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效率比较
2025-09-27 16:25:41 责编:小OO
文档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效率比较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效率差异一直是人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之一。 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效率较高。这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为何存在着效率差异?经济学者们分别从文化角度、委托代理角度、产权角度、经营者能力角度和资源利用的角度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关 键 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经济效率/管理模式

    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效率差异的总体考察

在分析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效率差异之前,有必要明确界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内涵。本文中民营企业仅指民有民营企业,即个体和私营企业。这样界定的好处有两点:第一,个体、私营企业是民营企业的主体,研究个体、私营企业就可以把握民营企业的实质内容;第二,广义的民营企业不仅包括个体、私营企业,还包括乡镇企业。但乡镇企业存在着产权模糊的特征,我们无法准确把握哪些是国有,哪些是民有。因此,为了分析的方便,本文在研究民营企业时,假定不包括乡镇企业。在本文中国有企业仅指国有国营企业和国有国控企业,即传统意义上的国有企业。在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效率进行比较过程中,应选择具有代表意义的企业。一般来说,对于民营企业占优势的产业,例如服装,皮革等,无需进行分析和比较,而对于民营企业难以进入的产业,也无从进行效率比较。为了客观公正,我们应该比较那些民营企业能进入的,而国有企业又具有传统优势的产业。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效率差异一直是人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之一。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部分数据。

中国民营企业资本回报率比国有独资企业高50%,比国有控股企业高33%,比国有参股企业高24%。

中国企业五百强中的经济效益与效率在所有制结构上继续呈现民营企业领先的格局。据统计,从盈利水平看,国有企业的收入利润率为5.38%,略低于民营企业的5.79%;资产利润率为1.5%,也低于民营企业的3.14%;人均利润水平为5.27万元,远低于民营企业的7.86万元。

1.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进行计算可以发现,2003年到2008年,在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企业资产总额、主营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增长2倍、2.5倍和2.4倍;私营企业增长高达5.2倍、6.7倍和9.7倍。

1998年至2003年,国有企业净资产收益率从1.96%快速上升到10.00%,2003年之后并无明显改善,只是从2003年的10.00%轻微地上升到2008年的11.71%。对于私营企业,2003年至2008年,净资产收益率从14.97%猛然上升到25.12%。

2.最新的经济报告显示中国企业五百强中的经济效益与效率在所有制结构上继续呈现民营企业领先的格局。据统计,从盈利水平看,国有企业的收入利润率为5.38%,略低于民营企业的5.79%;资产利润率为1.5%,也低于民营企业的3.14%;人均利润水平为5.27万元,远低于民营企业的7.86万元。

3.在2008年,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国有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下滑到11.71%,而私营企业继续上升,达到25.12%的水平,比国有企业高出一倍以上。

此外,结合当今众多知名经济学家的分析例证,我们不难得出以下结论:通过改革, 国企效率较自身以往确实有所进步, 但与民企相比,国有企业效率普遍比同期民营企业低。

在明晰了以上观点以后,我们有必要研究一下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众所周知,我国目前的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因而国有经济是我国经济的主导,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支配地位,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国企不仅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经济基础,更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同时,我们知道,国营企业的一大优势在于资源与高层渠道,可以使它们在很多领域实现垄断,为经营提供了极大便利。加之国企规模大,资源丰富,国企一直是我国经济的主力军。

于是我们就奇怪了,既然国有企业有如此多的优势,为何其效率却比不过普通的民营企业呢?在我看来,个中缘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在市场经济主体资格上的差异

国有企业的产权界定不清晰,而私营企业从产生之日起就是产权明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其私有性质决定了它具有明确而统一的财产所有权和收益权,具有完全自负盈亏的硬性约束机制,它必须承担全部利益风险,这便使它具备了市场经济中市场行为主体应具备的品格。同时,在市场规律支配下,私营企业能较好地接受供求、价格等市场机制的引导,及时调整经营决策和要组合,改善投入产出比例,来适应市场瞬息万变,做到以市场为导向灵活运行。

二.国有企业与私有企业在管理模式上的差异

1、经营目标存在差异。

国有企业由国家行使财产权力,但国家又是凌驾于社会之上,拥有财产权力,担负社会管理职能,并由此派生出社会经济协调职能,这就决定了利润最大化不是国有企业经营的唯一目标。因此,国有企业经营目标过多,是导致其经营效率下降的因素之一。

