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纸动画的形成、发展与现状
原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厂长、导演特伟先生于1956年在创作动画《骄傲的将军》时,提出了中国动画应“走民族风格之路”的口号,从此开始了中国动画的民族风格建设之路。我国老一辈动画家万古蟾带领一批青年,将皮影戏和窗花剪纸的艺术形式和雕、镂、刻、剪的工艺手段,运用到动画创作中,于1958年成功拍摄了中国第一部彩色剪纸动画片《猪八戒吃瓜》,从此中国动画增添了一个新片种。
剪纸动画的制作手段及拍摄特点,实现了多种美术样式搬上银幕的可能,如1963年的《金色的海螺》、1978年的《狐狸打猎人》、1983年的《鹬蚌相争》、1997年的《蝶双飞》、2004年的《中国红》和系列片《葫芦兄弟》《十二生肖》《魔鬼芯片》等,都是中国剪纸动画的代表作品。这些优秀作品极大丰富了中国动画的表现手段,增强了中国动画的表现力。
由于借鉴了民族文化遗产,继承了中国艺术传统和精神,使剪纸动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以及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成为我国动画民族化的典范,在世界动画艺坛中独树一帜。
二、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民族动画探索
在美国、日本等动画大国大力进军中国的今天,我们看到了中国本土动画的脆弱,这种脆弱并不仅仅是外国动画的“冲击”造成的,而是中国的动画市场过于盲目的进行生产加工商业电视动画和影院动画,中国动画人一味地去追逐所谓的西方文化,想以此来实现中国动画的国际化,最终导致了中国动画的萎靡不振。这一点从2006年上映的耗资1.3亿、历时5年做出的中国第一部三维动画《魔比斯环》上反映得淋漓尽致,该片声势浩大,票房却不尽如人意,在上海上映一个月的票房收入还不及同时期在上海上映的美国动画《汽车总动员》三天收入的一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魔比斯环》的“尴尬”应该给中国的动画人敲响警钟。
中国本土文化中包含着深厚的人生哲理、创作观念、创作方法和创作形式,为我们今天的动画艺术创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照。民间美术与动画的关系源远流长,从新中国第一部影院动画片《大闹天宫》到今年的影院CG动画巨片《马兰花》;从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木偶动画《神笔》到新拍木偶动画片《西岳奇童》(完整版);从新中国第一部剪纸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再到制片商业化后的剪纸动画系列片《葫芦兄弟》的美术风格设计上
看,都汲取了中国传统民间美术造型的风格和特点。中国民间美术的种类和样式丰富多彩,我们动画创作人员应根据内容的需要,选取不同类型和造型的民间美术样式用于创作中。
动画片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媒介和艺术符号,承担着文化传播的功能,我们每一代人都肩负着传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高校动画专业教师应该思考作为一个美术教育工作者应该为社会承担的责任,我们有责任保护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开发有益的本土文化,通过本土文化与动画表现形式找到新的发展方向,来丰富我们今天的精神文化生活,树立本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创作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动画形象。
三、指导学生剪纸动画创作
引导学生按一定的动画工艺流程把作品做出来,是一件既辛苦又快乐的事情。这就要求和学生一起进行创作,一起探讨、补充、完善。
剪纸动画《和平鸽》是一部关于战争与和平的艺术短片。故事描述一个日本老人回忆年轻时在战时中国与小朋友在一起的故事。通过老人的回忆,衬托出中日两国“和平”的来之不易。这是一部既具历史价值,又具现实意义的短片,为了避免过于政治化,本人在辅导这部学生短片时,力图做到以下几点:
1.剧本选择上,在原有剧本基础上进行了主题调整创作者的最初创作动因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虽然已经过去,那些残酷的历史教训已经载入史册,成为历史,疼痛可以忘记,但伤痕无法抚平。“当今,日本在大肆撰改历史、领导人在参拜神社,而我们年轻的国人们除了少数发表一下自我的强烈谴责外,大多数人都没有反应,安于现状。”这使剧作者感到十分痛心。基于此,最初创作的剧本大意是:在日本侵华战争时期,日本人用惨无人道的手段欺压、凌辱和中华人民,最后,一个日本老军官在人民纪念碑前跪拜,主题是“”。在学生跟我讲明创作意图时,我对他的那种爱国热情所感动,就故事本身而言,情感表达比较狭隘,但考虑到题材本身具有一定的可挖掘潜力,与学生进行了探讨,通过描写一个中国人和一个日本人这两个角色之间发生的故事来反映“和平”这一主题,主题得到了升华。因为我们始终相信,这个世界需要和平,中华民族需要和平,日本人民也需要和平。
2.艺术表达上,力求达到一定的审美高度
剪纸动画的艺术表达比较特殊,他的基本视觉效果是平面化的,这一点与传统动画很相近;剪纸动画的角色
浅谈剪纸动画艺术的创作
任龙泉
■本文为校级科研项目“民间剪纸造型观在动画教学中的运用” 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Y208MS51)。
文艺争鸣 THE GREAT WALL
2009/5
205
是有关节的纸偶,逐格摆放动作进行拍摄,这一点又与木偶动画片的工艺很相近。剪纸动画是介于传统动画和木偶动画两种工艺之间的一个片种,集各种动画技法于一身,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剪纸动画擅长表现动作性强的题材,通过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来表现丰富的思想内涵。
