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遇见未知的自己——高中生自我意识辅导》
2025-09-27 16:25:41 责编:小OO
文档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

《遇见未知的自己——高中生自我意识辅导》

    【设计理念】

    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埃里克森将人格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高中生处于“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阶段,这一阶段是学生自我意识飞速发展的时期。自我意识与学生的自我评价、情绪体验、人际关系等密切相关,积极的自我意识能让学生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平稳愉快地度过青春期。在这一阶段要对学生加以积极的引导,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信。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也就是说高中生的自我意识明显增强,同时也更加在乎外界对自己的评价,通过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调整和修正自我体验。自我意识的重要性在于它激发并引导了个体的行为,青春期要给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如果学生对自己的评价是积极的(如聪明和勤奋),那么他就可能选择学习高难度的课程。研究表明,拥有一个积极的自我概念不仅让一个人更倾向于友善和外向,而且给人以信心去尝试新的活动,接受挑战。自我意识这部分内容分为两课时,本课时是认识自我,第二课时是悦纳自我。这一节课就是为悦纳自我做铺垫,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自己,客观评价自己,从而建立正确的自我意识。

    【教学目标】

    1了解建立正确自我意识的重要性

    2能客观评价自己、正确看待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3能从不同角度认识自己,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

    【教学重点】

    能客观评价自己,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自己,正确看待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重点如何突出】

    认识自己并能客观评价自己是本课的一个重要内容,设计了一个找知音的活动。活动的第一个内容就是要自我介绍和自我评价,同时还要请自己最亲密的朋友来评价自己,这个活动激发了学生探索自己的积极性,接下来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介绍自己、自我评价并接受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教学难点】

    建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拥有积极的自我概念。

    【难点如何突破】

    在活动后,让学生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通过老师的追问和引导来靠近本课的目标“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

    【活动准备】PPT,人手一个笑脸牌,人手一张《自我评估表》,flash《生之爱》,音乐《Imagine》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在三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有一句话被当作神谕受到顶礼膜拜,人们把它镌刻在都城德尔阿波罗神庙的入口处,好让城市的每一位居民和每一位访客都能第一眼看到它“人啊,认识你自己”。哲学家苏格拉底也最喜欢引用这句话。

    那么我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我想成为怎样的一个人。

    请看视频《生之爱》,讲了一粒种子不知道活着的意义,然后寻找自己的过程,请学生谈自己看完后的感受。

    【预设学生的反应】认识自己是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用动画片里的一句话说:人活着的意义就是达到自己的最高峰,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教师可以沿着学生的思路将话题引到认识自我上面:寻找生活的意义,起码首先要认识自己,这样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会在面临各种选择的时候知道如何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二、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1、让你变成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白岩松说过一句话:内心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而内心的强大来源于对自己清晰的认识。当你了解自己并接纳自己了,就不会太苛求自己,对生活抱有一种平和的心态,也就能很容易感受到生活中的幸福。

    2、让你在面临选择时不盲目

很多同学都有一定程度的选择焦虑症,尤其是在人生需要做选择的时候就会无所适从。无法抉择是因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知道以自己的能力能达到怎样的程度,更不知道按照自身的条件去制定自己的目标。

    3、是完善自己的重要前提

人没有生来就完美的,而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自己、完善自己,通过不断的自我认识、自我反省让自己不断地靠近自己心中那个理想的自己。

    4、在学习中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如果学生对自己的评价是积极的(如聪明和勤奋),那么他就可能选择学习高难度的课程。研究表明,拥有一个积极的自我概念不仅让一个人更倾向于友善和外向,而且给人以信心去尝试新的活动,接受挑战。当学生明确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了则会比其他人拥有更大的毅力去克服这些挫折。

    三、非你不可之我要找知音

    同伴关系是青春期的学生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和固定的小圈子,但是朋友当然是越多越好,今天给大家一个机会,让大家在自己本来就有的小圈子之外来展现自己,吸引更多的朋友。

    1、自我介绍

    给你7分钟的时间,你可以按照《自我评估表》(见附件)的框架提纲来准备你的答案(为了节省时间,请你只写上关键词就好);当然你也可以设计自己个性化的个人介绍。(播放音乐《Imagine》)

    【预设学生的反应】可能会冷场,没有同学愿意做那个出头鸟,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写《自我评估表》的过程中发现那些思路敏捷、善于表达的同学,点名让这样的学生起来自我介绍。有学生会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做自我介绍,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学生忽略了对自己的评价,教师要追问“你如何看待自己的”,这是自我认识的一块不可缺少的内容。介绍者可能会不太好意思说自己的优点,如果只说缺点不说优点这也不是客观的自我认识,所以老师在讲要求的时候强调:客观对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不要吝啬对自己的赞美;如果学生只看到自己的优点看不到自己的不足之处,那么在下个环节同学点评的时候就会有人提出来。

