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次考试基本情况
实考人数 | 优秀 | 优秀率% | 及格人数 | 及格率% | 差生人 | 差生率% | 总分 | 平均分 |
392 | 56 | 14.28 | 157 | 40.05 | 98 | 25 | 19609 | 50.02 |
1.试卷在考查目标、试卷结构、题型设置、考查内容、分值分配等方面与以往基本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更加突出考查了学生灵活运用物理基本知识进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全卷试题覆盖面广,强化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核,并突出重点知识和重点内容。
③试卷层次分明,有一定的区分度,试题在设计上难易有度,各难度的题目相互交融,可以说,学生没有扎实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获得满分并非容易。
3. 命题指导思想明确,试题内容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围绕课本,无怪题、偏题和超纲题,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4.结合初中物理课程改革实验推进的需要,渗透新课程标准的理念,适当增加试题的开放程度,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
5.题型稳定。有填空题、选择题、作图题、实验题和计算题五大题型。由于题型结构不变,有利于教师学生心理上的稳定,开展正常的教学活动。
6.联系生活实际,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试题结合具体情景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所提问题力求来自生活实例和实际情景,符合初四学生的认知特点与规律。通过对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使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客观地认识世界、理解世界。这些试题通过与日常生活有关的问题情景考查了学生对物理基本概念的理解,这类考题较好地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三. 学生答题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识记没有到位,该得的基础分没得到
试卷中可见,有些学生平时不记不背。总认为物理属理科,要想学好,重在理解,而实际上有时又难以达到真正理解,忽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记忆,对有些知识的把握只能达到“听起来耳熟,看起来眼熟”的水平,没有养成良好的记忆习惯,从而在不该失分的地方丢了分。
2.审题不清,题意理解错误
解题时,往往对一些看似熟悉的题目思想上不够重视,审题不仔细,结果答题不符合要求。如25题说的是教室的灯每关闭一盏问总电路和总电阻的变化,许多学生错看成多开一盏了
3.应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佳。主要表现如下: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较差,运算能力薄弱
① 规范作图能力弱
做图题相对简单,主要考察规范的图示方法,应属送分的题目。但完成的情况却并非理想.
② 排除干扰能力弱
主要表现在学习物理之前对有些事物的错误认识难以更正。当情景发生变化时,很容易把从物理中获得的知识和规律弃之脑后,穿新鞋,走老路。
4.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较差,运算能力薄弱
计算题是综合性最强的题目,反映物理知识的灵活应用和数算的能力。从卷面看被扣分主要在理解题意,公式应用及运算方面。
四.教学建议
认真学习大纲,专研教材。重视双基,贴近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和科技发展动态。重视实验的教学与指导。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