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2025-09-27 11:42:59 责编:小OO
文档
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   镶嵌   貶骨    麻木     滞留

B   履贱   锥形    匍匐     漆黑

C   支撑   窒息    辨认     崔巍

 D   肩膀   攀蹬    携戴     轮廓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我国加入 WTO 之后,“诚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B远处奇峰叠翠,水中倒影如墨,让人领略到如诗如画的山水之美。

C本届全国书市上亮相的不少作品,文质兼美,引人入胜。

D晚会结束前,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3、以下各句属于抒情的表达方式的一项是(  )(3分)

A今天,我们聚集在一起,沉痛地哀悼我们失去的七位勇敢的公民。

B他梦想着到外层空间站去生活,在失重的太空中做试验:吹奏萨克斯。

C在痛苦中我们认识到了一个意义深远的道理:未来的道路并不平坦,整个人类前进的历史是与一切艰难险阻斗争的历史。

D安息吧,我们永远忘不了你们。

4、下列各句中,“为”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化为邓林。  ②共工与颛顼争为帝。 ③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A   ①②③中“为”的意思都相同。

B  ①②中的“为”相同,与 ③  不同。

C  ①③中的“为”相同,与  ② 不同。

 D  ①②③ 中“为”的意思都不相同。

5、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3分)

噎着(  )颤抖(  )梦寐以求(   )

孜孜不倦(  )抵御(  )癫狂(  )

6、仿写句子(3分)

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

仿写:                                                             

二 阅读(52分)

(一)对比阅读

   (甲)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乙)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

   7 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弃其杖,化为邓林。―――他丢弃了他的手杖,手杖化成了桃林。

   B 未至,道渴而死。———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

   C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夸父自不量力,想要追赶太阳,并在禺谷追上了它。

   D 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夸父将要到黄河饮水而又怕不够,所以将步行到大湖饮水。

   8下列语句在内容上不构成对应的一组是(  )(3分)

   A 夸父与日逐走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

   B 入日 逮之于禺谷

   C 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

   D 弃其杖,化为邓林。 未至,死于此。

  9 两文都是写夸父逐日的故事,内容极为相近,但态度不同。试谈谈你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5习题(21分)

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阿蒙森在这里扎过营地了。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10、“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 一句中“这”指代                           ;“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一句中“这一事业”指代                         。(2分)

11. 文中“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主要是什么?正确答案是(     )。(3分)

A.比喻。生动地再现了挪威国旗在堡垒上空飘扬的情景。

B.拟人。烘托出斯科特等知道探险已被人占先时的沮丧、懊恼心情。

C.拟人,烘托挪威人第一个到达的成功。

D.对偶:生动地再现了挪威国旗在堡垒上空飘扬的情景。

12.文中“癫狂”“夺眶而出”“毛骨悚然”“耀武扬威”等词语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

 

 

13.“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这句话是作者的观点,还是斯科特的观点?为什么?(4分)

 

                                                                             

14.既然知道阿蒙森先到达了极点,斯科特一行为什么还要闷闷不乐地继续他们的路?(4分)

 

15.“斯科特接受了这个任务,他要忠实地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任务?体现了人物的什么精神境界?(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22习题。(21分)

生命,生命! 

[美]克伦•沃森 

有一年夏天的下午,我一连在山上割了几小时柴草,最后决定坐下来弄点吃的。我坐在一根圆木上,拿出一块三明治,眺望那美丽的山野和清澈的湖水。 

要不是一只围着我嗡嗡直转的蜜蜂,我的闲暇心情不会被打扰的。那是一只普普通通的,但却能使野餐者感到厌烦的蜜蜂,不用说,我立刻将它赶走了。 

蜜蜂一点儿也没有被吓住,它很快飞了回来,又围着我嗡嗡直叫。哟,这下我可失去了耐心。我一下将它拍打在地,随后一脚踩入沙土里。 

没过多久,那一堆沙土鼓了起来。我不由得吃了一惊,这个受到我报复的小东西顽强地抖着翅膀出现了。我毫不犹豫地站立起来,又一次把它踩入沙土里。 

我再一次坐下来吃晚餐。几分钟以后,我发现脚边的那堆沙土又动了起来。一只受了伤,但还没有死去的蜜蜂虚弱地从沙土里钻了出来。 

重新出现的蜜蜂引起我的内疚和关注,我弯下身子去察看它的伤势。它右翅还比较完整,但左翅却褶皱得像一团纸。然而,它仍然慢慢地一上一下抖动着翅膀,仿佛在估测自己的伤势。它又开始梳理那沾满沙的胸部和腹部。 

这蜜蜂很快就把目标集中在褶皱的左翅上。它伸出腿来,飞快地捋着翅膀。每捋一次,它就拍打几下翅膀,似乎在估量自己的飞翔能力。哦,这可怜的瘸手瘸脚的小东西以为自己还能飞起来! 

