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幼儿园游戏环境的创设与自主游戏的发展
2025-09-29 03:05:11 责编:小OO
文档
 幼儿园游戏环境的创设与自主游戏的发展

[摘 要] 游戏活动是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习和发展。《纲要》明确地把“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作为幼儿园的组织与实施之一。要使游戏能深入、高质量地开展起来,使幼儿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在游戏中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必须为幼儿创造适宜他们自主活动和自我表现的游戏环境,充分体现“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 游戏环境 创设 自主游戏  

  游戏活动是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幼儿是在游戏活动中学习和发展的。所以,《纲要》明确地把“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作为幼儿园的组织与实施之一。笔者在此仅就为幼儿提供合理的游戏场地,因地制宜设置活动区,将整个活动室自主游戏作为一个动态系统,发挥整体优化功能,给孩子提供开发性的物质材料,满足孩子不同的需求,让孩子参与材料的更新与制作做以简单的阐述。  

  一、幼儿园自主游戏概念的提出  

  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的各种能力是在游戏中获得的。《纲要》明确地把“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作为幼儿园教育原则之一,并且还指出幼儿园的教育要“以游戏活动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二、为幼儿提供合理的游戏场地  

  幼儿开展自主游戏,如何合理安排各主题活动,是教师在游戏环境中需认真解决的问题。创设环境就是为吸引幼儿主动、自愿、愉快、自由地参与游戏活动。怎样创设幼儿自主活动和自我表现的游戏环境呢?  

  1.因地制宜设置活动区  

  游戏地点的确是非常重要的,它保证了幼儿活动的空间。根据本园活动场地条件,我因地制宜地设置活动区,如娃娃家、建筑区、美工区、阅读区等,同时根据需要临时设置可变的活动区,如医院、糖果厂、娱乐区、理发店等。有时由于室内场地窄小,还可以到室外进行。  

  2.将整个活动室的自主游戏作为一个动态系统,发挥整体优化功能  

  教师在设置活动区时,不仅要注意提供有利于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各种活动类型和区域,还需要考虑各区域及活动之间如何相互适应和协调的问题。如将阅读区设在娃娃家和建筑区之间,而这两个区域都是活动性相对较强,幼儿交往较多,较为喧闹,幼儿无法专心阅读。为此我依据各区域特点与所需条件,调整各活动区的相互关系,从而避免相互干扰,同时促进积极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当然,自主游戏环境往往不可能一次性设置合理,还需依活动的开展不断加以调整改进,逐渐达到整体优化的效果。  

  3.赋予环境一定的自治因素  

  在创设自主游戏环境时,发挥环境的暗示、引导作用,规范和控制幼儿行为。在一些需要限定人数的区域设有相应的标记,如:在建筑区放上三双小鞋子;在娱乐区的钓鱼游戏放上两根钓鱼竿;在美工区放上两把小剪刀等等,引导幼儿自己调整人数。幼儿在游戏中无需教师分配和提醒,而能自己以规则约束行为。通过长期的反复实践,逐步形成规则意识,使整个游戏过程活而有序。  

  自主游戏环境的创设应作为教育活动的一部分,引导幼儿与教师共同参与创设。如:在幼儿自选游戏的活动中,活动区的材料可以让幼儿从家里带来;开展自选活动前,让幼儿自己摆放活动区、调整场地等,充分培养幼儿自主、自立能力,又使幼儿的表现需要得到了满足。  

  三、给孩子提供开发性的物质材料  

  玩具材料是幼儿游戏的物质支柱,是幼儿游戏的工具。幼儿是通过使用玩具材料在游戏中学习的。历史上不少教育家都很重视玩具的作用,重视玩具对幼儿身心发展及其各方面能力的促进意义。提供多样的游戏材料让孩子们游戏,会使幼儿有更多的发散思维。例如:孩子们把管状塑料积木和数学游戏棒组合搭成过山车;用彩色绳子把凳子绕在一起做成一艘游船,等等。  

