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恐龙博物馆项目课程方案
2025-09-29 03:07:27 责编:小OO
文档
项目 案例:恐龙博物馆

第一阶段----启动

该项目是从一个不经意的发现开始的。几个学前的孩子在室外挖掘和寻找蚂蚁。一个孩子挖出了一根很长的白色物体,很像一根骨头。他从地上把它捡起来,兴奋地又蹦个又跳。其他的孩子都想看看。一个孩子说:“这是一根恐龙的骨骼吗?”另一个孩子说:“我觉得它是一块石头。”第三个孩子说:“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我们去见巴布小姐,让他看看。”巴布小姐仔细的观察了该物体。她给孩子们提供了放大镜并在教室里寻找有关恐龙和化石方面的书。孩子们整整花了一下午的时间查阅书籍,以确定他们是否发现了一块化石。最后,他们确定自己发现的是一块化石。在这个学前班上有六个女孩参加了该项目。六个孩子中,有5个年龄在5岁,一个3岁。

孩子们开始提出以下问题:

骨头是如何进入博物馆的?

这块骨头是如何埋在我们的地球上的?

人们是如何发现大的骨骼的?

接着,教师问孩子们他们是否愿意做一个恐龙项目。孩子们立刻兴奋起来,他们开始鼓掌,并欢呼雀跃。

教师问,“我们的项目应该集中做什么?”

“博物馆的骨骼是怎么来的?”

“埋在土里的骨骼。

“挖掘出来的骨骼。”

这时,一个孩子跳起来高喊到:“我们来建立我们自己的博物馆。”孩子们都兴奋地表示支持。

教师在一块张贴板的写下了“恐龙博物馆”几个字。然后,她顺着张贴板的向下画下了一条线,并问孩子们他们对博物馆都知道些什么。(以字母K表示)。

她把孩子们的回答写在一边。接着,她问孩子们,建立一个博物馆需要些什么以及他们需要了解些什么(以字母W表示)。然后,她把孩子们的回答写在另一边。

K

恐龙很大。

它们都死了。

它们都“变臭”了。

博物馆里有一只霸王龙。

一些恐龙吃肉。

一些恐龙跑的很快,而另一些恐龙跑的很慢。W

他们去哪里了?

人们是否见过他们?

有会游泳的恐龙吗?

我们是如何建立博物馆的?

你是如何找到骨骼的?

我们可以挖掘出骨骼吗?

你该如何做恐龙?

我们可以建造一个恐龙吗?

接着,教师又问,“我们可以从哪里找到回答问题的答案呢?”

“博物馆。”于是,就为孩子们安排一次去博物馆的校外旅行考察。之后,教师便与博物馆馆长见面,商讨参观过程,并在教室的区域增加一些游戏材料以协助恐龙项目的进行。

第二阶段-----实地调查阶段

在回顾了有关该项目的设想的记录后,儿童决定通过参加地方的博物馆来了解更多的有关博物馆方面的知识。教师还可以计划让一位古生物学家走进课堂,给孩子们讲授有关准备恐龙展览品的情况。

校外旅行考察

在博物馆里,孩子们可以去参观博物馆的每一个地方。他们可以拍照、绘画以及进行许许多多的讨论。孩子们结识了一位讲解挖掘骨骼过程的博物馆讲解员。孩子们还被邀请参观博物馆设计的挖掘现场。

教师认真回顾了在博物馆里提到的几个关键词:“古生物学家”、“挖掘”、“发掘”。

当晚,教师就将照片冲洗出来,次日,带到课堂上。孩子们看到照片都非常兴奋。

“快看,看,这些骨骼这么大,这是恐龙长长的脖子的骨骼。”在看了发掘地点的照片后,一个孩子兴奋地说,“那是我们成为古生物学家的时刻。”

接着,教师大声宣布,“大家看看我们拍的照片,来决定我们可以在教室里建造博物馆的那一部分。

发掘过程

请了一位古生物学家到教室里来讨论发掘和整理骨骼作为展品的经过。古生物学家带来了一本由拜伦。巴顿著的书《骨骼,骨骼,我们在寻找骨骼》在读过这本书后,这位古生物学家跟孩子们讨论了发掘的过程。

“古生物学家是如何将发掘的骨骼整理好放到博物馆的呢?”

孩子回答道,“发现”、“挖掘”、“刷土”、“清洁”、“包装”、“托运”以及“组合起来”等、

一个儿童问,“我们在哪可以发现骨骼呢?”

