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五单元阅读训练(含答案)
2025-09-29 03:08:07 责编:小OO
文档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阅读训练

1.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的身量与筋肉都发展到年岁前边去。二十来岁,他已经很大很高,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象个成人了——一个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看着那高等的车夫,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是的,他无疑的可以成为最出色的车夫;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

(1)本片段节选自________的作品《________》,片段中的“他”是指________ 。    

(2)“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中的“杀进他的腰”的意思是________。    

(3)你对“‘出号’的大脚”的理解是 ________。    

(4)这一段人物描写,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靠力气吃饭的人所引以为豪的体力以及________都写得很精彩,把一个活生生的祥子呈现在我们面前。    

2.阅读选段,完成练习。  

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俩人把“”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相,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两个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当胖墩我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不动他。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1)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两个人走马灯似 ________的转了三圈

(2)小嘎子与人摔跤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文中的“”和“鞭”加引号是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找出词语来描绘小嘎子的摔跤过程。  

起初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这里,作者是通过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描写来展现人物形象的。    

(6)读画横线的句子,从中你体会到的人物什么特点。    

3.课内阅读。    

    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_______(挥来  摆来),悠然_______(挥去  摆去),如同_______(跟  伴)着鼓点,_______(和  随)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1)在括号里正确的字和词。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2)这段话描写了________的情景,是细节描写。此段先写了刷子李刷墙时的________,接着写了刷后的________。前后映衬,说明刷子李________。    

4.课外阅读。    

泥人张(节选)

    他两只手各拿一只茶碗,你明明看见每只碗下边扣着两只红球儿,你连眼皮都没眨动一下,嘿!四只球儿竟然全都跑到一只茶碗下边去了,难道这球儿是从地下钻过去的?他就这样把两只碗翻来翻去,一边叫天喊地,东指一下手,西吹一口气,好像真有什么看不见的神灵做他的帮手,四只小球忽来忽去,根本猜不到它们在哪里。

    这种戏法比舞台上的魔术难变,舞台只有一边对着观众,街头上的土戏法,前后左右围一圈人,人们的视线从四面八方射来,容易看出破绽。有一次,我亲眼瞧见他手指飞快地一动,把一只球儿塞在碗下边扣住,便禁不住大叫:“在右边那个碗底下哪,我看见了!”“你看见了?”快手刘明亮的大眼珠子朝我惊奇地一闪,说,“不会吧!你可得说准了。猜错就得买我的糖。”“行!我说准了!”我亲眼所见,所以一口咬定。

    谁知快手刘哈哈一笑,突然把右边的茶碗翻过来:“瞧吧,在哪儿呢?”咦,碗下边怎么什么也没有呢?只有碗口压在黄布上一道圆圆的印子。

    难道球儿从地下钻进左边那个碗下边去了?快手刘好像知道我怎么猜想,伸手又把左边的茶碗掀开,同样什么也没有!球儿都飞了?只见他将两只空碗对口合在一起,举在头顶上,口呼一声:“来!”双手一摇茶碗,里面竟然哗哗响,打开碗一看,四只球儿居然又都出现在碗里边。怪,怪,怪!

(1)“禁不住”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     )。 

A.承受不住。

B.抑制不住。

C.禁止不住。

(2)用横线画出对快手刘的动作描写。他这样复杂的动作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选文最后一句的“怪,怪,怪”,你读出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天堂里的老师

    他是我分管的病人当中比较坚强的一位。他不像有的癌症患者,以绝望、恐惧的态度对待疾病。他一直坚持自学大学课程。他叫阿明,某师范大学二年级学生。

    在阿明的隔壁病房,住着一个7岁的小男孩冬冬。不做治疗时,阿明常去给冬冬讲故事,辅导作业,有时还教几个外语单词。阿明成了冬冬的编外老师。

    一天上午,推开病房的门,阿明正在教冬冬写毛笔字,一笔一画,一撇一捺,那么认真,那么从容。阳光从窗外照进来,仿佛一道光环笼罩着他们。生命被抛至如此绝境,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顽强地抗拒着,不向命运低头。

