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以高血糖、高血酮、酮尿、脱水、 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为特征的一组症候群•糖尿病酮症 酸中毒在1型糖尿病(T1DM)及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 均可发生.是儿童糖尿病死亡的首要原因,其发生率存在地域 差异,与糖尿病发生率并不相符,其发生率与年龄相关,V5 岁儿童占总发生率的35%
【病史要点】
1有无多尿、多饮、多食、消瘦
2有无恶心、呕吐、腹痛,可类似急腹症
3有无进行性意识障碍或丧失
4合并感染时可发热
【体检要点】
1皮肤弹性,眼眶有无凹陷,口唇是否干燥
2深大或叹气样呼吸,
3呼气时有无烂苹果味
4四肢末梢循环情况
【辅助检查】
1血糖(静脉血糖)、
电解质、动脉血气分析、血渗透压、2
3肝、肾功能、血脂
4糖化血红蛋白、
5血液分析和尿常规中尿酮体,尿糖
【诊断要点】
1多尿、多饮、多食、消瘦
2脱水,深大或叹气样呼吸
3恶心、呕吐、腹痛,可类似急腹症
4进行性意识障碍或丧失
5血糖> 11 • 1 nmiol/L
6动脉血气分析 pH<7. 3 HC03-<15nmioL/L
7尿酮体尿糖阳性
【治疗】
1有重度脱水或循环衰竭时
⑴给氧。
(2)生理盐水20inl/kg, 1小时内输入,轻度酮症酸中毒或轻 度脱水者,生理盐水10nil/kgo其后生理盐水应该保持在 10nil/kg/小时的速度1〜2小时。
2纠正脱水
酮症酸中毒时细胞外液减少,脱水程度为中度脱水时,补 液量约为120〜150mg/kg;轻度脱水时,补液量约为 100~120nil/kgo脱水性质为等渗性脱水。由于治疗过程中易 静脉过快地补充张力性液体会加重发生严重并发症脑水肿, 脑水肿过程。因此,酮症酸中毒的补液应很小心,要比其他 病因引起的脱水更缓慢地纠正。
(1)补液量的计算:维持量+10%丢失量
3〜9公斤 6ml/公斤/小时
10〜19公斤 5ml/公斤/小时
>20公斤 4ml/公斤/小时
(2)补液的速度及时间:48小时均匀输入。
(3)补充的液体种类:主要为生理盐水。根据血钠浓度,继续 输入生理盐水或改为半张盐水(同体积盐水和灭菌注射用水 混合液)当血糖降至15〜17mmol/L时,液体换为含糖液,建 议用等张盐水与5%的葡萄糖液各1/2合用。
3胰岛素治疗
酮症酸中毒时胰岛素的用法采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 注,选用正规胰岛素,按0.1u/kg/h计算,将正规胰岛素25u 加入等渗盐水250nil中(O.lu/nil),用另一静脉途径按需缓慢 输入,监测血糖调节输入量。当血糖15〜17mmol/L时,将输 入液体换成等张盐水与5%葡萄糖混合液,并停止静滴胰岛 素(首次皮下注射胰岛素30分钟后停止静滴胰岛素),改为正 规胰岛素皮下注射,每次0.25〜0.5u/kg,每4〜6小时1次, 直致患者进食、血糖稳定为止,根据血糖监测调整胰岛素用 量。理想的血糖下降速度为4〜5mmol/L/小时。
纠正电解质紊乱4
当血钾在4mmol/L以下,可立即补充钾盐,如血钾> 5nunol/L 时则见尿后补钾,其剂量为2-3nmiol/kg(150-225mg/kg),输 入浓度不>40mmol/L(0.3g/dl),能口服后改口服钾盐。
5纠正酸中毒
酮症酸中毒不宜常规使用碱性液,只有在中、重度酮性酸中 毒(Ph V 7.1或碳酸氢根V15 nmio 1/L =时才用碱性液纠正酸 中毒。一般用1.4%碳酸氢钠,用量为:所需NaHCO3=0.6X kgX(15-所测的HCO3mmol/L)。计算后的量先输入一半后, 再查血气分析,仍为Ph<7.1时再将另一半量输入,若血pH >7.1时则不再输入。
6急诊实验室检查
指血糖,抽静脉血糖、电解质、血渗透压、肝、肾功能、血 脂、糖化血红蛋白、血液分析和动脉血气分析,收集尿常规 标本。
7护士
首先查指血糖和抽各种血,并注明抽血糖的时间马上送检, 建立两条静脉通路,一条通路输生理盐水补液;一条通路输 胰岛素(必须用输液泵按IniVkg/li的速度输入)。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