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民族传统文化调查实践报告
2025-09-27 11:34:14 责编:小OO
文档
社  会  实  践  报  告

                 科 目 ____思想和中国特色______

____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______

姓 名 __________江梓涛_____________

院 系 _________运动系______________

班 级 __________17班______________

学 号 _________2009021712__________

吉林体育学院本科学生实践报告表

实践地点 

北京实践方式网络调查问卷
社会实践开始日期2011年 5 月

社会实践结束日期2011年6  月

实践目的

通过网络调查问卷,了解当地地区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从中得到总结。
实践内容:

现应学校政治理论实践课的要求做调查,此调查是关于本地区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的相关内容。在网络中选择关于民族传统文化相关的选题做总结,之后做成选题方式,通过QQ,MSN,飞信等方便快捷的方式,发送给就读于北京各所学校的本科生。通过调查反馈了解,北京各个学校的部分学生对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发展的见解。社会转型期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调查研究。 

实践资料(音像、照片等)

通过网络传发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部分内容。

创新与特点:

通过网络传发调查问卷比常规的打印调查问卷当街情人填写,多几分便捷。而且在现在节能环保唱低碳生活的时代,通过打印调查的方式并不环保。对于纸张是更多的浪费。通过网络调查更具有针对性,一般调查对象我选为在校上学的本科生,因为这更有代表性,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想要更好的发展还是应该在青少年的身上做出质变。

实践总结:

在北京各个高校的本科学生中进行的一项调查,调查主题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和当代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态度。受调查者,100人左右,文、理、工科各占约1/3。虽然这是一份基数较小的“不完全的”答卷,但“窥豹一斑”,或可从中透露出,传统在当代中国青年学生的分量。在问卷中,有几组题目是考察人们对传统的认知程度的。当被问到“对于古代经史子集”的阅读情况时,有79%的人答“偶尔翻阅”,13%的人答“敬而远之”,表示“深恶痛绝”者有2%,只有6%的人说“爱不释手”。而对于四大文学名著,答“都看过”的有27%,“多次看过”的15%,而只“看过其中一两部”的却高达48%。另有两组题目,是考察对人们对传统艺术的喜爱、了解程度的。结果,有42%的人表示对于京剧或其他某个地方剧种“可以去看看”,与表示“不感兴趣”的一样多(42%),还有4%的人表示“非常讨厌”,只有11%的人“非常喜欢”。而对于书法、国画、民族乐器(二胡、古筝等)的掌握程度,“学过点皮毛”(48%)和“一点不懂”(33%)的占了绝大多数,只有14%的人“大致掌握一些”,“精通”者仅5%。这和1994年北京几家研究单位对北京青年与传统文化的调查所得出的结论大致相同:青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了解程度不高。“当代的大学生对传统经典的阅读不够,传统节日的功能也日渐微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胡晓明痛心地说,“电子游戏、网络小说、流行文化等后现代文化剥夺了学生太多的阅读时间。”想要更好的弘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全在于怎样让更多人,或者说是更多青少年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