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辩论赛_人性本善
2025-09-27 16:23:05 责编:小OO
文档
、评委、对方辩友:

晚上好! 

我方的观点是:人性本善。我是正方一辩,下面我着重从理论的角度来阐述我方观点:

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意思是说,人生来就具有向善之心,这种向善之心就好像水往低处流一样;人没有不向善的,就好像水没有不往低处流一样。我方主张人性本善,就是主张人性的根源点是善的,有善德才会有善行。

如果人性本恶,人类一切道德规范都是作为人类最大的利己手段。当道德成为手段时,道德还是道德吗?

如果人性本恶,还有谁会心甘情愿地遵守道德的约束?

如果人性本恶,当一个人出现了恶行,做了坏事时,他自然可以用人性本恶来开脱罪责而为所欲为,那么,我们这个世界将走向何方?那么,我们还有什么安全感和幸福感可言?

正如孟子所言:“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正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向善之心,正因为我们人性本善,我们的社会才会如此良性循环,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幸福美满!

谢谢!

                                         ——正方一辩陈词

、评委、对方辩友:

晚上好! 

我是正方二辩,刚才我方一辩着重从理论的角度阐述了我方观点,下面我将从事实的角度进一步阐述我方的观点。

人们为慈善机构捐款,尽力保护环境,在地铁上为老人让座,哪里发生了地震、海啸、旱灾、泥石流,哪里就会出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动人场面。这些行为除了获得自我满足感,通常不会有任何实质回报。可见助人为乐是人的天性使然。

据美联社报道,在一个实验中,科学家手里的衣服夹子掉地上了。他不用担心,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会过去帮他捡起来,并且还给他。这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仅有18个月大的孩子也具有帮助他人的无私品质和能力。,

科学家意外的发现,婴儿竟然个个都是助人为乐的「好儿童」

同学们也许还记得,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们往往最有礼貌,最乐于助人。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美好心灵受到了社会的侵蚀,我们很多人变得世故,甚至势利。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人生来的善良之心被后天的权利贪欲熏染坏了。

因此,人要加强自我修养,去除后天的蒙蔽,渐渐恢复自己的本性,通过内在的仁义理智之心,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成为符合社会规范的人。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谢谢!

                                      ----正方二辩陈词

                                  

如果人性本恶,是谁第一个教导人性要本善的?这第一个到底为什么会自我觉醒?

人性本恶,我们要教育干什么?因为“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话早就不成立,应该是“师傅领进门,教鞭跟你一辈子。”

要谈现实,就来谈现实吧!如果人性本恶,我和对方同学定立契约,对方可千万不能相信哪,因为我可能会占你便宜呀!(笑声)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