《和平鸽》描述了一个日本老人在寓所回忆当年侵华战争时期发生的悲剧故事。人物设计用剪纸的表现手法,形象简捷生动,色彩饱满明快,强调画面的平面感和装饰性,具有浓郁的民间特色。避免了剧作上过于政治化,给人以轻松、幽默的感觉;场景设计采用水彩画的表现效果,使整个画面不至过于凝重,又不失战时气息。在动作设计上采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借鉴、吸收了中国传统剪纸动画所特有的动作设计元素,取得了很好的视觉效果,特别是军民抗击侵略的一段,能够充分表现出剪纸动画的特性。全片在回忆时期的色彩用灰色调,开头和结尾形成鲜明对比,通过对比突出了短片和平的主题。
3.技术应用上,突破原有传统制作技艺
动画艺术短片在技术上的探索同艺术上的探索往往密不可分。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剪纸动画艺术家们,不仅仅局限于制作传统意义上的剪纸动画,他们根据水墨浸染的特点,在绵纸上撕出特殊效果,利用“拉毛”工艺制作出《淘气的金丝猴》《鹬蚌相争》等经典动画。
通过FLASH软件实现剪纸动画艺术效果,也是本人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用FLASH制作剪纸动画时完全可以借用传统动画知识。无论什么样的动画表现形式,其原理都是一样的,传统动画原理是一切动画的基础,包括三维动画也是运用传统动画原理来使角色运动的。《和平鸽》前期制作大都按照传统动画的制作方式进行的,比如分镜头和设计稿,先在纸上画出来,再导到FLASH中,这样就比较容易整体把握片子的风格。根据FLASH的特点,把那些经常出现、可以反复使用的角色造型和动作,用传统动画技法完成后,做成元件,随时调用。遇到表现走路、跑步时,我们运用FLASH的特点、借鉴传统动画的表现技法,比如在片中村民和的走路,以每秒25帧的速度计算,表现真人走路需28格一个完步,在动画中就只需24格就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在动画中完成一个变化过程,比真实世界中的同样变化过程要短。我们用FLASH里的洋葱皮工具来制作角色走路动画的元件,在其他的镜头中可直接重复使用。《和平鸽》主要用逐帧动画,部分用补间动画和引导层动画完成。运用FLASH这一软件技术基本能够实现已经沉寂了的传统剪纸动画制作技艺。
4.背景音乐处理上,符合画面审美效果的整体要求动画音乐根据动画配乐要求,需确定音乐的风格、主题音乐的性格、音乐布局和高潮的设置、音乐和动画中语言音响等声音的有机结合,安排每段音乐的起止、情绪气氛以及画面的关系。动画作曲往往需要用大量音乐资料加以剪辑来改编成动画音乐。学过动画专业知识的人都知道在最后做影片剪辑时,如果前后两个镜头之间的衔接不是很好把握的时候,用音乐来调节是个很好的选择。具体来说就是用一段合适的音乐在前一段镜头即将结束时响起,
并在下一个镜头开始后结束,这样就在两段镜头之间做了很好的调和。
音乐的选择和运用,是艺术表达的重要内容,片中选用蒙古的马头琴作为背景音乐主旋律,使观众产生共鸣。片中回忆时期使用灰色调,使开头和结尾形成鲜明对比,从而更好地突出短片“和平”的主题。
指导学生采用剪纸动画的艺术效果,主要是因为当前中国的动画界太过于盲目地追求西方文化和技术,将本土优秀的民族艺术如剪纸动画、水墨动画、木偶动画等抛在一边,殊不知在与别人技术实力悬殊的情况下,这些传统的民族艺术才是真正的法宝。
在短片的制作过程中,每一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一个相当艰辛和繁杂的过程,要有强大的恒心和耐力,要有敏锐的眼光和独特的见解,最重要的是要有团队的合作精神,如果哪个工作没有做好都会直接影响短片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每个工作我们都要很认真地去完成。《和平鸽》的故事内容与剪纸形式有机结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效果,散发着朴实的乡土气息。
《和平鸽》在2008年第27届重庆市大学生“校园之春”动漫设计大赛中获得一等奖、重庆市“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艺术作品类专业组获三等奖。
四、学术价值及意义
近年来,由于一些动画公司过于追求经济效益,满足国内青少年对外国动画片的喜爱,便大量的仿效生产一些外国高技术含量的三维动画,同时盲目地模仿外国动画的形象和艺术风格,在技术不成熟和艺术风格差异的情况下,必然导致影片质量、风格、故事情节等各个方面的缺陷,这种中外结合质量不佳的影片如何能引起动画迷的兴趣,就算画面再精美可故事情节空洞无趣,这样的影片也是毫无意义的。毕竟动画片的对象不只是三四岁的孩子,还有那些对动画艺术有一定了解和认识的青少年,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艺术追求,毫无意义的动画给予他们的只有无奈。
动画产业的发展,不仅为国产动画的振兴提供了契机,更为我们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机会和展示自我的平台。
动画既是一项艺术创作,又是一项技术工作,需要具备各方面的知识和素养,还要有丰富的生活常识,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钻研动画技法,提高艺术创作能力和技术水准,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中领会创作意图并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
[参考文献]
[1] 吴云初.创意的保持与开拓[J].中国动画,2007(01).[2] 任龙泉.中国剪纸动画刍议[J].电影文学2008(19).[3] 聂欣如.动画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4] 栾伟丽.动画造型与民间美术[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任龙泉,山东青岛人,重庆文理学院美术学院动画教研室主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