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中学生必备晨读美文
2025-09-27 16:23:59 责编:小OO
文档
 中学生必备晨读美文

坐对一山青

 郭枫

 我真愿永远这样静静地坐着。静静地、静静地,坐对一山青。

 坐对一山青,把心灵开放,向着一个绝俗的世界,真美。采集风景的人们到哪去了?竟把这片宁静的山水,独留给我。这样最好,在冥坐中,我才能摄得两眼盈盈的波光,两眼青青的山色!说也奇怪,为什么人们都媚惑于一潭明艳,却无视这满山青翠呢?是因为这座山过于拙朴?还是因为人心多窍?我,愿望只有一个:我爱这座山。我不是没有见过那些耸峙的高峰的,匍訇在千仞绝壁之下,人啊:便挣扎在无望的卑微里。因此,我爱这座山,爱就爱这份平凡。它安稳地矗立在水之湄,不以巍峨震慑我,不以奇奥炫惑我,在金色的阳光下,却自有一份庄严在。九月的阳步,像一脉透明的灵泉,把长空洗得好蓝好辽阔。满山林木,也浓着阳光的爽,绿得纯净、绿得年轻、绿得好耀眼!在无边无际的亮蓝上抹下一大丛浓绿,除了自然,任谁的彩笔也无法把风景画得这么令人惊心!啊!这不像是九月,要不,我得中说秋天仍是生命的季节。看这座山吧,每一片林子,每一块绿坡,甚至每一张高举的叶片上,都展示着最放纵的生命。不必解释也不能解释,我只能喃喃地独语:这是神!

 坐对一山青,把心灵开放,向着一个绝俗的世界,真美。可是,别以为这么容易就认识了山,山有一千个面貌,每个面貌都含蕴着奇异的风采。看啊,不知道什么时候,山岚已悄然升起,空濛濛的一片白,才涨上了山腰忽而又沿着山脊流淌向幽谷,俏丽的丝丝缕缕,若有若无地牵连着,徜徉在峰巅林梢。可不是么?雾掩云遮,风情千种,这座山一下子就妩媚得像三月的新娘,让人怎么也难相信,它本来 拙朴的样子,也有如此细腻的情韵?但是,对这突如其来的景象,且别迷离!烟云的浓浓淡淡且别管,阳光的明明暗暗且别管,峦峰的隐隐现现且别管,在这织梦的时刻,我知道,我需要的是一份醉意的朦胧。沉醉吧!沉醉吧!在纯然的沉醉中,才能撷一束山之梦。

 坐对一山青,把心灵开放,向着一个绝俗的世界,真美。整整一个下午,我就这么静对着山,山也静对着我。我心如镜,映山的影子在我的光心;山谷空灵,寄我的遐思如云。我的遐思如云而如云的遐思并非幻梦,山,热情着哪!一山的清韵饮我,一山的秀色餐我;要说幸福有许多种,就是再细的心也分析不清我的满足。我陶然熏然终至于瞑然,像一个入定的老僧,垂下眼帘,恍惚中,我满心都是山。

 坐对一山青,把心灵开放,向着一个绝俗的世界,真美。是的,得打开窗子,让心灵开放。我要是不开放我的,山怎会开放山的?我要是不认识我,我怎会认识山?以前,我曾有过山居的岁月,也曾有过寻山的旋游;那些立在记忆中的山峦们,峥嵘雄伟,深邃幽秘;我惊奇,我赞叹,可是,却从来没能让我的心灵激动得有这种惊悸的喜悦!唉!喜悦不要多,一粒喜悦的种子就能结出满树的回忆;山不需高,回灵性的了悟就能耐人终生追寻别说时间短暂,短暂里也有永恒。淡紫的暮色掩来了,大地将要退隐于玄秘的幽光里,一切美的或是不美的,都变形、收缩、模糊。但,今晚,虽黝黑如荒古,我也能看见这座山做然挺立——它在我的生命里已铸下永恒的像。