可以为孩子们在课堂里见一些体验挖掘的现场。

在土中发掘骨骼

材料:土,一个长而扁平的容器,发掘工具,刷子以及漂白的鸡骨头。

程序:教师将几块骨头漂白并藏在土中。然后,孩子们在土中发掘找到骨头。

在冰中发掘骨骼

材料:水,有一定深度的托盘,小的恐龙玩具,恐龙蛋模型,发掘工具,化石,贝壳以及骨骼。

程序:恐龙玩具,恐龙蛋模型、化石、贝壳、岩石和骨骼放在盛有水的有一定深度的托盘里。托盘冰冻一晚上。给儿童们提供发掘工具以及安全眼罩等,以便凿冰去发掘化石。

骨骼、骨骼、我们在寻找骨骼

材料:将泡沫塑料切成各种形状的骨骼,多用途小刀,刷具以及各种布料。

程序:泡沫塑料板被切成几块大的骨骼形状。有腿型骨骼、尾骨骨骼、胳膊骨骼、爪骨骨骼、脚部骨骼、头部骨骼以及大的肋骨骨骼等。在所有骨骼的上下两头凿出一个四英寸的槽,好让孩子们将骨骼都拼起来。所有的骨骼都藏在大运动技能室。教师反复给孩子们读拜伦.巴顿的书《骨骼,骨骼,我们在寻找骨骼》。教师让孩子们继续发掘工作。孩子们装着越过大山、跨过河流,进入沙漠。然后,他们开始在房间里寻找被藏起来的骨骼。

当他们找到一块骨骼时,他们会轻轻用刷子刷去上面的尘土并用布将其擦干净。在擦拭完成后,孩子们用面巾纸将骨骼包好。骨骼被带回教室,然后打开。所有的骨骼都被放在地板上。孩子们开始讨论哪块骨骼代表身体的哪部分。他们开始试着讲骨骼拼起来。

他们建造了一个可以在教室里站起来的恐龙。一个女生跑到图书馆看到一幅霸王龙的图片。“这就是一只霸王龙”,她举着图片让每个人看,孩子们都同意他的看法。另外一个女生走到教室的教室的艺术区域,做了一张有圆点花纹的纸。她把纸盖在恐龙上面,然后说,“没有人知道恐龙真正长什么样子,我把它做成了一个猿人”。他把一顶帽子插进了恐龙头部的后面。

艺术与游戏

一些孩子通过艺术和游戏的方式来表现恐龙。恐龙玩具被放在积木游戏区。一个孩子将所有的恐龙玩具捡起来放到了图书馆区。她打开一本恐龙解说典,然后,请另外一个同学帮忙。两个女生在房中找到了恐龙的模式,他们请老师将恐龙的名称写在黏贴标签上,并把他贴在恐龙玩具上。教师在书中标出恐龙的名称,然后为孩子们提供黏贴标签及标记工具。孩子们询问教师他们是否可以将收集的恐龙作为展品,告诉人们那些恐龙叫什么。

在室外游戏中,一些儿童注意到了泥巴中的脚印。他们在观察了脚印后,一个孩子问这个脚印是否是化石。另外一个孩子非常肯定的说它不是,这个脚印不过是鸟的脚印。这个孩子走过去,用脚踩在脚印上。其他的女生都朝他喊叫,而其中的一个大声说,“等一等,快看。她踩出了一个脚印。”接着,所有的孩子都把脚踩在泥巴里印出自己的脚印。

室外活动结束后,大家都回到了教室。教师给儿童读由亚力基撰写的论著《化石》一书。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了化石演变的过程。两个学生承担了教室博物馆化石展区的工作。他们从积木区将恐龙玩具收拢在一起。教师提供给他们褐色的粘土和脚印卡片。儿童轮流在粘土中复印脚印,并把复印好的脚印晾干。

一个学生把一只脚放在黏土中,印出了一个脚印?“我们做的脚印太小了。看,他们的比我的还小。”

教师问,“我们怎么样才能做出尺寸大小合适的脚印呢?”孩子们一致赞同再去博物馆,实地测量一下博物馆中经筛选过的恐龙的脚印。他们把获得测量数据带来教室,做出了尺寸更为符合实际的脚印化石。

