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建筑外墙及地下室渗漏原因的分析和防治措施的建议
2025-09-27 16:23:01 责编:小OO
文档
建筑外墙及地下室渗漏原因的分析和防治措施的建议

建筑外墙或地下室的渗漏水问题是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通病之一,也是业主投诉的热点。此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广大建筑工程技术人员。造成外墙或地下室渗漏水的原因非常复杂,但多数原因是因为施工时对细节部位处理不到位而造成的渗漏。因此本文以施工过程控制为主线,阐述如何减少和杜绝外墙(地下室)渗漏,在项目实施时应以预防为主的原则从设计及施工过程进行控制,确保施工质量。   

一、外墙渗漏的形式和原因:  

1、 不同材料交接处开裂导致的渗漏:框架填充墙是由混凝土和砖砌体两种膨胀系数不同的材料组织而成的,在相同的温度下由于两种材料的变形值不同导致在不同材料接壤部位产生裂缝,雨水在风压作用下沿裂缝渗入屋内;且框架填充墙结构的砌体与墙柱之间是直茬连接,并设有许多拉结钢筋,给砌筑工作造成困难,所以填充墙和柱子之间是防水的薄弱环节。此外,框架梁底最上一皮的砌体(斜砌)竖缝及水平缝都难以饱满,在梁底还存在由于砌体沉降引起的缝隙(尤其是顶层屋面梁底与砖墙砌体顶面接触处)。

2、外墙抹灰层裂缝导致的渗漏:由于结构偏差或墙体偏差导致抹灰施工时墙抹灰层太厚而引起灰层开裂、起壳、甚至脱落等现象。或由于抹灰砂浆中所用的砂含泥量较多,颗粒较细,在施工搅拌时用水过多使砂浆的孔隙率较高,这样不但降低了抹灰砂浆与墙体的粘结强度,还容易使抹灰层出现大量干缩裂缝。另外,墙体抹灰施工前,固定模板的铅丝洞或脚手架留置洞口等部位填塞不实,都易流下渗水通道。   

3、门窗洞口周边渗水:外墙铝合金窗框渗漏主要集中在窗框顶部、窗台和窗框两侧边与外墙接壤部位,尤其以窗框顶部和窗台的渗漏较为严重。其一,大多数建筑物门窗框采用铝合金、塑料及异型钢材制成,这些材料与墙体材料的材质相差较大,由于温度变形使界面之间产生缝隙、导致渗漏。其二,外墙门窗洞口周边封堵不严也容易导致雨水从窗框与外墙抹灰层之间的缝隙或裂缝涌入室内。其三,窗台未按要求做好防水坡度或窗台抹灰层咬窗框也是造成渗漏的原因之一。

4、细部构造不当引起的渗漏:外墙上有许多凸出外墙面的构件和设备,如挑檐、雨棚、阳台、窗套、落水管等。这些构件有的没做滴水线,或滴水线做的不标准,造成水沿外墙流淌;有的排水坡度不够,甚至反泛水;有的落水口堵塞,造成积水,当外墙面交接处防水高度不够时,造成外墙渗漏;有的落水管密封不严,又靠墙安装,若有脱节或松动,导致雨水沿外墙流淌而出现渗漏。 

5、外墙装饰面施工质量不良引起的渗漏:在进行外墙装饰前,没有先堵塞墙体上的空洞和缝隙。面砖勾缝用砂浆标号太低,或勾缝不认真,形成许多毛细孔。面砖粘贴不实,出现空鼓,形成储水囊,在温度压力作用下出现渗漏。涂装墙面所用涂料质量不合格,涂抹厚度不够,适应基层变形能力差,易老化,年久脱落,失去防水效果而引起渗漏。 

6、给排水管道安装引起的渗漏:由于UPVC给排水管具有轻巧、美观、耐用、安装方便等优点,近年来已在给排水安装工程中广泛采用。且为了以后管道检修方便,大多数住宅楼宇排水管道都采用明线安装形式。然而在进行管道安装时,施工人员通常只重视管道连接的密封性,安装后的牢固性和外观效果等,而对于穿越外墙(包括穿梁)进入室内的管道,穿墙部位处的洞口堵塞、修补却不够重视。常发现堵塞洞口所用的材料既不是防水砂浆,也不是防水密封材料,只用碎砖和普通砂浆马虎堵塞了事;外墙立管固定用的管箍、管码处,通过钻孔打入外墙的膨胀螺栓四周普遍不做任何防水密封处理;这些质量隐患造成外墙雨水通过管道穿墙部位周边、外墙立管固定处等部位渗入墙身,然后渗入室内。   

7、房屋室内装修引起的渗漏:新建楼宇交付给业主后,随即进入住宅单元的室内装修阶段。由于一些房屋业主在装修时擅自改动房屋内部结构,拆改室内间墙;为了安装家用设备或埋设线管、开关、插座等,在外墙内侧面、窗台等部位随意钻孔、凿坑、开槽;或施工方法不正确,野蛮操作,导致外墙砌体被震动,抹灰层、外墙饰面出现松动开裂等现象,从而引起渗漏。

