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镀锌板企业标准
2025-09-27 16:21:51 责编:小OO
文档
攀枝花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

                                      Q/72322100X.003-2004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的定义、分类和代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等。

本标准适用于以冷连轧钢带为基板,通过连续热镀锌方法生产的冷成形用和一般结构用热镀锌钢板及钢带(以下简称钢板和钢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222—1984    钢的化学分析用试样取样法及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223.11—1991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过硫酸铵氧化容量法测定量

GB/T223.23—1994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测定量

GB/T223.32—1994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次磷酸钠还原—碘量法测定砷量

GB/T223.50—1994  钢铁苯基荧酮—溴化十六烷基胺直接光度法测定锡量

GB/T223.53—198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铜量

GB/T223.62—198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乙酸丁酯萃取光度法测定磷量

GB/T223.62—198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高碘酸钠(钾)光度法测定锰量

GB/T223.68—199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管式炉内燃烧后碘酸钾滴定法测定硫含量

GB/T223.71—199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管式炉内燃烧后重量法测定碳含量

GB/T228—2002  金属拉伸试验方法

GB/T232—1999  金属弯曲试验方法

GB/T5027—1999  金属薄板和薄带塑性应变比(r值)试验方法

GB/T5028—1999  金属薄板和薄带拉伸应变硬化指数(n值)试验方法

GB/T247—1997  钢板和钢带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GB/T1839—2003  钢铁产品镀锌层质量试验方法

GB/T2975—1998  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

GB/T6397—1986  金属拉伸试验试样

GB/T8170—1987  数值修约规则

EN10142-2000  冷成形用低碳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

EN10147-2000  结构用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连续热镀锌钢板:在连续热镀锌生产线上把冷轧钢带浸入熔融的锌液中镀锌并经横切以平板状供货的平直板材。

连续热镀锌钢带:在连续热镀锌生产线上把冷轧钢带浸入熔融的锌液中镀锌经卷取以卷状供货的卷材。

4 分类与代号

钢板及钢带的分类及代号按表1的规定。

表 1  分类及代号

分类项目类别代号
按性能级别弯曲和压型DX51D+Z

冲  压DX52D+Z

深  冲DX53D+Z

特 深 冲

DX54D+Z

超 深 冲

DX56D+Z

结 构S220GD+Z

S250GD+Z

S280GD+Z

S320GD+Z

S350GD+Z

S550GD+Z

按锌层重量(二面)(60) g / m2

80 g / m2

100 g / m 2

120 g / m 2

140 g / m 2

180 g / m 2

200 g / m 2

220 g / m 2

250 g / m 2

275 g / m 2

350 g / m 2

450 g / m 2

600 g / m 2

(60)

80

100

120

140

180

200

220

250

275

350

450

600

按表面结构正 常 锌 花

光整正常锌花

小 锌 花

无 锌 花

Z

GZ

X

W

按表面处理铬 酸 钝 化

涂     油

铬酸钝化加涂油

涂 耐 指 纹 膜

L

Y

LY

N

按尺寸、外形精度厚度高级精度

普通精度

PT.A

PT.B

宽度高级精度

普通精度

PW.A

PW.B

长度高级精度

普通精度

PL.A

PL.B

不平度高级精度

普通精度

PF.A

PF.B

按表面质量高   级

较 高 级

普 通 级

FC

FB

FA

分类表示方法举例如下:

0.8mm×1000mm卷板,牌号DX54D+Z,锌层重量220g/m2,表面结构为无锌花(W),表面质量为FC,表面处理为涂油(Y),厚度为高级精度,宽度为普通精度,平直度为高级精度,则标志为:

