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15年中考历史周年纪念总结 (1)
2025-09-27 16:26:07 责编:小OO
文档
2015年中考历史周年纪念总结

每逢五、十周年纪念的重大历史事件在近几年的中考试卷中频繁出现,为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热点问题,特撰写该文,梳理一下2015年周年纪念的一些重要考点和相关热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就列举一些比较重要热点问题,供大家参考。

专题一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热点链接】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纪念,今天9月3日,也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日这一天,我国将举行一次盛大的阅兵式,届时,我国将邀请各国领导出席活动,以纪念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以及缅怀在抗战中献出生命的英烈和惨遭的同胞。同时,挫挫日本右翼势力的锐气。

【相关考点】

1.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的开始、经过、结束,性质和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开始、扩大、转折事件、性质、结束、意义等)或者直接说出事件名称,如该热点可以链接的考点有: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南京大、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日本投降、抗战胜利的意义等。

2.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爆发、扩大和达到最大规模的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标志;《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以及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柏林战役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中所起到的作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问题分析】

1.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活动十分猖獗,严重伤害了曾经遭受日本侵略过的中国人民和亚洲其他国家人民的感情。对此。中日两国应该如何解决(妥善处理)这些问题?

(1)日本应正视历史,主动承认罪行,改善同亚洲各国的关系,赢得谅解。

(2)中国应勿忘国耻,面向未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同时要时时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抬头。

2.第二次世界大战带给我最重要的启示是什么?

珍爱和平,远离战争。各国团结一致,共同反对霸权主义。

【考点延升】中日关系

1.中日友好交往

(1)古代: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2)现代: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中日冲突

(1)古代:元末明初,倭寇骚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被民族英雄戚继光打败。

(2)近代:

①1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15年,强迫清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民族危机。

②1900年,日本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强迫清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1919年日本根据《凡尔赛和约》,夺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导致五四运动爆发。

④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

(3)现代:新中国成立初期,日本跟随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敌视。目前中日两围绕主权归属问题展开争夺,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专题二    经济特区设立35周年

【热点链接】

2015年是经济特区设立35周年,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走了30多年的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到2000年,这国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为中国开始迈向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在国际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关考点】

1.伟大的历史转折

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使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之后,党和对内实行改革,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而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对外实行开放,大大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2.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十五大之后,理论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

【问题分析】

1.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有哪些启示?

(1)步骤:进行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启示:调整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符合本国国情;要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等等。

2.深圳特区的迅速发展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有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专题三    美国战争爆发240周年暨南北战争结束150周年

【热点链接】

美国只有200多年的历史,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它曾经是英国殖民地,经过200多年的短暂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并且国际影响力非常强,美国经常利用北约军事集团,随意干涉他国内政和地区事务,还大力发展高科技武器,加紧研制和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美国的崛起,有许多经验值得我借鉴。

【相关考点】

1.美国战争

1775-1783年,美国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美国南北战争

1861-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为日后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两次科技

美国抓住第二次工业和第三次科技的机遇,大力发展高科技,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4.两次世界大战

美国抓住两次世界大战的机遇,向交战双方出售武器,大发战争财。

5.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时期的美国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在美国爆发,迅速波及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为了消除危机,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新政使美国缓慢渡过了危机,同时加强了联邦的权力,为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典范。

6.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被称为经济“巨无霸”。

【问题分析】

1.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1)战争和南北战争扫清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2)抓住第二次和第三次科技的机遇,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培养人才。

(3)利用两次世界大战大发战争财,捞取战利品。

(4)适时地调整经济。如:罗斯福新政和二战后的调整。

(5)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为经济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美国的发展给我们哪些启示?

要争取民族,维护国家统一,废除落后的制度,适时地调整经济。

专题四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20周年

【热点链接】

20世纪90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于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2015年是世界贸易组织成立20周年纪念,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和成为国数量日益增多,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最重要表现。

【相关考点】

1.新航路开辟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开始。

2.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以及在这一趋势下,世界各国之间形成了相互依存、互相竞争的关系。

【问题分析】

1.为顺应世界经济出现全球化趋势而产生的国际性和地区性的国际组织或国家集团有哪些?

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注:北约和联合国则不是)

2.生活中反映世界经济出现全球化趋的例子:

上麦当劳吃快餐、看到路上奔驰的进口车或中外合资的汽车、很便宜就可以买到进口货等。

专题五    鸦片战争爆发175周年

和中日《马关条约》签订120周年

【热点链接】

2015年是鸦片战争爆发175周年纪念和中日《马关条约》签订120周年纪念。1840年,英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其他列强接踵而至,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国人民肩负起既反对本国封建主义,又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双重任务,直至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相关考点】

1.近代列强发动的大规模侵华战争: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侵华战争。

2.近代列强的侵华罪行:

英国向中国倾销鸦片、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割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日军制造旅顺大和南京大惨案等。

3.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林则徐上门销烟、太平军抗击洋队、邓世昌血战黄海、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台儿战役、百团大战。

【问题分析】

1.有突出特征的条约:

(1)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其中“协定关税”这一条款最能体现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

(2)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割地最多,有60多万平方公里。

(3)15年中日《马关条约》:“办工厂”这一条款最能体现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资本输出的特点。

(4)1901年《辛丑条约》:赔款最多,达4.5亿两白银;“清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这一条款最能体现清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学习完中国近代史,你有何感受?

(1)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历史的悲剧才不会重演;

(2)中国人民具有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爱国主义传统,我们应将这一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3)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探索精神。

专题六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发生100周年

【热点链接】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新文化运动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析的风暴。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尾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背景下,中国近代化探索充满着坎坷与曲折。

【相关考点】中国的近代化探索

1.洋务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企图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的统治,它虽然没能使中国富强,但它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戊戌变法

19世纪90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企图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来挽救民族危机,最终失败,但它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3.辛亥

19世纪末,孙中山领导的辛亥,企图学习西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来挽救民族危机,虽然它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但它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3.新文化运动

从1915年开始,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发起新文化运动,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的思想的风暴。

【问题分析】

1.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是什么?

学习内容由器物(技术)到制度,再到文化思想、心理,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

2.学习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感悟是什么?

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除了以上周年热点之外,还有下列周年热点需要注意:1405-1433年郑和下西洋;1935年,遵义会议;1925年,孙中山逝世;1955年,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1970年,“东方红1号”卫星遨游太空;1995年,关于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讲话;10年,英国资产阶级爆发;1815年,拿破仑兵败滑铁卢;1825年,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的“旅行者号”蒸汽机车试车成功;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世界上第一辆用汽油内燃机的汽车;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1960年,非洲年;1965年,首批美国海军陆战队在越南登陆;1990年,纳米比亚。鉴于版面,这里就不一一详述了。

以上只是,本人的一家之言,希望对大家复习迎考有所帮助,不足之处,恳请广大一线初中历史老师提出批评和指教。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