小恐龙

两个女生负责小恐龙的展示工作。在博物馆里,她们观察了恐龙的巢穴、小恐龙以及鸭嘴龙妈妈,于是,她们就想在教室的博物馆区建一个恐龙巢穴。她们要了一些干草和树枝放在草圈里。一个孩子还从家务活动区拿来塑料禽蛋作为恐龙蛋放在恐龙的窝巢里;另一个孩子从手工操作区拿来一些小的数量与恐龙蛋相对应的玩具恐龙,把它们放在恐龙蛋当中。这个恐龙巢穴适用于游戏时间的活动。在自由游戏活动的过程中,经常可以看到翼手龙从巢穴中恐龙蛋。恐龙巢穴还作为教室博物馆开幕仪式上的一个展品。

恐龙模型

三个儿童负责在教室里制作恐龙模型。他们选了几个装计算机的盒子,决定做一个雷龙。孩子们用一个长形的盒子作恐龙的脖子,一个短状的盒子做恐龙的头部,一个大的盒子做恐龙的身体,四个长形的盒子做恐龙的腿。他们把一个大的盒子平稳地放在四个较小的盒子里。

在孩子们试图制作恐龙的其他部位时,恐龙的腿接二连三地倒了。教师建议用什么东西将大盒子与小盒子黏在一起,孩子们选中了胶水,他们用了很多胶水来完成这项工作。他们把胶水倒在染料桶中,用比较大的染料刷子涂抹胶水。

他们决定为恐龙制作恐龙鳞片。鳞片是用锡珀纸碎片做的,并用胶水一片一片黏在恐龙身上。然后,把恐龙刷成绿色。孩子们在查阅了一本介绍恐龙书中有关雷龙的肤色后决定采用绿色。“书中介绍的所有雷龙都是绿色的,因此,我们将自己制作的雷龙涂成了绿色。”

一个孩子被翼手龙吸引住了。她用大块的拱形纸片制作了一个翼手龙。她先在纸片上涂上胶水和颜色,然后在上面抹沙子。“这只恐龙的双翼看上去非常的坚固。”做好后她请教师帮忙把这只恐龙挂在天花板上。

一个孩子喜欢像恐龙那样咆哮并跺着脚来回走动。于是,她决定为自己动态的恐龙制作一个面具,并打算向人们展示恐龙在课堂博物馆是如何走动的。她采用了纸板来做面具。“因为这些纸板看上去像鳞片。”她把纸板折叠好后,让教师把这些纸板用订书机把它钉起来,她给这些纸板都涂上了颜色,然后,请教师帮忙在上面栓一根绳子并将面具戴上。

在沙子区自由游戏活动的体验中,一个儿童非常兴奋地发现用硬纸板剪成的各种骨骼图样。她装了一些沙子把它放在桌子上,然后把恐龙骨骼的图样串联起来,放在沙子上面。“我在收集恐龙标本“,她说。

在博物馆里,儿童们都被电视片和恐龙电影迷住了。所有的孩子都想在他们自己的博物馆里也有一台电视机。最后,他们决定自己用盒子做一台电视机。一个孩子拿来了一个大纸箱和一个管道通条。教师建议用什么东西来做电视的电视的荧屏。孩子们一致同意用塑料来做电视的荧屏。教师在盒子的两个滑边上开了个槽,帮助孩子们把塑料板固定在盒子上。带来管道通条的孩子在盒子的顶部开了一个洞,把管子通条折叠成天线。教师问孩子们,电视应该给哪些观看电视的人们播放些什么内容。大家提出了几个想法。

“或许可以播放卡通片。”

“可以告诉人们有关一些发掘古迹的信息。”

“可以告诉人们恐龙的故事。”

孩子们一致同意将他们所知道的的有关恐龙的故事画成图画。图画是画在一张长长的传真纸上的,传真纸卷在一个纸巾卷筒上;将传真纸的一端穿过电视的一边长长的槽口,绕过盒子的前部,再转到电视的另一边的槽口;然后,将传真纸重新绕到另一个纸巾卷筒上。这可以让孩子们看到他们画的所有画面。让孩子们失望的是盒子里没有声音传出来。教师于是问,“我们怎么能使电视发出声音来呢?”

“我们可以自己讲啊.”

“把我们的声音录制下来。”

孩子们的声音被录制到盒式录音带上,并与他们的图画配起来。每个孩子都讲诉了自己心中所想到的恐龙故事。

第三阶段   终结性的和询问性的事件

孩子们认为,他们的博物馆已经完工,可以开馆了。教师又问孩子们,她们认为人们怎么才能知道从哪儿进入博物馆呢?”