 山之外还有山,我知道。山山不同,我就爱这一座。多美啊!向着一个绝俗的世界,把心灵开放,坐对一山青。

梦里炊烟诗中境

 王民选

 炊烟,一种标志性符号,曾经为传承农耕文明印在大地,为张扬劳作文化写在长空,为印证乡风民俗盘旋村落……

 如今,炊烟已越来越难以见到,渐渐成为人们梦里的幻境,成为诗文中的追忆。但是,炊烟的千古缭绕,已使华夏儿女的言行举止投射出被长期熏烤的底色,散发着特有的草木味儿,表现出火热的乡土情结。

 炊烟里,升腾着生活的希望。无论是寒露沾衣还是落霞照脸,辛勤耕作的农民每当看到升起的炊烟,对获得好收成就会增添一份期望。饥肠辘辘的孩子,只要看到炊烟升起,往家赶的脚步就会加快,马上就联想到诱人的饭菜香,对生活的希望也像炊烟一般上升!

 炊烟里,缠绕着游子的乡情。炊烟所炙染出的情感多彩醇厚,所酝酿出的气息牵肠挂肚,让游子魂牵梦绕。庄稼人出远门时,总喜欢抓一把烟囱下边的泥土带上,让“家”这个气场始终笼罩并护佑着自已,紧紧地牵系着飘荡的灵魂。即使是远隔千山万水,言语不通,水土不服,天涯孤旅也会借助于无处不在的炊烟,抚摸到祖先的根脉,寻找到族群的亲和。我一直在想,所谓“在外游子,纵然化作一缕轻烟,也要魂归故里”,这华夏儿女独具的故土情结,作为一种弥足珍贵的乡情文化,世世代代又有几人给出了权威的诠释呢?

 炊烟中,绵延出时光的推移。清晨, 冲破浓雾的炊烟跃过房顶,撑起乡村的天空,然后又紧贴着地平线扑向东方,撩开黑暗,把霞光接回大平原,并挨个儿挠醒生命万物,让他们抖擞精神迎接太阳。中午,炊烟用妙曼的舞姿,嬉戏得太阳陶醉迷离、频频眨眼,她用花瓣一样的碎片,由太阳抛出缕缕银线,串连成莽莽云海,衬托得阳光绚丽多彩。日色已花含烟,千万股炊烟顶梁柱一般托举住天幕,要为赶时节的农民再争一会儿光阴,紧接着又彼此挽起臂膀,撑持着夜幕,让劳累的农民借一点余光洗洗脸,摸黑儿吃晚饭。

 炊烟中,氤氲着诗情画意。炊烟和诗歌有相近的本性,文人“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才情,有时也需借助炊烟的带挈。《诗经》曾长期飘荡在万家炊烟当中。陶渊明守望过的“依依墟里烟”,绵延出多少代人的悠然情思。曹丕提出“文以气为主”,我们从一些诗文中确能品读到炊烟鼓的气韵。炊烟所蕴含的那种人间情、烟火味儿,与我们灵魂的脐带紧密交结。那种灵动美、幻化感,令人心如炊烟,意如流水,往往是不期而至的震颤酿成不期而然的灵感,诗情便喷涌而出了。当今难得一见的炊烟,偶尔现在村头田野,让人蓦然看到时骤然之间就会激情澎湃,守神凝眸间,质感十足的水墨画就那么传神地写在长天,任谁都情不自禁地想高唱一曲挽留的歌。如果刚好站在某个角度,看到古树枝头系挂几缕或浓或淡、时动时静的炊烟,在夕阳西下的微风中,远望如梳了长发辫的村姑在学舞,又像宫殿垂挂的烟霞帐,一幅那么美妙古拙的风情画,一种多么使人陶醉的景象!

 先祖以炊烟为衣,以水为镜,开启王万代的脉脉情思,传承着农制会的合唱,灌制出劳动者群体的美声,熔镒成华夏民族的集体人格,引发了广泛的共鸣,积淀为厚重的文化彩页,以至于中原民闻把宗族延续说成烟火传承。我们俯仰在这亘古飘溢的炊烟中,品味先民苦乐,遥想先哲情怀,探本溯源其文化影响,条分缕析其文化内涵,应当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啊!