    2、请你的两位朋友来评价你

    【预设学生的反应】这个环节基本大家都能客观地点评介绍者,但是需要提醒点评的学生,点评的内容要真诚,最好能提出来介绍者本人没有意识到的一些优点或者缺点,不能只说优点不说缺点。两位点评者是自我介绍的学生自己选择的,所以该生会认可点评者的评价。点评的学生可能会更关注外在的一些特质,比如:篮球打得好、有才艺,可能会较少涉及性格、交往、心理状态等方面,教师要及时追问:作为该同学的好友,能否向大家介绍一些其他人所不了解的那一面;或者你可以分享一件关于这位同学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你如何评价你的朋友,有哪些建议可以送给该同学。

    3、大家做选择,愿意做你知音的同学请举起你手中的笑脸牌

    【预设学生的反应】老师可以请一位同学来说说自己愿意举牌的原因。在这个环节也许会出现不举笑脸牌的同学,老师可以选择一个不举笑脸牌的同学来问原因,如果是因为个人恩怨则可以忽视,如果是因为不欣赏该同学的某些方面,则需要介绍者同学在最后分享自己活动感受的环节来谈谈自己对这件事情的感受。

    4、由介绍者在举起笑脸牌同学中选择其中的三位进行互动提问。(如:你欣赏我的哪些特质?为什么会选择我?)学生需要选择三个交往较少的同学来进行继续了解,当选择异性同学的时候也许同学们会笑,所以要选择两名异性朋友,这样就避免了一些尴尬。

    【预设学生的反应】因为是选择了不太熟悉的几位同学进行了解,所以在问到:你欣赏对方哪些方面时,学生会提到一些外在的特质,异性之间可能会评价对方漂亮或者帅。老师要及时点评:高中生应该具备这样的审美能力,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如果你现在还没有这样的审美能力,那你该好好进行自我反思了。同时应该追问学生:在做选择时老师要求介绍者选择三位交往较少的同学来进行提问,全班跟你交往较少的同学可能不止这三位,你为何愿意选择这位同学做知音?

    5、介绍者分享自己在活动后的感受。

    【预设学生的反应】最后介绍者谈感受的阶段,不要把这个环节变成一个认错和表决心的形式,教师应该引导同学们去发现介绍者本人没有发现自己所具有的一些特质。学生可能会有触动内心的一些想法,比如:某些方面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个活动给我一些感触。也可能出现另一种情况,其他同学对该同学的评价该学生本人都知道,也很清晰地知道自己的优缺点,但是自己也改不掉缺点。这个时候教师要点评:接纳自己是很难做到的一件事情,当面对自己也无法改掉的缺点,那么就勇敢地去接纳这个不完美的你,人生永远都处于追求完美的过程中。

    教师点评:克里希那穆提在《重新认识自己》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不能依赖任何人,事实上并没有向导,没有老师,也没有权威,只有靠你自己——你和他人,以及你和世界的关系——除此以外,一无所恃。”生命里与我们有着亲密关系的父母亲人,与我们有着紧密联系的挚友挚爱,他们在我们的生命中,与我们一同走过的是一段岁月,一起面对的是一阵风雨,一起并肩一同携手之后,一直留在身边与自己在一起的是——自己!如果这个“自己”成长得足够成熟足够圆润内心足够丰盈富足,就可以充满喜悦地一路走得更坚定,内心更淡定!真正的成长是从认识自己开始的。我们看了这个同学的分享,大家一定想让别人了解自己,下面我们大家都来重新认识一下自己。

    【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1、营造活动气氛很重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有认识自己的必要,同时愿意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教师可以说:“每个人都想被别人更深入地了解,每个人都想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和介绍自己,今天请大家放下你们的羞怯,勇敢地展示自己。”

    2、掌握好时间很重要,要提醒学生只有7分钟的时间可以思考自我介绍的内容。在个人评估表中,有几项内容是需要老师在学生自我介绍时特别关注的:我的性格;我的兴趣、优势、特长等;我的弱势、不足之处;上高中后我最喜欢自己哪些方面;上高中后我不喜欢自己哪些方面;我的梦想和对未来的期望;我对自己的客观评价;你希望别人如何评价你,以上问题是学生剖析自己的几个关键问题。

    3、介绍者在所有举笑脸牌的同学中选择3位不太熟悉的同学进行了解,要求至少要有两位异性同学(选择两位异性同学学生就不会很尴尬)。教师可以提问举笑脸牌的同学,你欣赏该同学的哪些特质?你觉得自己身上的哪些特质和改同学契合或者互补?为什么想和该同学做知音朋友?