  1.为幼儿提供材料时要注意材料的多功能性,做到一物多用  

  要开展好自主游戏,教师应在合理设置活动区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分析各活动区所需的适宜设备、玩具材料,并具体分析探索现有各种玩具材料的不同特点及其教育功能,尽可能探索和挖掘每一种玩具或游戏材料的多样玩法,从而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变换和调整,科学地指导幼儿使用操作材料。如益智区,我为幼儿提供了牛、羊、猪、鱼等塑料微型动物,孩子们用它们进行数数、分类;在娃娃家,用它们制作美味可口的菜肴;而在建筑区,孩子们又用它们作为动物园的小动物,充分发挥了游戏材料的多种功能。  

  2.为幼儿提供丰富性、趣味性的材料  

  提供多样的游戏材料让孩子们游戏,会使幼儿有更多的发散思维。例如:孩子们把管状塑料积木和数学游戏棒组合搭成过山车;用彩色绳子把凳子绕在一起做成一艘游船。材料的有趣、不断变化、可操作和幼儿能否主动游戏有很大关系。例如教师在走廊上放置的纸箱,一段时间内,有时纸箱成了孩子们下棋的桌子,有时纸箱成了魔术师的暗箱,有时成了小朋友的山洞……还可以充分利用幼儿自带的游戏材料。现在的幼儿家中都有很多玩具,幼儿想带来幼儿园玩的玩具肯定是他喜欢的,或幼儿园没有的,或是特别新颖和时尚的。这样的玩具特别能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更能引起同伴的共鸣。有一次,大班孩子从家里带来了一个国外的新玩具“叠叠乐”,这个玩具在孩子们自主游戏中“热”了足足有两个星期,从简单地玩“叠叠乐”,发展到用纸、小凳子玩叠叠乐游戏。  

  3.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提供玩具  

  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提供玩具要恰当。小班多提供成品玩具,如娃娃、玩具小锅、小灶、奶瓶、方向盘等,同类的玩具数量要适当多一点;到了中大班,成品过多会幼儿的想象、创造,应多增加半成品和废旧材料,可以使孩子在操作中按自己的想象任意创造出自己想要的东西,以鼓励幼儿在游戏中以物代物,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当然,同一年龄段的幼儿理解水平、兴趣爱好也有差异,对玩具的需要也不同。例如在大班科学区做“沉与浮”实验中,我们根据班上孩子不同的发展水平,提供了很多实验材料,其中有沉、浮一眼就能区分的材料,还有一些模棱两可的实验材料,让孩子们在实验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四、给孩子留有创作的空间  

  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在游戏中儿童是自我表现主宰世界。”也就是说,游戏是幼儿自己选择、创造与表现自己的一种轻松愉快的活动,成人不能强加给他们或替代他们。游戏对于幼儿来说是他们最早也是最基本的一种活动。游戏活动过程本身也是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作为教师,应尽量让孩子们自己去探索、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而不是急于提供答案。当发现孩子遇到了问题和困难,应给予他们足够的思考空间和自己探索的机会,允许他们犯错误、反复实践。孩子通过自己的操作实践,能够自己解决问题,这时孩子的状态是积极主动的,孩子在此过程中也得到了发展。  

  五、让幼儿亲自参与环境设计  

  既然主张自主游戏,我们就要把游戏的主动权交给幼儿。在环境创设中,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班级游戏环境设计与制作的全过程,使幼儿体验自主设计与制作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例如在开学时,我没有像往常那样急于布置墙面,而是将“难题”抛给幼儿,请他们共同策划“怎样让我们的活动室墙面更漂亮?”幼儿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我就及时采纳他们可行的意见,并邀请他们亲自制作。看着自己的杰作在墙面上展示出来,孩子们都有说不出的成功喜悦,而且每天早上来到后都要跟小朋友一起谈谈墙上的作品。孩子们都说特别喜欢在这个教室里学本领。只有创设了幼儿喜欢的、感兴趣的游戏环境,才能使幼儿积极地投入游戏活动。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