DX54D+Z-220-W-FC-0.8A×1000B-PF.A

5  技术要求

5.1  尺寸、外形、重量

5.1.1钢板和钢带的公称尺寸按表2的规定。

表 2  钢板和钢带的公称尺寸

项       目

公  称  尺  寸

厚    度

0. 2 5~ 2 .5 0

宽    度

7 2 0 ~ 1 2 5 0

钢  板  长  度

1 0 0 0~ 6 0 0 0

钢  带  内  径

5 0 8
5.1.2钢板和钢带的厚度、宽度允许偏差

5.1.2.1对于标准中屈服强度最小规定值<280Mpa的产品,其厚度和宽度允许偏差按表3的规定。

表 3  厚度及宽度允许偏差(屈服强度最小规定值<280Mpa)  mm

公称厚度厚度允许偏差宽度允许偏差
高级精度 PT.A

普通精度 PT.B

高级精度普通精度
≤0.40

±0.04

±0.05

+2+6
>0.40~0.60

±0.05

±0.06

>0.60~0.80

±0.06

±0.07

>0.80~1.00

±0.07

±0.08

>1.00~1.25

±0.08

±0.09

>1.25~1.60

±0.09

±0.10

>1.60~2.00

±0.10

±0.11

>2.00~2.50

±0.12

±0.13

注:①厚度测量应距侧边20mm以外进行。

②对钢带头、尾二端共30m内及焊缝区20m内:厚度<1.5mm,允许偏差为1.5×表列值;厚度≥1.5mm,允许偏差为1.3×表列值。

5.1.2.2对于标准中屈服强度最小规定值≥280Mpa的产品,其厚度和宽度允许偏差按表4的规定。

表 4  厚度及宽度允许偏差(屈服强度最小规定值≥280Mpa)  mm

公称厚度厚度允许偏差宽度允许偏差
高级精度 PT.A

普通精度 PT.B

高级精度普通精度
≤0.40

±0.05

±0.06

+2+6
>0.40~0.60

±0.06

±0.07

>0.60~0.80

±0.07

±0.08

>0.80~1.00

±0.08

±0.09

>1.00~1.25

±0.10

±0.11

>1.25~1.60

±0.11

±0.13

>1.60~2.00

±0.13

±0.16

>2.00~2.50

±0.12

±0.13

注:①厚度测量应距侧边20mm以外进行。

②对钢带头、尾二端共30m内及焊缝区20m内:厚度<1.5mm,允许偏差为1.5×表列值;厚度≥1.5mm,允许偏差为1.3×表列值。

5.1.3长度允许偏差

钢板长度的允许偏差按表5的规定。

表 5  钢板长度的允许偏差

公称长度长度允许偏差
高级精度PL.A

普通精度PL.B

≤2000

+3+6
>2000

+0.0015×公称长度

+0.003×公称长度

5.1.4钢板及钢带的镰刀弯不得超过表6的规定。

表 6 钢板及钢带的镰刀弯

适用范围测量长度镰刀弯允许最大值
钢带及长度>2000mm的钢板

任意2000mm

4mm
钢板,长度≤2000mm

钢板全长0.002×公称长度

注:①钢带镰刀弯的测量应在距头部或尾部最少为5000mm处进行。

②镰刀弯应在凹侧边进行测量。

5.1.5钢板的切斜度

钢板的切斜度值最大不得超过宽度的1%。

5.1.6钢板每米不平度

5.1.6.1对于标准中屈服强度最小规定值<280Mpa的产品,钢板每米不平度不得超过表7的规定。

表 7 钢板每米不平度(屈服强度最小规定值<280Mpa)

精度级别高级精度PF.A

普通精度PF.B

钢板厚度<0.70

0.70~

<1.2

≥1.2

<0.70

0.70~<1.2

≥1.2

不平度≤5

≤4

≤3

≤12

≤10

≤8

5.1.6.2对于标准中屈服强度最小规定值≥280Mpa的产品,钢板每米不平度不得超过表8的规定。

表 8 钢板每米不平度(屈服强度最小规定值≥280Mpa)