记忆李白

 施伟

 像一阵缥缈的清风,早就吹了过去,整个大地却仍保留着对他的记忆。

 几个世纪的风风雨雨,让他在后人心中的形象更加清晰。

 一副俊朗刚毅的容颜,一身洁白无瑕的长袍,一把吐露馨香的折扇,一壶只剩下一半的酣酒。他潇洒的出没于青山绿水,诗意也写满了青山绿水,豪放的歌声也写满了青山绿水。他陶醉在那里,在清逸、自由的世界,只有酒和他的世界里。

 他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走进他的诗里,我们能感受到他的福泽,他的个性浸透了我们全身,他缥缈的诗歌像电流贯穿了我们全身……

 年少时他才气横溢,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一心想为大唐倾尽微薄之力,可是在朝廷,因为他太有才,锋芒太露,遭到奸佞大臣的排挤和嫉妒。在一次又一次的激怒众臣后,他注定了不能在朝延为官。他也不愿意接受朝延的“包养”,因为他有一颗叛逆不羁的心。于是,他被“赐金还乡”。

 年少的他经历坎坷后,他才明白,他需要清新淡雅,与世无争,那颗在浊世中渴望自由的心被官场的牢笼束缚的太久了,他把心思寄托在酒土,在酒上,他寻回心灵上的一方净土。他仰天大笑:“我不做蓬蒿!”抱着春花秋月,诗词歌赋,醉酒后离开长安。这一玄妙的举动,注定了大唐的悲剧命运,也注定了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诗仙”地位。

 烈火熊熊,锤声铿锵,他藐视传世久远的数条,他摒弃名目堂皇的礼法,他厌恶污浊不堪的官场。因为他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他习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习惯把庄子的哲学人世化,习惯走进自已营造的诗化社会,

 他嗜酒,每喝必醉,醉酒后他看清了生死别离。

 他好月,对月长叹,在一生的叹息中,只有明月明白他的心。

 那年,他荡舟在当涂江心,举杯邀月,高唱郦歌,就在他看见水中的月亮破碎的时候,他也破碎了,他走向了生命的终点。这种诗人的死法是他所需要的,是一个跨世纪的诗人所必要的。在水中,他依然保持着风度翩翩。

 那一瞬间,整座山林都沉默了,整个民族都失声了,整个时代的天空都黯淡了。

 那一瞬间,歌啸戛然而止,琴弦怦然断绝,只余下泱泱的水波在江心泛泛而起。

 那一瞬间,他的诗作就成了历史,只能在书籍中流淌。

 盛唐时代,他——李白,用诗歌,用骨骼,用个性,写下了对封建思想的鄙夷,写下了读书人的自尊。

 盛唐出自他的口中,他就是半个盛唐。

遥望李清照

 肖福琴

 乍暖还寒的时候,凭着史册上残存的注释,我把你读成西风中一株黄花的模样。你的客船远航千年,却早已消失在碧空的尽头,迟到的我,手捏一张过期的船票,在摆渡的口岸守望。今夜,南北少年飞扬的心灵暂离多愁的躯壳而跨越历史的天海云波。

 在秋水会睁的花季,你着紫衫蓝裙,在紫丁花前荡秋千,正香汗淋漓呢!风流倜傥的赵公子摇扇而来,于是,天上的朝霞立即把你的香腮染成娇艳的桃红。你“心如惊鹿,含羞走,倚门回肯,却把青桃嗅”。

 请原谅我偷看了你上锁的心事,但后人已确实领略了你当时心跳的感觉。在你哀愁的一生中,少许的欢乐只是悠长悲歌主曲中的一个小小的音符。仔细回味你后半生最好的慰藉,你本过着路雪寻梅、采茶自煎的宁静生活,自从金人挥师南下之后,离人便如哀鸿四散。从此,你浅浅低吟的只是些伤心的句子。在溪亭日喜惊起一滩鸥鹭的那些兴致便成为美好的回忆。

 数点笛声,把你梅心惊破,浓愁吹动,萧萧疏雨,又催下你千行热泪。赵郎人去楼空,肝肠寸断与天下谁同?你恨天恨地,茫茫天地,谁是知己?生生死死与谁相依?旧时的天空,你着旧罗衫,只有一腔情怀大异于旧时呵!