    没过多久,冬冬死了,弥留时,冬冬拉着阿明的手说:“我要上学。”

    一连几天,阿明没再走出病房,只是闷着看书。有一天,他请求我10点以后为他亮一小时的灯。他说:“我要用剩下的时间学完全部课程,即使到了天堂,我也要当一名教师,去教像冬冬那样不幸夭折的没有机会上学的孩子。”我被他深深地打动了,含着泪花破例答应了他的请求。

    每晚到了10点,病房统一熄灯后,只有阿明的房间灯还亮着。那闪烁的灯光像一面旗帜在向人们昭示:生命也许很脆弱,但生命又真的很顽强。

    三个月后,阿明死了,死得很安详。

    每当夜深人静,仰望天空,穿过薄雾般的月光,我仿佛听到了琅琅的读书声。那儿有阿明,有冬冬,还有一群天使般的孩子……

(1)给划线字注音。  

弥留 (         )    夭折(          )

(2)“生命也许很脆弱,但生命又真的很顽强。”怎样理解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闪烁的灯光像一面旗帜在向人们昭示……”这句话中比喻起到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生命被抛至如此绝境,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顽强地抗拒着,不向命运低头”,我会想起一个类似的故事《________》,它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间房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屋顶尤其难刷,蘸了________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刷过屋顶,立时________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________,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________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①屋顶尤其难刷,蘸了________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

②但刷子刷过屋顶,立时________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

③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________,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________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2)写出近义词。  

尤其________     悠然________      雪白________

(3)这段话主要写了________,包括他刷墙的________和________,反映了“刷子李”________。 

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临死前的严监生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纪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能知道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①再不回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声不倒一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____”画出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和神态。    

(3)根据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和神态,说说他临死前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严监生是我国古典________小说《________》中的一个人物。小说的作者是________,在这个片断中他通过________、________等描写方法,刻画了一个________的形象。    

8.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爱动脑筋(jīn)的孩子

华(huà)佗(tuó)七岁时,有一天和几个小朋友一起摘桑(sāng)叶,一位老爷爷路过,问他们:“谁能摘下树顶上的叶子?”小朋友们抬头一看:树那么高,树顶上的枝条那么细,根本上不去呀!

华佗想了想,找来一根绳(shéng)子,在绳子一头拴(shuān)了块石头,把石头抛(pāo)过枝条,枝条就被压(yā)弯了。他又用双手使劲拽(zhuài)绳子,枝条更低了。这样,他就摘到树顶上的叶子了。

老爷爷笑了,说:“这孩子爱动脑筋。好,我就收你做徒(tú)弟吧!”原来,老爷爷就是当地有名的蔡(cài)医生。

(1)这篇短文有________个自然段。    

(2)填一填。这篇短文写的是华佗________岁时候的故事,文中的老爷爷是________的蔡医生。    

(3)华佗是怎样摘到树顶上的叶子的?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画上“________”。    

(4)华佗是个________的孩子。    

9.课内阅读  

一语未了(liǎo ē),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zēnɡ cénɡ)迎接远客。” 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xì jì)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近来。这个人打扮与众不同(   ):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 zhāo cháo)阳五凤挂珠钗;项下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1)请在括号里给本文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请为画横线的词语写一个近义词,将其填在旁边的括号里。 

(3)我会找出文中的几个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找出描写王熙凤衣着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个片段是节选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文段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的描写。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间房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屋顶尤其难刷,蘸了_______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

但刷子刷过屋顶,立时_______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_______,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_______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屋顶尤其难刷,蘸了________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

但刷子刷过屋顶,立时________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

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________,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________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2)写出近义词。

尤其________       悠然________       雪白________

(3)找出文中的比喻句。    

(4)这段话主要写了________,包括他刷墙的________和________,反映了“刷子李”________。    

11.阅读

涩涩的香布袋

一个普通小女孩的形象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虽然事隔多年,但抹也抹不去。

那是“十一”长假的第三天,我们旅游的景点是林州市石板岩村的王相岩。在下山的路上,导游阿姨告诉我们:“这儿的孩子正在放秋假,他们所谓的秋假其实就是回家帮助家长干活。”同时,她也向我们介绍了这里的三大特产——花椒、山楂、核桃。因此,我们特别留心石梯两旁的杂货。