“在上次那个博物馆我们有地图的。”

“我们一起画一个博物馆地图吧。”

于是,孩子们在地板上铺开一张纸。教师画出了一个个方块,里面是教室里每个展品摆放的地方。每个孩子画了一张他们自己展品的图画,一些孩子还发明了一些拼写形式来命名博物馆自己的那一部分。地图画好后并拷贝后发给孩子们家长。

教师问,“人们怎么会知道来这里参观?”

“我们一起做一些生日请柬吧。”

“生日请柬,这不是一个好办法。我们一起来做一些邀请博物馆的请柬吧。”

最后,每个孩子给自己的父母做了一张请柬。

博物馆开馆

请柬发出去了,并且博物馆的开馆日期安排好了。孩子们决定做一个录像来告诉人们博物馆的情况以及分享他们所学到的知识的过程进行了解说,这一过程都被录制下来。

接着,教师问,“当人们受邀来到博物馆后,我们应扮演什么角色呢?”一些孩子选择呆在自己展品的旁边与参观者谈论展品,另一些孩子选择负责录像的工作;而其他的孩子则选择向来访者分发地图。一个孩子兴奋地说,“所有的博物馆工作人员都穿红色的衬衫,我们也必须在博物馆开幕那天穿上红色的衬衫”。于是,一份给家长的通知发出去了,要求所有的孩子在博物馆开幕那天都穿上红色的衬衫。

博物馆开幕的那天终于到来了。所有的家长在教室门口堵受到了分发地图的孩子们的迎接。孩子们引导家长们找到电视的位置,并安排他们坐在电视机前准备看电视。一个小组的孩子放着录像,然后向家长们说明,他们可以自由参观展品和提问。家长们在教室里来回浏览和参观。站在展品旁边的孩子一边解说他们的展品,一边回答各种问题。

开幕式后,教师收回了孩子们在项目开始时制作的概念地图。她又增加了一个新的类别,题为“我们学到的知识”。

孩子们写下了他们从自己的实践体验中所学到的东西。

这个项目说明了某种合作的体验。一些体验是由教师主导的,一些体验是儿童主导的。

该项目完成后,教师看到两个孩子在教室的艺术中心做游戏。一个孩子坐在桌子的旁边,而另一个则将一个盒子和一块橡皮泥放在桌子上。玩弄橡皮泥的孩子做了一个长长的绿色形状,她称之为梁龙。她开始给另一个孩子讲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森林里住着一只梁龙。她到该生宝宝的时候了。于是,她在森林里筑了一个隐匿在草丛中的巢。梁龙生下来蛋。(说到这里,她就用橡皮泥做了几个恐龙蛋和一个巢。)恐龙蛋孵化出来了,小恐龙开始四处走动了。(她又用橡皮泥做了一个小恐龙。)

恐龙长大了,不久,长成了一只大恐龙。(她把最初做的恐龙放在盒子里。)突然开始下起了陨石雨。(她将橡皮泥做成圆形陨石扔进盒子里。)陨石雨杀死了恐龙。(她把恐龙放在盒子的另一边。)世界开始发生了变化。许多年后,古生物学家在森林里行走。他发现了一些骨骼。(她用橡皮泥做成骨骼并将这些骨骼在盒子里散开。)古生物学家将骨骼带回自己的实验室并把他们拼在一起。(她把骨骼按顺序放在小的塑料盒里,然后将这些小何放在一个大盒子里。)现在,孩子们可以看到那只恐龙了。(她把塑料人玩具收集在一起,把他们都放在盒子里,让他们参观这些恐龙骨骼。)

这种体验是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儿童所学内容非常好的评价方式。

L(所学到的知识-----是表KLW中最后一部分)

或许是由于火山的爆发,或陨石坠落,恐龙灭绝了,因为没有留下任何食物。他们的皮肤慢慢消失,但他们的骨骼留了下来。

     古生物学家发现了他们的骨骼,用刷子和凿子将他们挖掘出来,并带回博物馆。真正的骨骼并不真的放在博物馆里,博物馆里的骨骼是古生物学家仿制的,真正的都放在安全的地方。

    恐龙生活在水里和陆地上。有一些恐龙甚至在天空中飞翔。

摘自《早期儿童课程-综合多元智力、发展性合理训练与游戏》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雪.安.赫什著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