 楚楚可怜的你学会了饮酒,完全是为了消解千古忧愁。但你却忽略了借酒消愁愁更愁,在梧桐更兼细丽的黄昏,点点滴滴反衬出你的孤寂。这心情,三杯两盏淡酒又有何用?!孤灯相伴直到夜已深深。香炉里,香料早已燃尽,一屋子静悄悄,空荡荡。惟有楼前流水淙淙声响,念你终日凝眸,但在凝眸处又添了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新愁。

 一剪梅花,绽放在阴晦的冬季。北燕南飞艺后,月满西楼。山花开败了,随无情水东流。你轻解罗衫独上兰舟,用衰怨的眼睛仰望,云中谁寄来一页锦书?可望断肝肠也总是一春鱼雁无消息,愁绪才下眉头又堆上心头。泪水洗掉了脂粉,你缓缓走过小重山,千万遍地唱蝶恋花,“易安,时空横阻,我半方揩泪的素绢无法寄达,空留你夜雨剪刀花”!

 你三面临水的住所竹墙瓦顶,又是秋色又是寂寞的时令,庭院萧紧更兼斜风细雨。种种天气令你烦恼,天黑盼天亮,天亮盼天黑,只有你才知道夜有多长。用破一身心所成的诗赋,皆因万千征鸿尽而独自收藏。你更加憔悴了,青丝冷霜,怕在夜间出,只躲在帘儿底下,倾听他人的欢声笑语。

 曾记否?早年元宵佳节,正是融和天气。中州盛日,你闺门外停放着香车一样的热闹。如今这样凄凉,影悄悄月依依,人在何处?永夜恹恹难忘,一个人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怎的不凄凄惨惨戚戚!

 千年以后,海棠花依旧开得绿肥红瘦,是物是人非事事体。拾起人间你留下的唱词,我感动得欲语泪先流了。而今天,我虽然把你读成凄苦的模样,但我又怎么能诠释你那颗饱浸血泪、千疮百孔的心!守望地等待你,必会让岁月的风霜染黑发。而悲欢离合所造成的伤口,飞针的巧手又怎能缝合?但我仍甘愿化作一只啼泣的高原鸟,飞落于你雕花的窗台上,聆听你让人低吟让人感动的诗词,苦苦盼守你摇摆不定的归期!

柳永雨霖铃

 绿水悠悠

 柳

 依然摇摆在风中,枝条的浓绿沾染风情,千万场别离,送了千万场爱与恨,随折随生的枝条,忘了初衷,忘了该怎样思念流水与浮萍。

 蝉叫着,有点冷,所剩无几的光阴,眷恋长亭上的风景,别离歌唱起,而雨停了,那些泪水如何停?蝉声不再的夜晚,那些泪水,该怎样吞咽?该怎样,诉说万种风情?

 怕是晓风与残月都不肯眷顾痴情,徒添难圆的伤悲,青舟欲去,而岸上的泪眼,相望永远。

 永

 永远有多远?永远,此去经年,千里烟波吹不尽,心情如雾,沉了沉了,千年的月亮,不再回了,哪怕是清秋,哪怕是佳节。

 万水千山,心事都不能遥寄,青灯素笺,思念都不能成行,柔情扯成丝缕,明年春草生时,相思如泣如诉,如风铃中的心碎,如雨……

 雨

 打湿的岂止是记忆,别离歌唱起,响在一生的宿命里。举酒消愁,三杯两盏之后,人自醉啊自醉。

 踉跄而行,在曾经的杨柳岸,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曾经执手相牵的红颜,如花笑魇老于岁月,如流水,如春去……

 相思绵绵不绝,如淋漓的秋雨,如今宵的千种风情,如落红片片飘零,欲诉无人能诉,如慢慢,慢慢打湿的良辰美景,奈何天公不作美。

 奈何换了人间,奈何桥上是否也有如是的杨柳年年青青,年年相留相送同样的风情,望不见归程,只听见,只听见,雨中绵绵密密的铃声。

 铃

 细细碎碎,轻轻唤醒沉睡的旧梦,曾经都门帐饮,无绪,无绪,怎生话别,怎生强作欢颜笑语,心事凝噎于心口,多情自古空余恨,寂寞如刀,风铃中刀声如歌,如别离的调子,扬起在今宵。

 酒尚未醒,醉乡路也并不稳,抬头云起,低头花落,晓风擦干泪眼,残月融化心事,经年的离愁,没有尽头……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