二、外墙渗漏的防治措施 

从上述分析可知,导致建筑外墙出现渗漏的原因涉及到材料、设计、施工、管理等各个方面,应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   

 1、严格控制外墙各工序工程质量:为保证外墙砌体质量,砌筑用砖和砂浆的质量标准及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墙体砌筑砂浆宜用混合砂浆,砂浆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及保水性。砖在砌筑前应浇水湿润,使其含水率达到10~15%左右。墙体砌筑时灰缝砂浆的饱满度、灰缝厚度、墙面垂直度和墙面的平整度均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框架填充墙砖砌体与梁柱接壤部位必须按设计与构造要求配置拉结钢筋,框架梁底与砖墙顶面接触处应待墙体自然沉降稳定后用侧砖或砖斜砌挤紧。外墙抹灰工程施工前,必须对基层加以适应处理,使其表面粗糙,以增强抹灰屋与基层的粘结。要求清除基层表面的灰尘、污垢;填平孔洞和沟槽;对于过分干燥的基层尚需洒水湿润,但又不能过湿,以防抹灰层滑落。对于不同用料的基层交接处应加铺铁丝网,以防抹灰层因基层温度变化膨胀不同而产生裂缝;对于砖砌体基层,必须考虑砌体充分沉降后,再进行抹灰层的施工,以防基层沉降拉断抹灰层。抹灰工程的面层不得有裂缝,在抹灰层之间及抹灰层与基层之间应粘结牢固,不得有脱层、空鼓现象。外墙饰面宜采用优质墙面砖,要求质地坚固,表面光洁,色彩一致,不得有暗痕和裂纹。铺贴饰饰面砖时,应做到表面平整、砖缝平直、缝宽一致。砖缝中填嵌的水泥浆要饱满,使缝面达到平整、光滑、无砂眼。饰面砖与粘结层应牢固可靠,表面不得有空鼓、裂缝等质量缺陷。外墙门窗洞口、窗套、腰线、雨篷、挑檐等部位应按规范要求做好滴水线槽。   

2、外墙铝合金框窗四周的防渗处理:铝合金窗框与围护结构离缝处的塞缝宜采用具有防水功能的材料(如防水砂浆、发泡剂、保温砂浆等)分层填塞密实。为防止水从窗框周边砂浆的微小缝隙中渗透,可采用成膜性或渗透性防水材料填满其中的毛细孔。外墙抹灰时,窗洞抹灰最好是由外墙抹灰的施工单位一次完成。窗洞外侧窗框边处预留深5mm,宽5-8mm的槽口,以保证密封胶的粘结性和密封性。填嵌密封材料的槽口基层必须干燥并清理干净,密封胶应均匀地填满槽口,表面不得有缝隙、气孔等。

 3、外墙细部防渗处理:外墙细部防渗处理包括给排水管道穿墙部位的洞口修补、外墙立管固定处的防水密封处理等。由于这些部位数量较多,在这些地方施工不如大面积容易操作,常因施工不细、质量不高而开裂渗漏。因此,要求有关施工人员不但要具备丰富的施工经验,而且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认真细致地按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施工。工程监理人员和质检人员要加强对这些外墙细部的检查,发现问题要立即通知有关责任人员及时整改。外墙细部处理应在外墙抹灰前进行,管道穿墙部位建议采用膨胀水泥砂浆和防水密封材料处理。  

4、加强对楼宇外墙的保护:为防止新建楼宇业主在室内装修时导致外墙渗漏,建议物业管理部门制订必要的预防措施以规范业主的装修行业。在业主进行室内装修期间,物业管理部门要派出专职工程技术人员到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指导,及时制止一些不正确的施工行为。为保证楼宇结构及建筑物外墙的安全,应尽可能减少在外墙侧面、窗台等部位凿坑、钻孔。

三、地下室渗漏的主要原因:

1、设计原因: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伸缩缝的最大间距为20(露天)-30m(室内或土中),但实际工程中墙长均超过规定(GBJl0-)。强调结构的自防水功能、未设置柔性防水附加层。设计中自防水混凝土本身漏水:工程中由于结构复杂,如钢筋密集、地基沉降差异等原因,防水混凝土本身也可能产生漏渗水现象。所以,高水位地区设计地下室防水最好采用多道防水线。只在围护结构墙外立面设置防水层造成防水层不交圈,达不到整体密封状态,造成渗漏。设计地下室时,底板外侧、外墙外侧钢筋保护层未按规范规定设置保护层并适当加厚。

