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助力电机的匹配
2025-09-27 16:23:48 责编:小OO
文档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助力电机的匹配

本文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助力电机的匹配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电机扭矩、转速参数的确定方法,为我国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标签:电动助力转向器;助力电机;匹配分析

1 引言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具有操纵稳定、节能环保的特点,是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之一。

本文通过对EPS系统助力电机的扭矩、转速匹配,为EPS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2 助力电机的匹配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一种新型的汽车转向系统,最先应用在日本的微型轿车上[1],具有以往任何助力转向系统所不具备的助力效果和车速感应能力,安装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汽车提高了汽车的操纵稳定性与轻便性、“路感”、回正性等。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要求助力电机的工作电压低,并且具有足够大的额定功率和额定电流。为了能够提供稳定可靠的助力转矩,EPS系统必须具有扭矩较大、力矩波动、转动惯量较小、易于控制等性能。

2.1 布置形式

EPS系统按照助力电机安装位置可分为转向轴助力式C-EPS、小齿轮助力式P-EPS、齿条助力式R-EPS三种类型[2]。

选择类别时,汽车电机的性能、前轮垂直负荷、转向器附近空间等因素都要综合考虑。C-EPS和P-EPS适于前轴负荷小于9千牛,1.5升以下的中小型车上,R-EPS转向系统适于9千牛以上,超过2升的大型车。

2.2 类型选择

助力电机主要分为永磁有刷直流电机和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有刷电机由于其机构简单、技术成熟、成本低廉得到广泛应用,助力电机应用车载12V直流电源[3]。

2.3 转矩匹配

转矩确定依据:汽车处于原地静止转向,施加于方向盘的最大手部转矩不超5.5~7.5牛.米,电动机最大输出转矩Tmax满足下式:

Tmax>(Trmax-Tdmaxgp)/(gpgm) (1)

式中,Tmax为转向盘最大转矩;gp为转向器角传动比;gm为减速机构传动比。Trmax为最大转向阻力矩。

由上式可知:助力电机最大输出转矩与Trmax、Tdmax、gp和gm有关。而Trmax和Tdmax为定值。所以影响电机最大转矩的参数只有gp与gm。

转向器的角传动比gp对汽车的性能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角传动比越大,转向时的轻便性越好,但导致灵敏性的下降。应用EPS系统后,电机将承受转向时的大多数阻力,此时可以通过调整电机的助力输出来提升转向轻便性。所以,对于EPS系统中的转向器角传动比可更多的考虑灵敏性的需求,可取较小的值。

减速比gm对EPS系统以及汽车的整体性能作用影响显著。对于gm的选取要综合考虑电机的性能参数以及系统的各种工况。减速机构传动比gm增大可使Tmax变小,从而减小电动机的体积,便于安装,但较大的减速比将会导致电机的力矩波动、减速机构体积变大,造成减速机构布置困难,因此,电动机尺寸与减速机构尺寸应相互协调。

2.4 转速匹配

为满足在一定转速范围内转向轻便性,电动机最大转速ωmax必须满足:

ωmax>ωdmaxgm (2)

式中,ωdmax为方向盘最大转速。国标规定ωdmax不小于250o/s。

减速机构的减速比作用为减速增矩,并且也会加大电机的转动惯量等参数,从而影响机构的动态指标; 同时对于系统的体积、安装空间和效率等也有一定的影响。

此外,根据电机的工作原理可知,电机的电磁转矩Tm为:

Tm=Km·I (3)

式中,Km为电机的电磁转矩系数,I为电枢电流。

当电机的最大输出转矩Tmax以及最大转速ωmax确定后,就可以进一步的确定电机的最大工作电流、电磁转矩系数、堵转转矩等参数,即可完成对电机的电磁设计。

3 结论

在进行助力电机的布置时应充分考虑车辆的前部空间、轴荷以及电机性能等参数, 通常情况下,C-EPS多应用于小排量汽车, R-EPS则多应用于大型车辆齿, 而P-EPS介于二者之间。同时在设计过程中应进行电机最大输出转矩与轴荷、减速机构、以及各动比的匹配, 电机转速也应与方向盘转速相匹配。对于安装空间的要求,则可通过调整电机长度、直径的比来解决。

本文从理论上提出了EPS系统助力电机扭矩、转速的匹配方法,为我国EPS系统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Nakayama T , Suda E.The Present and Future of Electric Power Steering[J] .Int.J.of Vehicle Design,1994,15 (3,4,5):243-254.

[2]申荣卫.电动客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开发与试验技术研究[D].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06.

[3]施国标.电动助力转向助力特性仿真与控制策略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2.

作者简介:朱振民(1990-),男,辽宁鞍山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车辆系统动力学与控制。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