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Multisim使用方法简介及仿真例题(清华大学)
2025-09-27 11:36:44 责编:小OO
文档
Multisim简介

一、Multisim教学版安装步骤

1、启动安装:打开Multisim目录,双击执行Setup程序,启动安装。安装过程将出现一系列对话框,包括检查系统环境、版权申明、更新系统说明、更新系统文件等。

2、重新开机。

3、重新启动:重新开机后,安装程序并不会继续执行安装,必须重新启动安装程序,按钮,选择程序/Startup/Continue Setup,安装程序重新启动。

4、输入相应序列号:安装程序重新启动后,第一阶段出现过的界面和对话框还会一次出现,按以上相应步骤执行。其中Serial一项需要从Multisim2001目录中打开SN.txt文件查找到相应序列号填入。

二、运行Multisim

Multisim安装后如果不启动输入交付码(Release Code),将受到15天的使用,即使重新安装也于事无补。因此安装后应尽快启动并输入交付码。

用鼠标左键双击桌面上的“Multisim”,或者点击“开始”—〉“程序”—〉“Multisim”。出现图1所示的启动画面。在该画面中点击“Enter Release Code”,从Multisim目录中打开SN.txt文件查找到相应的交付码填入,点击Continue即可进入Multisim窗口。

图1  启动画面

    Multisim窗口界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菜单栏:  

系统工具栏:

设计工具栏:

元器件箱(在界面的最左边):

仪表工具栏(在界面的最右边):

三、元器件箱

元器件箱在界面的最左边按列排放,包括14个元器件库,其中模拟电路常用库为电源库、基本元件库、二极管库、晶体管库、模拟元件库,简介如下: 

    电源库:开关电源/信号源。

    基本元件库:如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等常用的元件。

    二极管库:包括各种二极管、闸流体及桥式整流器等。

    晶体管库:包括双极性晶体管(BJT)、场效晶体管(FET)。

    模拟元件库:如运算放大器等。

四、虚拟仿真仪表

仪表工具栏在界面的最右边按列排放,包括11种虚拟仪器,其中模拟电路测试常用仪表为数字万用表、函数发生器、示波器、波特图仪,简介如下:

    波特图仪。

    函数发生器。

    数字万用表。

    示波器。

五、仿真分析方法

MultiSIM提供了非常齐全的仿真与分析功能。启动Simulate/Analyses命令,或按钮,即可拉出如图2所示的次菜单,其中包括20个分析命令。下面介绍模拟电路分析中常用的几种分析方法。

图2 分析次菜单

1、静态工作点分析(DC Operating Point):是最基本的电路分析,通常是为了找出电子电路的直流偏压,所以在进行操作点分析时,电路中的交流信号将自动设为0,电路中的电容器也自动视为开路。

2、交流分析(AC Analysis):是分析电路的小信号频率响应,在电路中的所有零件将都被考虑,如果有用到数字零件,将被视同是一个接地的大电阻;而交流分析是以正弦波为输入信号,不管我们在电路的输入端输入何种信号,进行分析时都将自动以正弦波替换,而其信号频率也将以设定的范围替换之。当我们要进行交流分析时,可启动Simulate/Analyses/AC Analysis命令

3、直流扫瞄分析(DC Sweep):是以不同的一组或两组电源,交互分析指定节点的直流工作点。当我们要进行直流扫瞄分析时,可启动Simulate/Analyses/DC Sweep命令

六、电子电路的仿真步骤

   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定制界面

    根据用户习惯可以定制基本界面,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设定元器件符号标准

    通过设置Option菜单中的Preference命令中的Component Bin项来实现。Component Bin项中的Symbol standard 区有两个单选项,其中的ANSI选项设置采用美国标准,而DIN选项设置采用欧洲标准。由于我国电器符号标准与欧洲标准相近,所以可选择DIN(根据经验,除了直流电源采用ANSI设置外,其它元器件一般可采用DIN设置)。