精度级别高级精度PF.A

普通精度PF.B

钢板厚度<0.70

0.70~

<1.2

≥1.2

<0.70

0.70~

<1.2

≥1.2

不平度≤8

≤7

≤5

≤15

≤13

≤10

5.1.7重量及允许偏差

5.1.7.1钢板、钢带的重量按理论重量或实际重量交货。

5.1.7.2钢板和钢带按理论重量交货时,其重量计算方法按附录A(标准的附录)的规定。

5.2 牌号及化学成分

5.2.1钢板和钢带的牌号和化学成分(熔炼分析)应符合表9的规定。

表9 牌号和化学成分

牌号化学成分,  %

CMnPS残余元素
DX51D+Z

≤0.10

≤0.50

≤0.025

≤0.025

Cu<0.15%

Ni<0.15%

Cr<0.15%

As<0.15%

Sn<0.05%

DX52D+Z

≤0.08

≤0.50

≤0.025

≤0.025

DX53D+Z

≤0.08

≤0.50

≤0.025

≤0.020

DX54D+Za

≤0.01

≤0.30

≤0.020

≤0.015

DX56D+Za

≤0.01

≤0.30

≤0.020

≤0.015

S220GD+Z

≤0.25

≤1.70

≤0.050b

≤0.035

S250GD+Z

S280GD+Z

S320GD+Z

S350GD+Z

S550GD+Z

a可添加Ti、Nb等微合金元素,碳和氮应完全固定。

bS250GD+Z和S280GD+Z的磷含量不大于0.10%,S320GD+Z和S350GD+Z的磷含量不大于0.20%。

5.2.2供方能保证钢中铬、镍、铜、砷和锡的含量符合标准规定时,可不进行这些元素的化学分析。

5.2.3冶炼方法

钢板和钢带所用的钢采用氧气转炉冶炼。

5.3 锌层重量

5.3.1钢板及钢带二面的锌层重量,以g/m2为单位表示,各不同锌层重量的三点和单点锌层重量应符合表10的规定。

表10 锌层重量

锌层代号锌层重量最小值(二面),g/m2

三点试验平均值单点试验最低值
60

80

100

120

140

180

200

220

250

275

350

450

600

60

80

100

120

140

180

200

220

250

275

350

450

600

51

68

85

102

120

150

170

187

213

235

300

385

510

注:各牌号可供的锌层重量见表11。

5.3.2 任一单面均不得出现小于锌层重量单点试验最小值40%的部位。

5.3.3 经需方要求,供需双方协议,可供应差厚镀层产品,每面锌层重量由供需双方商定。

5.4 力学性能

5.4.1 供货状态下钢板和钢带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11的规定。

表11 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

钢号力学性能锌层
屈服点RP0.2a,MPa

抗拉强度Rmb,MPa

伸长率A80c,%

r90

n90

锌层代号锌层弯曲试验时的弯心直径(a=板厚)

DX51D+Z

_270~500

≥22

__60~275

0
350~450

a
6002a
DX52D+Z

140~300d

270~420

≥26

__60~275

0
DX53D+Z

140~260

270~380

≥30

__60~275

0
DX54D+Z

140~220

270~350

≥36

≥1.6

≥0.18

60~275

0
DX56D+Z

120~180

270~350

≥39

≥1.9e

≥0.21

60~275

0
S220GD+Z≥220

≥300

≥20

__60~350

1a
S250GD+Z≥250

≥330

≥19

__60~350

1a
S280GD+Z≥280

≥360

≥18

__60~350

2a
S320GD+Z≥320

≥390

≥17

__60~350

3a
S350GD+Z≥350

≥420

≥16

__60~350

3af

S550GD+Z≥220

≥550

≥560

__60~350

_
a 如果有屈服点,对于冷成形用钢采用Rel,对于结构钢,则采用Reu.

b 对于结构钢,除S550GD+Z外,抗拉强度的范围为140N/mm2。

c该值适用于光整表面结构产品。

d当产品厚度≤0.7mm时,伸长率最小值减少2%。

e当产品厚度>1.5mm时,r90值最小值减少2%。

f当产品厚度>1.5mm时,弯心直径=4a.

注:

①在仲裁情况下,拉伸试验值适用于脱锌后的试样.

②对于冷成形用钢,试验取横向试样,对于结构钢,试验取纵向试样,试样宽度为20mm,标距长度为80mm.

