k 2=1;(2)设A (x 1,y 1),B (x 2,y 2).
直线PA 的方程为y =kx +m ,(k >0)
由2233x y y kx m
⎧+⎨=+⎩,得(1+3k 2)x 2+6kmx +3m 2﹣3=0
()22012231331313m m x x k k -==++,即()()
21203113m x k x -=+;所以(
)()21120
3113k m y kx m m k x -=+=++;
直线QB 的方程为y =﹣3kx +m .
同理有:()()222031
127m x k x -=+,(
)()2220
31127k m y m k x --=++
,
1=23126k k =,当且仅当22322
HQ HQ AB ︒===,即13k =时取等号;故直线AB 的斜率的最小值为1.
【点睛】
本题考查了椭圆内的斜率问题,综合考查了均值不等式,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综合理解能力.
21.(1)见解析(2
).
【解析】
【分析】
(1)根据长度关系得到AE ⊥平面BCD ,得到证明.
(2)取BC 中点O ,BD 中点E ,连接AO ,OE ,得HQ ⊥平面ACD ,计算HQ 32
=
,
AH =计算得到答案.
【详解】(1)若AD =2,又AB =AC =2,则A 在底面BCD 内的射影为△BCD 的外心,
∵△BCD 为直角三角形,且∠BCD =90°,
∴A 在底面BCD 内的射影E 落在BD 的中点上,
∴AE ⊥平面BCD ,而AE ⊂平面ABD ,
∴平面ABD ⊥平面BCD ;
(2)取BC 中点O ,BD 中点E ,连接AO ,OE ,
点B到平面ACD的距离为2HQ,则
2
x=,得
HQ
2
=,
设AH=x
,有==,解得
x=
AH=
又
AO=H与O重合,
则
5 4 =
.
【点睛】
本题考查了面面垂直,根据线面夹角求线段长度,意在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计算能力. 22.(1)x2=y;(2)t≥1.
【解析】
【分析】
(1)直接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计算得到答案.
(2)过点P(0,t)(t>0)的直线l的方程设为y=kx+t,联立方程,利用韦达定理得到x1+x2
=k,x1x2=﹣t,且y1=x12,y2=x22,根据∠PMQ=∠AMB=90°,可得
2
m
t
m
k
=-
+
•
t
k-=1,
化简得到答案.
【详解】
(1)抛物线C :x 2=2py (p >0)的焦点(0,2p )到直线l :2x ﹣y ﹣1=0
的距离为4,可得t k -,解得p 12
=,即抛物线的方程为x 2=y ;(2)过点P (0,t )(t >0)的直线l 的方程设为y =kx +t ,联立x 2=y ,可得x 2﹣kx ﹣t =0,设A (x 1,y 1),B (x 2,y 2),可得k 2+4t >0,x 1+x 2=k ,x 1x 2=﹣t ,且y 1=x 12,y 2=x 22,
设M (m ,m 2),Q (2m t m
-,0),由∠PMQ =∠AMB =90°,可得2
m t
m k =-+•t k
-=1,化为2211m x m x --m 3﹣mt +m ,①2222m x m x -=--•2t m
=1,即(m +x 1)(m +x 2)=﹣1,化为m 2+km ﹣t +1=0,②由①②可得t =k 2m 2,
由k 2﹣4(1﹣t )≥0可得4(1﹣t )≤k 2
1t t
-≤,由于m ≠0,m 2>0,可得
1t t -≤0解得t ≥1.【点睛】
本题考查了抛物线方程,根据直线和抛物线的位置关系求参数,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