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急诊护士与患者的沟通技巧
2025-09-27 16:24:35 责编:小OO
文档
             急诊护士与患者的沟通技巧

  1 善于感知接纳病人是护患沟通的前提 

  2 能够感知、理解、同情病人,成为一个善解人意的人。

  3 要富于同情心,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体验病人的悲观、快乐、愤怒。

  4 文明规范的语言是护患沟通的基础 

5 在交流过程中,要讲究语言的艺术性。避免套用生硬的医学术语。

  6 善于使用非语言沟通技巧,运用亲切的目光,良好的言行举止,缓和病人因紧张造成的紧张心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7 提高自身素质是护患沟通的关键  应该具有熟练的抢救技术、丰富的理论知识及敏锐的洞察力和鉴别力,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应变能力,在第一时间给予病人最佳的救治。

8 距离沟通  人际距离实际是情感活动的一个重要变量,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一个微笑,一句和蔼的话,一次小小的幽默,常能使彼此之间的感情渠道得以沟通,消除患者疑虑、恐惧,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9对于所受到的无理对待也要去合理的理解和对待;我们没有错,而是我们管理上或者就医环境的问题,我们也应该去说声“对不起”,消除病人的对立和紧张。

10对病人家属的沟通 不要忽视病人家属,家属的情绪和言行对病人有着很大的影响。及时与家属沟通取得信任,则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劝慰病人,稳定病人的情绪,保证医疗护理的顺利进行。避免引起家属惊慌失措,痛哭流涕势。否则会影响病人的情绪,干扰正常的治疗。

11沟通形式有两种: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

  语言沟通技巧  善于抓住与病人交谈的契机:首次接诊病人关切的询问患者的病情,在为病人实施护理治疗时与患者交谈,既可以分散缓解病人紧张焦虑情绪,又能进一步了解病情,有针对性的、及时对病人进行评估,便于治疗及护理工作的准确实施。

非语言沟通技巧 

1 )关注的目光、微笑的表情 能够稳定患者的情绪,从而减轻患者入院时所产生的恐惧和焦虑心理。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它直接反映人的思想、情绪。不同的目光可以实现各种情感的交流。因此,护士在接诊时应热情、主动,以微笑的面容、平静的目光注视患者,倾听患者述说,并表示同情、关心,使患者产生温暖、安全、亲切感,并能平静地接受治疗。如车祸患者恐惧心理尤为突出,护士镇定的目光是消除其不良情绪的一剂良药。

 2) 娴熟的技术、沉着、稳重的举止 可消除患者的心理焦虑,给患者以安全、信任感。特别是急诊护士能够在危、急、重患者面前表现出勇敢、坚毅、镇定、当机立断等非语言行为,无疑会使患者的情绪由恐惧、焦虑到平静、镇定,从而达到护患之间的默契与配合。例如:在抢救一名腹部刀刺伤患者时,护士从容、镇定的各种操作有条不絮的动作准确,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穿刺一针见血,妥当固定穿刺肢体同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护士娴熟的技术能够使恐惧、失望的患者和家属重新得到希望,增加治疗信心。 

3) 抚摸可缩短护患之间距离,增进护患之间感情交流。护士接诊时对某些患者可采用触摸的方式进行非语言交流。如对急诊外伤患者,可站在患者一旁,握住患者双手,可以从心理上减轻患者清创时产生的疼痛感;对于儿童可抚摸患儿的额头,使患儿产生亲切感,减轻恐惧心理;对于老年人,摸摸脉搏 测测血压 拉拉被子,使患者感到护士对他的重视、关心、体贴,消除顾虑和不安,增强治疗的信心和勇气。 

4 )沉默的作用 急诊患者大多数都是急、危、重为“三大”特点。如急诊胃出血患者的诊治及抢救时间较长、痛苦大,一些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产生绝望心理,患者情绪急躁、不稳定,常无缘无故发脾气,责骂医生、护士,甚至拒绝治疗。这时应明确角色,不应对患者产生厌烦情绪,应在保持沉默的同时继续进行救治,仍然以亲切、和蔼、耐心的态度对待患者,给予鼓励和安慰,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急诊护士应掌握非语言交流的技巧,以改善患者的应激心理,获得良好的心理支持,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急诊患者无论其病情的严重程度如何,都可以使患者进入急诊情境,并认为自己的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而产生焦虑、恐惧等一系列情绪反应。这些应激心理若得不到及时调整、疏导和控制,既增加患者的痛苦,又影响治疗效果 在对急诊患者进行先进、有效的诊治措施的同时,需要调整必要的心理护理。然而急诊室的工作特点不允许护士与患者更多语言交流。急诊护士掌握非语言交流的技巧,以改善患者的应激心理 获得良好的心理支持,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总之护患间良好的关系和交流是医疗护理效果的基础;因此急诊护士应多学习一些沟通交流的技巧,并灵活应用,更好地服务于患者,达到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目的。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