5.4.2 锌层弯曲试验试样可取自纵向或横向,按表11所列弯心直径任意方向弯曲180度后试样外表面不得出现锌层脱落,锌层的裂痕是允许的(试样边部起5mm内的锌层脱落不计)。

5.4.3 表11中力学性能规定值的保证期对于DX51D+Z和DX52D+Z为8天,对于DX53D+Z、DX54D+Z和DX56D+Z为6个月。

5.5 表面结构

钢板及钢带的表面结构按表12的规定。

表12 表面结构

表面结构代号特征
正常锌花Z镀锌后在通常条件下锌层凝固面得到的锌花
光整正常锌花GZ正常锌花表面经专门光整处理得到的表面结构,呈现均匀良好的锌花
小锌花X通过控制锌层凝固面形成的表面,呈现比正常锌花小的细小锌花,有时肉眼不可见
无锌花W采用特定生产工艺使镀层表面无肉眼可见的锌花
5.6表面处理

钢板及钢带的表面通常进行以下表面处理:

5.6.1铬酸钝化处理(L)

铬酸钝化处理是为了防止产品在运输和贮存期产生白锈而进行的化学处理。允许由于钝化处理在表面上出现的局部变色。

5.6.2涂油处理(Y)

钢板和钢带涂油也是为了防止产品在运输和贮存期产生白锈。用合适的脱脂溶剂应能去掉所涂油层不会损害镀锌层。

5.6.3铬酸钝化加涂油处理(LY)

为了进一步避免产生白锈在产品表面进行铬酸钝化后进一步进行涂油处理。

5.6.4涂耐(N)

涂敷一层约1g/m2的透明有机膜。这种处理提供一种附加的防腐蚀作用,特别是耐指纹性,在成形时改善润滑性,并可作为后续涂层的粘附底层。

5.7 表面质量

钢板和钢带按表面质量分为三级,如表13所示。

表13 表面质量

表面质量级别代号特征适用表面结构
普通表面FA允许有小腐蚀点、锌花大小不均匀、暗点、带痕、小的铬酸钝化处理缺欠及小锌粒。可以有拉矫痕和锌流纹。不光整(正常锌花、小锌花)
优化表面FB表面级别FB是通过光整得到的。允许有的缺欠存在,如拉矫痕、光整斑、划痕、压印、锌花纹、锌流纹、轻微的钝化斑等。

光整正常锌花,无锌花
最优表面FC表面级别FC是通过光整得到的。好的一面不得对优质涂漆层的均匀一致外观产生不利影响,另一面应至少达到FB的要求。

5.7.2除供需双方特殊协议外,表面质量为FA级或FB级时,仅检查一面。

5.7.3不切边钢板和钢带边部允许存在微小锌层裂纹。

5.7.4在连续生产过程中,钢带表面的局部缺陷不易发现和难以去除,因此,钢带允许带缺陷交货,但有缺陷的部分不得超过每卷总长度的8%。

6 拉伸应变痕

表面质量为FB和FC的DX51D+Z和DX52D+Z钢板和钢带在供货1个月内应不产生拉伸应变痕,表面质量为FB和FC的DX53D+Z、DX54D+Z和DX56D+Z钢板和钢带在供货1个月内应不产生拉伸应变痕。

7.试验方法

7.1每批钢材的检验项目、试验数量、取样方法和试验方法应符合表14及第7.2、7.3、7.4、7.5的规定。

7.2锌层重量试样从镀后的宽度方向切取约300mm长的钢板从宽度中间取一试样,二边距边缘不小于50mm处各取一试样。

表14 取样和试验方法

检验项目试验数量取样方法试验方法备  注
钢基化学成分1个/炉

GB/T222GB/T223
拉伸试验1个

GB/T2975

GB/T6397

GB/T228
r值

1GB/T2975GB/T5027
n值

1GB/T2975GB/T5028
锌层锌层重量1组3个

沿宽度方向均匀切取GB/T1839或其它方法

每个试样面积33~50Cm2

锌层弯曲1个

试样距边≥50mm

GB/T223试样宽度50~100mm,长度≥100mm ,位置任意

表面质量目测
尺寸、外形直尺、卡尺卡量
7.3钢板和钢带的镰刀弯的测量方法按图1的规定。

图1 镰刀弯的测量方法

7.4钢板切斜度测量方法按图2的规定。

图2 钢板切斜度的测量方法

7.5钢板不平度测量方法按图3的规定。

图3钢板不平度测量方法

8 检验规则

8.1 钢板及钢带应成批检验,每个检验批由不大于20吨的同牌号、同一锌层重量、同规格、同表面结构和表面处理的钢材组成。

8.2 如上述任一试验结果不符合规定要求,则可从该批产品中另取双倍数量试样进行该不合格项目的复验,复验结果(包括该项试验所要求的任一指标)若不符合规定要求时,整批钢材不得交货。

