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教师要充分运用好各种课堂激励语言
2025-09-29 03:04:44 责编:小OO
文档
教师要充分运用好各种课堂激励语言

每个人都有成就的需要,学生也不例外。清代教育家颜昊先生说过:“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苛求学生,不如用一点心力去发现其优点,并以此激励他,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滋味。可见,激励教育历史悠久。本人结合数学教学实践,在运用激励性教学评价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口头激励性语言和体态激励性语言相结合,将会有事半功倍的作用。低年级的学生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的过程获取知识。因此,教学中给予他们适当的激励性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自己主动探索的内驱力,强化主动学习的意识。

一、充分应用好口头激励语言

在课堂教学中,激励性的口头语言包括: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如“你想知道它的答案吗?你想知道它的作用有多大吗?你有更好的方法吗?谁还能写出与众不同的解法呢?”等等。肯定、赞扬性的语言:“你真棒!老师佩服你!你真是个小精灵!你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等等。这样的评价语言,能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自强和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学习。鼓励性的语言:“你的想法真好,请大声一点回答就更好啦!你的想法很好,请继续努力!今天你真了不起,能有这么大的进步,老师感到非常高兴!”等等。这些真情实感的评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二、充分应用好体态激励语言

体态语言包括手势语、头势语、眼神语和表情语。当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时,我会一边讲课,一边轻轻地走过去摸摸他的头或拍拍他的肩。这样,既不影响上课,又保护了他的自尊心。眼睛是心灵之窗,是最能表现人的内心世界的器官,是体态语言最集中、最敏感的外显部位。眼神的变化,可传递着无声的信息,维系着双方思维的感知通道。当教学中遇到内容的不同叙述方式、问题的不同解答策略、解答的方法多样化等问题时,我会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你想知道它的答案吗?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并同时用眼神不时地对全体学生扫描说:“老师相信你们能自己想出好的办法来,请试一试!”这种把口头语和眼神语的有机结合,能使每位学生都感到自己是教师的“注意中心”,使学生感到自己不是“被冷落的人”。头势也是一种重要的体态语言,它能传递着丰富的信息。如:点头表示同意、赞同、肯定;侧头表示关注、倾听、感兴趣……。我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提问一些成绩差的同学,当他们在板演时,即使是错了,只要字写得好,我也边点头边说:“老师真喜欢你写的字。”当他们对简单的问题勇敢地站起来,并回答正确时,我会边侧头倾听边点头边说:“今天你真了不起,能有这么大的进步,老师感到非常高兴,也同意你的想法。请大家给点掌声!”……。这样评价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他们内心的激动是当时就能看出来的,脸上洋溢着激动的笑容,坐得更端了,小手举得更高了,而这种激动是来源于老师真情的评价。因此,教师不但要善于捕捉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闪光点,及时鼓励他们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而且还要全面关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各种心理需求。

三、充分应用好面部表情激励语言

面部表情是人的情绪体验的外在表现,只有在内部情绪体验的基础上才能发生,它蕴涵了大量的情感交流信息,也是一种重要的体态语言。俗话说:人非圣贤,谁能无过。要使学生发展,首先要宽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错误,只有宽容了他们的错误,才能减轻他们的思想负担,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如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发言声音小,我会微笑着对他说:“你的声音能不能再大一些,让全班的同学都能听见,请你再试一试,相信你一定可以!”有的学生由于胆小或激动,当老师一提问他时,他竟把要说的话忘了,这时老师应笑容满面地对他说:“别慌,等会儿,想好了再说好吗?老师和同学相信你一定能成功!”……。通过面部表情,结合口头语言进行激励性评价,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促使学生热爱学习、树立学习的信心。不仅增加了勇气,还激起了他们不懈追求学习的动机,从而得到发展。

总之,激励性评价要有目的,要找出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要从多角度评价学生。特别应以学生的智能强项为着眼点,进行理性评价。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的确,通过多渠道、多手段、多形式地对学生进行激励,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同时还能让学生不断感受到探索和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增强上进心,受到拓展思路之功效。评价学生要因人而异,不用“一把尺”。评价要看对象、看场合,或直言不讳,或严肃庄重,或热情洋溢。对学困生,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与鼓励,赞许是后进生的甘露,他们更需要关切的目光和贴心的话语,教师切莫让他们产生“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被遗弃感。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要求要严格,才有利于促进他们不断进取。当然,当他们的思维的确有水平或创新时,同样要给予热情的肯定,以激发他们的远大志向,促进他们在学习上更加勤奋。无论是对优生的褒奖还是对后进生的引导均要恰如其分,使其永远向高一层次攀登。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尊的个性、自信的品格、刚毅的个性、持久的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方向是:多角度地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开发学生的潜能。所以教师不要吝啬表扬,不要吝啬赞许的微笑,哪怕是微弱的思维火花,教师也应不失时机地加以“助燃”。目前数学课堂上教师随口所说的“你真好”“你真聪明”“你真棒”等等,把表扬有点贬值了。但是表扬只是激励的一种方式,恰当的批评也是激励,一味表扬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不符合激励性评价的精神。只要我们用“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理念,用我们的爱心去正确地进行评价,那么恰如其分的表扬,充满关怀的批评,满怀希望的鼓励都是激励性评价,学生从中得到的将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雨露和不断正确认识自我的阳光。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课堂教学采用激励性评价,教师只有把口头语和体态语恰当、灵活地有机结合,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情趣才能有张扬的空间,从而获得一种自我满足与成功感。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着理解、信任、友爱、尊重和鼓舞。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