    4、听完大家对介绍者的评价后,老师一定要请介绍者谈谈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感受。问题具体包含:别人的哪些点评是你在曾经的生活经验中不曾意识到的,让你觉得很意外的?今天的活动对你的价值是什么?请你再综合评价一下自己,尽量具体些。

    四、我眼中的自己和别人眼中的我

    在前一个活动中很多同学一定很后悔自己错失了这个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机会。现在四人一个小组,每个人在小组内介绍自己的情况,其他三位同学说出该同学的优点及不足。四个人按照这个程序轮流来,这样大家就都能听到别人对你的评价了。

    【预设学生的反应】

    1、经过上面环节的热身,学生大部分都能积极参与到分享自我的活动中来,但是也不排除有小部分学生觉得这个活动没劲,对于这样的学生不可强求,如果不愿意自我分享,就让小组其他三位同学评价该学生就好。

    2、学生在自我介绍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更关注内在的自我,分享别人不知道的自己,而且要提示学生一定要有对“如何看待自己”这个问题的分享。

    3、高中生会有文饰心理,如果小组的同学是自己不熟悉的同学或者自己不喜欢的同学,就会出现为了应付而敷衍地进行自我分享。老师在活动前就应该跟学生讲:今天跟你分在一组的同学也是一种缘分,希望大家能珍惜这个机会,给彼此一个了解的契机,将彼此之间的心理距拉到最近。

    【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这个环节要提醒学生注意时间分配,一定要让小组四个人都有自我展示的机会。

    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要选择一两名学生有针对性地提问:听完同学对你的评价,你觉得符合你的实际情况吗?哪些是你没有想到的?别人对你评价和你对自己的评价不相符时,你如何对待这个问题?对这个环节的活动,你有何感受?

    【预设学生的反应】大部分学生都会认可其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同时对别人善意的提醒表示很感谢,也会有部分学生通过这个活动听到自己从未曾听过的“别人眼中的自己”。

    教师点评: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积极的自我概念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更能让学生在面对困惑的时候,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人最难的事情不是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全面客观认识自己的问题、挖掘自己潜力从而达成超越自己的能力。认识从而改变,最重要的是有勇气,能够勇敢地面对自己的不足、缺失,做好了无惧于面对自我的充分准备,对自我不足就能进行理智、清醒、客观地鉴别,站在客观真实的角度对自我的态度、行为、性格、知识、技能、经验、人际等进行深入分析,自我认识与人际关系紧密相关,良好的自我意识能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我们共同来学习《乔哈里窗》的理论

    五、《乔哈里窗》的理论

    乔哈里模型把人的内心世界比作一个窗子,它有四个区域:

                 

    公开区(Open Area):是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资讯。 例如:你的名字、发色,以及你有一只宠物狗的事实等。隐秘区(Hidden Area):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秘密。例如:你的秘密、希望、心愿,以及你的好恶等。盲区(Blind Spot):自己不知道,别人却知道的盲点。例如:你的处事方式,别人对你的感受等。隐秘区(Unknown Area):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资讯。未知区是尚待挖掘的黑洞,它对其它区域有潜在影响。

    在认识自我方面,乔哈里窗为我们提供了知识共享的处方性模型,揭示了实现群体中对话合作和知识共享的两种沟通方式:(1)公开自我,通过主动扩大自我的开放区,让对方更多地了解自己,来实现相互之间的共享和合作;(2)倾听和回应,即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发出对“我”来说具有启发意义的反馈,通过“我”积极的倾听与回应,也让对方更多地了解自己,结果也是扩大了自我的开放区,进而实现相互之间的共享和合作。

    每个人生活在大千世界里,都有很多个不同环境不同场合代表的不同身份,或为人子女,或为师生或为友,每一个角色都赋予了这个角色所相应的责任和行为,常常有人累于多种角色于一身的扮演,演着演着忘了哪一个才是真实的自己,或演着演着,迷失了真正的自己.忙时演角色,闲时找自己成了现代人生活的一种真实写照。“我是谁”我们一辈子都在问这个问题,不同的阶段就回有不同的问题,当你遇见那个未知的自己时,请多一份耐心和等待。

    【板书设计】

                             遇见未知的自己

一、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二、我要找知音

三、我眼中的自己和别人眼中的我

四、乔哈里窗

    【教学反思】

    1、《非你不可》环节其实只为一个学生提供了自我认识的机会,这个环节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探索自己的积极性。而下一个环节四人一个小组,大家相互自我介绍以及接受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才是给所有学生一个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如果让学生在这个环节能更好地去探索自我、发现自我。

    2、分组环节有局限,理论上说分组应该有层次,将不同性格和气质的学生分成一组,这样在讨论的环节才能凸显不同性格的不同特点,但是由于条件局限,只能按照就近原则座位相近的四人一组来讨论。

    3、时间紧张是本课最重要的问题,在活动过程中要保证给《我眼中的自己和别人眼中的我》的环节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来分享自己。

    附件:自我评估表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