突然,我的眼前一亮,一个卖香布袋的小女孩吸引了我。她穿着一件大红色外套,脑后随意地扎着一个辫儿,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过往的行人。她见我们走了过去,就对我们说:“买一个香布袋吧,能驱邪气,保平安。”妈妈摸了摸香布袋,问她:“这是你妈妈缝好,让你来卖的?”   “妈妈没让我做,这是我自己做的。”“那你这香布袋里面装的是什么?”她说:“是我上山采来的治腰酸背痛的中药。”“你看这孩子的手多巧啊!”妈妈一边点头一边称赞到。我问她:“你也在放秋假吧!”她摇摇头说:“我没有上学。”“没上学?”我追问道:“你今年多大了?”“9岁了。”我急着问:“那你怎么还没上学?”她怯怯地说:“我家里没钱。”原来,她是一个因家里穷而上不起学的失学儿童,与她同龄的孩子已经是小学三年级学生了。看着她亲手缝制的五颜六色的香布袋,我和妈妈挑选了一个。她卖5角钱一个,妈妈掏了5元钱递给她,她说:“太多了,我找不开。”妈妈一边拉我离开,一边说:“不用找了,不用找了。”我回头向她招手说:“再见!”同时心里默默地祝福她,祝她早日跨入学校大门。

回到家,我仔细地端详着香布袋,才发现上面绣的“桃花洞纪念”5个字中,有两个字的笔画都少了一笔。我想:一定是哪个上过学的小伙伴帮她写的字,她在绣字时,因不识字而漏绣了。看着这香布袋,我的心情有些沉重,也有些苦涩。我把它挂在书桌前,让它来激励我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建造更多的希望小学,让全国像她一样的孩子都能坐在宽敞的教室里读书。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沉重—________    宽敞—________

(2)为什么“看着这香布袋,我的心情有些沉重,也有些苦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1. (1)老舍;骆驼祥子;祥子

(2)把他的腰部勒得细一些。

(3)脚很大。

(4)装束;体态;身段;品性人格   

2. (1)shì

(2)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而是不断变换摔跤动作与方式。

(3)不是真正的武器与鞭,在这里表示特殊的含义

(4)精神抖擞;沉不住气

(5)动作;心理

(6)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   

3. (1)摆来;摆去;伴;和。;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2)刷子李刷墙;动作;效果;技艺高超   

4. (1)B

(2)他就这样把两只碗翻来翻去,一边叫天喊地,东指一下手,西吹一口气,好像真有什么看不见的神灵做他的帮手,四只小球忽来忽去,根本猜不到它们在哪里。    分散观众的注意力,使自己手指的细微动作不被发现。

(3)示例:我读出了作者对快手刘神奇动作的惊叹。   

5. (1)mí;yāo

(2)生命很脆弱,是指肌体被病魔侵袭;生命又真的很顽强,则指阿明顽强的拼搏精神,不屈的昂扬斗志,阿明对生命的珍爱。

(3)将阿明对生命的态度、对理想的追求等诸多精神因素,向人们展示出来了,形象而动人。

(4)鲁滨孙漂流记;鲁滨孙   

6. (1)稀溜溜;匀匀实实;天衣无缝;平平整整

(2)特别;悠闲;雪亮

(3)刷子李粉刷墙的经过;动作;神态;技艺高超   

7. (1)(病情)再不见轻;一声连着一声

(2)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3)你们这些人也太不会过日子了,点两茎灯草,多浪费油啊!快掐掉一茎灯草。

(4)讽刺;儒林外史;吴敬梓;动作;神态;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   

8.(1)3

(2)七;当地有名

(3)第2自然段

(4)爱动脑筋(意思对即可)  

9.(1)liǎo ; cénɡ ; xì ; cháo

(2)与众不同——不同凡响

(3)敛声屏气;恭肃严整;放诞无礼

(4)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下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

