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 目 | 考 核 内 容 |
1、首诊负责制 | ①及时认真接诊病人,登记门诊日志。 |
②对诊断不明确的患者及时请上级医师或有关科室会诊,被邀医师及时前往会诊。 | |
③对急危症先抢救再办有关手续。 | |
2、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 ①副主任及以上医师每周至少查房1次,主治医师每周至少2次(查病程记录),住院医师每日查房至少2次(现场问病人),查房记录及时签字。 |
②对急危重病人,主管医师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及科主任,上级医师接到报告及时到场。 | |
3、会诊及转诊制度 | ①入院三日未确诊者,需申请相关会诊,填写申请会诊单。 |
②科间会诊:普通会诊应邀医师48小时内,急诊会诊10分钟内完成会诊,并书写会诊记录。 | |
③院外会诊:须报医务科,并填写会诊邀请函。 | |
④院外转诊:报科主任,告知转诊风险并签署同意书。 | |
4、医嘱制度 | ①医嘱更改或撤消时,用红笔填写“取消”字样并签名。 |
②手术后和分娩后要停止术前、产前医嘱,重开医嘱。 | |
③严格遵守手术医嘱,手术医师及时进手术室(查手术室登记)。 | |
5、交制度 | ①急危重病人床前交接(现场问病人或家属)。 |
②每日有交登记(查交登记本),医生未到时,医生不得离岗。 | |
③值班医师不得擅自离岗,夜间必须在值班室留宿。 | |
6、术前病例讨论制度 | ①3级、4级手术必须进行术前讨论。 |
7、病历书写 规定 | ⑴运行病历 |
①完成时间:入院记录、交记录,转出(入)科记录、死亡记录24小时内,首次病录8小时内,抢救记录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完成。48小时内应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医师查房,每月有阶段小结,入院3天内与患者或家属签署医患沟通书及知情同意书,死亡病例讨论1周内完成,病人出院1周内病历按时归档。 | |
②病程记录:及时完成。危重患者的病程记录每天至少1次,病情变化时随时记录,记录时间到分钟;病重者至少2天记录一次;病情稳定者至少3天记录一次;慢性病者至少5天记录一次。病录及医嘱有执业医师签名,不得代执业医师签名。 | |
③择期手术有术前小结,术后首程按时完成,手术记录24小时内完成。 | |
④错别字用双划线划在错字上并签字,注明日期,不得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掉原来的字迹。 | |
⑵出院病历终末质控 | |
①住院病案首页、入院记录一般项目不得空缺任何一项。 | |
②现病史主要内容不得缺项。 | |
③主诉与主要诊断一致。 | |
④既往史中,需注明有无输血史。 | |
⑤检查粘贴单眉栏不得空缺,需填写日期,分张粘贴,标注阳性结果及日期。 | |
⑥检验结果明显异常出院时应复查。 | |
⑦字迹清晰,易辨认。 | |
⑧不出现乙级、丙级病历。 | |
⑶门诊病历 | |
①门诊病人应有门诊病历,留观输液患者需有详细病情记录。 | |
②规范书写门诊病历。 | |
8、疑难危重病及死亡例讨论制度 | ①疑难病例必须进行讨论,每周1次。死亡病例1周内进行死亡病例讨论,查疑难病例讨论本和有死亡病例讨论本。 |
9、查对制度 | ①申请单姓名、床号与实际相符。 |
②查对患者信息后进行检查治疗。 | |
10、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 ①输血(血制品)病人按要求签署输血知情同意书,做输血四项,病程记录输血指征,输血后24小时病情评估。 |
11、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 认真查对,及时签字。 |
12、病人知情告 知谈话制度 | ①诊疗知情告知:病人自入院当天72小时内,经管医师必须与患者进行一次病情及诊疗告知同意谈话,并有书面记录。 |
②手术知情告知:术前患者签署手术同意书。 | |
③麻醉知情告知:术前患者签署麻醉同意术。 | |
④术后病情告知:查术后病程记录,现场问病人。 | |
⑤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知情告知:患者签署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知情同意书(有创操作知情同意书、胃肠镜检查治疗同意书、抗结核治疗同意书等)。 | |
13、手术分级 管理制度 | ①手术审批权限:各级手术经由科主任审批签字,一般急诊手术由当班主治医师批准。 |
14、危重病人 抢救制度 | ①制定常见危重症抢救技术规范,应急预案,成立急救小组。 |
②积极救治危重患者,严格执行抢救规范和预案,有危重病例管理和报告制度。 | |
③交待病情风险,告知病危并签字,及时上报医务科。 | |
④抢救设备齐全,性能良好,急救用品五定:定数量、定地点、定人员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 |
1、检查方法:由医院督查小组每周一次到科室现场督查。
2、违反细则处罚数额:
第一次扣当事人或上级医生50元,扣科主任20元;
第二次扣当事人或上级医师100元,扣科主任 40元;
第三次以上停职待岗,造成严重后果者按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3、本办法自2012年1月1日起执行。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