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ACC课程案例
课程名称: 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
**** **
案例性质:内部开发 □外部引用
案例名称:作业成本法案例分析
适 用 课 程: 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
案例开发者: 黄瑞
案例:作业成本法分析
一、案例材料
1.背景资料
普华公司生产三种电子产品,分别是产品X、产品Y、产品Z。产品X是三种产品中工艺最简单的一种,公司每年销售10000件;产品Y工艺相对复杂一些,公司每年销售20000件,在三种产品中销量最大;产品Z工艺最复杂,公司每年销售4000件。公司设有一个生产车间,主要工序包括零部件排序准备、自动插件、手工插件、压焊、技术冲洗及烘干、质量检测和包装。原材料和零部件均外购。ART公司一直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法计算产品成本。
1.1传统成本计算法
1、公司有关的成本资料如下:
产品X | 产品Y | 产品Z | 合计 | |
产量(件) | 10000 | 20000 | 4000 | |
直接材料(元) | 500000 | 1800000 | 80000 | 2380000 |
直接人工(元) | 580000 | 1600000 | 160000 | 2360000 |
制造费用(元) | 34000 | |||
直接人工工时(小时) | 30000 | 80000 | 8000 | 118000 |
产品X | 产品Y | 产品Z | 合计 | |
年直接人工工时 | 30000 | 80000 | 8000 | 118000 |
分配率 | 34000/118000=33 | |||
制造费用 | 990000 | 20000 | 2000 | 34000 |
产品X | 产品Y | 产品Z | |
直接材料 | 500000 | 1800000 | 80000 |
直接人工 | 580000 | 1600000 | 160000 |
制造费用 | 990000 | 20000 | 2000 |
合计 | 2070000 | 6040000 | 504000 |
产量(件) | 10000 | 20000 | 4000 |
单位产品成本 | 207 | 302 | 126 |
(1)公司的定价策略
公司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法作为定价策略,按照产品成本的125%设定目标售价,如下表所示:
产品X | 产品Y | 产品Z | |
产品成本 | 207.00 | 302.00 | 126.00 |
目标售价(产品成本×125%) | 258.75 | 377.50 | 157.50 |
实际售价 | 258.75 | 328.00 | 250.00 |
近几年,公司在产品销售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产品X按照目标售价正常出售。但来自外国公司的竞争迫使公司将产品Y的实际售价降低到328元,远远低于目标售价377.5元。产品Z的售价定于157.5元时,公司收到的订单的数量非常多,超过其生产能力,因此公司将产品Z的售价提高到250元。即使在250元这一价格下,公司收到订单依然很多,其他公司在产品Z的市场上无力与公司竞争。上述情况表明,产品X的销售及盈利状况正常,产品Z是一种高盈利低产量的优势产品,而产品Y是公司的主要产品,年销售量最高,但现在却面临困境,因此产品Y成为公司管理人员关注的焦点。在分析过程中,管理人员对传统成本计算法提供的成本资料的正确性产生了怀疑。他们决定使用作业成本计算法重新计算产品成本。
1.3作业成本计算法
(1)管理人员经过分析,认定了公司发生的主要作业并将其划分为几个同质作业成本库,然后将间接费用归集到各作业成本库中。归集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制造费用 | 金额(元) |
装配 | 1212600 |
材料采购 | 200000 |
物料处理 | 600000 |
起动准备 | 3000 |
质量控制 | 421000 |
产品包装 | 250000 |
工程处理 | 700000 |
管理 | 507400 |
合计 | 34000 |
成本动因:
制造费用 | 成本动因 | 作业量 | |||
产品X | 产品Y | 产品Z | 合计 | ||
装配 | 机器小时(小时) | 10000 | 25000 | 8000 | 43000 |
材料采购 | 定单数量(张) | 1200 | 4800 | 14000 | 20000 |
物料处理 | 材料移动(次数) | 700 | 3000 | 6300 | 10000 |
起动准备 | 准备次数(次数) | 1000 | 4000 | 10000 | 15000 |
质量控制 | 检验小时(小时) | 4000 | 8000 | 8000 | 20000 |
产品包装 | 包装次数(次) | 400 | 3000 | 6600 | 10000 |
工程处理 | 工程处理时间(小时) | 10000 | 18000 | 12000 | 40000 |
管理 | 直接人工(小时) | 30000 | 80000 | 8000 | 118000 |
制造费用 | 成本动因 | 年制造费用 | 年作业量 | 单位作业成本 |
装配 | 机器小时(小时) | 1212600 | 43000 | 28.2 |