(2)设定显示节点号

    缺省情况下电路中的节点号不显示,可通过设置Option菜单中的Preference命令中的Circuit项来实现,选中该项中Show区的Show node names即可。

2、从元器件库中逐个调用电路所需的元器件

    用鼠标左键单击相应的元器件库符号以打开元器件库,然后单击相应的元器件,将元器件拖到窗口界面中的相应位置。

3、电路连线

用鼠标左键分别单击待连线的两个管脚,即可实现元件之间的连线。另外在连线过程中当需要节点时系统将自动形成节点。

此外,连线的颜色也可以指定,只要指向所要改变颜色的连线上,按鼠标右键,即可拉出快捷菜单,其中的Delete命令可删除该连线;Color命令则是设定该连线的颜色。

4、加入测量仪器

从右边的图符工具栏中将仪器(如示波器)分别拖到画面中的相应位置,并将电路的待测量端分别连接到仪器相应的端口上。

5、仿真

按窗口右上方的开关即可开始电路仿真。

6、仿真结果的保存

   静态和动态仿真结果都可以文件方式保存到磁盘中倒出。

(1) 静态仿真结果保存

在静态仿真结果对话框中,用鼠标左键点击保存图标,在随后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代保存的文件路径即可。

(2)动态仿真结果保存

在示波器对话框中,用鼠标左键点击保存按钮,在随后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代保存的文件路径即可。

7、文档操作

包括存盘、读文档、打印等,所有文档操作全部集中在File菜单里。

8、屏幕拷贝

   仿真电路、仪表显示结果以及仿真结果等也可通过屏幕拷贝来保存成word文件,以便在非Multisim环境下打印。具体方法:在被拷贝环境下按键盘上的Print Screen SysRq按钮,在word等编辑环境中用拷贝功能拷贝后保存即可。

七、模拟电路仿真例题

例题一、仿真题1-1:电路如图3所示,已知二极管导通电压UD=0.7V。

(1)当ui为-5V时,uO为多少?

图3

仿真步骤:

1、创建电路

依照图3画出电路图并加入万用表测量输出电压,如图4所示。

注意事项:(1)电路需要加一个公共地;(2)除了直流电源采用ANSI设置外,其它元器件一般可采用DIN设置(通过设置Option菜单中的Preference命令中的Component Bin项来实现。);(3)设定显示节点号(通过设置Option菜单中的Preference命令中的Circuit项来实现)。(4)限流电阻R1可取1KΩ;(5)注意万用表正负极的接法。

图4

2、修改直流电源电压值

    双击每个直流电源的电压值,弹出对话框如图5所示,修改其中的Value项的Voltage为所需的电压值。

图5

3、开始仿真

   按窗口右上方的开关开始电路仿真,然后双击万用表,可看到仿真输出电压值为-3.663V,如图6所示。

图6

例题二、仿真题1-2的(a)图。

    仿真电路如图7所示。注意事项:(1)电路需要加一个公共地;(2)画完电路原理图后,双击稳压管改变其稳定电压为6V。

图7

例题三、仿真题1-3。

    仿真电路如图8所示。

图8

(1)修改晶体管的β。

用鼠标左键双击NPN晶体管,在弹出的对话框(图9)中选择并用鼠标左键点击“Edit Model”功能钮,在随后弹出的参数列表(图10)中将BF(即β)改为50,点击“Change Part Model”保存;另外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Label”可修改元器件标号(Reference ID)(图11),点击“确定”保存。

图9

图10

图11

(2)采用直流扫瞄分析

启动Simulate/Analyses/DC Sweep命令,出现图12所示对话框,在Analysis Parameter项中选择待分析的电源(选择v1,扫描的起始值为0,终了值为10V,步长为0.1V),在Output Variables项中从左边框中选择待分析的节点加入右边框中。仿真后可得到基极和集电极电位分别随电源变化的曲线,从中找出使晶体管工作在放大状态的电源电压范围。

图12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