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 | 4M变更管理指导书 | 文件编号 | QSSH/QW.7.01-00 | |
实施日期 | 修订日期 | |||
版 次 | A/a | 页 次 | 1/1 |
1.1目的:
4M变更管理的目的:为了掌握产品生产时所发生的变化,实施变化点(规格、原材料、人、工艺、设备等对产品品质可能有影响的变化)的管理,明确公司使用的管理文件和管理程序,确认变化后的产品品质,切实能保证不影响整体产品品质,才可继续生产。
1.2变化点的定义
变化点是指在生产时已经知道发生变化与原生产有不同的状况,而可能会影响品质的各种变化现象。
1.3适用范围
变化点管理适用所有制造和规格发生变化而影响品质的所有变化点,范围包括公司指示的变更。
1.4变化点的等级分类和管理方法
变化点等级 | 大的变化 | 一般变化 | 微小变化 |
变化点事例 | *模具更新 *新设备的导入 *新的供应商 *规格、材料变更 *加工工艺的变更 *品质改善…等 | *夹具、工具、刃具等的定期更换 *模具的维修 *检查方法 *设备的维修…等 | *人员的变化 *作业顺序的变化 *环境变化…等 |
管理方法 | 1内部自主初物管理 2提交初物管理并进行初物标识 | 内部自主初物管理,保留记录 | 保留记录 |
检验评价 | 1品质检查 2相关标准的更改/制定 3品质确认 4品质评价判断 | 1品质检查确认 2品质评价判断 | ① 品质检查确认 ② 品质评价判断 |
公司评价 | 品质评价、验证 |
1.5.1变点初物管理的分类:规格变更、品质改善、自主初物。
1.5.2流程:事前已设定的变点
事前通知书 管理事项确认 初物试生产 技质部确认 量产供货 初物品标识;
事前未设定(突发性品质问题的改善)供方品质确认 技质部确认 量产
初物品标识 。
1.6初物对象项目的管理区分和具体内容管理见表
编制: 审核: 批准:
表一、
序 | 项目 | 管理区分和内容(★原则上不做初物管理) | |||
规格变更初物 | 品质改善初物 | 自主管理初物 | |||
1 | 规格变更 | ☆ | 使用新规格 | ||
★ | 零件没有变化只作图纸变更 | ||||
2 | 品质改善 | ☆ | ☆ | 按不良对策要求进行变更 | |
3 | 新供应商 | ☆ | ☆ | 增加新供应商 | |
☆ | ☆ | 更换供应商 | |||
☆ | ☆ | 生产工厂转移 | |||
☆ | ☆ | 进行厂内制造与厂外制造的转换 | |||
4 | 材料变更 | ☆ | ☆ | 更换材料供应商 | |
☆ | ☆ | 材料来源变更 | |||
☆ | ☆ | 材料等级变更 | |||
5 | 加工工艺、方法的变更 | ☆ | ☆ | 涉及所有工序加工工艺 | |
6 | 工序顺序变更 | ★ | 改变工艺顺序 | ||
☆ | 临时工艺与稳定工艺之间的转换 | ||||
设备变更 | ☆ | 改造或修理设备 | |||
☆ | 使用新设备 | ||||
★ | 设备移动 | ||||
8 | 夹具、工具变更 | ☆ | 变更零部件加工基准样品 | ||
☆ | 新制作的夹具、工具或改造 | ||||
9 | 模具变更 | ☆ | ☆ | 模具变更 | |
10 | 检查方法变更 | ☆ | ☆ | 新制作的检具、工具 | |
☆ | ☆ | 变更检测用具、测定基准 | |||
11 | 重要作业人员变换 | ☆ | 被指定的重要工序作业人员变换 | ||
12 | 运输、包装 | ☆ | ☆ | 改变运输方式、包装方式和包装容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