(5)《红楼梦》;外貌;语言  

10.(1)稀溜溜;匀匀实实;天衣无缝;平平整整

(2)特别;悠闲;洁白

(3)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4)“刷子李”刷墙;动作声音;墙面刷后的效果;技艺的高超  

11. (1)轻快;狭窄

(2)因为一个9岁的孩子不能像同龄孩子一样上学读书,“我”的心里很难过、很无奈。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自检题

一、根据语境写字词。

    1.我的师傅是一名非常优秀的shuāi jiāo(      )运动员,从来没有人能赢过他。但这次比赛前,他的jiăo wàn(     )受了伤,比赛过程中不小心露出pò zhàn(     ),被对手击中hóu long(      )。

    2.这位fĕn shuā(     )shī fu(     )的手艺kān chēng(     )一绝,围观的人群经常看得fā zhèng (     )。 

    3.一个国家的主权是shèn shèng(      )而不容任何人qīn fàn(       )的。

4.别看他年纪小,打起乒乓球来yăn jí shŏu kuài(         ),zhī tĭ(     )动作协调,wú yí(      )是棵冠军苗子。

5、这位魔术师的shŏu fă(       )不太高明,表表演的时候经常lòu xiàn (     )儿,真让人nán kān(       )。

二、判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和描写对象。(填序号)

①外貌描写  ②语言描写  ③动作描写  ④神态描写

A.祥子   B.严监生  C.小嘎子  D.刷子李

1.他把两眼睁得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     )

2.头不是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毛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     )(     )

3.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劲,下冷绊子,仿佛占了上风。(     )(     )

4.看着曹小三发怔发傻的模样,笑道:“好好学本事吧!”   (     )(     )

三、将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下面的练习。

手(    )眼(     )   精神(    )(    )   (    )面(    )天

(    )大(   )粗     推拉(    )(    )    蹦来(    )(    )

1.描写外貌的词:                            

2.描写神态的词:                           

3.描写动作的词:                           

4.任选一个词写一句话。

                                                                              

五、大显身手写一写

1.观察一位同学,捕捉一个瞬间,用上描写人物的方法写一写。

(1)迷恋读书的她。

                                                                          

                                                                          

(2)爱打闹的他。

                                                                          

                                                                          

六、阅读理解

(一)守财奴弥留之际(节选)

    欧也妮把金路易(法国金币)铺在桌上,葛朗台几小时地用眼睛盯着,好像一个才知道观看的孩子呆望着同一件东西;也像孩子一般,他露出一点儿很吃力的笑意。有时他说一句:“这样好教我心里暖和!”脸上的表情仿佛进了极乐世界。

本区的教士来给葛朗台做临终法事的时候,十字架、烛台和银镶的圣水壶 一 出现, 他似乎 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 立刻 复活了,目不转睛地瞧着那些法器,他的肉瘤也最后地动了一动。神父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给他亲吻的圣像,他却作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他唤着欧也妮,欧也妮跪在前面,流着泪吻着他已经冰冷的手,可是他看不见。

“父亲,祝福我啊。”

“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

1.选文的第1自然段中,“好像一个才知道观看的孩子呆望着同一件东西”“像孩子一般,他露出一点儿很吃力的笑意”是            描写,形象地表现了                        。

2.第2自然段中,你认为哪句话最能体现葛朗台以性格特点?用“        ”画出这个句子,并作简要分析。

                                                                         

3.选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是          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     )