我垂下双手,跪在地上,以便能更清晰地观察那注定是徒劳的努力。我凑近看了看,心中想到,这蜜蜂想必完了——它肯定完了。作为一个飞行员,我对翅膀太了解了。 

然而,蜜蜂毫不理会我对它小生命作出的自以为是超级智慧的判断。它继续整理着翅膀,并似乎慢慢恢复了力量。它振翅的速度加快了,那薄纱似的,因褶皱而不灵活的翅膀现在几乎已被抚平。 

蜜蜂终于感到自己已恢复了力量,可以试着飞一飞了。随着一声嗡嗡的声响,它离开了困住它的地面,从沙地上飞了起来,但还没能飞三英寸远。这个生灵摔得那么可怜,它在地上挣扎着。然而,接下来的是更有力地捋翅和扑翅。 

蜜蜂再一次飞起来,这一次飞出了六英寸远,最后撞在一个土堆上,很显然,这蜜蜂已经能够起飞,但还没能恢复控制方向的能力,正如一个飞行员在摸索一架陌生飞机的特征;它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每一次坠落后,它都努力去纠正那新发现的失误。 

蜜蜂又飞起来了。这一次它飞过了几个沙堆,笔直地向一棵树飞去。它仔细地避开树身,控制着飞行,然后慢慢飞向那明镜似的湖面,仿佛去欣赏自己的英姿。当这蜜蜂消失后,我才发现,自己还跪在地上,已跪了好久好久。 

  

16.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3分) 

⑴“它伸出腿来,飞快地捋着翅膀”。“捋”字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⑵“重新出现的蜜蜂引起了我的内疚和关注”。“内疚”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⑶“我垂下双手,跪在地上,以便能够清晰地观察它那注定是徒劳的努力。”“徒劳”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为什么对小蜜蜂那样狠心地两次将它踩入沙土里?(2分)

18.文章主要抓住蜜蜂的__________进行描写,作者详细描写了蜜蜂两次从泥土里爬出来以及梳理翅膀的情景,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3分)

19.作者开始厌烦、憎恨小蜜蜂,到后来为什么又可怜它呢?(3分) 

20.“我凑近看了看,心中想到,这蜜蜂想必完了——它肯定完了”。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21.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3分)

 

22.读了这篇文章,你得到什么启示?(4分) 

三 写作。(50分)

春天总有去的时候,花儿总有凋零的时候,阳光总有被阴云遮蔽、被黑暗吞没的时候,但你相信春去了还会回来,花儿谢了还会再开,黎明总还会要到来,只要阳光永远在你心中。

以“心中的阳光“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拟题目,以记叙、描写为主,可适当穿插抒情、议论。书写工整,文面整洁,标点正确,不少于500字。

答案

一 1、 C    2、D    3、D    4、 D

二  7 、D  

   8、D   

   9、甲文赞扬夸父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乙文批评夸父自不量力,终至失败而死亡。

10.“千万年来人迹未至……两次被人发现。”  第一个发现南极点。

 11.B 

12.渲染了斯科特一行当时极度绝望的心情。

13.这是斯科特的观点。作者为他们立传本身就说明作者对他们的肯定态度,而且作者的一处处评论也表明了对他们的肯定态度。 

 14.他们怀着绝望的心情,却没有半途而废,明知结局是失败,但还是走完全程,体现了他们高尚的人格与绅士风度。

  15.①是诚实守信的品格,使他接受了这个任务。②坦然面对成功与失败的崇高境界。

16.(1)顺着抹过去,使物体顺溜或干净 (2)内心感到惭愧不安  (3)无益地耗费劳动 

17.影响了“我”的闲暇心情,影响了“我”的野餐,将它赶走,它又返回来,使“我”失去了耐心,惹恼了“我”。 

18.动作 表现了蜜蜂顽强的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我”被小蜜蜂的精神所感动。 

19.作者被小蜜蜂顽强的求生意志感动了。但看到小蜜蜂褶皱的左翅,以为它失去了飞翔能力,所以觉得可怜。 

20.从侧面写出蜜蜂伤势的严重,这样就更能突出小蜜蜂顽强的生命力。 

21.作者被蜜蜂顽强的生命力及追求生存的顽强精神所震撼,陷入了一种沉思中。 

22.人要有顽强的毅力,有不屈服、敢于抗争、不被困难吓倒的精神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