9 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

钢板及钢带的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应符合GB/T247的规定。如需方对包装重量有特殊要求,应在合同中注明。

附录A(标准的附录)

理论计重时的重量计算方法

A1 钢板及钢带理论计重时,以其公称规格及表A1、A2所列的锌层重量为计算依据。

表A1 锌层重量计算

公称锌层重量 g/m2

100120140180200220
锌层计算重量常数 Kg/m2

0.1500.1830.1970.2440.2850.305
公称锌层重量 g/m2

250275350450600
锌层计算重量常数 Kg/m2

0.1500.1830.1970.2440.2850.305
注:表列锌层重量的中间锌层重量,其计算方法按表列值以内插法求出。
A2 钢板及钢带理论计重时的计算方法按表A2的规定。

表A2 钢板及钢带理论计重的计算方法

计算顺序计算方法结果修约
基板的基本重量Kg/mm.m2

7.85(厚度1mm﹒面积1m2的重量)

基板的单位重量Kg/m2

基板基本重量(Kg/mm.m2)×基板公称厚度

修约到有效数字4位

镀锌后的单位重量Kg/m2

基板单位重量(Kg/m2)+锌层重量常数(Kg/m2)(按表1)

修约到有效数字4位

钢板钢板的面积 m2

宽度(mm)×长度(mm)×10-6

修约到有效数字4位

一块板重量 Kg

镀锌后的单位重量(Kg/m2) ×面积(m2)

修约到有效数字3位

捆的重量 Kg

一块板重量(Kg)×一捆中同规格钢板块数

修约到Kg的个位数

总重量 Kg

各捆重量(Kg)相加

Kg的整数

钢带钢带的单位重量Kg/m2

镀锌后的单位重量(Kg/m2) ×宽度(mm)×10-3

修约到有效数字3位

卷的重量 Kg

钢带单位重量(Kg/m2)×长度(m)

修约到Kg的个位数

总重量 Kg

各卷重量相加Kg的整数

A3 数值修约方法按GB8170《数值修约规则》的规定。

附录B(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与引用标准及其它标准相近牌号对照表

材料类别攀钢企标(待定)

宝钢企标

(1号线)(Q/BQB420-2001)

宝钢企标

(2号线)(Q/BQB422-2000)

国标

(GB2518-1988)

日本工业标准

(JIS G3302-1998)

德国工业标准(DIN17162-1-1977,已由欧洲标准代替)

欧洲标准(EN10142-2000)

欧洲标准(EN10147-2000)

国际标准(ISO 3575-1996)

国际标准(ISO 4998-1996)

美国材料试验协会标准(A653M-2001)

一般用DX51D+ZSt01ZPTSGCCSt01Z01CS Types A、B、C

机械咬合用DX51D+Z

St02ZDC51D+Z

JYSt02ZDX51D+Z

02
冲压用DX52D+Z

St03ZDC52D+Z

SCSGCD1St03ZDX52D+Z

03FS
深冲用DX53D+Z

St04Z

St05Z

DC53D+Z

CSSGCD2St04Z

St05Z

DX53D+Z

04DDS
特深冲用DX54D+Z

DC54D+Z

SGCD3DX54D+Z

05
超深冲用DX56D+Z

DC56D+Z

DX56D+Z

06EDDS
结构用S220GD+Z

S250GD+Z

S280GD+Z

S320GD+Z

S350GD+Z

S550GD+Z

JGSGC340

SGC400

SGC440

SGC490

SGC570

StE250Z

StE280Z

StE350Z

S220GD+Z

S250GD+Z

S280GD+Z

S320GD+Z

S350GD+Z

S550GD+Z

220

250

280

320

350

550

SS230

SS255

SS275

SS340 –Class1、2、3

SS550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