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共7大题,满分100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主要演算步骤。
(2020中科)一、一木球的密度为水密度的n倍(n<1),在游泳池边高出水面h处将其水平抛出,球落入水中后浮出水面时刚好到达池的另一边。假定泳池长度为L,试确定抛出时的速度V,忽略水的黏滞阻力和空气阻力,忽略撞击水面时的速度突变。
解:球平抛
球在水中
水平
解得
(2020中科)二、三个相同的,质量均为m的小滑块(编号分别为1,2,3)排成一行,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每个滑块之间有间距。现有一质量为M(M>m)的大滑块以速度u从左方沿3个小滑块连线的方向射向小滑块,若大滑块与小滑块,小滑块与小滑块之间的碰撞都是完全弹性的,试求所有滑块的最终速度
答案:
解:M和3碰,是一动一静,弹性正碰
M的速度 3的速度
3和2碰后,3静,2以V1向右运动。2和1碰后,2静,1以V1向右运动。
1最后的速度
M和3碰后 M的速度 3的速度
则2 的最后速度
M和3碰后
M的最后速度
3的最后速度
(2020中科)三、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探究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滑块(质量M)上安装宽度为L(较小)的遮光板(遮光板质量忽略不计)。把滑块放在水平放置的气垫导轨上,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绳与钩码(质量m)相连,连接好光电门与数字毫秒计,两光电门间距离用S表示,如图所示,数字毫秒计能够记录下滑块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的时间∆t1、∆t2。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为准确完成测量和实验,除上面提到的实验器材之外,至少还需要哪几种实验器材?
2、数字毫秒计有一个计时方式转换开关,置于右侧时,其计时功能是:光敏管第一次被遮光时开始计时,第二次被遮光时停止计时;置于左侧时,其计时功能是:光敏管被遮光时开始计时,受到光照时停止计时,在做本实验时,应将计时方式转换开关置于左侧还是右侧?
3、滑块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V1,V2 分别是多少?
4、在本实验中,实验数据满足一个怎样的关系式才算是验证了机械能守恒?
答案:游标卡尺、天平、毫米尺。左侧。,。
(2020中科)四、电阻R、2R、...、100R依次连成一个环,一个电动势为E的理想电源一端连接到电阻R与100R之间,问,另一端连接到环的哪个位置时,通过电源的电流最小?此时电流多大?
答案:71R和72R之间
解:设另一端连接在nR和(n+1)R之间
总电阻
要使总电阻最大,应有
即
五、如图所示,一系统由a状态沿abc到达c状态,有334焦耳热量传入系统而系统对外做功126焦耳。
1、若沿adc过程时系统对外做功42.0焦耳,问有多少热量传入系统?
2、当系统由c状态沿cea返回a状态时,外界对系统做功为84.0焦耳,试问系统是吸热还是放热?热量传递多少?
3、若Ud-Ua=40.0焦耳,试求沿ad过程及dc过程各吸收多少热量
答案:250J、放292J、82J、168J
解:abc过程
adc过程
cea过程
ad过程
adc过程
六、水面上结了一层20cm的冰,人看到在冰面下方60cm处有一条大鲢鱼。问鱼实际离冰面有多深?水和冰的折射率分别为nw=1.333,ni=1.308
答案:79.6cm
解:鱼通过水折射成像,像再通过冰折射成像
根据折射定律 视深h2和实深h1的关系为
则有
h1=79.6cm
七、碳14测年是考古中常用的一种测年法。碳14是放射性核,其半衰期是5730年。自然界中的碳14是由宇宙线粒子(含质子,中子等高能粒子)与空气中的氮14发生核反应生成的(不会生成除宇宙线粒子外的其他粒子),而后进入碳循环。生物体死亡后,会立即停止与生物圈的碳交换,其碳14含量开始减少。通过测量样品中残留的碳14含量,就可以知道有机物死亡的时间。
1、写出氮14与宇宙线粒子反应生成碳14的核反应方程式;
2、今有一份古生物化石,其中碳14在碳原子中所占的比例只是现代生物中的1/16,问此化石形成距今多少年?
答案: 5730*4=22920年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