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小学语文句式变换复习题1
2025-09-27 11:31:55 责编:小OO
文档
小学语文句式变换复习题

【复习练习】

1、把下列句子分别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1)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迷住了我。

(2)大风卷起的尘土遮住了我的视线。

(3)经过一千多次的试验,爱迪生终于找到了适

2、把下面的句子写具体,写生动。

(1)老师批改作业。

(2)蝴蝶飞。

(3)队伍前进。

(4)山间弥漫着雾。

3、在不改变句子意思的前提下,把句子写得简略些。

(1)他的“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2)五壮士挺立在高高的狼牙山顶上。

(3)科考队员在这满是荆棘的崎岖山道上跋涉着。

(4)五彩缤纷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案。

4、按要求改写句子。

(1)雨过天晴,天边出现了一条虹。

改比喻:

(2)蜡烛流下了蜡油。

改拟人:

(3)我听到会场里响起了十分热烈的掌声。

改夸张:

(4)天堑变通途,这是人类创造的奇迹。

改反问:

5、仿写句子。

(1)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

(2)天空撒满了像明亮的眼睛似的星星。

(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句式变换详解

(一)把直接说的话改变为第三者的转述。

例如:

妈妈对小明说:“你的作业要尽快完成,明天,我要带你去学钢琴。”

改成转述句是:

妈妈对小明说他的作业要尽快完成,明天,妈妈要带他去学钢琴。

注意点:一是改变标点,不用冒号和引号,改用逗号;二是改变人称,把“你”“我”改成“他”“妈妈”即与引号前的人称一致起来;三是需要时可作少量的文字改动。

(二)改变说法,做到语言美。

在公共汽车上,看到一位老太太上车,一个小学生连忙让座,应怎么说呢?

应说:“老奶奶,请您坐这儿!”

注意点:如说“喂,老太婆,坐这儿来!”就很没有礼貌。我们在与人交往时,要学会使用“请”“打扰”“对不起”“谢谢”“没关系”,接电话时,要用“您好!请问……”等。

(三)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例如:他是三好生。

改成:他难道不是三好生吗?

又如:想想过去,看看今天,我激动,感到自豪。

改成:想想过去,看看今天,我怎能不感动,怎能不感到自豪呢?

注意点:陈述句改成反问句,要把句中表示肯定的词改成表示否定的词,句末的句号改成问号,并加上“吗”、“呢”等。也可以在句子开头加上“难道”等。反之,把句子中表示否定的词和句末的“吗”、“呢”等去掉,把问号改为句号。

(四)句子合并

例如:1、年轻的妈妈请大夫。2、大夫给孩子看病。

合并后为:年轻的妈妈请大夫给孩子看病。

注意点:第一句中动词“请”的后面是“大夫”,第二句句首也是“大夫”,所以去掉一个“大夫”。

(五)变换提示语的位置。

1、我说:“爸爸,也许它不会死……”(提示语在前)

2、“爸爸!”,我说,“也许它不会死……”(提示语在中间)

3、“爸爸,也许它不会死……” (提示语在句末)

注意点:提示语位置

练习巩固

(一)分别用三个四字短语,扩展下面的句子。

1、校园是美丽的,这里    ,     ,     。

2、学生是可爱的,他们    ,     ,     。

3、老师是令人尊敬的,他们   ,    ,    。

答案提示:1、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教室明亮。

     2、学习刻苦,天真活泼,尊敬师长。

     3、和蔼可亲,知识渊博,教学严谨。

二、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互换。

  1、雨来摇摇头说他在屋子里,什么也没有看见。

2、对同学们说:“小明同学进步很快,你们看我现在很高兴。”

三、写出文明用语。

  1、真娇气,我又不是故意撞你的,哭什么?

2、喂,星期六看电影,妈,快给我五角钱!

四、改为陈述句。

1、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

句式练习

二、 把下列句子改写成拟人句

1、   溪水哗哗地向前流去。

2、   沉甸甸的稻子垂下来了。

   3、 鲜花盛开。

   4、森林阻止了风、雨、旱灾。

   把下面的句子改成反问句

3、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4、   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长大了就不能参加祖国建设。

    又烂又软的淤泥承受不了这样笨重的老象。

   我的心啊,留在祖国的蓝天上。

  把陈述句先改成否定句,再改成反问句,意思不能变。

5、   那只可爱的小麻雀是我喂养的。

否定句:                                                    

反问句:                                                    

6、   这个故事使妈妈感动不已。

否定句:                                                    

反问句:                                                    

7、   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

否定句:                                                    

反问句:                                                    

四、把直接引述改为间接引述

a)          爸爸说:“小甜病了,我会不知道吗?”

b)         王老师对同学 们说:“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不去秋游了。”

   那位年轻的母亲说:“你这么大年纪了,我站一会儿就行了。”

   王军不好意思地说:“那次是我不好,不该弄坏你的钢笔。”

    一、 陈述句与反问句 

1、 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1)一个人只要活得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笔财富。

(2)中国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了,这令中国人很高兴。

(3)火车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

(4)所有成功的人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2、 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 失去了延安精神,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2)棠下离这儿有三里路,那里的桂花香你们也闻得到,难道鼻子有这么长吗?

(3)既然我的老师们播下的种子在他们的学生身上开花结果了,为什么我们播下的种子不会在自己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呢?

                                                                                       (4)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5)她从家里出来时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 

 (6)在专利书上签个字,哪有问题解决不了的?

 (7)快毕业考试了,哪有同学不认真复习的呢?

 二、改双重否定句

(1) 这件事我知道。

(2) 赵王答应了秦王的要求。

(3) 课室里所有桌子都摆放得整整齐齐。

    (4) 校园里,叶子焕发出无穷的生命力。

三、 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

(1)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2)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可替你担心呢?”

(3)老师对小玲说:“今天放学你来帮我统计成绩,好吗?”

(4)小明对我说:“把你的模型飞机给我玩玩,好吗?”

 (5)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四、 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1)我的成绩落后了。我不会气馁。

(2)明天不下雨。我们去郊游。

(3)天气多恶劣。同学们按时上学。

(4)渔夫和桑娜自己受苦。渔夫和桑娜帮助两个孩子。

(5)在学校里,浪费时间,虚度光明。在学校里,认真学习,增长知识。

 一、把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这位小姑娘天真美好的心灵,不正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知识是无止境的,我们有什么理由骄傲自满,故步自封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嫌它不够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