相比之下,私有企业更能遵循经济原则。私营企业作为完全的商品生产者,不存在政治原则、行政原则与经济原则的矛盾,能够避免许多政治原则、行政原则的无度干扰,而以经济原则作为其生产经营决策的唯一原则,即以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经营的首要目标,从而使它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2、企业经营者及其选择者的利益驱动。

国有企业的经营者是委派(实际上是选择的),而经营者的选择者不会因为选上了能人而从企业分利,也不会因选上了庸人而承担企业亏损。

在私营企业,企业所有者选择企业的经营者,所选择的经营者优秀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盈利与亏损,关系到企业资产的增值与贬值,因此经营者的选择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显而易见的。

同时,私营企业经营管理决策不受控制,而是由经营者依据市场状况自主作出,大部分经营者是企业的投资者,也是风险的最终承担者,必然有着极强的进取心和风险意识,对市场的反应灵敏,决策快,工作效率高,能够为企业的利益尽最大的努力。

3、对抗风险的机制上存在差异。

国有企业面临风险时往往只会等待国家给予优惠,而私营企业却迫于形势主动寻找出路,希望能通过提高自身的素质,抓住时机,化风险为机遇,缓解危机带来的危害。比如在完全竞争领域,为应对市场价格的激烈竞争,就要控制成本方面,私营企业会利用一切手段从采购、销售等各个环节降低成本,国有企业则不计成本,管理松弛,浪费严重。

4、对技术创新型人才重视程度。

国有企业本身对技术开发人员缺乏必要的重视,导致许多科技人员不愿意长期扎根于企业开展技术工作。同时,国有企业效率不高导致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外流问题严重。而民营科技企业千方百计地招揽人才。首先,民营企业大胆选用中青年技术骨干,让他们稳定在技术岗位上,把他们培养成为专家、项目负责人、学术带头人。其次,民营企业加强技术人员开发与培训以提高技术人员的开发和创新能力。

5、激励机制存在差异。

国有企业还保留着传统计划经济下的“大锅饭”,难对生产活动中区别出员工的贡献大小。这导致国企员工表现的优劣与否都得不到相应的激励或惩罚,从而使国有企业员工积极性的调动受到很大影响。他们可能消极怠工,出工不出力,有效工时低,生产的产品成本高质量差,缺乏上进心。国企最终会因为员工纪律松弛,平均主义盛行而引发低效率。

私营企业的分配关系比较灵活多样,基本上能够实现员工的贡献和报酬的紧密挂钩,除一般物质奖励以外,有些私营企业对有特殊贡献的员工还给予股票奖励,或委以重任等,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而对于不合格员工,则可以采取果断的解雇措施,使得私企员工比国企员工承担更高的由于消极怠工或其他低效率行为产生的被解雇的风险。

三.国有企业特殊的代理问题引起其交易成本高于私营企业

即使私营企业也采取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管理方式,与国有企业同样面临着代理问题,但国有企业的代理问题比私营企业更加复杂。从这一角度讲,国有企业首先要进行政治的委托代理然后才能进入经济代理;私营企业中由于委托人是自然人,不需要政治代理的程序,其代理合约更为简化,这显然更利于降低交易成本。

此外,国企经营过程中,覆盖到企业之间的多层代理结构状态,一方面使得决策的执行时滞延长,同时由于拉大了到企业之间的距离,也增加了的监督成本,使监督更加缺乏效率;另一方面,多层代理结构状态不仅会造成累积性的信息损失,而且增强了产权保护动机的衰减倾向。除此之外,国企中特殊的代理关系会导致规模不断扩大,这无疑会增加国有企业的交易成本。这些都是引起国有企业的交易成本高于私营企业交易成本的重要原因。

综合以上几点,我们可以看到国有企业改革还任重而道远。深化改革,摆脱对国家的依赖思想,在与民营企业的竞争中,国有企业会有一片自己的蓝天。

参考文献:

1《经济问题探索》2004年第9期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效率差异的比较——人力资本产权角度 吕文慧

2 百度知道、、谷歌、搜狗、豆瓣、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

3 李祎恒论我国国家所有权的行使与效率之关系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