A.体现出葛朗台是个守财奴

B.表现出葛朗台对女儿的关心。

C.交代葛朗台最终的结局,把他最后与女儿的亲情体现了出来。

(二)风趣可亲的鲁迅先生

年近九旬的俞芳老人,七十多年前曾与鲁迅先生一家同住在北京的砖塔胡同61号。对鲁迅先生的风趣、善良及平易近人,她都有亲身的感受。

鲁迅先生表面上看,神情严肃,不苟言笑,其实是个很会说笑话的人,尤其是对他的母亲和我们三姐妹。他只要有空坐上一阵,屋子里便会笑声不绝。

鲁迅先生讲笑话很有特点,讲起来娓娓动听,有时又把双眼一瞪,这使得听讲的人笑得前仰后合,可他自己却一本正经,像没事儿一样。

有人说,鲁迅先生性格乖戾,一般人很难与之相处,但事实上,鲁迅先生给我的印象却是非常平易近人。

有一次,夜已深了,伏案写作一天的鲁迅先生刚刚睡下,同住西屋的鲁迅家的帮工王妈和我们家的帮工齐妈发生口角,夜深人静,越吵越响,以致鲁迅先生整夜失眠。第二天,他精神不支生病了。我们三姐妹去探望,谈到口角的事,鲁迅先生问:“你们听到没有?声音可响啦。”我们便问他:“那你为什么不去‘喝止’呢?其实只要你咳嗽一下,她们就不会吵了。”鲁迅先生摇摇头说:“她们吵嘴,彼此心里都有气,若制止她们,虽然不会再吵,但心火不消,恐怕也要失眠,与其三个人都睡不着,不如我一个人睡不着。所以还是让她们吵一吵,等话说清楚了,心里气也就消了。”

鲁迅先生的平易近人还体现在对待人力车夫上。有一个叫二秃子的人力车夫,住在附近的一个破庙里,鲁迅先生经常坐他的车。每次回来,鲁迅先生给他的车费总是最多的。鲁迅先生常说,人家是要养家糊口的。又说,一个人平时用钱不可浪费,能节省的地方,应该尽量节省,但克扣劳力的钱是不应该的。

1.这篇短文是写(      )的,是(     )对他的印象。

A.俞芳       B.鲁迅

2、鲁迅先生的特点是:            、            、            。

3.为了具体说明鲁迅先生的这些特点,作者列举了三个事例,这三个事例分别是:

(1)                                                                

(2)                                                                 

(3)                                                                 

4、鲁迅先生的风趣文中哪句话中可以看出来,请用“      ”画出来。

5、文中最后一段写鲁迅先生每次给车夫的车费总是最多的,这件事不仅表现了鲁迅先生的平易近人,还表现了他的             

6、读了这篇短文,我明白了写人的文章,应该(      )

A.首先确定写作对象,基次考虑人物的特点,最后要选择恰当的事例来突出人物的特点。

B.首先了解人物有哪些特点,其次确定写作对象,最后选择恰当的事例来突出人物的特点。

七、习作乐园

聪明的她,调皮的他,慈祥的奶奶,严肃的爷爷……在你的身边有哪些性格鲜明的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位,动笔把他(她)写下来。

要求:题目自拟,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表现人物的特点。

一、根据语境写字词。

1.摔跤  脚腕  破绽  喉咙

2.粉刷  师傅  堪称  发怔

3.神圣  侵犯

4.眼疾手快  肢体  无疑

5.手法  露馅  难堪

二、判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和描写对象。(填序号)

1. ③ ④  B            2. ①  A            3. ③  C            4. ②④  D

三、将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下面的练习。

手(  疾  )眼( 快 )   精神( 抖   )( 擞 )  (  仰  )面( 朝 )天

(  膀  )大( 腰  )粗     推拉(  拽  )(  顶  )    蹦来(  蹦  )( 去   )

1.描写外貌的词:膀大腰粗

 2.描写神态的词:精神抖擞

 3.描写动作的词:推拉拽顶    蹦来蹦去

4.略

五、略

六、阅读理解

(一)1.神态  表现了葛朗台看到金币后贪婪、满足的样子。

2. 他似乎 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 立刻 复活了,目不转睛地瞧着那些法器,他的肉瘤也最后地动了一动。

3.语言  A

(二)1.B  A

2.风趣  善良  平易近人(体谅别人)

3. (1)鲁迅先生很会讲笑话,他在场的屋子里总是笑声不断。

(2)帮工王妈和齐妈吵架,鲁迅先生为了让她们两人消气,没有出面喝止,导致自己失眠。

(3)鲁迅先生给每次给人力车夫的车费总是最多的

4、他只要有空坐上一阵,屋子里便会笑声不绝。

5、善良

6、A

七、略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