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关于“人性本恶”的思考
2025-09-27 16:23:12 责编:小OO
文档
          关于“人性本恶”的思考

“人之初,性本善”,一直以来都是为人所知的孔孟之道,《三字经》中更是一开章就明确得表明了这个观点。以前的我也并没有认真的思考过人性这个问题,直到学到儒家荀子所说的“人性本恶”,我开始思考,对于人性的本源我们究竟是天使还是恶魔?

已然是大学生的我,并不像小时候那么天真,看到了社会的许多角落,许多人性丑恶的地方,我不禁开始赞同荀子的观点。

对于人来说,无节制的本能和欲望是人的天性,是与生俱来的。我那时印象最深刻的一幕就是,一位年轻的妈妈正在哄一位嚎然大哭的三四岁的小孩,妈妈告诉他作为一个哥哥就应该把玩具让给弟弟,但是小孩只是一个劲儿地理直气壮地说:“这是我的!”那时的我只是摇摇头笑着就走开了,到后来我才发现小孩子最经典的一句口头禅便是:“这是我的。”自私与欲望是每个人内心的渴望本质,正因为如此,所以才体现出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小孩子才会明白要如何与他人分享而不是一味的占有与掠夺。

这并不只是片面的观点,早在人类诞生之初,

就已经把本恶的人性充分地显示出来。正如我们所知道的,最初的人类,他们的食物是打来的野兽,以及野菜野果等,他们的衣服是打来的野兽的皮毛和树枝树叶等,人类学研究表明,周口店猿人就已经懂得用火来把同类的头骨烤着吃,这种生猛烧烤,是何等凶残啊!如果真的是人性本善的话,善良的人们为什么会忍心伤害其他的生灵,怎么会忍心侵犯别人的生命?这些让我们惊讶的事情却是事实,当历史学家和生物学家们一点点将人类进化过程摊开给我们看时,我们会情不自禁的惊讶于原始人们为了生存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所显示出来的残忍与自私,可是,不可否认,那就是我们的祖先,就是那样,它们才成为自然的主人,为了生存,为了发展,他们开始对自然进行肆无忌惮的搜刮和剥夺,自然对他们来说就是满足欲望的空间,除此之外,什么也不是。

  只是原始的人们能力有限,能运用的资源也很有限,所造成的破坏大自然也还能宽容,何况那时的自然就像一个家缠万贯的富豪,人类就像一个稚童,提出的愿望总能满足,人们渐渐的不满足于破旧的山洞,他们要宽敞明亮的房屋,于是,他们毫不犹豫地砍下株株粗壮的大树;人们渐渐的不满足于艰苦的生活,他们开始驯服动物,让他们成为自己的工具;人们渐渐的不满足于单一的味道,他们想尽办法让嘴里的食物变得更可口,创造出了一系列的烹饪方法,却看不见动物惊恐祈求的眼神;人们渐渐不满足于现在的生活,他们开始寻求财富,渴求的目光开始移向地底,一个个金矿,银矿,夺目的光芒闪花了人们的眼…在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尝到了利用自然的甜头,于是,剥夺自然便成了最自然也最划算的事情,只是,欲望是无止境的,一切都抵不过贪婪。就像《千与千寻》中的贪婪之神,当欲望一次一次被满足时,他的胃口就会越来越大,原本平瘪的肚子会变化,成为巨大的黑洞。成为巨大的黑洞,整个世界都无法满足它的需要,然而再多的财富也有穷尽的时候,就像现在,当人们胃口变得越来越大,当自然再也承担不起人们的欲望灾难开始降临,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之后,人们开始寻找第二个可供他们挥霍的地方,火星?水星?似乎没有哪个地方会比地球更适合人类,在知道转一段时间内无望后,人们终于开始正式面对这个已经被挥霍得所剩无几,千疮百孔的地球,终于提出了“保护环境”,“保卫家园”的口号,也算是值得欣慰吧,人们终于认了地球这个孕育人类至今的伟大母亲。

人们开始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试图挽救地球,看看地球母亲的现状吧,水污染,光化学污染,酸雨,土壤污染,白色污染…尽管人类一直以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自居,尽管人们一直认为自己是宇宙中最有智慧的生物自居,但事实上,所谓的文明,所谓的礼仪,在伤痕累累的自然面前都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整个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对自然的剥夺史,通过对自然的剥夺来积累原始的技能和资本,然后以环境的主人自居,对自然进行随意的侵犯却美其名曰“改造自然”,人们在发展的过程中生活的变化我们大家都很清楚,从最初的司南到现在的地球定位系统,从最初的窑洞到现在的高楼大厦,从最初的灯草到现在闪耀的霓虹…人们享受着改造自然的成功,认为这是自己的成就。环境也在变,从最初的山青水秀到现在的满目疮痍,如果不是自然不堪重负后的报复,我们是不是还不会感觉到自己的行为对这个世界的伤害?如果不是SARS等疾病的风行,人们是不是还看不到动物含泪惊恐的眼神?如果不是饮用受污染水后出现的一系列症状,人们是不是永远都不会知道肆意的排泄给生命之源带来了怎样的灾难?例子太多太多,每一次都是在灾难出现后人们才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当和残忍。

人是生于原罪的,嫉妒,欲望,自私,这一切的一切就是人性本源就存在的。学校的教育,家庭的教育,都告诉我们说要团结友爱,拾金不昧,友爱他人,宽容对待……那一切一切美好的品德,从小学生手则开始就一直让我们铭记于心。而在充斥着这一切美德的教育中,那些嫉妒,破坏欲等恶性又是从何而来呢?没有人教我们去作恶,但是这个世界一直充满着罪恶,抢劫,诈骗,偷窃……

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与自然的相处甚至与同类的相处,人类所表现出来的本性都是自私而残忍的,对自然,人类的本能就是毫无节制的剥夺,再剥夺,直到威胁到自身的利益才罢手;对同类,人类却仍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行猩猩相惜,还是一切为了自己的利益,甚至不惜损害别人的利益来成全自己。试问下自己,对于好友的出色,你没有嫉妒过吗?对于那些道德法纪你绝没有违反过吗?我想没有人能够否定。

那么对于“人性本恶”我们应该感到恐慌吗?其实不尽然。人性虽恶,以善导之,这便是一种修行。曝露了这么多人性的丑恶,并不是要对这个人类社会而感到绝望。明白“人性本恶”,恰恰是为了更好地用道德教条来更好地约束自己。我们应该看到教育在改变人类行为,思维中所起的作用,现在的世界已经被建设得持续井然,法制建设日益完善,道德的力量日益彰显,而这些都离不了教育,因此,我们应该说,虽然人性本恶,但是这并不可怕,作为中国人,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东方的大地上,我们说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已经从一阳来复开始走向了新的春天。我们也相信,通过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教育的规范作用,必将使人类从无节制的欲望中合理地扼制并加以引导,从他律走向自律,从执法走向立法。人类才可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

电子信息工程0901     200903090130   赵宇冰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