材料采购 | 定单数量(张) | 200000 | 20000 | 10 |
物料处理 | 材料移动(次数) | 600000 | 10000 | 60 |
起动准备 | 准备次数(次数) | 3000 | 15000 | 0.2 |
质量控制 | 检验小时(小时) | 421000 | 20000 | 21.05 |
产品包装 | 包装次数(次) | 250000 | 10000 | 25 |
工程处理 | 工程处理时间(小时) | 700000 | 40000 | 17.5 |
管理 | 直接人工(小时) | 507400 | 118000 | 4.3 |
单位作业成本 | X产品 | Y产品 | Z产品 | ||||
作业量 | 作业成本(元) | 作业量 | 作业成本(元) | 作业量 | 作业成本(元) | ||
装配 | 28.2 | 10000 | 282000 | 25000 | 705000 | 8000 | 225600 |
材料采购 | 10 | 1200 | 12000 | 4800 | 48000 | 14000 | 140000 |
物料处理 | 60 | 700 | 42000 | 3000 | 180000 | 6300 | 378000 |
起动准备 | 0.2 | 1000 | 200 | 4000 | 800 | 10000 | 2000 |
质量控制 | 21.05 | 4000 | 84200 | 8000 | 168400 | 8000 | 168400 |
产品包装 | 25 | 400 | 10000 | 3000 | 75000 | 6600 | 165000 |
工程处理 | 17.5 | 10000 | 175000 | 18000 | 315000 | 12000 | 210000 |
管理 | 4.3 | 30000 | 129000 | 80000 | 344000 | 8000 | 34400 |
合计 |
产品X | 产品Y | 产品Z | |
直接材料 | 500000 | 1800000 | 80000 |
直接人工 | 580000 | 1600000 | 160000 |
装配 | 282000 | 705000 | 225600 |
材料采购 | 12000 | 48000 | 140000 |
物料处理 | 42000 | 180000 | 378000 |
起动准备 | 200 | 800 | 2000 |
质量控制 | 84200 | 168400 | 168400 |
产品包装 | 10000 | 75000 | 165000 |
工程处理 | 175000 | 315000 | 210000 |
管理 | 129000 | 344000 | 34400 |
合计(元) | 1814400 | 5236200 | 1563400 |
产量 | 10000 | 20000 | 4000 |
单位产品成本(元) | 181.44 | 261.81 | 390.85 |
1.完成作业成本计算, 谈谈你对该公司产品销售方面的看法?产品销售方面存在哪些问题?什么原因产生的?为什么?
2. 试对比分析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的差异。
3. 请解释为什么Y和Z 产品会出现截然不同的市场反应?企业应该怎样定价?企业应该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考虑用作业成本法解决问题?
第一题:
该公司在销售三种产品时,其成本核算未准确区分。其制造费用的归集仅仅是通过除以每种产品耗用的工时再加上直接人工和直接材料而得到的产品成本。忽视了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在其他环节所耗用的成本。例如:装配、产品包装、管理、工程处理等环节。
单位总成本:
在传统成本计算法下,批量较小、技术上较复杂的甲产品成本,在很大程度上被低估;
批量大、技术上较为简单的的乙产品成本,在很大程度上被高估。
说明,在传统成本法下,批量越大、技术越简单产品,成本信息被高估的可能性越大;反之,成本信息被低估的可能性越大。
单位制造费用:
扣除产品所耗原材料和直接人工这一不可比因素,仅就制造费用进行比较,传统成本计算法的计算结果导致成本信息被歪曲程度看得更明显。
因此,以作业量为基础分配制造费用,即为不同的作业消耗选择相应成本动因向产品分配制造费用,使成本计算准确性大大提高
第二题:
比 较 | X产品 | Y产品 | Z产品 | |
单位总成本 | 作业成本计算法 | 181.44 | 261.81 | 390.85 |
传统成本计算法 | 207 | 302 | 126 | |
绝对差 | 25.56 | 40.19 | -2,85 | |
相对差 | 14.08% | 15.35% | -67.76% | |
单位制造费用 | 作业成本计算法 | 734400 | 1836200 | 1323400 |
传统成本计算法 | 990000 | 20000 | 2000 | |
绝对差 | 255600 | 803800 | -1059400 | |
相对差 | 34.8% | 43.78% | -80% |
这样一来,竞争对手总是可以把与Y类产品相竞争的产品价格压得很低;与此相反,由于公司Z类产品的成本估计偏低,所以竞争对手没有太多的生存空间,而以低成本制定的偏低价格,则让C类产品在市场上异常火爆
在企业生产多种产品时,其产品的工艺复杂程度和产量差异较大时就应该采用作业成本法去核算产品成本。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