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什么是私营企业
2025-09-27 16:26:03 责编:小OO
文档
一、什么是私营企业?法律对私营企业是如何认定的?

我国传统上通常把企业分为四种类型,即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根据198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的规定,私营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8人以上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具体包括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三种形式。其中,私营独资企业,是指一个人投资经营的企业,私营独资企业的投资者对企业债务负无限责任。合伙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各合伙人订立书面责任。合伙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各合伙人订立书面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营利性组织。通常认为,合伙包括个人合伙、法人合伙两大类。但我国法律中未对法人事伙进行明确规定,按照《民法通则》第52条、第53条的规定,企业之间或者企事业单位之间的联手合作,称之为联营。《合伙企业法》第9条明确规定,合伙人应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即自然人。这也排除了法人成为合伙伙伴的可能性。因此,作为私营企业形式之一的合伙伙伴的可能性。因此,作为私营企业形式之一的合伙企业仅反映自然人的合伙,而不包括联营业员企业私营有限责任公司,是指投资者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负责,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

1999年3月,修正案第11条明确规定了"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我国法律并未将个体工商户等形式的个体经济纳入私营经济的范围。

随着我国《个人独资企业法》的颁布,对个人独资企业是否属于私营企业,目前我国法律界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个人独资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历人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由于该法规定个人独资企业可以招用职工,但未对雇佣工人的人数作出,那么就可能出现很多个人独资企业,其雇佣工人在8人以上。同时,《个人独资企业法》规定,投资人对企业俩务承担无限责任。因此,这样的个人独资企业与《私营企业暂行条例》中的独资企业在性质上应无太大差别。

另外,对于由自然人投资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来说,其特点与私营企业也完全符合。企业财产亦属于私人所有,而非属于集体或国家所有。因此,由自然人投资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亦应属于私营企业。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的私营企业应包括:人个独资企业、合伙企业、自然人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二、私营企业的组织形式有哪几种?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国目前的私营企业共有三种组织形式:即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

个人独资企业是指在中国境内设立,由一个自然人设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实体。

合伙企业是指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企业俩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业利性组织。

公司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依法设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商量组织。在我国,公司可分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种形式。有限责任公司是指股东以其出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法人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是指由一定人数以上的股东组成,公司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全部资产对公司的俩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三、私营企业各种组织形式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公司与个人独资企业的区别是:

(1)出资人不同。公司的出资人可以为两人以上,出资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对出资人出资时的行为能力也不加,只要具备权利能力的任何人,都可以作为公司的股东;个别人独资企业的出资人仅限于一个自然人,而且该自然人必须具有民事待业能力。

(2)法律地位不同。公司是法人企业,可拥有于股东的公司财产,并独自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全部责任;人上独资企业在法律上被称为自然人企业,没有法人资格,这是公司与个人独资企业的根本区别。

(3)出资人享有的权利不同。公司投东作为公司的出资人,享有的仅仅是股权,其出资的财产一旦投入公司就不能由股东直接支配和使用,只能通过股权的持有来控制公司,即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是分离的;个人独资企业的企业主对其出资的财产不权拥有所有权,而且可以直接支配并自主决定如何使用,即在个人独资企业中,所有权和经营权是鸽的。

(4)出资人承担的风险不同。公司股东权以其出资财产为限对公司经营风险承担有限责任;个人独资企业的企业主则对企业的经营的一切风险承担无限责任。

公司与合伙企业的区别是:

(1)成立基础不同。公司成立的基础是公司章程,公司章程不仅对内具有拘束力,而且对外也有法律效力,个有公示作用和依据作用;合伙企业成立的基础是合伙人之间签订的合伙协议,是合伙人之间的合意,法律对此的干预较少。

(2)法律地位不同。公司是法人企业,具有法人资格;合伙企业是自然人企业,没有法人资格,这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3)法律性质不同。公司是资本的联合,各股东的平等是在股份基础上的平等,股东依其持股数分享权利;合伙企业强调人的联合,合伙人之间是平等的,一般都可以代表企业对外发生业务关系,而且在合伙协议没有特殊规定的情况下,合伙人对企业的管理和利润的分配有着平等的分享权。

(4)出资人承担的风险不同。公司股东仅以其出资财产为限对公司债务担有限责任;而在合焓企业的财产不足以清偿企业债务时,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应当用自己的个人财产去清偿债务,即合伙人负无限连带责任。

个人独资历企业和合伙企业的区别是: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出资人均以自然人,对企业债务都承担无限责任。两者最主要的区别是出资人人数不同,个人独资企业的出资人仅为一个,而合伙企业的出资人应当在两人以上。

四、私营企业设立登记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登记主管机关对企业设立登记申请要进行审核,一般分为受理、审查、核准、发照、公告5个步骤。

(1)受理。申请企业按照规定将应提交的文件、证件和申请登记注册书等送交登记主管机关后,由登记机关进行检查,对于文件、证件齐备的予以受理,否则不予受理。

(2)审查。审查是登记审批程序的中心环节。审查过程既是登记主管机关履行职责,对企业申请设立登记注册书所填写的各事项和提交的各种文件、证件合法性、真实性、有效性和完整性予以审查、核实的过程,也是公司接受审查,明确权利与义务的过程。在审查时如发现申请登记公司在申请登记表上所填的内容有虚假这处,或者其中的申请经营项目违反的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登记主管机关应当现责令企业改正。对于情节严重的,要按登记条例的规定给予处罚。

(3)核准。经过一系列审查核实工作,登记主管机关的具体经办人员应当提出审查意见,并经主管领导人签署。对于核准的,经办人员发出核准通知书,对不予准的,经办人员也应及时通知申请单位。

(4)发照。企业经核准登记后,登记主管机关应当向企业颁发营业执照,核定注册号。营业执照是登记主管机关代表国家核发给企业的、确认企业资格和准许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合法凭证。营业执照是衡量企业是否合法的一个基本标准。企业领取营业执照后,便产生以下法律效力:取得经营资格,可凭执照核制公章;企业取得名称专用权,其名称受法律保护;企业取得合法生产经营权,按照核准的经营范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可以对外签订合同、注册商标、刊登广告、在银行开立帐户。营业执照的签发日期,就是企业的成立日期。

(5)公告。这一程序属于企业法人(公司属于企业法人)成立所特有,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无须公告。企业法人登记公告是登记机关代表发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正式公告,是企业取得法人资格的必经最后程序。

五、私营企业应当如何办理开业税务登记?

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依法主动向当地主管国家税务局务机关申报办理开业税务登记纳税企业为跨县(市)、区设立的分支机构的,除总机构应当向当地主管国家税务局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局务登记处,要支机构也应当向其所在主管国家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办理开业税务登记的具体程序如下:

(1) 纳税人必须提出书面申请报告,并提供下列有关证件和资料:营业执照;有关章程、合同、协议书;银行账号证明;法定代表人或业主居民身份证、护照或者回乡证等合法证件;总机构所在地国家税务机关证明;国家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有关证件、资料。

(2) 填报税务登记表。纳税人领取税务登记表或者注册税务登记表后,应当按照规定内容逐项如实填写,并加盖企业印章,经法定代表人签字或业主签字后,将税务登记表或者注册税务登记表报送主管国家税务局务机关。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或者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还应当按照规定内容逐项如实填报总机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主要业务范围、财务负责人等。

(3) 领取税务登记证件。纳况人报送的税务登记表或者注册税务登记表和提供有关证件、资料,经主管国家税务机关审核后,报有权国家税务机关批准予以登记的,应当按照规定的期限到主管国家税务机关领取税务登记证或者注册税务登记证及其副本,并按规定缴付工本管理费。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