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浅谈小学一年级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
2025-09-29 03:05:42 责编:小OO
文档
浅谈小学一年级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

内容摘要:小学一年级英语对农村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何进行小学一年级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认为把握五个原则,采用多样的方法,对学生加以鼓励性的评价,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有效教学、教学原则、自主学习、形成性评价

小学教育是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取得良好发展的重要阶段,开设英语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也适应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的发展需要。学习外语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树立积极的态度,有利于对他们进行价值观的教育;此外,外语学习有利于认知能力的发展,能够促进母语的学习。小学生在学习母语的同时学习第二语言,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少儿善于模仿、态度自然、乐于参加活动,这也是他们学习英语的有利条件。为了帮助孩子更轻松地学习英语,提高英语课堂的有效性,我的做法是:把握五个原则,采用多样的方法,对学生加以鼓励性的评价。

一、一年级英语课堂的有效性教学原则

1.   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指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直接感知学习对象。一年级的学生处于无意注意阶段和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他们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可以直接感知的。教师可以采用直观性原则来进行教学,提高有效性。

(1)    实物直观。实物直观是通过实物进行的,直接将对象呈现在学生面前,在学习儿童生活中比较生疏的内容时,它最为真实和有效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事物。

(2)    模像直观。实物往往受到条件的,模像直观可以弥补这一缺憾。如教师在教授1A和1B Unit6 动物等单词时,教师可以采用图片、模型、幻灯片、录象、电视等方法来呈现这些动物,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2.   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指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的地学习,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促使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如师在教授1B中的that及其一些句型的教学时,可以利用在1A中学生充分掌握的this的基础上通过距离的变化来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对比中思考来理解that及其句型的意思。

3.   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安排和进行专门的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牢固地掌握和保存。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教师要对学生及时复习,先密后疏。小学低年级学生无意注意已相当成熟,他们的认识常依赖无意注意。他们注意的稳定性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巩固方式。刚进行一年级的教学时,我教完一个单词后很少进行个别的朗读,大部分都是全班学生的朗读。结果发现很多学生没有跟着老师的思维,在下面开小差,讲话等。之后我改进了自己的不足,教完一个单词后,采用全班读,小组读,四人读,两人读,个人读,同桌互读,指读,中英文互译等方式来巩固这个单词,结果发现学生很乐于学,掌握较快,而且不易遗忘。

4.   量力性和因材施教原则

量力性原则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因材施教原则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注意到学生的年龄特征,恰当的把握教学难度。一年级注重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师要注意把握这个度,不要把单词的拼写与背诵等强加于学生,对于一些有需要的学生,教师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5.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指教学活动要把理论知识与生活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一年级的书本教学都来源于生活中,是学生所熟悉的事物。教完句型后教师要注意联系生活,让学生学以致用。以1B教材第三单元为例,第三单元主要是家庭成员的介绍及初次见面的问候。师在教完家庭成员后可以让生来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联系了实际生活。在学完初次见面的问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介绍及问候。

二、一年级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形式

新课程标准倡导通过表演、唱歌、游戏、竞赛、猜谜和画画等小学生容易接受的形式,来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初步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形式多样,内容十分丰富,以下主要介绍几种:

1.情景教学。老师在课堂上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学习。

2.歌曲或歌谣教学。这是在小学一年级中常用的形式,歌曲教学是小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教师带领学生唱歌,把新单词和句型编成歌谣,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快乐的氛围中进行教学。

3.游戏教学。爱玩是孩子的本性。教师把要掌握的单词以图片、头饰、动作等各种不同形式展现给学生,实行整体大量输入,根据不同学生的记忆特点,他们会或多或少记住不同的单词。在他们对很多的单词 似懂非懂的情况下,采用各种游戏形式进行渗透,如Pass the card (传卡片)、Do the action (听音做动作)、Find your friend (找朋友)、Draw and Colour (画一画 涂一涂) 等,在游戏中通过多听、反复感觉,从而在脑海里的印象就加深了,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尽情投入到游戏中,还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负担,给学生一个轻松和谐的语言环境,也使得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4.故事教学。爱听故事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师可以在教完课文的基础上利用所学内容编写一个小故事。把所学单词,句型,反复运用于故事营造真实情景,并配以肢体语言动作。不要求学生对于故事出现的新单词的掌握,只要求学生对于故事理解其意义。如1A 中教师进行了第七单元人体器官的教学后,教师讲述“We are the best”的故事,重在理解器官之间要相互合作。

5.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大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去做,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自主学习,通过Pair work ,group work等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检测——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学习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对计划、方案执行的情况和结果进行的评价,其目的是为了了解动态学习过程的效果。它侧重过程的指导和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揭示,能及时调整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对师生的教与学有积极意义。

教师可以采用如下的一些方法:

1.   档案袋收集。教师做每个学生的档案袋,过段时间收集一次能证明学生能力的作品,并标上序号,或学生本人和他人对学生的评价或目标。教师给予及时反馈。

2.   学生情况分析。教师对学生近期的语言技能,知识目标,情感态度发展目标,基本学习策略目标和文化意识目标进行分析。

3.   活动中观察。小组活动是课堂活动的基本形式,组织好小组评价有利于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形成。师可以采取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方式,在小组活动的,可以针对完成任务的质量,各组员的参与程度和表现等来形成评价。

总之,要让一年级英语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效果,需要努力思考,善于把握新课标,还要积极鼓励学生,抓住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经常表扬,尤其要关注后进生的进步与成长,这样就能集小成功为大成功。

 

 

参考书: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有效性

http://www.54laoshi.com/html/lunwen/yylw/0710292016367776.html

浅谈一年级英语教学在课堂活力方面的几点尝试

http://www.54laoshi.com/html/lunwen/yylw/0710292016357075.html

小学英语学科的形成性评价--评价的理念、具体方案及其它

http://www.54laoshi.com/html/lunwen/yylw/0710292016388.html

《小学英语教学法教程》 王蔷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8月第1期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