2、施工原因:因混凝土裂缝造成的渗漏(详见《关于现浇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的分析和防治措施的建议》)。在施工过程中因操作不当而导致的渗漏:A、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够造成渗漏:外部地下水通过底板外侧面很薄的钢筋保护层进入底板钢筋周围,钢筋腐蚀使砼有缝隙,顺钢筋方向,向地下室内部渗水。B、穿墙支模螺栓处理不当造成漏水:外墙穿墙螺栓止水板焊接不严密,或穿墙螺栓在外墙面切割时留头较长,外部抹砂浆时未能将钢筋头盖严,特别是钢筋头露在抹灰层之外,做防水时穿破防水层,在地下水作用下形成化学腐蚀,并不断向内墙方向腐蚀造成漏水。C、外墙钢筋密集区漏水:外墙柱交接处和拐弯顶板内钢筋集中区出现漏水,原因是这些部位空间小,浇捣困难,混凝土不易密实,造成渗漏。D、钢管接头不严形成渗漏:混凝土内埋设电讯管线、照明管线等,由于钢管接头粗糙不严密,地下水进入混凝土中,再从钢管接头进入管中,由内墙面接线盒向室内漏水,或沿钢管周围向室内渗水。E、后浇带漏水及墙根与底板交界处漏水:墙根与地面交界处及周边部分有潮湿、滴水现象,二者交界处有漏水点。F、施工管理方面及其他因素影响,主要体现在施工工序安排不合理及管理不善。在有防水要求的墙体或底板随意开洞、埋管,但不精心进行防水修补处理导致渗漏。

四、地下室渗漏的防治措施:

1、设计控制:合理设置伸缩缝及后浇带:地下室现浇结构,当长度超过30m左右即应设置伸缩缝(后浇带是一种常用的已被实践证明可以有效控制砼结构裂缝的方法)。砼中掺加外加剂或外掺料。在混凝土中掺入膨胀剂,以补偿砼的收缩应力。或在砼中掺入纤维(如PP纤维等)类,该种纤维有一定抗拉强度,与砼握裹力好,达到增强砼硬化过程中的抗拉应力,控制砼裂缝的产生。

设置防裂钢筋,增加构造筋,提高抗裂性能,在地下室外墙水平筋应尽量采用小直径、小间距,使构造筋达到温度筋的作用,能有效提高抗裂性能。

2、施工材料的控制:合理选择使用原材料:A、水泥应采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宜优先选用强度等级为42.5级的矿渣硅酸盐水泥,内掺适量超细粉煤灰和高效减水剂,可减少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的可泵性。B、砂应采用洁净的中砂,严格控制砂中含泥量不得超过3%;并通过精心试配,提高砼的强度。C、石子应使用连续粒级的卵石或碎石;D、外加剂和外掺料,使用减水剂可以改善砼拌合物的和易性,且能够减少水灰比,减少用水量,防止砼中多余水分引起裂缝和空隙。外掺料可以替代一部分水泥,降低水化热,减少砼温度裂纹和收缩裂纹。

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主要参数的确定:A、坍落度的采用应根据地下室不同部位和施工工艺选择不同的坍落度。严格控制水泥和外加剂、外掺料的用量。为使拌合物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必须保证足够的细骨料用量,应根据现场要求,进行试配。B、严格控制水灰比:水灰比过大,混凝土的收缩率大,抗渗性差。 C、配合比应由实验室选定。养护:砼浇注后,必须在12h内覆盖保温养护,之后砼表面要一直湿润养护到14d。为防止出现干缩裂缝和温度裂缝,最好其表面一直要采取措施进行保温保湿养护。对于大体积砼应采取有效的温控措施,做好测温记录,控制内外温差≤25℃。

3、施工过程的控制:模板应牢固,拼缝严密,不得漏浆。模板发生变形或漏浆,极易引起漏水。模板的对拉螺栓应加焊止水环。混凝土浇注。为避免砼产生分层、离析,浇注时应严格控制拌合物自由落差。浇注可分层分段进行,但应注意层与层,段与段之间浇注时间间隔不得超过初凝时间,以免出现施工缝。

提高混凝土振捣的组量。地下室砼应全面细致地进行振捣,下料和振捣要形成一定的顺序,防止漏振、欠振。要在下层砼初凝前完成上层砼浇筑振捣,捣固振动棒直插入下层砼中5-10cm,以保证接层部位砼的质量。要严格控制振捣时间,以砼开始泛浆和冒气泡为准,不得欠振或超振。个别特殊部位的处理:A、施工缝的处理:外墙施工缝应设在高于底板30cm的外壁上。对于地下室留置施工缝时,应设置止水钢板或按设计要求留置。浇注砼前,要将原有砼表面的浮浆凿去,并认真清理后再浇注新砼。后浇带的砼应采用补偿收缩砼。B、预埋件的处理:穿透外墙的预埋件,应在每一个预埋件的上加焊止水环。预埋件穿透模板处要堵塞严密,不得漏浆。混凝土浇注时,要注意将预埋件下方的砼振捣好,防止出现空洞、蜂窝。

4、地下室渗漏后的修补措施:堵漏的原则:必须通过剔凿找出漏水点、漏水线,有针对性地进行堵漏;采取刚柔结合、膨胀增强结合的方法;对埋件周围漏水堵漏,剔凿一定深度后,采用速凝剂堵漏。处理方法:目前常用的地下室混凝土墙裂缝的处理方法有以下四类: a、表面涂抹法;b、表面涂刷加玻璃丝布法;c、充填法;d、灌浆法。常用的为第三和第四种方法,如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效果更佳;可参照《关于现浇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的分析和防治措施的建议》。

                                   

   郭氏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运营管理中心

                                 2015年8月20日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